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卫生服务需求(2010.9)1.ppt
98页卫生服务需求,付文琦 卫生经济教研室 公共卫生学院,本章内容预览,※第一节 卫生服务需求与需要 ※第二节 卫生服务需求弹性 ※第三节 卫生服务需求的影响因素分析第四节 卫生服务消费者行为理论,第一节 卫生服务需求与需要,一、卫生服务需求与需要 二、卫生服务需求曲线 三、卫生服务需求和需求量的变动 四、卫生服务需求的特点 五、卫生服务需求的影响因素,一、卫生服务需求与需要,(一)卫生服务需求 (二)卫生服务需要 (三)卫生服务需求与需要的关系 (四)卫生服务需要与需求的作用 (五)卫生服务需要与需求的测量,(一)卫生服务需求,自由物品:数量富有、不需要花费任何代价就能自由取得的物品 经济物品:数量稀缺、需要付出一定代价才能获得的物品一)卫生服务需求,需求: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一定价格水平下愿意并能够购买的某种物品或服务的数量 卫生服务需求: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一定价格水平下,愿意并能够购买的卫生服务总量二)卫生服务需要,卫生服务需要:指消费者为保持健康,依据实际健康状况与“理想健康状态”之间的差距,在不考虑实际支付能力的情况下,对医疗、预防、保健、康复等卫生服务的消费愿望二)卫生服务需要,个体与医学专家对卫生服务需要的确定,(三)卫生服务需求与需要的关系,卫生服务需要是卫生服务需求的基础。
卫生资源配置最佳状态:当人们的卫生服务需要全部转换成卫生服务需求,且所有的需求都是以从健康角度而言的实际卫生服务需要为基础时,则达到既满足居民健康合理的需要,又没有资源浪费的状态即从健康角度而言所需要的卫生服务满足健康水平且不再有额外的浪费需要与需求的关系,A C,B,需要,需求,利用,有支付能力&没有支付能力,合理&不合理,(四)卫生服务需要与需求的作用,卫生服务需要量、需求量的满足程度及其影响因素是解决卫生服务供需矛盾,合理组织卫生服务,科学配置卫生资源的重要依据和前提,是评价卫生系统工作效率和潜力,提高卫生事业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效方法与手段 卫生计划的制定必须综合考虑卫生服务的需要和需求,提高卫生资源配置的公平和效率五)卫生服务需要与需求的测量,1、卫生服务需要的测量 死亡指标、疾病指标、残疾指标、营养及生长发育指标、心理指标、社会指标、人口指标 生活质量指数、无残疾期望寿命、伤残调整生命年等,1、卫生服务需要的测量,死亡指标:期望寿命、婴儿死亡率和孕产妇死亡率、死因顺位及构成比 疾病指标:发病率、两周患病率、慢性病患病率、年人均患病天数、年人均休工天数、年人均卧床天数、年人均休学天数等;疾病顺位与构成比、两周患病疾病构成比、慢性病构成比等,1、卫生服务需要的测量,卫生服务需要未满足的测量: (1)需要未完全转化为需求,借助疾病普(调)查获得的患者群中未认识到自己患病者所占比例以及通过卫生服务调查获得的两周患病未就诊率及应住院而未住院率来反映; (2)转化为需求的需要未满足,一般用等待时间、等床率等指标反映,(五)卫生服务需要与需求的测量,2、卫生服务需求的测量 (1)获得卫生服务的货币支出 (2)卫生服务的自然(物理)单位,2、卫生服务需求的测量,(1)获得卫生服务的货币支出 优点:数据资料比较容易获得,并且可以把不同类型的服务都转化为货币单位,通过相加得到一个统一的需求量。
不足:货币支出是数量和价格的乘积,数量和价格中包括了质量的因素,货币总额是三者的复杂组合,无法直观得到需求数量的资料2、卫生服务需求的测量,(2)卫生服务的自然单位: 门诊服务利用:两周就诊率、两周就诊人数、年人均就诊次数、年患病急诊率和急救率; 住院服务利用:住院率、住院天数; 预防保健服务利用:预防接种覆盖率、儿童体检率、产前检查率及次数、新法接生率、产后访视率及次数、住院分娩率等,卫生服务调查,目的:了解并分析一国或一省居民的卫生服务需要、需求、利用和费用投入情况,评价一国或一省的卫生服务水平,为卫生服务事业的改革与发展提供决策依据和政策性建议卫生服务调查,方法:采用抽样调查方法,以家庭为单位、以人为调查对象的多阶段分层整群系统随机抽样,通过样本估计总体采用描述性分析和比较分析相结合的综合分析方法,在以主、客观两种赋权方法确定指标权重的基础上,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居民卫生服务水平进行综合评价第四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家庭健康询问调查:覆盖到全国31个省的94个县(市、区)、470个乡镇(街道)、940个行政村(居委会),共有56400住户,近20万城乡居民接受了询问; 机构调查:主要涉及样本地区乡(街道)、村(居委会)两级的基层卫生组织;,第四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医务人员调查:对象是临床医生和护理人员,94个县(市、区)中7160名医护人员接受了调查 专题研究: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由卫生部统计信息中心与国内著名院校的教授及研究人员合作实施。
一、卫生服务需求与需要,(一)卫生服务需求 (二)卫生服务需要 (三)卫生服务需求与需要的关系 (四)卫生服务需要与需求的作用 (五)卫生服务需要与需求的测量,二、卫生服务需求曲线,(一)需求函数以D代表需求,p、y、p1、p2、pe…代表影响需求的因素,则需求函数为: D=f(p,y,p1,p2, pe…)如果只考虑需求量和价格之间的关系,则需求函数为:D=f(p),二、卫生服务需求曲线,(二)需求表(以鸡蛋为例),,二、卫生服务需求曲线,(三)需求曲线,D,二、卫生服务需求曲线,D,需求函数为Qd =ap-α,,P,Q,需求函数为Qd =a-b·p,P,D,Q,,三、卫生服务需求的变动和需求量的变动,需求量的变动是指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本身价格的变动所引起的需求量的变动,这种变动是沿着同一条需求曲线的变动三、卫生服务需求的变动和需求量的变动,需求的变动是指商品本身的价格不变时,其它因素的变动所引起的需求量的变动,这种变动是沿着不同需求曲线的变动增加维生素C需求量的两种方法,四、卫生服务需求的特点,(一)消费者信息缺乏 (二)需求的被动性 (三)服务利用的效益外在性 (四)需求的不确定性 (五)费用支付的多源性 (六)基本医疗服务的公平性,(一)消费者信息缺乏,1、消费者不能肯定自己患病后需要什么样的卫生服务。
2、消费者对卫生服务的价格水平缺乏了解 3、消费者不能明确利用卫生服务的质量和所能带来的效果 4、患者在出现医疗纠纷时,缺乏采集相关证据的信息二)卫生服务需求的被动性,自我判断是否需 要获得卫生服务,决定到卫生 机构获得服务,医务人员判断是否 需要及其种类数量,消费者实际对 卫生服务的利用,,,,主动,主动,,缺乏卫生服务知识,对医生有求助的心理,交换关系不平等,被动,,医生不尊重病人,滥用职权,为己牟利,医患矛盾加重,(三)卫生服务利用的效益外在性,当卫生服务的供给者所提供的卫生服务对他人产生了有利的影响,而供给者未获取相应的补偿时,便产生了卫生服务生产的外部正效应;如果相反,则产生了卫生服务供给的外部负效应四)卫生服务需求的不确定性,个体病伤是偶发事件,且个体差异导致相同病症的人,需获得的服务可能不一样,利用卫生服务产生的结果也有所不同,所以,卫生服务需求存在着不确定性 群体病伤的发生具有一定的规律性,通常可以通过人群的患病率或就诊率来反映其卫生服务的需要和需求,可以对某一人群的卫生服务需求水平进行预测五)卫生服务费用支付的多源性,(六)基本医疗服务的公平性,匈牙利经济学家雅诺什·科尔奈教授 “所有人都享有基本的健康保障的权利,社会必须担保人们可以行使这项权利”、“大多数人都愿意接受保健服务分配的特别的人人平等的原则。
没有人可以从道德上宣称,如果富人和穷人处于同样的疾病中,应该挽救富人而让穷人死去” 任何公民不论贫富,均有权平等地获得基本医疗服务——现代文明社会的一项基本人权六)基本医疗服务的公平性,我国于 2001 年加入了 《经济、社会及文化权利国际公约》,该公约的第 12 条要求缔约国 “承认人人有权享有能达到的最高的体质和心理健康的标准”,并“创造保证人人在患病时能得到医疗照顾的条件四、卫生服务需求的特点,(一)消费者信息缺乏 (二)需求的被动性 (三)服务利用的效益外在性 (四)需求的不确定性 (五)费用支付的多源性 (六)基本医疗服务的公平性,第一节 卫生服务需求与需要,一、卫生服务需求与需要 二、卫生服务需求曲线 三、卫生服务需求和需求量的变动 四、卫生服务需求的特点,本章内容预览,第一节 卫生服务需求与需要 第二节 卫生服务需求弹性 第三节 卫生服务需求的影响因素分析 第四节 卫生服务消费者行为理论,第二节 卫生服务需求弹性,一、弹性的概念 二、卫生服务需求的价格弹性 三、卫生服务需求的收入弹性 四、卫生服务需求的交叉弹性 五、卫生服务需求弹性分析的应用,一、弹性的概念,弹性:当两个经济变量之间存在函数关系时,因变量的相对变化对自变量的相对变化的反应程度。
弹性系数:衡量因变量相对变化对自变量相对变化的灵敏程度数学表达式为: 弹性系数=因变量的相对变动/自变量的相对变动,一、弹性的概念,弧弹性:衡量自变量发生较大程度变动时,因变量的变动程度的指标,表现为需求曲线上两点间的平均弹性计算公式:式中:Ed表示弹性系数,△Q、△P表示因变量和自变量的变化程度,Q1、Q2分别代表本期和上期的因变量的值;P1、P2代表本期和上期的自变量的值一、弹性的概念,点弹性:若自变量的变化量趋于无穷小,则因变量无穷小的变动率与自变量无穷小的变动率之比,表现为需求曲线上某一点的弹性 点弹性的公式为:式中,Q、P分别表示因变量和自变量的基数值二、卫生服务需求的价格弹性,1、定义:指卫生服务需求量变动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2、公式:卫生服务需求价格弹性系数=该种卫生服务需求量变动率/该种卫生服务价格变动率,二、卫生服务需求的价格弹性,3、分类 弧弹性分五种类型: (1) Ed>1,称为富有弹性; (2) Ed<1,称为缺乏弹性; (3) Ed=1,称为单位弹性; (4) Ed=0,称为完全无弹性; (5) Ed=∞,称为完全弹性二、卫生服务需求的价格弹性,(1)需求富有弹性(弹性充足)即Ed>1。
2)需求缺乏弹性(弹性不足)即Ed<1四川华西公共卫生学院毛正中教授利用 2003 年全国卫生服务调查的数据中 89个县( 县级市、区) 54 599户的数据,测算住院的价格弹性为- 0.47, 门诊的价格弹性为-0.49并且门诊服务和住院服务不是替代关系而是互补的关系, 即若门诊服务的价格( 实际上是费用水平) 上升,门诊利用降低,从而住院服务利用也减少 住院服务的床位弹性约为0.61,即:若其他条件相同, 而床位多了 10.0%,则当地居民的住院服务利用会多出 6.1% 门诊服务的执业医师弹性为 0.36,即:若医师数多 10.0%,则当地居民的门诊利用会多3.6%二、卫生服务需求的价格弹性,(3)需求单位弹性,即Ed=1二、卫生服务需求的价格弹性,(4)需求完全无弹性,即Ed=05)需求完全有弹性,即Ed= ∞二、卫生服务需求的价格弹性,点弹性分类:,二、卫生服务需求的价格弹性,4、需求的价格弹性和厂商的销售收入π = P*Q假定市场处于出清状态,Q又可以表示为需求量,所以,厂商的销售收入受商品需求价格弹性的影响1) 对于Ed<1的商品降价会减少厂商的销售收入,提价则会增加厂商的销售收入,即商品的价格和厂商的销售收入呈同方向的变动。
图形表示:,(2)对于Ed>1的商品降价会增加厂商的销售收入,提价则会减少厂商的销售收入即商品的价格和厂商的销售收入呈反方向的变动 图形表示:,(3)对于Ed=1的商品价格不论是上升还是下降,总收益都保持不变 图形表示:,二、卫生服务需求的价格弹性,5、影响需求弹性的因素 (1)卫生服务的替代品获得的难易程度某项服务可替代的服务越多、服务的功能和性质越接近,该服务的需求价格弹性越大,反之,则需求价格弹性越小 (2)卫生服务的费用水平在消费者收入或总预算支出中比例如所占的比例越大,其需求弹性也越大,反之,则需求弹性就越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