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年级上册班会导学案 便便 全国通用.docx
4页一年级上册班会导学案一、班会主题:学习如何正确上厕所活动目的:通过班会学习,引导学生正确使用厕所,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促进健康身心发展活动内容:1. 导入:教师引导学生回忆上学前的卫生习惯和厕所使用规矩2. 传达:介绍班级卫生常规,告诉学生如何保持卫生,如何正确上厕所,如何排队用厕所等3. 演示:请教师或学生以示范的形式演示上厕所流程,包括褪裤子、上厕所、擦干净等全过程4. 理论学习:为学生介绍关于便便的知识,如何正确用厕所纸,如何避免便秘等5. 体验练习:教师安排学生到厕所里去实践一遍上厕所的流程,纠正不正确的使用习惯,如洗手等6. 感受和反思:让学生回顾自己的上厕所感受,是否有进步,哪些地方还需要改进7. 总结:教师总结这堂班会的主要内容,提醒学生在以后的上厕所过程中要注意自己的卫生习惯活动效果:1. 学生能够正确使用厕所和卫生设施,养成好的卫生习惯2. 学生了解便便常识,并能够掌握如何避免便秘等问题3. 促进学生身体健康,提高学习效率二、班会主题:如何防止口腔问题活动目的:通过班会学习,帮助学生了解口腔问题的危害,防止口腔问题的发生,提高学生的口腔卫生意识和保健能力活动内容:1. 导入:引导学生回忆口腔问题的危害,如蛀牙、口臭等。
2. 传达:传达口腔卫生知识,教育学生如何刷牙,如何使用牙线等口腔卫生知识3. 演示:请老师或者学生进行刷牙演示4. 讨论:让学生小组内相互讨论口腔问题,并分享各自的保健经验5. 体验练习:请学生带上自己的牙具,让他们互相检查口腔卫生情况,并制定自己的口腔保健计划6. 反馈感受:收集学生对于口腔保健方案的体验感受和反馈意见,并进行相关指导和提示活动效果:1. 学生了解口腔卫生的保健知识,提高口腔保健能力2. 学生形成正确的口腔保健习惯,预防口腔问题3. 提高学生健康素养和生活水平三、班会主题:食品安全活动目的:通过班会学习,让学生了解食品安全的意义和重要性,掌握基本的食品安全知识,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保健能力活动内容:1. 导入:引导学生回忆近期食品安全事件,分析事件背后的食品安全问题2. 传达:传达食品安全知识,告诉学生如何判断食品是否安全,如何避免食品中毒等问题3. 演示:请老师或者学生进行食品安全演示,如何正确存放食品,如何洗菜等4. 理论学习:为学生介绍一些常见的食品病原菌,让学生知道这些细菌对人体的危害及预防方法5. 讨论:让学生小组内相互讨论学习到的食品安全知识,并分享各自的保健经验。
6. 体验练习:请学生自带食品进行分享,在教师指导下进行食品检查,学习如何判断食品是否安全7. 反馈感受:收集学生对于食品安全方案的体验感受和反馈意见,并进行相关指导和提示活动效果:1. 学生掌握基本的食品安全知识,提高预防食品中毒的能力2. 学生形成对食品安全问题的观念和认识,加强对环境卫生的重视3. 提高学生生活技能和安全素质四、班会主题:心理健康活动目的:通过班会学习,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需求,提高学生应对艰难情况的能力,预防人际交往中的冲突和失落感活动内容: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自己在心理上面对困难时候的经验和情绪反应2. 传达:传达心理健康的知识,了解什么是心理健康,如何提高自己的心理健康能力3. 演示:请老师或者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演示,如何放松自己,如何缓解紧张的情绪4. 理论学习:给学生介绍一些关于情绪管理的知识和技能,如何控制情绪,如何与他人良好相处5. 讨论:让学生小组内相互分享自己的心理问题和经验,并进行讨论解决方法6. 体验练习:请学生进行情绪反应模拟,学习如何应对情绪和压力7. 反馈感受:收集学生对于心理健康方案的体验感受和反馈意见,并进行相关指导和提示活动效果:1. 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需求,提高了心理素质。
2. 学生了解情绪管理与自我调节的方法,提高了应对艰难情况的能力3. 学生预防或解决了人际交往中出现的冲突和失落感,有助于更好地与他人相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