
新闻写作教程[电子版]_刘明华.doc
15页第一章 怎么样学习新闻写作新闻写作是记者把采访中搜集到的材料、信息,通过文字制作成一定体裁的新闻作品的过程新闻作品主要分为:新闻报道、新闻评论第一节 新闻写作的重要性新闻写作的重要性有三方面决定:1、这门学科在新闻学中所占的地位和作用 2、在新闻传播过程中所占的地位和作品 3、在新闻工作者职业素养中所占的地位和作用一、新闻写作是新闻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落脚点二、新闻写作是新闻传播过程中一个重要环节〔一新闻写作决定着新闻信息能否传播出去〔二新闻写作直观影响新闻信息的传播效果:新闻写作属于信源编码过程三、新闻写作是衡量记者素质的一个重要条件第二节 新闻写作与采访的辩证关系新闻写作必须以采访为基础,采访决定写作,同样写作也反作用于采访一、 先有采访后有写作,这个次序不能颠倒唯物辩证主义认识论:事实是第一性的,新闻是第二性的,采访时写作的前提与基础,写作是采访的结果与归宿二、 采访的质量直接关系着写作的质量新闻是"七分采,三分写"第三节 功夫在笔外所谓功夫在笔外,即有关记者素质问题党中央对新闻工作者提出"打好五个根底,发扬六种作风"的要求。
五个根底:理论路线根底、政策法律纪律根底、群众观点根底、知识根底、新闻业务根底六种作风:敬业的作风、实事求是的作风、艰苦奋斗的作风、清正廉洁的作风、严谨细致的作风、勇于创新的作风一、 加强政治修养(一) 记者的政治修养首先表现在强烈的职业责任感(二) 表现在强烈的正义感二、 加强知识修养三、 加强思想修养:即不断提高自己辨识与表现新闻价值的思维能力课后:1、学习新闻写作的重要意义? 2、试论新闻写作与新闻采访的关系 3、新闻记者要加强哪些修养?为什么?上编 总论第二章 新闻写作的真实性原则第一节 新闻写作对真实性的要求真实性定义:新闻报道必须反映客观事物的原貌首先,真实性是新闻存在的基本条件;其次,真实性是新闻传媒必须遵循的原则浅层次要求新闻报道的具体事实务必真实准确,深层次要求新闻报道的整体概括与分析要符合客观实际一、 新闻报道的具体事实必须真实准确(一) 确有其事(二) 构成新闻的基本要素必须准确无误〔what/who/where/when/why/how(三) 新闻中引用的各种资料必须准确无误(四) 新闻中所反映事实的环境、过程、细节、人物的语言、动作必须真实(五) 新闻中涉及人物的思想认识和心理活动等,必须是当事人所述二、 新闻报道的整体概括与分析要符合客观实际(一) 现象真实与本质真实要辩证统一感官可以直接感受的事实称为具体事实〔现象真实,感官不能直接感受的事实称为概括事实〔本质事实。
新闻中容易犯的错误是:从那些看得到、摸得着的具体事实升华或抽象到概括事实时容易失真二) 围观真实与宏观真实要有机结合报道个体事实要真实,它体现的是微观真实,报道总体事实要真实,它体现的是宏观真实,总体是建立在个体之上的,可个体又不等同于总体新闻容易犯的错误:把不能代表总体事实的个体事实或者一个侧面,夸大了它的普遍度,而对总体事实报道发生扭曲三) 新闻报道的多层次真实第二节 新闻报道失实的原因一、 体制失实:阴谋中价值观对新闻报道发生强烈作用时而造成的新闻失实〔大跃进、文革、俄车臣事件二、 经济失实:由于金钱等经济利益对新闻报道发生的强烈作用时造成的新闻失实三、 故意失实与非故意失实(一) 故意失实:媒体或者新闻报道者事先明知报道内容不符合客观事实具有造价成分但却出于种种主客观原因而有意导致新闻报道失实与报道者思想意识不端正与职业道德差有关二) 非故意性失实〔业务性失实:新闻报道者并无故意造成失实报道的动机,而是由于种种客观主观条件的限制或影响,未能按照事实本来面目做出报道所导致的新闻失实表现形式:思想方法片面、知识不足、采写作风不严谨等第三节 新闻写作如何避免失实一、 在确定主题和选择报道角度时要坚持独立思考二、 在布局谋篇时要避免片面性三、 在写情节细节时严禁想当然:在采访上下功夫,力争采访到当事人自己陈述的心理活动,然后如实表述四、 培养质疑意识,注意核对引用资料(一) 稿件中所引用的材料,包括采访中所获得的各种素材、背景资料、史料,要通过不同的途径查询核对(二) 对被采访者的自述也要保持质疑意识,也要核对(三) 要注意核对数字五、 描写要有分寸感六、 要注明新闻来源:为记者提供新闻报道所需材料和情况的单位和个人等七、 严格执行稿件送审制度〔以上7条主要针对非故意性失实在采访时注意:第一,采访一定要深入细致;第二,不轻信被采访者提供的事实,而争取多采访一些人,通过不同渠道来核实信息。
课后:1、新闻写作中如何贯彻新闻真实性的原则?2、分析一篇失实报道,找原因第三章 新闻写作的基本方法第一节 新闻为何要用事实说话一、 什么叫用事实说话?通过客观地叙述新闻事实以及背景来体现观点、发表意见新闻写作的基本方法离不开两个要素:"事实""观点",其特点在于两者的结合〔藏舌头的艺术二、 为什要用事实说话?(一) 事实是新闻的本源(二) 事实胜于雄辩(三) 事实最符合受众的需要三、 是不是所有的新闻报道都在说话?〔是 "说话":有目的的传递信息,通过报道表达某种意见、观点一) 传播的目的是说话(二) 选择就是在说话(三) 新闻与说话无法分家"事实"是客观存在的,"说话"是主观意图,主观与客观的对立统一形成了新闻写作的基本矛盾,"用事实说话"正是解决这一矛盾的方法学会用事实说话的几种方法:●第一种方法:学会用典型事实说话一、 它必须是鲜活的读者所未知的事实二、 它必须具有重要性而且是具体的事实三、 接近性可以强化典型事实四、 有的放矢也是选择典型事实的一个标准●第二种方法:学会用再现场景说话 第一人称再现法,也就是由记者直接把读者带入现场,是"再现场景"常用的一种手法〔P40永不不消失的电波:典型、再现在批评报道中,通过"场景再现"让事实说话●第三种方法:学会用背景材料说话。
〔背景材料:用来说明新闻事实的旧事实用背景材料说话,通过背景材料表达记者的倾向,是客观报道的主要表现手法之一一、 善于联想二、 善于对比三、 不同的背景材料表现不同的观点四、 综合立体的使用背景材料加大说话的深度和力度●第四种方法:借助"直接引语"说话直接引语的作用:1、是报道具有现场感,富有变化和人情味 2、有助于提高新闻的真实性 3、借助直接引语说话直接引语可以是新闻事件中当事人所说的话,也可以是新闻事件之外的某些消息源的话〔呼啦圈晃动京城P51课后:1、有无纯客观的报道?是否所有的新闻观点都在说话? 2、新闻写作是运用哪几种方法处理观点与材料的关系? 3、分析新闻报道在运用事实说话放方面的特点?〔澳督告别澳督府第四章 新闻写作的基本要求第一节 一种受限制的写作 发表在报纸上的新闻作品有两个特点:一是传播产品,另一个是组合产品这两个产品带来的相应观念:读者观念与版面观念这两个观念决定了新闻写作的基本要求一、 传播产品与读者观念传播产品是指新闻作品的主要功能在于传播树立读者观念的内涵十分丰富,主要从读者的读报特点讲:时间短,随手翻。
二、 组合产品与版面观点组合产品两个内涵:每件新闻作品都是"个体创造,集体完成";新闻报道在写作时是单个成篇的,但发表时必须必然以组合形式出现,这种具体的组合形式就是版面版面在空间、时间上都是有限的,版面在组合上是配套的,从内容、主题等方面都要服从于整体规划第二节 时效性:新鲜 快速 简短"一次性消费"指新闻的主要价值和功能在于解决受众"不知道"的问题同时一次向消费会带来"排他性",即指同样内容的新闻那一条先到受众那里,解决了他的不知道,后续来的那一条就不再起作用了一、 新鲜(一) 要加强今日新闻的采写(二) 学会在报道中把最新鲜、最精彩的信息或者内容"拎"出来,用最明显的是形式摆在读者面前(三) 寻找新闻的最近点,尽可能找出某件新闻事实在今天的依据二、 快速加强训练:1、学会集中精力,不受外界干扰 2、养成打腹稿的习惯 3、熟练掌握各种文体的写作要领,尤其是掌握消息的写作方法 4、善于准备好各种素材,灵活组成"预制构件" 5、培养口述新闻的能力三、简短怎样做到新闻写短:〔P63例子分析消息优点(1) 坚持一事一报(2) 注意把主题破小,角度选小,把架子搭小,突出最有价值的事实,忌总结式报道、漫无边际的全景式报道等(3) 化整为零,多一些滚动报道、组合报道和连续报道(4) 挤掉水分,只讲事实第三节 可读性:具体 生动 通俗可读性:要把新闻写得让读者愿意读、喜欢读、读得下去。
一、 具体(一) 选题角度、报道内容要具体〔P67(二) 新闻报道的叙述以及情节、细节也要具体二、 生动(一) 某些方面"生动"与"具体"是联系在一起的,一般来说,越是写得"具体"就越生动二) 新闻报道一定要"见人",这是让稿子"活"起来的一个关键(三) 新闻报道能否生动与结构也有很大关系DEE结构又称"华尔街日报体",这种结构比较多用于非事件性消息,其基本特征是从描写具体的某个人入手,通过对事实的进一步解释和恰当的背景分析,进而显示整体、点明主题、引入结论;或者通过集中描绘整体事实的一部分,通过这一部分进而说明与展示整体三、 通俗把新闻写得深入浅出,明白如话怎么写得通俗:(一) 解决"新闻官腔"问题(二) 要学会"第二种翻译"〔主要针对专业性很强的报道第二种翻译:用浅显的文字、生动的比喻或者老百姓熟悉的语言来讲诉、表达或者说明新闻报道的内容三) 巧妙的处理新闻报道中的数字〔P80中国一日:数字与希望第四节 针对性:信息 知识 思想针对性有两层意思:了解传播对象,明确传播目的针对性的两个特点:第一, 这是一个灵活的概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第二, 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它不是一成不变的一、 加大信息量如何增加信息量:(一) 学会对侧面地进行报道,"立体化新闻"(二) 学会抓特点(三) 学会使用新闻背景(四) 用尽可能少的信息符号传递尽可能多的新闻信息二、 加大知识含量如何增大知识含量:(一) 讲究科学性,挖掘和展示信息背后的客观规律(二) 在报道的选材、角度上都要比单纯的信息报道深入一步三、 挖掘思想深度思想深度决定新闻的影响力课后:1、新闻写作的基本要求是什么?提出这些要求的依据?2、如何提高新闻写作的时效性?3、分析新闻报道的可读性?如何加强新闻报道的针对性?第五章 新闻角度第一节 一个关系成败的切入点〔为什么新闻角度定义:记者发现事实、挖掘事实、表现事实的着眼点或入手点。
一、 角度选择是否得当与新闻价值的大小直接相关二、 不同的角度讲不同的话,有不同的报道效果三、 角度选得好可以出独家新闻第二节 寻找最佳新闻角度新闻报道中常见的几种角度:领导与群众角度、工作角度与生活角度、表扬角度与批评角度、正面角度与侧面角度、宏观角度与微观角度、对内角度与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