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苏人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知识点总结.pdf

10页
  • 卖家[上传人]:zxc****hhs
  • 文档编号:201779952
  • 上传时间:2021-10-12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39.82KB
  • / 1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 苏人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知识点总结第11课 建设法治国家第一课时道德与法律1. 什么是道德?道德是指以善恶为标准,通过社会舆论、 内心信念和传统习惯来评价人的行为,调整人与人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它是维系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基本规范2. 什么是法律?法律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的,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以权利和义务为内容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社会规范3. 法律与道德的区别区别内容道德法律表现形式存在于认识和舆论中,大多不成文明确、严格和具体的, 规范性文件调整对象和范围思想、言行行为实现方式依靠社会舆论和教育的力量,依靠人们的觉悟依靠公民的自觉维护和遵守,但主要依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4. 法律与道德的联系:联系1.道德与法律都是人类特定社会关系下的产物,都是规范行为的手段,二者相互联系,相辅相成2.道德和法律是文明社会的基本规则,法律和道德 都具有规范社会行为、调节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的作用具体表现1 法律体现道德的精神,促进道德的发展具体表现2 道德补充法律的不足,并支持法律的实施具体表现3 道德和法律在某些情况下会相互转化5. 道德与法律的关系给我们的启示(1)法律和道德紧密结合,才能共同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促进我国法治进程。

      2)每个公民既要提高自身的道德情操,又要不断提升自己的法律素养3)国家治理既要重视德治,坚持以德治国,又要重视法治,坚持依法治国第二课时全面依法治国1. 什么是依法治国?依法治国是广大人民群众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管理国家社会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的一种治国方略2. 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 (怎样依法治国) ?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必须坚持厉行法治,推进科学立法、 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1)科学立法是依法治国的前提实施依法治国,首先要通过科学立法,做到有“ 良法 ” 可依2 (2)严格执法是依法治国的关键行政机关严格执法、依法行政,是实现依法治国的关键3)公正司法是依法治国的生命线实现公正司法,需要保障司法机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权力,树立司法权威同时,还需要强化司法公开,不断提高司法公信力4)全民守法是依法治国的基础只有广大公民都能自觉履行法定义务,依法办事,依法维权,才能更好地将法治中国建设推向前进第 12 课实施科教兴国第一课时优先发展教育1. 为什么优先发展教育 ?(教育的作用 /重要性 )(1)教育推动科技进步;(经济发展靠科技,科技进步靠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2)教育促进经济发展;(3)教育推进社会民主;(4)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5)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性工程2. 我国教育现状成就 -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重视并发展教育,建成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教育体系。

      不足 -我国教育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是有很大差距,还不适应国家经济经济发展的需求和人民群众接受优质教育的要求3. 我国如何发展教育 ? (1)建设教育强国,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2)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3)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国应坚持优先发展教育的重大方针,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4)大力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加大教育投入第二课时加快科技创新1. 为什么要强调科技创新?科技的不断创新推动了经济增长,促进了社会进步,改变了人们生活重要性:科技创新是经济增长的动力科技创新能力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生命力科技创新推动社会进步科技创新提升人们的生活品质意义: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越来越决定着各国在全球政治、经济舞台上的地位和尊严,科技发展水平更加深刻地反映出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和核心竞争力2. 如何加快 科技创新?(1)国家:政府高度重视科技进步与创新,对科技创新从政策 上进行鼓励、 法律 上予以保障、 财力 上给予支持,明确提出了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2)企业:增强产权意识,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保护知识产权的能力(3)个人(青少年): 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

      3 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提高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积极参加小发明、小制作活动敢于质疑,敢于向权威挑战第 13 课 建设生态文明第一课时人口均衡发展1. 人的重要性人是自然中最富有灵气 的生命 , 也是人类社会 持续发展 的重要 资源 在男耕女织的时代, 人丁兴旺是 家国昌盛 的重要保证; 在科技发达的今天, 人力资源仍是生产力 要素中 最具活力 的部分 , 是推动社会向前发展的关键力量 2. 人口均衡发展人口规模 适度 ;人口结构 合理 ;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 、环境是否 相互协调 3. 人口均衡发展的重要性:事关 经济社会 能否 持续健康 发展,事关 国家和民族 能否 生存与延续 4. 每个国家都应依据 国情和各自的 人口状况制定 科学合理 的人口政策 5. 我国人口存在的问题(1) 人口众多; -(我国人口 过快增长 势头得到有效控制,进入世界低生率 国行列,但仍是世界上人口最多国家2) 面临日益突出的人口结构性 问题; -表现为 农村 人口多,人口老龄化 速度加快,人口分布 不平衡, 男女性别 比失衡等6. 我国人口发展的 主要矛盾 已表现为从控制 人口数 量转向改善 人口结构 。

      7. 实行计划生育 是我国的一项 基本国策 8. 计划生育的目的 -控制人口数量 、提高 人口素质 9. 计划生育作为基本国策,在未来相当长 的时期内还将继续实行10. 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 人口与 计划生育 法是各级政府的 职责,也是公民的义务11.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的变化,我国计划生育政策一致处在动态调整完善 之中12. 计划生育政策处于动态调整的目的意义-为了实现人口与经济、 社会、资源、环境的 协调发展 ,维护公民的 合法权益 ,促进家庭幸福 、民族繁荣与社会 进步第二课时合理利用资源1. 为什么要合理利用资源?(1)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2)资源的有限性和人类对资源需求的无限性的矛盾;(3)我国的资源形势非常严峻从总量上看,我国资源丰富 ,自然资源 总量大 ,资源类型 齐全 ,是一个“ 资源大国 ”;4 但我国人口 总量大 ,人均 占有资源量很低,又是一个“资源小国 ”资源 利用率 低, 浪费 严重;部分重要资源对外依存度 高2. 我国传统经济增长方式具有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益的缺点3. 如何合理利用资源?(1)合理利用资源,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通过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不断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发展循环经济,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2)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绿色生活,要反对过度消费。

      绿色生活,要从身边点滴做起外出就餐适量点菜,剩余打包;绿色出行,少开私家车;双面打印;使用节能电器,及时关闭电源等等 ,第三课时保护生态环境1. 为什么要保护环境?(1)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保护和改善环境是人类社会持续稳定发展的基本保障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面临 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3)生态环境建设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2. 怎样保护环境?(1)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既要达到发展经济的目的,又要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和环境,使子孙后代能够安居乐业永续发展2)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党和国家的重大战略决策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就是发展生产力,就是提升发展的质量与自然和谐共处,对自然、社会和子孙后代负责,才能保障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永续发展3)环境管理是国家和政府的职责所在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国家通过实行严格的制度、严密的法治,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政府通过制定和实施科学的环境保护规划,全面部署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通过实施环境技术政策,提高能源和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通过强化环境执法监管,对环境违法行为“ 零容忍 ” ;通过全面推进环境信息公开,保障公众的环境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4)环境保护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和使命公民要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要认真学习、自觉遵守环保法律,依法监督企业和政府行为,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要践行低碳生活,养成低能耗、低排放的生活方式第14课 确立共同理想第一课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1. “ 两个一百年 ” 的奋斗目标?第一个一百年,是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 年时( 2021 年)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十八大)5 第二个一百年,是到新中国成立100 年时( 2049 年)-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十九大新提出)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强国)2.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特征(表现)(1)经济持续健康发展(2)人民民主不断扩大(3)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4)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5)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取得重大进展等3. “ 五位一体 ” 总体布局经济建设 :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政治建设 :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文化建设 :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社会建设 :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生态文明建设 :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4.如何才能实现全面小康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措施)?(1)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基本国情角度: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发展经济的地位角度: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现实意义角度: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才能为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幸福安康、社会和谐稳定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

      2)大力促进区域、城乡协调发展现实原因:区域发展不平衡、城乡发展差距较大具体战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总体战略实施城乡发展一体化战略现实意义:才能到2020 年顺利建成全面发展的小康社会,最终实现全国人民的共同富裕促进区域之间优势互补、良性互动、协调发展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共同繁荣5.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2017 年 10 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代表大会提出,从二二年到本世纪中叶可以分两个阶段来安排:第一个阶段,从二二年到二三五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个阶段,从二三五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 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第二课时共筑中国梦1. 为什么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几代中国人共同的期盼和追求 在当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6 2.怎样才能实现中国梦? 实现中国梦,需要坚韧不拔的精神,需要众志成城的力量,需要一代代中国人的共同奋斗。

      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在当代, 走中国道路也就是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条道路是在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立足我国基本国情,顺应当今时代潮流,是我国进步发展、实现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 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也就是要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中国精神是凝聚各族人民智慧和力量的精神纽带,是激励人们与时俱进、团结奋斗、自强不息的强大精神动力 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也就是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只有凝聚全国各族人民的智慧和力量,万众一心、团结奋斗,才能最终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才能不断创造全体人民更加美好的生活 每个人都有自己个人的梦想和追求实现中国梦,需要一代代中。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云南省红河州河口县语文二年级下学期期末试题+2020-2021学年.pdf 八年级生物开学摸底考(人教版)(答题卡).pdf 云南省文山州砚山县数学四年级下学期期末试题 2020-2021学年 (2).pdf 八年级生物开学摸底考(辽宁专用)(答题卡).pdf 八年级生物开学摸底考(海南专用)(答题卡).pdf 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数学四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2020-2021学年.pdf 八年级生物开学摸底考(南京专用)(答题卡).pdf 八年级生物开学摸底考(湖南专用)(答题卡).pdf 云南省德宏州语文五年级下学期期末试题 2020-2021学年答案zq.pdf 八年级生物开学摸底考(武汉专用)(答题卡).pdf 2022年盐城市中考化学试卷答案.pdf 云南省德宏州语文四年级下学期期末试题 2020-2021学年.pdf 云南省德宏州数学四年级下学期期末试题 2020-2021学年.pdf 云南省德宏州数学五年级下学期期末试题 2020-2021学年数学答案zq.pdf 八年级生物开学摸底考(福建专用)(答题卡).pdf 八年级生物开学摸底考(全国通用)(答题卡).pdf 八年级生物开学摸底考(广西专用)(答题卡).pdf 八年级生物开学摸底考(广州专用)(答题卡).pdf 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数学四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2020-2021学年.pdf 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语文二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2020-2021学年(人教部编版无答案PDF).pdf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