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北师范大学21春“小学教育”《德育原理》离线作业(三)辅导答案3.docx
6页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她东北师范大学21春“小学教育”《德育原理》离线作业(三)答案一.综合考核(共50题)1.在德育中任何方法上的不当,都没有比教育者自身言行不一更糟糕的了)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2.实践证明,各方面对德育目标的认同感越高,教育影响的一致性程度就越好,目标实现的可能性就越大从教育对象来说,目标的认同感意味着要努力把德育目标转变为受教育者的()A.自我要求B.自我追求C.自我认证D.自我体验参考答案:A3.德育对社会生产的间接作用即指德育以()为中介而对社会生产所给予的影响作用A.社会生产力B.社会关系C.精神文明D.人才培养参考答案:B4.本书的编写者认为,当代德育内容的建构,需要正确认识和把握好的几个问题是()A、传统与现代B、民族性与世界性问题C、“一元”与“多元”D、“绝对”与“相对”问题参考答案:ABCD5.在原始社会,德育采用的是“口耳相传”、“长者施教”﹔随着文字的产生,竹简、绢帛的出现,特别是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发明和应用,读书指导法引进古代学校德育实践﹔在现代,电影电视等视听设备的出现并引进教育,运用于德育。
这说明()A.社会生产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对德育目标具有制约和影响作用B.社会生产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对德育内容具有制约和影响作用C.社会生产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对德育方法具有制约和影响作用D.社会生产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对德育社会形式、规模和结构具有制约和影响作用参考答案:C6.人思想品德不是纯粹的心理现象,总是含有()A.社会价值内容B.兴趣内容C.认知要求D.情感体验参考答案:A7.教育机智指教师的智慧,才能与思维的敏锐性、灵活性和意志的果断性的独特结合,它使教师善于选择最恰当的时机、运用巧妙的方法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8.在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能动作用能否发挥并不重要)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A9.有了相应的德育意识,特别是较强的德育意识,往往能使人清醒地认识到德育的价值和战略意义,增强德育工作的事业心、责任感,自觉主动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10.心理问题原本不是德育的内容,因为心理本身不是价值问题,但心理与德性问题一旦集中在现实生活中的人的身上,则难以把它们分开一方面心理是品德内化的机制。
另一方面,心理又作为德性的形式表现出来,并反映着品德的真实程度和水平)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11.班主任作为教师,其任务与一般教师的任务有共性,但是作为班级的领导者、管理者、教育者,还有自己特殊的任务,具体包括哪些任务?()A.组织任务B.管理任务C.协调任务D.教育任务参考答案:ABCD12.德育即道德教育;德育即“五爱”教育;德育即“五讲四美”教育;德育即指对学生进行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教育;德育即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的总称等以上几种定义方式有一个共同特点,它们是从哪个角度对德育的内涵进行界定的?()A.从其目的上来解说德育B.从其作用和功能上来解说德育C.从其内容上来解说德育D.从其价值取向上来解说德育参考答案:C13.德育内容对德育工作来说具有重要意义,具体表现在()A、德育内容是实现德育目标所必需B、德育内容蕴含丰富的思想资源和伦理资源C、德育内容是滋养人思想品德发展的精神粮食D、德育内容对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活动有重要的制约作用参考答案:ABCD14.组织建设好班集体,不可忽视非正式团体的存在和影响,要善于把非正式团体变成班级的积极力量)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15.实现德育目标,应注重采用哪些基本策略?()A.重视德育目标的具体化B.争取各方面对德育目标的认同感C.形成强有力的监督机制、激励机制D.保证人、财、物的必要投入参考答案:ABCD16.德育途径管理主要是指不断拓宽和广泛开辟德育得以实施的渠道。
形成德育途径网络化,在德育途径网络化建设当中应该注意的问题有哪些?()A、要搞好多层次的网络建设B、要不断强化网络机制,保证网络互相畅通C、要不断强化教学的德育功能,更好的发挥其主渠道作用D、要注意多种途径相互结合参考答案:ABCD17.人在实际的生活中,对外在的各种影响并不是被动的来加以反映,也不是被动地接受外界给予的影响人们在面对给予他的影响的同时,往往总是以自身已有的()对其给予审视、比较,进行判断、筛选A.经验B.知识C.情感倾向D.生活观念参考答案:ABCD18.集体的目标、纪律,集体的舆论、组织结构不仅能对学生的思想品德进行有效地调节,而且还能对学生在集体中的行为、活动等进行有效地规范,使学生在集体中学习交往活动保持一定的()A、秩序性B、协作性C、组织性D、单一性参考答案:ABC19.没有管理,学校教育的整体性、秩序性、统一性就不能得到有力的保证,教育和激励也难以在稳定有序的基础上更有效的进行,各种直接或间接不利于教育和激励的因素往往不能得到有利的排除或遏止)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20.作为德育的出发点和归宿,为德育活动指明发展方向的是()A.德育目标B.德育内容C.德育方法D.德育效果参考答案:A21.德育对人的价值,主要在于其社会化发展方面,而与人的个性发展无关。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B22.没有管理,学校教育的整体性、秩序性、统一性就不能得到有力的保证,教育和激励也难以在稳定有序的基础上更有效的进行,各种直接或间接不利于教育和激励的因素往往不能得到有利的排除或遏止)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23.品德培养就是实现人的社会化,不包括人的个性的培养)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A24.广义的德育目标是指对德育活动既具有宏观指导、又有具体要求的目标领域,具体表现为含有层次结构的()A.目标要求B.目标系列C.目标层次D.目标领域参考答案:B25.教学具有教育性这一话题中,“教学”和“教育”两个概念不是被作为“活动”来言说的,而是被作为()来言说的A.手段和目的B.艺术和方法C.内容和形式D.现象和本质参考答案:A26.在影响人的品德发展的各种条件和因素中,生物因素是()A.生物前提B.决定性因素C.主导性因素D.动力性因素参考答案:A27.中小学德育内容的选择和确定,必须要坚持和体现基础性原则,这是由哪些因素决定的?()A、由中小学教育的性质决定的B、由中小学教育的使命决定的C、由中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决定的D、由中小学生身心发展水平决定的参考答案:ABCD28.教育素养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深层内涵,指教师对教育的那种深厚而又广泛的“符合教育内涵”的感悟、理解;对教育能予以符合“教育本来应该”的把握。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29.要使教学在德育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本书的编写者认为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是()A.树立全员育人的观念B.建立有利于加强教学中有利于德育工作的管理体制和导向机制C.要不断强化教师的育人意识和示范作用D.重视教学中德育问题的科学研究与规划参考答案:ABCD30.在民主型的师生关系中,学生虽没有随时受到惩罚的紧张和焦虑,但因为没有明确的必要要求,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不是很强,学习行为常常受个人的兴趣爱好所支配,学习效果不是太好)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A31.教育人道性主要指教师在教育目的上对良好人性发展及其价值的追求,和在()中对人的价值的重视,对人的尊严、权利的尊重,对人的关心和爱护,以及对人的合法权益的维护性A.教育过程B.教学过程C.工作过程D.自我发展过程参考答案:A32.人总是按其所获得和所确立的为人处事的意义、义务和规范来生活,尽管各自的选择有别,但大都如此人的德性总是贯穿人的生活和为人处事的活动中)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33.德育思想管理主要是使德育全体工作人员树立正确的德育观,应该树立的德育观有()A.德育地位观B.德育价值观C.学习掌握科学的德育工作理论,树立正确的德育思想D.强化进取意识参考答案:ABCD34.如果一个学校只有在教学之外的德育,而没有在教学之中的德育,或在教学中的德育微乎其微,则不能认为这是真正重视德育。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35.从实际的表现来看,教育爱的育人价值主要体现在()方面A.感化价值B.陶冶价值C.和谐师生关系价值D.极力价值参考答案:ABCD36.超越现实,要有良好的现实基础忽视或割裂适应与超越之间所具有的联系性,德育就难以使社会发展保持良好的连续性)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37.()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是我国德育工作的一个显著特征A、运动化B、活动化C、开放化D、情感化参考答案:AB38.学校德育的管理性强化,即运用必要的管理来增强思想道德教育的有序和有效性,具体应该包括哪几个方面?()A.对学校德育的总体管理B.对教育工作者的工作管理C.对教育对象的管理D.对德育目标的管理参考答案:ABCD39.人的体验和感悟就是动用全身心的因素来对内在社会价值因素进行比较筛选的过程)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A40.一般说来,品德包括思想品质、政治品质、法纪品质和()A.情感品质B.意志品质C.道德品质D.行为品质参考答案:C41.在德育过程中,德育活动各内在要素的存在状态和组合程度,都或多或少、或直接或间接地有其家庭、社会和各种交往方面的根源)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42.近些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德育反思的不断深入,对德育过程的释说开始注意体现它的原理或理念性的特征,有几个方面对人们把握“德育在实践上是个什么样子”起了重要作用,这几个方面是()。
A、在教育观上强调“启发性”、“引导性”、“指导性”B、强调教者与受教者的人格平等,共同参与,平等地进行沟通、交流和交往C、强调促进品德的“内化”或“自我建构”D、在德育理念上体。





![河南新冠肺炎文件-豫建科[2020]63号+豫建科〔2019〕282号](http://img.jinchutou.com/static_www/Images/s.gi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