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散文线索寻找方法指引.docx

5页
  • 卖家[上传人]:庄**
  • 文档编号:194120965
  • 上传时间:2021-08-26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0.20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散文线索寻找方法指引 阅读散文,要理好“形”和“神”的结合点――线索,从而把握住文章的脉络,抓住作者的思路,从根本上理解文章的本意 一、散文线索常见形式 1.思想感情的变化为线索 人在对周围人或事物的接触过程中,感情会不断发生变化作者用他的思想感情变化串起过去生活的画面,从而使文章的材料有序陈列,这样,思想感情的变化就成为文章的线索比如,《荔枝蜜》中,作者的感情变化是:不喜欢蜜蜂――想去看看蜜蜂――赞颂蜜蜂――想变成蜜蜂,这一展现过程,就是用作者对蜜蜂的感情变化过程,这一感情的发展过程就构成了文章的线索 2.以叙事为线索 事件的来龙去脉、作者的见闻感受、作者的叙事串接起一个个画面,从而使文章的材料有序陈列,表达出作者的本意,构成一篇优美的散文,这样,叙事就成为文章的线索鲁迅的《藤野先生》,开头写作者往仙台见藤野先生的缘由,然后通过设问句自然过渡,再写初到仙台受到优待,写与藤野先生的相识、相处、离别,最后写离开仙台后对藤野先生的怀念文章是以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为叙事线索,围绕藤野先生的崇高品质这一中心组织材料 3.以物为线索 生活中许多看起来很普通的事物,如果赋予一定意义或放在特定环境中,往往能体现伟大的情感。

      以这样特定的“物”为线索,会使文章的寓言深刻,情感真挚,中心显得更明确如冰心的《小橘灯》,全文以“小橘灯”为主线,紧紧围绕“小橘灯”展开,记叙了一个小姑娘在艰苦的条件下护理生病的妈妈的故事小橘灯”这一特殊的物,成为文章的线索再如,朱自清的《背影》中,以父亲的背影为线索,表达父子之间的真情实感 4.以时间、地点、思绪等等为线索 有些文章中,组织材料是时间发展为线索进行;有些散文的地点的变化为线索来组织材料有些散文经作者的思绪为线索,通过联想和想象,使材料呈现给读者,表达文章的主题;有些游记散文游览路线为线索或者是人物行踪为线索,从而使场景一个个的有序的展现 二、寻找线索的方法 1.以文章的整体脉络和倾向作导向 把握文章的整体脉络和倾向是寻找线索的关键而要把握文章的整体脉络和倾向,需要我们认真阅读,调动相关知识积累,使作者的情感及文章的思路尽可有显露在我们的面前,通过整体把握,细心识别,使文章的线索显形,从而进一步深刻理解文章所表达的主旨含义我们可以从文章看,材料是按时间顺序展开,还是以地点变换展开,或者是以叙事展开,从而找到文章的线索,使文章的结构呈现出来。

      2.从特征入手,抓语言标志 如《谈生命》这篇散文的开头:我只能说生命像什么,生命像一江春水中间:生命又像一棵小树自然我们看出了“生命像什么”在文章中反复出现,因此它是此文的线索由此可见,有的散文线索出没于文章的开头、中间、结尾,有明显的提示性语言一般而言,以标志性语言为线索,这些标志性语言极有可能在标题、开头、结尾、过渡和段首段尾的关节处因此,找线索时,我们要注意文章标题,有的标题直接揭示线索,有的标题包含线索的因素当然,阅读文章时,要注意文中反复出现的词语、句子,特别注意文中的议论抒情句子,散文中的“情”通常是重要线索 3.从文章的内在脉络寻找 如在《敬畏生命》这篇文章中,通读全篇,会发现作者的情感变化:起先是不经意――情况令人吃惊――我感到差异和震撼――满心感到折服,一种无以名状的敬畏――我不能不被生命豪华的、奢侈的、不计成本的投资所感动作者内在的感情变化使文章的材料有序展开,使作者的主旨得到表达因此,当散文中没有任何提示性的语言时,就需要读完文章后纵观全文,体会“横看成岭侧成峰”感觉,把文章中隐含的起伏变化的曲线找到,当然,这条隐含的曲线可能如上面所举事例一样,是作者对事物的感情变化过程,也可能是事物本身的变化规律。

      而正是这条隐含的起伏变化曲线,将文章的材料组织了起来,有序呈现出来,表达出作者的主旨,它就是文章的线索 三、实例探究 杏 树 王也 清明节这天,我和儿子回老家扫墓远远的,我告诉儿子:“看到那棵树了吗?旁边就是老家 我说的是那棵杏树,那棵从我儿时记事时起就一直生长在那儿,枝繁叶茂的杏树,如今还依然挺拔的老杏树 因为是我老家的“标志”,每次回老家都会看到这棵树,内心总有一种触动,但都没能真切地感受到这份触动的份量而这一次,从远远地看见它开始,到走近树旁,看着它斑驳的树干,不断脱落的树皮,干枯的树枝,心中油然而生一种敬意 在我童年的记忆里,这棵杏树每年都要结很多杏子我们天天都盼着它快快成熟,由小到大,由青变黄然而,我们是不能摘来吃的,而是要拿到集市上去卖钱,因为很多日常用品,还有我们的书学费都要靠它支撑好一阵呢但是,我们依然盼着它长大,有时偷偷地摘一个尝尝,更多的时候是巴望着黄橙橙的果实被风从树上刮下来,掉到地上我们就可以拾起来吃了我至今都记得,多少次梦里一夜风雨,地上黄烂烂一片,我们兴高采烈地捡呀,吃呀 几十年过去了,如今它那嫩嫩的绿叶仍在春风中摇曳,而在叶丛中依然能看见它结出青涩的果实。

      看着这些果子,我心中忽然升起了那种久违了的期盼,盼着它“快快成熟,由小到大,由青变黄”,重新拾起我早已忘却的儿时记忆 离开时,站在山坡上,我又回头望了望那株杏树,却看见老父亲站在树旁,目送我们 忽然间觉得,我那年迈的父亲,就似那株老杏树 这篇文章思路清晰,语言质朴实在,从老家的象征性的标志“杏树”入手,从以往的触动到这次的油然而敬,回忆杏树给童年带来的欢乐以及杏树的沧桑变化,由能够不断地为家人提供食物,换来钱物,到今天“用它那仅存的半边树皮,用满是岁月沧桑的树干,支撑着枯枝满冠的绿叶,用尽最后一丝营养”,由此最终回归到年迈的父亲全文紧紧围绕“杏树”展开叙事抒情不难看出,本文是以物为线索,线索就是“杏树” 作者单位:甘肃省嘉峪关市逸夫小学(735100)第 5 页 共 5 页。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