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级会计师《中级会计实务》考点复习计划离职后福利.docx
11页中级会计师《中级会计实务》考点复习计划:离职后福利.doc中级会计师《中级会计实务》考点复习:离职后福利2017中级会计师《中级会计实务》考点复习:离职后福利离职后福利计划,是指企业与职工就离职后福利达成的协议,也许企业为向职工供应离职后福利拟定的规章或方法等企业应当依照企业担当的风险和义务情况,将离职后福利计划分类为设定提存计划和设定受益计划两各种类在设定提存计划下,风险实质上由职工来担当;在设定受益计划下,风险实质上由企业来担当1.设定提存计划的确认和计量设定提存计划,是指企业向单独主体(如基金等)缴存固定花销后,不再担当进一步支付义务的离职后福利计划对于设定提存计划,企业应当依照在财富负债表日为换取职工在会计时期供应的服务而应向单独主体缴存的提存金,确以为职工薪酬负债,并计入当期损益或相关财富成本2.设定受益计划的确认和计量设定受益计划,是指除设定提存计划以外的离职后福利计划当企业负有以下义务时,该计划就是一项设定受益计划:①计划福利公式不不过与提存金金额相关,且要求企业在财富不足以满足该公式的福利时供应进一步的提存金;也许②经过计划间接地或直接地对提存金的特定回报作出担保企业对设定收益计划的会计办理平时包括以下四个步骤:(1)确定设定受益义务现值和当期服务成本。
企业应当经过以下两步确定设定受益义务现值和当期服务成本①依照预期累计福利单位法,釆用无偏且相互一致的精算假设对相关人口统计变量(如职工离职率和死亡率)和财务变量(如将来薪金和医疗花销的增加)等作出预计,计量设定受益计划所产生的义务,并确定相关义务的归属时期②依照财富负债表日与设定受益计划义务限时和币种相般配的国债或活跃市场上的高质量企业债券的市场收益率确定折现率,将设定受益计划所产生的义务予以折现,以确定设定受益计划义务的现值和当期服务成本假设甲企业在2×16年1月1日成立了一项设定受益计划,并于当日开始推行该设定受益计划规定:(1)甲企业向所有任职职工供应兼备外补充退休金,这些职工在退休后每年能够额外获得12万元退休金,直至去世2)职工获得该额外退休金基于自该计划开始日起为企业供应的服务,而且应当自该设定受益计划开始日起素来为企业服务至退休为简化起见,假设切合计划的职工为100人,当前平均年龄为40岁,退休年龄为60岁,还可以够为企业服务20年假设在退体前无人离职,退体后平均节余寿命为15年假设适用的折现率为10%,而且假设不考虑将来通货膨胀影响等其他因素计算设定受益计划义务及其现值如表11-1所示。
计算职工服务时期每期服务成本如表11-2所示表11-1计算设定受益计划义务及其现值单位:万元退休后第1年退休后第2年退休后第3年退休后第4年⋯退休后第14年退休后第15年1)当年支付1200120012001200⋯12001200(2)折率10%10%10%10%⋯10%10%(3)复利现值系数0.90910.82640.75130.68300.26330.23944)退休时点现值=(1)×(3)1091992902820316287(5)退休时点现值合计9127表11-2计算职工服务时期每期服务成本单位:万元服务年份服务第1年服务第2年服务第19年服务第20年福利归属—以前年度0456.358214.38670.65—当年456.35456.35456.35456.35—以前年度+当年456.35912.7⋯8670.659127期初074.62⋯6788.687882.41利息07.46⋯678.87788.24当期服成本74.62*82.08⋯414.86*456.35期末义务74.62164.167882.4191279127÷20=456.35*74.62=456.35/(1+10%)1982.08=456.35/(1+10%)18*414.86=456.35/(1+10%)含尾数调整。
服务第1年至第20年的账务办理以下:借:管理花销(或相关财富成本)746200贷:应付职工薪酬——设定受益计划义务746200服务第2年年关,甲企业的账务办理以下:借:管理花销(或相关财富成本)820800贷:应付职工薪酬——设定受益计划义务820800借:财务花销(或相关财富成本)74600贷:应付职工薪酬——设定受益计划义务74600服务第3年至第20年,以此类推办理2)确定设定受益计划净负债或净财富设定受益计划存在财富的,企业应当将设定受益计划义务现值减去设定受益计划财富公允价值所形成的赤字或盈余确以为一项设定受益计划净负债或净财富设定受益计划存在盈余的,企业应当以设定受益计划的盈余和资产上限两项的孰低者计量设定受益计划净财富其中,财富上限,是指企业可从设定受益计划退款或减少将来对设定受益计划缴存资本而获得的经济利益的现值计划财富包括长远职工福利基金拥有的财富以及吻合条件的保险单,不包括企业应付但未付给基金的提存金以及由企业刊行并由基金拥有的任何不能变换的金融工具3)确定应当计入当期损益的金额设定受益计划中应确认的计入当期损益的金额=服务成本+设定受益净负债或净财富的利息净额服务成本包括当期服务成本、过去服务成本和结算利得或损失。
①当期服务成本,是指因职工当期服务以致的设定受益义务现值的增加额即为归属于当年福利的现值②过去服务成本,是指设定受益计划更正所以致的与以前时期职工服务相关的设定受益计划义务现值的增加或减少③结算利得和损失企业应当在设定受益计划结算时,确认一项结算利得或损失设定受益计划结算利得或损失是以下两项的差额:1)在结算日确定的设定受益计划义务现值2)结算价格,包括转移的计划财富的公允价值和企业直接发生的与结算相关的支付④设定受益计划净负债或净财富的利息净额设定受益计划净负债或净财富的利息净额,是指设定受益净负债或净财富在所处时期由于时间流逝产生的变动包括计划财富的利息收益、设定受益计划义务的利息花销以及财富上限影响的利息4)确定应当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额设定受益净负债或净财富的重新计量应当计入其他综合收益,且在后续时期不应重分类计入损益,但是企业能够在权益范围内转移这些在其他综合收益中确认的金额重新计量设定受益计划净负债或净财富所产生的变动包括以下部分:①精算利得和损失即由于精算假设和经验调整以致以前所计量的设定受益计划义务现值的增加或减少产生精算利得和损失的原因包括:企业未能预计的过高或过低的职工流动率、提前退休率、死亡率、过高或过低的薪金、福利的增加以及折现率变化等因素。
精算利得或损失不包括因引入、更正、减少或结算设定受益计划所以致的设定受益义务现值的变动,也许设定受益计划下应付福利的变动这些变动产生了过去服务成本或结算利得或损失②计划财富回报,扣除包括在设定受益净负债或净财富的利息净额中的金额计划财富的回报,指计划财富产生的利息、股利和其他收入,以及计划财富已实现和未实现的利得或损失企业在确定计划财富回报时,应当扣除管理该计划财富的成本以及计划自己的应付税款,但计量设定受益义务时所采用的精算假设所包括的税款除外管理该计划财富以外的其他管理花销不需从计划财富回报中扣减③财富上限影响的变动,扣除包括在设定受益净负债或净财富的利息净额中的金额注意划分应当计入当期损益的金额和应当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额(1)计入当期损益金额包括:①当期服务成本;②过去服务成本;③结算利得和损失;④设定受益计划净负债或净财富的利息净额2)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额包括:①精算利得和损失;②计划资产回报,扣除包括在设定受益净负债或净财富的利息净额中的金额;③财富上限影响的变动,扣除包括在设定受益计划净负债或净财富的利息净额中的金额以下各项中,属于今后不能够重分类进损益的其他综合收益的是( )。
外币财务报表折算差额现金流量套期的有效部分C.可供销售金融财富公允价值变动损益D.重新计量设定受益计划净负债或净财富的变动额D重新计量设定受益计划净负债或净财富的变动额计入其他综合收益,该其他综合收益将来不能够转入损益以下各项中,属于设定受益计划受骗划财富回报的有( )计划财富产生的股利计划财富产生的利息C.计划财富已实现的利得D.计划财富未实现的损失ABCD计划财富回报,指计划财富产生的利息、股利和其他收入,以及计划财富已实现和未实现的利得或损失甲企业发生的以下交易或事项中,相关会计办理将影响发生当年净收益的是( )因重新计算设定受益计划净负债产生的保险精算收益因联营企业其他投资方单方增资以致应享有联营企业净财富份额的变动C.依照确定的收益分享计划,基于当年度实现收益计算确定应支付给管理人员的收益分享款D.将自用房屋转为采用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时,公允价值大于账面价值的差额C选项A和D计入其他综合收益;选项B计入资本公积;选项C计入管理花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