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山东省枣庄市滕州市滕西中学高二语文联考试题含解析.docx
9页2022年山东省枣庄市滕州市滕西中学高二语文联考试题含解析一、 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材料一:日前,在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于文明表示,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讨论了《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这是首次在国家层面编制中医药发展规划,标志着中医药发展已列入国家发展战略毋庸讳言,多年以来中医药发展面临着诸多困境和尴尬首先,中医药是个有机的整体,中药质量是中医疗效的重要保障药材不地道、药力达不到,中医疗效必然受影响其次,中医药管理“令出多门”现行的中医药管理体制中,各部门之间各自为政,管理监督难以到位眼下,中医药终于迎来了最好的发展契机,不仅有自下而上的举国期待,期待中医药能够一扫颓势,解民众看病之难,更有自上而下的国家扶持有战略规划,有法律护航,可以说,中医药正走在正确的发展道路上 摘编自《人口导报》2016年2月29日)材料二:近百年来,中医的发展出现了危机从历史环境中看,伴随着新文化运动,中国的传统文化遭到了猛烈的抨击,作为传统文化一部分的中医药学也不可避免地遭到前所未有的批判从现实的情况看,离开了中国传统人文文化教育和传播,中医药执业人员单纯学习中医诊断、方剂、药性,终究难成为一代中医名家(即使一时出名,也后劲不足)。
中药难以保持和发展地道药材与传统炮制方法,与中医药相关的产品、包括中医药文化产品也难以形成良好持久的市场氛围离开文、史、哲等文化的滋养,中医理论也难以得到健康持续发展现代中医院校完全按照西方科学模式进行构建,用所谓的现代科技来研究中医药中医院校一版又一版的教材也变得越来越“现代化” ,语言表达也越来越“标准化”“客观化”,而与传统文化密切相关的很多课程,也越来越被边缘化摘编自《中国医药报》总第3187期)材料三:虽然近年来中医在海外的传播以及地位的提升,都有了较为明显的改观但现实状况远比数据呈现的要复杂、微妙得多与隋唐、两宋时期中医作为整体对外传播不一样,如今中医作为医疗手段在海外的存在,扛起大梁的仅仅是针灸在很多西方人眼里,针灸几乎是中医的代名词以现代西医的科学标准来衡量,中医理论属于“前科学”体系,这也是中医相对于西医弱势的一个重要原因在国际上,中医通行的表述是“传统中国医学”,这似乎无形中给中医贴上了与现代科学“对立”的标签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中国中医学家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而获得诺贝尔奖,被视为主流医学对中医的认可也显得不那么有底气因为她所使用的化学合成手段完全是现代科学,与中医理论毫无关系。
某种程度上说,中医理论作为“文化他者”的身份并没有改变摘编自《走向海外,孤独的“文化他者”》)18.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中药质量是影响中医疗效重要因素药材不地道,疗效势必不理想B. “传统中国医学”是国际对中医的通行表述,这仿佛就把中医放到与现代科学对立的位置C. 中医的危机从根本上说是中医药高等院校没有承担起弘扬传统文化的责任D. 近年来中医在海外的影响力逐渐加强,但弱势和次要的地位并未改变,现实情况并不乐观19. 下列对材料的相关内容的分析和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 中医药学、中医理论在发展过程中,离不开文、史、哲等文化的滋养,它们是中国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一个组成部分B. 中医是我国传统优秀文化的一部分,在历史上也曾有过比较强的影响力,所以为了重振传统文化,我国第一次把中医药纳入了国家战略发展的范围C. 在现代西医科学标准之下,中医药学属于“前科学”体系,故而“传统中国医学”这一表述,包含着中医背离现代科学的偏见D. 因为所使用的合成手段与中医理论毫无关系,屠呦呦虽因发现青蒿素而获得诺贝尔奖,却并不能完全体现主流医学对中医的认可,中医理论作为“文化他者”的身份必然会一直持续下去。
20. 根据文本内容,概括阻碍中医药发展的因素有哪些参考答案:18. C 19. A 20. ①国家战略规划的长期缺位;②中药质量参差不齐;③传统语境文化的淡化,中医院校不重视传统文化的系统教育;④人们思想观念上对中医药的偏见,国际影响力不够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出“正确”或“不正确”的“一项”或“两项”,然后浏览选项,到材料中圈出相关的内容,进行比对,做出判断C项,“中医的危机从根本上说是中医药高等院校没有承担起弘扬传统文化的责任”错误,选项以偏概全,从材料二来看,文中说的是“近百年来,中医的发展出现了危机从历史环境中看,伴随着新文化运动,中国的传统文化遭到了猛烈的抨击,作为传统文化一部分的中医药学也不可避免地遭到前所未有的批判”“从现实的情况看,离开了中国传统人文文化教育和传播,中医药执业人员单纯学习中医诊断、方剂、药性,终究难成为一代中医名家(即使一时出名,也后劲不足)中药难以保持和发展地道药材与传统炮制方法,与中医药相关的产品、包括中医药文化产品也难以形成良好持久的市场氛围”,由这些内容可知,中医的危机从根本上说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危机,“中医药高等院校没有承担起弘扬传统文化的责任”只是原因之一。
故选C1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本信息,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对材料的相关内容的分析和推断,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到文章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一一进行比对B项,“……所以为了重振传统文化,我国第一次把中医药纳入了国家战略发展的范围”错误,选项属于无中生有,文中并没有说中医药发展列入国家发展战略的理由C项,“……中医药学属于‘前科学’体系”错误,选项偷换概念,曲解文义,材料三第二段中说的是“中医理论属于‘前科学’体系”,由此可知,属于“前科学”体系的是“中医理论”,而非“中医药学”;另外,“‘传统中国医学'这一表述,包含着中医背离现代科学的偏见”错误,该信息不合文意,材料三第二段说的是“中医通行的表述是‘传统中国医学’,这似乎无形中给中医贴上了与现代科学‘对立’的标签……”,选项忽略了“似乎”一说D项,“会一直”错误,这一说法太绝对,材料三最后说的是“某种程度上说,中医理论作为‘文化他者’的身份并没有改变”,原文是“某种程度上说”,中医理论作为“文化他者”的身份并没有改变2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概括信息的能力解答这类题目,先要审清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根据文本内容,概括阻碍中医药发展的因素有哪些”,然后浏览三则材料,找到设题的区域,圈出相关的内容进行概括。
浏览材料可以发现,本题着眼于全篇,即每则材料中都有从材料一来看,“这是首次在国家层面编制中医药发展规划,标志着中医药发展已列入国家发展战略”“眼下,中医药终于迎来了最好的发展契机,不仅有自下而上的举国期待,期待中医药能够一扫颓势,解民众看病之难,更有自上而下的国家扶持有战略规划,有法律护航……”,这说明中医药的发展在国家战略规划上是长期缺位的;“毋庸讳言,多年以来中医药发展面临着诸多困境和尴尬首先,中医药是个有机的整体,中药质量是中医疗效的重要保障药材不地道、药力达不到,中医疗效必然受影响”“中医药管理‘令出多门’现行的中医药管理体制中,各部门之间各自为政,管理监督难以到位”,这说明中医药的质量是参差不齐的,中医药的管理体制不健全从材料二来看,“现代中医院校完全按照西方科学模式进行构建,用所谓的现代科技来研究中医药中医院校一版又一版的教材也变得越来越‘现代化’,语言表达也越来越‘标准化’‘客观化’,而与传统文化密切相关的很多课程,也越来越被边缘化”,这说明中医药院校不重视传统文化的系统教育,传统语境文化淡化从材料三来看,“如今中医作为医疗手段在海外的存在,扛起大梁的仅仅是针灸在很多西方人眼里,针灸几乎是中医的代名词”“以现代西医的科学标准来衡量,中医理论属于‘前科学’体系”“在国际上,中医通行的表述是‘传统中国医学’,这似乎无形中给中医贴上了与现代科学‘对立’的标签”“某种程度上说,中医理论作为‘文化他者’的身份并没有改变”,这说明人们在思想观念上对中医药存在偏见,而且中医药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不强2.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我们并不否认美是“羊”和“大”组成的我们也认为,“美”字确实解作“羊大为美”,但为什么羊大就美呢?我们认为其中的道理在于,羊是作为等价交换物的“大”而美的,羊越大,可以换回越多自己想要的东西作为等价交换物,羊在中国历史早期人们的生活中也就越来越重要,越来越神圣,以至人们倾向于把一切最美好的东西都和羊联系在一起了这样我们来理解为什么伦理道德领域里的善、义(羲)都和羊有关,都与美“同义”就比较容易了因为羊不仅仅是一种吃的东西,它还是财富的象征,是等价交换物,就相当于今天的“钱”人们对待羊的态度实际上已经是处理人们之间财产关系、利益得失的态度了,羊也就成了与人们利害得失关系最为亲密的东西了,仗义疏“羊”,不掠夺羊群,这岂不是善莫大焉,最大义举吗?那时人们在社会伦理领域的善与不善、义与不义就看人们怎样对待羊了,偷人家的羊就是偷人家的钱,这确实是最大的不义,这样看来善、义都与“羊”相关就好理解了善和义是人们能够交换的基础,也可以说是人生美感得以产生的基础,美、善和义也就成了水乳交融密不可分的了也正因为羊不仅是人们的一种主要食品,而且是整个社会财富的象征,是等价交换物,它才会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才会有越来越高、越来越神圣和越来越神秘的地位。
杨辛先生《美学原理纲要》一书认为,“羊大为美”主要是因为羊性格温顺,是一种惹人喜爱的动物,特别是羊身上有些形式特征,如角的对称、毛的卷曲都富有装饰趣味,羊的头部特征表现出一种对称美季羡林先生认为这种观念清楚地表现出一种只承认眼观之美,而不承认味觉之美,仍是一种以西方的美学标准来解释中国的路子我们则认为,从人类审美活动的历史发展来看,人们早期的活动主要都是功利性的实践活动,而非功利性的纯粹审美活动是人类生产力有了极大发展的结果,人们早期的各种感受、思想常常都是由实际的利害得失引起的从实物交换、实际生活中获得美的愉悦,美的愉悦也就是人们的实践生活,说不清究竟是审美的还是实际功利的,这种各种实践活动混沌不分的状态是早期人们生存状况的特点因此,说“美”早期的字源意义是已经抽象化了的,形式上的曲线、对称等是不符合历史发展的实际的也是不符合逻辑的作为可以换回很多自己需要的东西的等价交换物,羊使早期的人们产生了最初的美感而美的意义就是由这样一种功利的、整个身心通体舒畅的愉悦之美向后来味觉感受、听觉形象等感官刺激享受和纯形式的欣赏给人的愉悦、陶醉的美感方向发展的 (节选自寇鹏程《文艺美学》,有删改)6.从全文看,下列表述属于本文核心观点的一项是( )A.“美”字解作“羊大为美”。
B.羊是因为作为等价交换物而美的C.羊既有眼观之美也有味觉之美 D.美、善和义是辨证统一的7.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羊使早期的人们产生了最初的美感,也为美感的发展方向奠定了基础B.在中国历史最早期的人们看来,不偷不夺而是公平地交换羊,那就是“善”和“义”C.非功利性的纯粹的审美活动是由功利性的实践活动发展而来的D.在中国历史早期,人们生活中一切神圣而美好的东西都与羊有关8.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们的审美活动将变成非功利性的纯粹的审美活动B.在中国历史早期,人们之间产生的一切矛盾和纠纷,都是和羊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