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学案.doc

20页
  • 卖家[上传人]:m****
  • 文档编号:519004854
  • 上传时间:2023-01-27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470.50KB
  • / 2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课题1     分子和原子》学案(第1课时)班级: 姓名: 学习目标:1.了解物质的微粒性,知道分子、原子等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2.能记住分子的特点能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现象一、自主学习:【阅读】课本P48-P49,观察实验3-1,欣赏图3-2、3-3后完成下列各题:1.科学技术的进步,证明了物质是由            、            等微观粒子构成的从教材上的图片3-2、3-3可知:苯是由          构成的,硅是由             构成的2.一个水分子的质量是            ㎏,一滴水中大约有              个水分子,这都充分证明了分子的           和         很小3.在受热情况下,           能量增大,运动速度          4.气体可以压缩在钢瓶中,这是因为分子之间有          相同质量的同一种物质在固态、液体和气态时所占体积不同,是因为它们分子间的         不同;物质的热胀冷缩现象说明                    缘故。

      5.根据有关分子特征,填写在下列叙述后的横线上:(1)将大量氧气压缩在钢瓶中                                                                    (2)糖放到水中,水变甜了                                                                         (3)进饭店闻到饭菜的香味                                                                         (4)湿衣服能晒干                                                                                      二、合作探究:1.向盛有约20ml蒸馏水的小烧杯A中加入5—6滴酚酞溶液,搅拌均匀,观察溶液颜色现象: 2.从烧杯A中取少量溶液至于试管中,向其中慢慢滴加浓氨水,观察溶液颜色有什么变化。

      现象: 3.另取一个小烧杯B,加入约5ml浓氨水用一个大烧杯或水槽罩住A、B两个小烧杯(如图3—4)观察有什么现象现象: 结论: 三、精讲释疑: 湿衣服在太阳下为什么比阴凉处更容易干得快四、当堂达标:1.“墙角数支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诗句主要体现了 (    )A.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B.分子很小     C.分子可以再分     D.分子间又间隙2.2008年5月12日,我国汶川发生大地震全国人民“众志成城,抗震救灾”拯救生命是第一位的”为搜救埋在废墟下的幸存者,调用了许多搜救犬搜救犬能根据人体发出的气味发现幸存者从微观的角度分析搜救犬能发现幸存者的原因是(      )A.分子的质量很小    B.不同分子性质不同     C.分子不断运动     D.分子间有间隔3.用分子的知识解释下列生活中的现象,其中错误的是( )A.热胀冷缩,说明分子的大小随温度升降而改变B.“酒香不怕巷子深”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C.10ml酒精和10ml水混合后,体积小于20ml,说明分子间有间隔。

      D.湿衣服在夏天比冬天容易晾干,说明分子运动的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加快4.某兴趣小组做以下实验探究分子有运动请回答实验中的有关问题1)实验Ⅰ:在盛有少量蒸馏水的小烧杯中滴入2 ~ 3滴酚酞试液,再向其中滴加浓氨水由实验得出的结论有                                                               2)实验Ⅱ(如图甲所示):烧杯B中的现象是                                                          ;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3)为使实验结论准确可靠,兴趣小组成设计实验Ⅲ(如图乙所示)作为对比实验你认为有无必要           ,理由是                                                    《课题1     分子和原子》学案(第2课时)班级: 姓名: 学习目标:1.认识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了解分子与原子的区别。

      2.运用分子和原子的观点加深对化学反应实质的理解 .一、自主学习:【阅读】P52-P35有关内容,并欣赏图3-11、3-12、3-13完成下列内容1.水变成水蒸气时,水分子本身             (填“有”、“没有”)变,水的化学性质             (填“有”、“没有”);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时,过氧化氢分子变成了                  和                   ,不再保持水的                     性质可见分子是                                                     2.所有的分子都是由                  构成的一个水分子是由两个               和一个               构成,一个氧分子由两个             构成3.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成更小的粒子             ,             又重新组合成新的              例如:在水电解的反应中,水分子分成             和               ,每2个氢原子结合成1个               ,每2个氧原子结合成1个               。

      4.据图3-13回答:氧化汞是由氧化汞              构成的,每个氧化汞分子是由一个             原子和一个           原子构成的氧化汞加热分解时,氧化汞分子分裂成             和             ,每两个氧原子结合成一个               ,许多汞              直接构成金属汞5.在化学变化中,发生变化的是                  ,               没有发生变化,可见             在化学反应中不能再分成更小的粒子,因此原子是                                                                二、合作探究:1.有人说分子的质量大于原子的质量,你认为对吗? 2.学习了分子和原子后,你能说出它们的区别和联系吗?分子原子相同点不同点联系三、精讲释疑:化学反应的实质四、当堂达标:1.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     )A.氢分子          B.氧分子         C.水分子         D.氢原子和氧原子2.下列变化能证明分子可以再分的是(    )A.胆矾研碎                          B.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    C.冰融化成水                      D.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3.以下四位同学对分子和原子的认识正确的是(    )  A.分子运动而原子不动                                      B.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 C.分子构成物质而原子不能构成物质                D.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5.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发生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 (   )A.分子重新混合                                B.分子分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组成分子C.物质的状态发生改变                     D.分子间隔发生改变6.请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以下现象。

      1)妈妈在厨房里炒菜,我在窗外就闻到香味                                                        (2)酒精(由分子构成)温度计遇热液柱上升,遇冷液柱下降                                         (3)50ml酒精和50ml水混合后,总体积小于100ml                                                      (4)气体易被压缩,液体、固体不易被压缩                                                          五、中考连接:1.(08青岛) 用“ ”表示氢原子,“ ”表示氧原子,则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微粒可表示为 ( )             2.(06平凉)如图所示,图中“●”和“〇”分别表示两种不同质子数的原子,其中能表示纯净物的是( )                        A.                        B.                        C.                          D.《课题2 原子的构成》学案(第1课时)班级: 姓名: 学习目标:1.知道原子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的。

      2.理解原子不显电性的原因一、自主学习:【阅读】课本53页—54页第一段,填写下列空白:1.原子是 (填“可以”、“不可以”)再分的由于原子是 的最小粒子,所以原子在 中不可以再分2.原子是由 和 构成的,原子核是由 和 构成的,构成原子的三种粒子是: (正电)、 (不带电)、 (带负电)注意特例:一般的氢原子无 由于原子核所带电量和核外电子所带的电量 ,因此整个原子 3.原子核很小,原子里有很 的空间电子在核外做 二、合作探究:分析教材第53页表3—1和56页表3—2,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⑴构成原子的三种粒子的电性、质量如何?整个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哪部分?⑵原子中有带电的粒子,那么整个原子是否带电?为什么。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