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篇化学研究性学习设计.doc
20页一、研究性学习设计方案模板一、研究性学习设计方案模板研究课题名称:研究课题名称:空气中二氧化硫含量的测定设计者姓名设计者姓名所在学校所在学校所教年级所教年级研究学科研究学科化学化学联系联系电子邮件电子邮件一、课题背景、意义及介绍一、课题背景、意义及介绍1、背景说明(怎么会想到本课题的):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类的居住环境受到广泛的关注,环境污染的治理也就成 了人们改善生活质量、实施可持续发展策略的重要课题而如何让中学生利用自己 所学的知识解决和发现生活中的问题,是中学教师的一个基本任务 2、课题的意义(为什么要进行本课题的研究): 空气中的二氧化硫主要来自煤、石油等燃料的燃烧二氧化硫是大气的主要污染物, 对人体呼吸系统有严重危害在学习了SO2的性质以后,结合平时了解的空气质量日 报,很多同学对SO2 的污染问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为了鼓励学生关注、了解、参 与环境保护,我们成立了一个研究小组,利用大家非常熟悉的SO2的一种性质—— 漂白性,对佛山市空气中SO2 含量进行测定并对影响含量大小的因素做了分析 3、课题介绍 了解北京市空气质量状况,调查SO2 污染的源头,分析影响空气中SO2含量的因素, 为减轻空气中SO2含量提出自己的建议与设想。
二、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目的和方法(二、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目的和方法(可按新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或布鲁姆目标分 类法)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目和方法的阐述))1.知识与技能 掌握SO2,的性质;掌握滴定、溶液的配制、pH计的使用等基本实验操作技能 2.过程与方法 经历化工生产方案设计基本流程,从而培养学生建立假说、假说、检证等探究 能力,收集、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设计、优化、评价和反思实验方案的能力,定 量实验研究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他人的关心和对社会的责任感;培养学生严谨治学、认真细致的学 习态度;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让学生获得亲身参与科学探究的体验,培养学生的 问题意识,提高他们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学会合作、分享,培养学 生的合作精神和人际交往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科学道德和科学态度,培养 学生关注现实、关注人类发展的意识和对社会的责任心与使命感三、参与者特征分析三、参与者特征分析(重点分析学生有哪些共性、有哪些差异,尤其对开展研究性 学习有影响的因素 )“以学生为本”作基础,以环保意识提高、个性特长发展为目标,以青少年科 学爱好者自主活动为主的教学形式,引导学生走向社会,关心身边环境,学习科学 知识和技能,回报社会,以探索提高中学活动课教学实效的途径和方法。
高一化学兴趣小组有一定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化学实验的基本技能我们将这次 研究定位为半定量实验,从而使我们避开了利用精密仪器进行研究,让这次研究更 适合中学生进行初中学习了 S02作为酸性氧化物的基本性质;其有氧化还原的相关知识学生能 力具有基本的实验设计能力,具有通过网络搜索信息的能力;能熟练使用学校研 究性学习的网络平台四、研究的目标与内容四、研究的目标与内容(课题研究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什么,通过哪些内容的研 究来达成这一目标)(1)收集资料阶段 (2)实验方案的设计与模拟测试 包括: ①人员分工; ②设计实验方案; ③实验室中通过定量实验,建立SO2 含量标准; ④实地试测定,估计方案的可行性 通过以上实验步骤,确定实验方案,包括所用吸收剂的种类、浓度以及实验装置 (3)人员分工、实地测定 对同一地点按照不同的时间段,进行多次测定,从而得到多组数据 (4)结果讨论 (5)发表建议书 提供晨练人群几个典型路线的污染物含量的定量数据,建议人们走一条合理化路线 并分析污染物产生的主要途径,呼吁人们注意环境保护本课时是选取“SO2含量的 测定”单元中“收集资料阶段”和“实验方案的设计与模拟测试”的讨论课。
五、研究的预期成果及其表现形式五、研究的预期成果及其表现形式(研究的最终成果以什么样的形式展现出来,是 论文、实验报告、实物、网站、多媒体还是其他形式)数据整合好,以图表形式结合表现,结合相应的结论成论文综述六、资源准备六、资源准备1、一日中不同时段中的空气质量监测2、城市规划局、环保局的联系以及联系人3、学校图书馆、电脑室、多媒体教室4、参考测量 SO2简易方法5、评价量规七、研究性学习的阶段设计七、研究性学习的阶段设计研究性学习的阶研究性学习的阶 段段学生活动学生活动教师活动教师活动起止时间起止时间第一阶段:动员第一阶段:动员 和培训和培训(初步认 识研究性学习、 理解研究性学习 的研究方法)1 接触、讨论问题2 了解本次活动的学习目 的3 学习了解本次综合实践 活动的步骤、方法、要求1 呈现一日中不同 时段中的空气质量 监测,激发学生学 习兴趣2 组织学生就问题 谈感受,提问题3 利用演示文稿介绍本次综合实践活 动的步骤与方法提出和选择 课题1 组织学生讨论2 与学生一起筛选 课题,确定研究的 课题成立课题组1.学生根据自己的专长 和喜好确定自己的选题, 并根据选题形成小组2.各小组成立后,选定 组长,学习讨论小组合作 学习评价量规。
3.根据自己的选题,进 行小组分工,小组内分工 可以为收集资料小队、实 地考察小队、科学实验对 等1 在学生自愿成组 的前提下,合理调 配各组成员,以利 于能力较弱的学生 也可以安排到工作2 制订合作学习规 则(或者合作学习 评价量规)提供给 学生3 组织、指导学生 的小组讨论、小组 成员分工第第 二二 阶阶 段段 课课 题题 准准 备备 阶阶 段段形成小组实 施方案各小组根据分工制定研究 计划,分配研究时间,细 分研究内容,制作调查表, 预定成果等1 设计“研究方案” 模版,为学生制订 研究方案提供指引2 设计“调查记录 表”为学生调查记 录提供指引3 设计成果展示模 版,为学生展示研 究结果提供指引第三阶段:课题第三阶段:课题 实施阶段实施阶段1.收集资料阶段 (1)学生活动 ①定义研究的区域范围 ②调查到公园晨练的人群 行走路线,对路线进行分 析,选定测试地点 (2)指导策略 指导学生如何进行访谈、 如何建立访谈记录表;通 过访谈表和学生一起讨论, 选择测试地点 2.实验方案的设计与模(5)指导策略 ①针对学生特长和 特点进行人员的合 理分工 ② 根据学生的自 学情况进行SO2: 知识的归纳小结; 和学生一起讨论实 地测定过程中干扰 SO2 的各 种因素及排除方案; 和学生一起利用实拟测试 (1)人员分工 将本组的人员进行分工: 按方案设计、实验准备和 实验、数据记录、资料积 累等进行分工。
(2)设计实验方案 ①原理设计:学生在自学、 教师点拨基础上,从物质 分类、氧化还原、特性角 度找到能够吸收SO2:的 试剂以及吸收前后现象的 变化作为可能的吸收剂 选定测试试剂:可采用饱 和 Ba(OH) 2 作为吸收液, 吸收后滴加稀HNO 则排除 CO2干扰 ②实验装置设计:改装洗 气瓶作为吸收装置 ③在实验室采用不同的吸 收剂,进行SO2 的吸收效 果比较,确定吸收剂的种 类及浓度 (3)通过定量实验,建立 SO2 含量的标准 ①讨论并确立建立SO2 含 量的标准的方案(利用浊 度计) ②实验准确浓度为 0.01mol/L、0.02mo! /L、0.04mol/L、0.0 6mol/L、0.08mol/L、 0.10mol/L的Na2SO4 溶液;0.01mol/L的 BaC12溶液向10.0mL的 上述Na2SO4溶液中加入过 量的0.01mol/L的BaC12 溶液,得到不同浊度的 BaSO4 浊液用浊度计测 量 ③数据的分析与处理:对 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处 理,建立SO2:含量与验室和家用物品进 行实验装置的改进 和设计 ③和学生一起讨论 建立SO2,含量标 准的方案;指导学 生规范实验,得到 SO2:浊度曲线。
④倾听学生 对典型地点选取的 意见和理由,并发 表自己的看法给 学生实地测试提供 建议,如安全问题、 实验时应注意的问 题、记录图片和图 像资料等BaSO4 含量间的关系,从 而得 到SO2 浊度曲线 (4)实地测试 ①选取试测地点:根据早 期调查数据,选取待测地 点中中等污染程度的地点 进行初步测试 ②实验:通过气筒向实验 装置中鼓入空气100次, 再滴加稀HNO3 用浊度 计测量其浊度数据 ③数据处理:在SO2:浊 度曲线上找到浊度数据所 对应的SO2:的量,通过 鼓入的次数计算本地点空 气中 SO2,的含量 3.实地测定 4.结果讨论 5.发表建议书第四阶段:评价第四阶段:评价 (思考:用什么样 的方式对学生的 学习过程、学习 结果进行评价, 以促进学生的学 习)各小组分组汇报自己将近一学期的研究成果,可以把成果制作成 PPT,也可以是一些照片、手抄报、调查报告等 1.参与程度评价(评价人:教师和课题组成员;评价对象:小组 成员),如表l 2.研究方法和程序规范性评价 (评价人:教师;评价对象:课 题 小组),如表2 3.研究结果的价值评价(评价人:教师、课题组成员; 评价对 象:课题小组及小组成员),如表3。
4.综合评定,如表4八、总结与反思(八、总结与反思(实践后总结、反思整个研究性学习过程,提出改进意见)学生通过经历自主发现问题、与教师一起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动手实验解决问题 的过程,在能力 得到提升的同时,学会了合作与分享,增强了关注现实、关注人类发展的意识以及 对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表表 1表1评价内容评价内容评价人评价人内容内容级别级别学生评自评科学研究的精神A B C D合作意识A B C D 科学研究的精神A B C D 合作意识A B C D价他评对整个小组研究的贡献A B C D 教师评 价(文 字评价)表 2评价方面评价方面评价内容评价内容问题意识评价对课题来源的评价如何建立 SO2 的含量标准曲线收集信息的能力评 价如何建立访谈并建立记录能否利用化工生产方案设计流程的思路设计出“实验室模拟测定,实 地试测定,实地测试”的实验方案信息数据处理的能 力评价能否充分利用访谈记录,选取测试地点能否对实地测试所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结论反思评价SO2 标准点建立中的误差分析实地测试中的哪些因素对实验结果造成误差表表 3评价人评价人评价方面评价方面评价内容评价内容与总课题的关系本实验对总课题的研究有哪些方面的影响指导教师与学生发展的关系通过本实验对学生未来的发展提供了哪些促进 作用课题小组与总课题的关系本实验对总课题的研究有哪些方面的影响小组成员与个人发展的关系通过本实验,你在哪些方面有所收获表表 4评价方面评价方面所占比例所占比例1 参与程度评价15%2 研究方法和程序规范性评价45%3 研究结果的价值评价30%4 其他10%教师指导性评语二、生命与水二、生命与水――――――研究性学习设计方案研究性学习设计方案研究课题名称:研究课题名称:生命与水生命与水设计者姓名设计者姓名谢文龙谢文龙所在学校所在学校江门市景贤学校江门市景贤学校所教年级所教年级七年级七年级研究学科研究学科生物生物联系联系07503271913电子邮件电子邮件jxbiome@一、课题背景、意义及介绍一、课题背景、意义及介绍1、背景说明(怎么会想到本课题的): 水是生命之源,地球被之为水的星球,但是现今水资源越来越匮乏,清洁的 水越来越少,水资源的分布也很不平均。
可以想象,没有水,地球的生物将会怎样?2、课题的意义(为什么要进行本课题的研究):通过活动,让学生认识水资源的重要性,以及和水资源保护有关的环境保护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