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园艺植物病虫害防治7.1.ppt

47页
  • 卖家[上传人]:夏**
  • 文档编号:584393588
  • 上传时间:2024-08-31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5.40MB
  • / 4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七章 观赏植物病虫害第一节 观赏植物叶部病害一、白粉病类 二、锈病类 三、炭疽病类 四、叶斑病类 五、灰霉病类 六、病毒病类 第七章章 观赏植物病虫害观赏植物病虫害十大功劳白粉病玫瑰、月季白粉病一、白粉病类 第七章章 观赏植物病虫害观赏植物病虫害紫薇白粉病紫薇白粉病 寄主:白粉病寄主十分广泛,紫薇是它的一个重要侵害对象 危害特点:白粉病使紫薇叶片枯黄、脱落,影响树势和观赏 地理分布:在我国普遍发生,福建、广东、湖北、浙江、江苏、云南、四川、山东、上海、北京、湖南、贵州、河南、台湾等省市均有分布 第七章章 观赏植物病虫害观赏植物病虫害1.症状 第七章章 观赏植物病虫害观赏植物病虫害2.病原 南方小钩丝壳菌[Uncinuliella australiana (McA1p.) Zheng & Chen],属真菌子囊菌亚门小钩丝壳属 闭囊壳聚生或散生,暗褐色、近球形,附属丝顶端弯曲成钩状卷曲,粉孢子串生,椭圆形,无色,单胞 第七章章 观赏植物病虫害观赏植物病虫害3.发病规律(1)越冬:以菌丝体在病芽上或以闭囊壳在病叶上越冬。

      2)传播:粉孢子由气流传播,有再侵染3)发病条件: 粉孢子萌发适宜温度19~25℃,温度范围5~30℃ 空气相对湿度100%、有水滴时有利于粉孢子萌发 主要发生在春、秋两季,秋季发病最严重 第七章章 观赏植物病虫害观赏植物病虫害4.防治措施(1)秋季清除枯枝落叶,集中处理,减少初侵染源2)生长季节及时摘除病芽、病叶和病梢3)发病初期喷洒药剂防治: 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3000倍液、 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 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 生物制剂“BO-10”150~200倍液等 第七章章 观赏植物病虫害观赏植物病虫害玫瑰锈病 菊花锈病二、锈病类 第七章章 观赏植物病虫害观赏植物病虫害海棠锈病海棠锈病 别名:苹桧锈病 寄主:海棠;桧属、柏属植物 危害特点:使海棠叶片布满病斑,严重时叶片枯黄早落该病同时为害桧属、柏属中的树木,针叶及小枝枯死,使树冠稀疏,影响园林景区的观赏效果 地理分布:我国该病发生相当普遍,安徽、江苏、云南、湖南、四川、浙江、北京、上海等省市均有发生。

      第七章章 观赏植物病虫害观赏植物病虫害1.症状 第七章章 观赏植物病虫害观赏植物病虫害发病后期叶片背面长出黄色须状物(即锈孢子器) 第七章章 观赏植物病虫害观赏植物病虫害危害桧柏形成的瘤状物瘤状物膨大为花朵状或木耳状 第七章章 观赏植物病虫害观赏植物病虫害2.病原 山田胶锈菌(Gymnosporangium yamadai Miyabe)和梨胶锈病菌(G. haraeanum Syd.)两种病原,均属真菌担子菌亚门胶锈菌属 第七章章 观赏植物病虫害观赏植物病虫害3.发病规律(1)越冬:以菌丝体在桧柏枝条上越冬,可存活多年2)传播:翌春3~4月遇雨冬孢子萌发产生担孢子,随风传播3)侵染:担孢子萌发直接侵入寄主表皮,约10d在叶片正面产生性孢子器,20d在叶片背面形成锈孢子器8~9月锈孢子成熟后随风传播到桧柏上,侵入嫩梢越冬4)发病条件: 海棠和桧柏混栽或距离较近 病菌大量存在 3~4月份雨水较多 第七章章 观赏植物病虫害观赏植物病虫害4.防治措施(1)尽量避免海棠、苹果、梨等与桧属、柏属树混栽,要求两类植物相距5km以上。

      2)药剂防治 ①春季桧柏类上菌瘿开裂前,向桧柏类植物喷药 1:2:200波尔多液 3%石灰水 64%恶霜锰锌可湿性粉剂300倍液 0.3%五氯酚钠②海棠刚萌芽时喷药保护 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 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 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③秋季8~9月份,向海棠上喷药 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 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 第七章章 观赏植物病虫害观赏植物病虫害橡胶榕炭疽病 杉木炭疽病 含笑炭疽病三、炭疽病类 第七章章 观赏植物病虫害观赏植物病虫害 寄主:春兰、建兰、婆兰寒兰、蕙兰、披刺叶兰、建兰、墨兰等 危害特点:叶片上布满黑色的病斑,影响观赏 地理分布:分布广泛,成都、南京、安徽、云南、江苏、南昌、长沙、杭州、上海、广州、西安、天津、福州等省市发生比较严重兰花炭疽病兰花炭疽病 第七章章 观赏植物病虫害观赏植物病虫害1.症状 第七章章 观赏植物病虫害观赏植物病虫害 第七章章 观赏植物病虫害观赏植物病虫害2.病原 兰炭疽菌(Colletotrichum orchidearum Allesch) 兰 叶 炭 疽 病 (C. orchidaerum f. eymbidii Allesoh) 属真菌半知菌亚门刺盘孢属。

      第七章章 观赏植物病虫害观赏植物病虫害3.发病规律(1)越冬:以菌丝体及分生孢子盘在病残体、假鳞茎上越冬2)传播:分生孢子随风雨传播3)侵染:病菌由伤口侵入,或在幼嫩叶片上直接侵入,可多次再侵染潜育期14~21d 3~11月均可发生,以4~6月梅雨季节发病最重老叶片4~8月发病,新叶片8~11月发病4)发病条件:分生孢子萌发最适温度22~28℃,最适pH5~6,水滴存在时有利于萌发 高湿闷热、晴雨交替、通风不良、土壤积水、田间湿度大、株距过密、受介壳虫危害等会加重病害的发生 第七章章 观赏植物病虫害观赏植物病虫害4.防治措施(1)减少侵染源 清除病残体,尤其是假鳞茎上的病叶残茬2)加强栽培管理 通风透光,滴灌浇水,降低湿度,夏季遮荫3)药剂防治 病斑初现时喷药 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 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 0.5~1:1:200波尔多液 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 70%炭疽福美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等 第七章章 观赏植物病虫害观赏植物病虫害 杜鹃褐斑病 芍药轮斑病 曼陀罗灰斑病四、叶斑病类 第七章章 观赏植物病虫害观赏植物病虫害(一)月季黑斑病(一)月季黑斑病 别名:月季褐斑病 寄主:蔷薇属植物 危害特点:叶片枯黄、早落,削弱树势,花朵小,开花迟,甚至使叶片全部落光,破坏绿化景观,降低切花产量。

      地理分布:我国几乎所有栽植月季的地区均有此病发生 第七章章 观赏植物病虫害观赏植物病虫害1.症状 第七章章 观赏植物病虫害观赏植物病虫害2.病原 蔷薇放线孢菌(Actinonema rosae Fr.)属于真菌半知菌亚门放线孢属 蔷薇盘二孢菌(Marssonina rosae Lind)属于真菌半知菌亚门盘二孢属 第七章章 观赏植物病虫害观赏植物病虫害3.发病规律(1)越冬:露地栽培以菌丝体在芽鳞、叶痕、枯枝落叶上越冬,温室栽培以分生孢子和菌丝体在病部越冬2)传播:分生孢子由雨水、灌溉水的喷溅传播3)侵染:分生孢子由表皮直接侵入,潜育期一般10d,最短3d,有多次再侵染 第七章章 观赏植物病虫害观赏植物病虫害(4)发病条件: 分生孢子生长温度10~35℃,生长最适温度21℃,萌发温度20~25℃,侵入最适温度19~21℃ 一般在降雨2周后出现症状 高温高湿病重栽培密度大,喷灌、浇灌方式浇水、偏施氮肥、通风不良有利于发病 新叶较感病,展开6~14d的叶片最感病 月季栽培品种均可受侵染,茶香、金背大红、金枝玉叶等品种感病;伊丽沙白、黑千层、伊斯贝尔等品种抗病。

      第七章章 观赏植物病虫害观赏植物病虫害4.防治措施(1)清除越冬菌源 及时清除枯枝落叶集中销毁,休眠期喷洒1%硫酸铜、200倍五氯酸钠或3Be′石硫合剂2)加强栽培管理 控制栽培密度,合理施肥,采用滴灌,上午浇水3)药剂防治 发病期喷药,注意交替用药 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700倍液 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500~700倍液 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 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1000倍液等喷雾 第七章章 观赏植物病虫害观赏植物病虫害(二)大叶黄杨褐斑病(二)大叶黄杨褐斑病 寄主:大叶黄杨 危害特点:易引起提早落叶,树势生长衰弱 地理分布:江苏、浙江、山东、河南、湖北、四川、上海、北京等省市 第七章章 观赏植物病虫害观赏植物病虫害1.症状 第七章章 观赏植物病虫害观赏植物病虫害2.病原 坏损尾孢(Cercospora destructive Rav.),属真菌半知菌亚门尾孢属 子座黑色,发达,分生孢子梗黑色,屈膝状,不分枝,丛生于子座上分生孢子尾状,有1~5个分隔。

      第七章章 观赏植物病虫害观赏植物病虫害3.发病规律(1)越冬:以菌丝和子座在病落叶上越冬2)传播:分生孢子由风雨传播3)侵染:越冬病菌翌年春形成分生孢子进行初侵染在华东地区褐斑病有2个发病高峰期,即5~6月及9~10月,10~11月发生大量落叶4)发生条件: 管理粗放 多雨 排水不畅 通风透光不良 夏季炎热干旱 肥水不足 树势衰弱 第七章章 观赏植物病虫害观赏植物病虫害4.防治措施(1)清除菌源 秋季清除枯枝落叶,春季发芽前喷洒5Be′石硫合剂;繁殖无病苗木2)加强养护管理 肥水要充足,在排水良好的土壤上建造苗圃;种植密度适宜3)药剂防治 发病严重地区从5月份开始喷药, 7~10d喷1次,连续喷3~4次 1:1:200波尔多液 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 高脂膜200倍液 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 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 第七章章 观赏植物病虫害观赏植物病虫害芍药灰霉病 菊花灰霉病 五、灰霉病类五、灰霉病类 第七章章 观赏植物病虫害观赏植物病虫害仙客来灰霉病仙客来灰霉病 寄主:仙客来 危害特点:叶片染病先出现病斑,后全叶腐烂。

      叶柄或花梗感病发生褐色软腐,直至干枯花瓣受害导致腐烂 地理分布:我国各地普遍发生 第七章章 观赏植物病虫害观赏植物病虫害1.症状 第七章章 观赏植物病虫害观赏植物病虫害2.病原 灰葡萄孢霉(Botrytis cinerea Pers.et Fr.),属真菌半知菌亚门葡萄孢属 分生孢子单胞,葡萄状聚生于分生孢子梗顶端 第七章章 观赏植物病虫害观赏植物病虫害3.发病规律(1)越冬:以分生孢子或菌核在病叶等病组织上越冬2)侵染:从老叶伤口侵入3)发病条件:气温15~22℃、空气相对湿度大于90%时极易发病 6~7月梅雨季节易形成灰色霉层 10月份以后的开花期易形成灰色霉层 湿度高 光照不足 通风不良 密度过大 第七章章 观赏植物病虫害观赏植物病虫害4.防治措施(1)温室栽培经常通风,排除积水,降低湿度增加光照,雨天控制浇水,减少伤口发生清除病残体2)春季多雨时喷药控制病害发生,每10~15d1次 0.5:1:200波尔多液 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 发病初期连续喷药2~3次。

      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 40%多霉灵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 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 湿度高时, 250~300g/667m2于傍晚闭棚药剂熏蒸 30%百菌清烟剂 10%速克灵烟剂 第七章章 观赏植物病虫害观赏植物病虫害 六、病毒病类六、病毒病类 玫瑰病毒病 美人蕉花叶病 一串红病毒病 第七章章 观赏植物病虫害观赏植物病虫害唐菖蒲花叶病唐菖蒲花叶病 寄主:CMV可侵染1000多种植物,如美人蕉、金盏菊、百日草、萱草、香石竹、兰花、鸢尾、小苍兰、水仙、百合等 菜豆金黄色叶病毒(Bean yellow mosaic virus BYMV)还可侵染美人蕉等观赏植物 危害特点:植株的叶色、花色异常,器官畸形,植株矮化,重病株则不开花,并可以导致种质退化,甚至毁种 地理分布:凡是种植唐菖蒲的地方均有该病发生。

      据调查,我国沈阳、上海、杭州、常州、厦门、昆明、南京、成都、广州、哈尔滨、武汉、大连、西安、深圳、珠海、北京、包头等地均有发生 第七章章 观赏植物病虫害观赏植物病虫害1.症状 第七章章 观赏植物病虫害观赏植物病虫害2.病原(1)黄瓜花叶病毒(CMV):钝化温度70℃,稀释限点10-4,体外存活期3~6d2)菜豆金黄色叶病毒(Bean yellow mosaic virus BYMV)钝化温度55~60℃,稀释限点10-4,体外存活期2~3d 第七章章 观赏植物病虫害观赏植物病虫害3.发病规律(1)越冬:病毒在种球、病残体及反枝苋、荠菜、刺儿菜等杂草宿根内越冬,也可在蚜虫体内越冬2)传播:通过蚜虫、农事操作、汁液和种球传播种球调运是远距离传播的重要途径3)侵染:微伤口侵入日平均温22.5℃时,潜育期7~9d日平均温18℃以下时,潜育期11d左右4)发病条件: 高温 干旱 缺肥 管理粗放 N肥过多 杂草丛生 附近有番茄、辣椒及甘蓝、芥菜、萝卜、菠菜、芹菜等病重 第七章章 观赏植物病虫害观赏植物病虫害4.防治措施(1)采用无病种球 小球繁殖,组培脱毒。

      2)加强栽培管理 控制温、湿度,保护地栽培通风、透光,合理用水,露地栽培忌干旱,及时铲除杂草;不连作,勿与蔬菜类作物间作或连作;农事操作先健株后病株;发现病株及时销毁3)合理施肥 (4)防治蚜虫 喷雾防治: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4000~5000倍液 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 3%啶虫咪乳油2000~2500倍液 40%乐果乳油1000倍液蚜虫 银灰色膜覆盖;40~60目防虫网;黄板诱蚜 第七章章 观赏植物病虫害观赏植物病虫害1.观赏植物叶部病害主要有哪些种类?危害如何?怎样防治?2.海棠锈病在海棠和柏树上各产生什么症状?怎样防治?3.观赏植物病毒病与真菌病害相比,防治上有什么不同?4.观赏植物叶部病害的主要危害、病原及侵染部位和症状有哪些? 复习思考题复习思考题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