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料分类账详解.docx
11页物料分类账详解一、ML功能简介关键词:计划成本法/标准成本法/实际成本法/混合成本法计划成本/标准成本/实际成本标准成本|标准成本估算|标准价格零售价法|毛利率法1. 为什么使用物料分类帐?中国会计准则规定:对存货的核算必须采用历史成本法(即实际成本法),如果企 业采用计划成本法或者定额成本法进行日常核算的,应当按期结转其成本差异,将计 划成本或者定额成本调整为实际成本而 SAP 中则可以使用物料分类帐来解决这个问 题存货在期末需用实际成本法进行核算,而企业平常采用计划成本或者定额成本进 行核算,则期末需结转其差异,调整为其实际成本-SAP所以用物料分类账来解决计划成本定额成本(标准成本)2. 几个小节:1.有人说计划成本法强调的存货发出的计价方法,也有人说计划成本法即标准成 本法,标准成本法意味着一个使用标准成本的核算体系,其中有两个重要因素:标准 价格和标准用量标准成本=计划价格*计划数量)2•真正意义下的标准成本核算体系(关于这个体系的详细内容此处不再细究)在 期末产品的实际成本是按标准成本列示的,产成品在产品在资产负债表上也以标准成 本列示,通过分析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之间的各种差异来改进管理,生产工单上的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之间的差异:对工单进行发料和工票确认后, 得到标准成本;实际价格分割,重估工单后,工单体现标准成本与实际成本之间差异, 差异可结转至物料(产品)。
各种材料差异一般不需要做任何处理,可直接挂在损益表的销售成本或资产负债 表的存货项目下,也就是说,可将各种材料差异设置成为损益科目或资产负债表科目如果每个期间材料差异不大,特别是现在企业力求能做到JIT (just-in-time), 零库存或产销相对平衡的情况下,和会计准则上要求使用实际成本要求就不违背因此 标准成本法核算有一个前提:标准成本与实际成本差异非常小或在可接受的范围内,也 就是说标准成本竺实际成本这样平时存货核算使用标准成本,方便了日常成本管理 的需求,同时基本满足了财务的实际成本需求,但是,如果差异波动很大,则标准成本 法的优点就无从谈起,尤其是产品品种多,材料价格变动大,产品利润薄,成本核算要求 高的行业有些管理软件,平常的存货收发业务财务都不记帐,解释是当时确定不了物料的实际成本,只有到月末才计算出“实际成本”,有人说这是一种很“无聊的月末加权 平均法“,它模拟的是手工模式核算,粗略地迎合了财务核算需求,对成本管理来说 意义不大,因为成本管理要求是事前预算,事中控制,事后才分析ERP如果平时采用标准成本就可满足平时管理会计的需求,比如多数制造企业是 每天开制造工单的,有了标准成本,在开工单时就能立即知道工单的计划成本和标准 成本(事前),工单完毕后可相对“实时”进行横向(比如两个制造相同产品的工单 成本分析)和纵向的差异分析(比如分析“实际成本”和标准成本的差异,通过分 析可得出差异产生的各种的原因比如投料混乱,替代料频繁,供应商材料质量差,企 业自身制造工艺不稳定造成废料,材料价格波动,员工生产效率低下,机器换模时间 过长等等,管理者可立即相应采取控制措施,从而做到事中控制,很多企业更会在新 产品生产时组织各部门进行Pilit Run,目的就是要找出设计生产工程制造方面的缺 陷,否则等到期末才能得到核算得到结果,黄花菜都凉了。
3. 在ERP系统中,当然也可使用实际成本法,新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 存货>>规定,企业应当采用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或个别计价法确定发出存货的实 际成本,取消了后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包括移动平均法和月末加权平均法,移动平均法可实现“实时成本”, 但也仅仅是针对对物料(料),对于象直接人工,机器折旧和各种间接费用(工和费) 也只能在月末才能得到真正的实际值,在SAP中,人工,折旧和间接费用可通过作业 类型使用计划价传送到产品,月末通过费用分割结构(Tcode: OKES)才能计算出作业 的实际价格,所以,真正“实时的”实际成本的不存在的,存在的只是按期间计量的 实际成本那么,SAP系统又如何实现先进先出法和加权平均法呢?先进先出法的实 现方法大致有两种,一是采用批次管理(分批法),比如原料每次入库时产生一批次,发 出时使用Bat chdetermination策略将先进的材料先发出,二是平时收发不计先后,到月 末使用FIFOMet hod —次性调整,但是这个FIFO调整似乎是针对Plan t Leve l的,如 果物料采用了分割评估,这个调整做不到分割评估层,如果没有相应补丁就会出问题。
当然,由于企业持续经营,所有存货最终都会以各种形态消耗,因此,无论采用何 种计价方式,全部发出存货的成本最终都是一样的,但从单个期间看,由于采取不同的 计价方法,发出同样的存货其成本是不同的,选择不同的存货计价方法,得到的核算效 果会不一样,通常有这么些情况:I. 最好在不违反准则情况下,企业将价格高的存货首先发出,将存货尽可能早地 摊销到当期销售成本中去,前期利润就降下来了,因此减少了前期的应纳所得额,即 相当于从政府拿到了一笔无息贷款享受延期纳税的税收优惠II. 企业出于管理绩效考核指标目的,比如利润指标没上去则挑拣价格低的材料 先消耗,对于原料是液态气态且混存在一起的企业,区分原料消耗相对困难则较好操作利润指标,要不怎么说利润这东西是领导要求怎么做就怎么整出来的4. 标准成本|标准成本估算|标准价格3者关系,标准成本二标准价格*标准数量, 标准成本估算是将产品的各成本部件(Cost component也就是成本项目,Tcode: 0KTZ) 层层滚动累加得出产品的标准价格,前者是一个立体概念,后者是一个点概念,前者 告诉用户后者是如何计算而来5. 还有两种商业企业用来计算成本的方法,零售价法和毛利率法。
零售价法零售价法适用于商业零售企业一种计价方法,成本计算公式如下:成本率=(期初存货成本+本期存货成本)/ (期初存货售价+本期存货售价)本期销售存货的成本=本期存货的售价(销售收入)*成本率毛利率法毛利率是商品流通企业和制造业反映商品或产品销售获利能力的重要财务指标毛利法是根据本期销售净额乘以上期实际(或本期计划)毛利率匡算本期销售毛 利,并据以计算发出存货和期未结存存货成本的一种方法,包括以下几个公式:销售净额二商品销售收入-销售折让和销售退回毛利率二销售毛利/销售净额* 100%销售毛利二销售净额*毛利率销售成本二销售净额-销售毛利期未结存存货成本二期初结存成本+本期购货成本-本期销售成本感觉它们是手工记帐时代的产物,人工不可能为大量的物料交易一一实时记帐, 只能在期末再做个尽量精确的估算处理,如果使用了管理软件系统,已经没有必要这样处理, 系统可以自动实时在财务模块和其它相应模块中记录每笔交易,如果使用物料分类帐 可以非常方便地查找到每个物料的期初和期末库存,当期收货和发料的每笔明细交易 记录并根据这些数据方便地计算出当期的实际价格在SAP中,除了标准成本估算,还可设置各种版本的成本估算,比如可新产品的 成本进行模拟预测成本估算,为开发市场提供快速报价依据和决策支持。
无论是标准成本法还是实际成本法,都有优缺点,严格地讲,都要到月底才能最终 确定实际成本正因为此,所以企业通常混合使用两种核算方法ERP 物料计价方式表(不包括人工,机器折旧和一般生产管理费用计价):计价方式1计价方式2计价方式3计价方式4原材料SVVS半成 品/产 成品SVSV物料 分类 帐的 价格 控制如果实施ML,全部 物料都采用3+S,物 料差异能被分摊(如 何分摊?)从而得到 实际成本物料使用价格控制 V,无论是V+2还是 V+3,差异在ML中 都不能分摊走,所 以不需要实施ML 增大数据量如果实施ML,原料2+V,半成品/成品3+S,则原料使用实际 价格,产品平时使用标 准成本,期末还原为实 际成本一般不采用备注平时标准成本法核 算满足CO管理要 求,月末调整满足财 务需求,兼取两者优 点,所谓混合成本核 算法,此法似乎备受 推崇产品使用移动平均 价时工单产出时成 品收货的单价需要 配置产品的价格获 取策略,如果没使 用批次,产品最好 不用移动平均价外企喜欢这种方式,原 料实际移动价格,产品 标准价,如果标准价格 比较准确,甚至可以不 采用ML分摊差异,允 许范围内的差异全进 销售成本或存货项目。
企业一般都 不会采用原 料使用标准 价格而产品 反而使用移 动平均的做 法面介绍物料分类帐的详细功能及其缺陷二、ML的主要功能:1、期末差异分摊使用ML可以将物料采购产生的采购价格差异、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生产成本差异、 物料价格变更引起的价格变更差异等差异以单层/多层的方式“合理”分摊出去物料分类账将物料产生的差异分摊出去(如何分摊,分摊对象)? 无论是标准成本法还是实际成本法,都得不到实时的绝对的实际成本,差异总是 不可消除的,关于差异的帐务处理方法,一般认为,有 3种流行方法:2、差异账务处理方法2.1、期间分配法假使当期差异很大,原则上不允许全部转入销售成本,否则严重影响当期损益, 而应在在产品,产成品和销售成本间按比例分摊,故此法又称“调整销货成本与存货 法“有人说:差异分配只不过是将各种差异在销售成本和存货之间进行了分配,由存 货承担的差异依然留在差异账户中并带到下期期初,并未做到“实际成本还原”在 物料分类帐中,由存货承担的差异是可以全部还原到存货中去的,如果以上期的周期 实际价做下期的标准价并且重估物料,则下期期初没有任何存货差异,如图1和图 2(Tcode:CKM3),并且使用ML的的Actual Cost component Split功能也可做到根据 成本部件进行传说中的“成本还原”。
圈】mco0.00EM■司吒昭由币5由屆建廷且心厲诲個4茧H)屈隔1 卫丽 电厂丽間~Ji- D ,J:Q L'\t 口 rMtl- 口鬧靑确CH e.337it 3.1X3 E4 5 204 6?殂陶 752.14 P'J«0.D0 RW:9.T-73r99t H瓷齐曲筈RMBmuXT诗 tikSi ■BCG'卫!卅再仃闭算畀m/WfiasQWQOOO&OOG04SB64,3^.3264,394 葢29,496,75^-14 ,57$, ;^1.33is, -■ts.ug图1中表示物料60000056在2007/08期物料分类帐结算完后的画面,启动物料帐 后,CKM3可以非常方便地分析每个物料在某期间初始库存和期初差异(差异包括价格 差异和汇率差异)、本期所有的收货收据,本期所有的消耗在消耗类别下和期末库存, 本例中,没有初始库存差异,本期没有收货,价格差异64394.32元是后勤发票校验差异, 所以有金额没有库存数量:物料的差异分配公式是:期初差异+刀本期收货差异二刀本期消耗差异+刀期末库存承担的差异期初差异和收货差异在本期消耗和本期期末库存间分摊,差异分摊的依据是消耗 和期末库存的数量,所以,本例中期末库存的差异是40195.28 = 64394.32 * ( 5204/(5204 + 3133 ))。
本期期初与本期消耗的差异由本期 消耗和本期期末库存按数量比例还分摊在图1-[5]中,注意价格控制标志已经是V ,即平时使用标准29496752.14/10000 元/吨,在月末加权平均价还原为29573991.33/10000元/吨,满足了平时标准价格计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