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建省福州市福清东张中学高一化学期末试题含解析.docx
5页福建省福州市福清东张中学高一化学期末试题含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1. 对于可逆反应2SO2+O22SO3,在混合气体中充入一定量的18O2,足够长的时间后,18O原子 A、只存在于O2中 B、只存在于O2和SO3中 C、只存在于O2和SO2中 D、存在于O2、SO2和SO3中参考答案:D略2. 有机化学知识在生活中应用广泛,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利用天然气做燃烧可以有效地减少“温室效应”的气体产生B.由于乙醇能够溶解很多有机物和无机物,所以可用乙醇提取中药的有效成分 C.用灼烧的方法可以鉴别毛织物和棉织物D.油脂是产生能量最高的营养物质,在饮食中不必控制油脂的摄入量参考答案:D略3. 同温同压下,在两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有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种气体,且甲的密度大于乙的密度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的物质的量比乙的物质的量少 B、甲气体所占体积比乙气体所占体积大C、甲相对分子质量比乙相对分子质量小 D、甲气体摩尔体积比乙的气体摩尔体积小参考答案:A略4. 下列各项所述的两个量,前者一定大于(或高于)后者的是A.F2和Br2的沸点 B.H—和H+的离子半径 C.同温下同压分别在1升水中最多能溶解的Cl2和SO2的体积D.在NH3+NO → N2+H2O反应中,被氧化和被还原的N原子数参考答案:B略5. 根据反应式:①2Fe3++2I-2Fe2++I2和② Br2+2Fe2+2Fe3++ 2Br-,可判断离子的还原性从强到弱的顺序是( )A.Br-、Fe2+、I- B.I-、Fe2+、Br-C.Br-、I-、Fe2+ D.Fe2+、I-、Br-参考答案:B利用还原剂的还原性强于还原产物的还原性,还原剂是化合价升高,还原产物是氧化剂被还原得到的产物,①I-是还原剂,Fe2+是还原产物,还原性:I->Fe2+,②Fe2+是还原剂,Br-是还原产物,还原性:Fe2+>Br-,顺序是:I->Fe2+>Br-,故选项B正确。
6. 科学家已获得了极具理论研究意义的N4分子,其结构为正四面体(如右图所示),与白磷分子相似已知断裂1molN—N键吸收193kJ热量,断裂1molN≡N键吸收941kJ热量,则A. 1molN4气体转化为N2时要放出724kJ能量 B.N4是N2的同位素C.1molN4气体转化为N2时要吸收217kJ能量 D. N4是一种新型化合物参考答案:A略7. 不能由单质直接化合而得到的化合物是( )A.FeCl3 B.SO3 C.CuS D.FeS 参考答案:BC略8. 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ks5uA.Fe(OH)3滴加稀盐酸:OH- + H+ = H2OB.向石灰乳[Ca(OH)2]溶液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碳:Ca2++2OH- +CO2 = CaCO3↓+H2OC.MgCl2溶液中滴加氨水:Mg2+ + 2OH- = Mg(OH)2↓D.NaHSO4溶液中加BaCl2溶液:SO42- + Ba2+ = BaSO4↓参考答案:D略9. 下列关于物质的分类、性质、用途说法全部正确的是:A.玻璃—混合物 B.硅单质—光纤材料C.二氧化硅—半导体材料 D.高锰酸钾溶液—氧化性 参考答案:AD略10. 下列条件下,两瓶气体所含原子数一定相等的是A. 同质量、不同密度的N2和CO B. 同温度、同体积的H2和N2C. 同体积、同密度的CH4和NH3 D. 同压强、同体积的O2和CO2参考答案:A同质量的N2和CO,设质量都是1g,则N2中原子的物质的量是 , CO中原子的物质的量是 ,所以原子数相等,故A正确;根据阿伏加德罗定律,同温度、同压、同体积的H2和N2,一定含有相同的原子数,故B错误;同体积、同密度的CH4和NH3,质量相同,设质量都是1g,则CH4中原子的物质的量是 , NH3中原子的物质的量是 ,所以原子数不相等,故C错误;同压强、同体积的O2和CO2,缺少温度条件,不能判断O2和CO2的物质的量,故D错误。
11. 类推的思维方法在化学学习与研究中有时会产生错误结论,因此类推的结论最终要经过实践的检验,才能决定其正确与否,下列几种类推结论中,错误的是①钠与水反应生成NaOH 和H2;所有金属与水反应都生成碱和H2②铁露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就会生锈;性质更活泼的铝不能稳定存在于空气中③化合物KCl的焰色为紫色;K2CO3的焰色也为紫色④钠钾合金的熔点应介于Na和K熔点之间A. ①② B. ①④ C. ①②③④ D. ①②④参考答案:D①钠是活泼金属,与水反应生成NaOH 和H2,但铁需要在高温下与水蒸气反应生成Fe3O4和H2,所以①错误;②铁因含有杂质,露置在空气中由于发生电化学反应而生锈,但性质更活泼的铝由于易被氧化,在表面形成致密的氧化膜而得到保护,所以铝具有较好的抗腐蚀能力,可稳定存在于空气中,即②错误;③焰色反应是用来检验某些金属元素的,所以只要含有钾元素,焰色都是紫色的,即③正确;④合金的熔点比构成合金的成分金属熔点都低,所以④错误,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D12. 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的重要特征是 ( )A.反应停止了 B.正逆反应的速率均为零C.正逆反应都还在继续进行 D.正逆反应的速率相等参考答案:D略13. 下列对元素周期表的结构描述正确的是( )A.具有相同电子层数而又按原子序数递增顺序排列的横行称为周期B.元素周期表共有14列元素:7个主族和7个副族C.元素周期表的第一列元素称为第IA族,均为活泼的金属元素D.元素周期表中第二周期第VIIA族元素的最高正价为+7价参考答案:A【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及其应用.【分析】A、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电子层数=周期序数;B、元素周期表共有18个纵行;C.IA族含元素周期表中第二周期第VIIA族元素的最高正价为+7价有碱金属元素与氢元素;D、氟无正价.【解答】解:A、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电子层数=周期序数,所以具有相同的电子层数的元素,所处的周期序数相同,所以具有相同电子层数而又按原子序数递增顺序排列的横行称为周期,故A正确;B.元素周期表共有18个纵行,故B错误;C.IA族元素最外电子层都只有1个电子,含有碱金属元素与氢元素,氢元素为非金属元素,故C错误;D、元素周期表中第二周期第VIIA族元素氟,无正价,故D错误;故选A.14. 某化合物由两种单质直接反应生成,将其加入足量Ba(OH)2溶液中有沉淀产生。
下列物质符合上述条件的是( )A.AlCl3 B.Na2O C.FeCl2 D.SO2参考答案:D15. 下列叙述中,金属a的活泼性肯定比金属b的活泼性强的是 A.a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b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少 B.常温时,a能从水中置换出氢,而b不能 C.1mol a 从酸中置换出的H2比1 mol b从酸中置换出的H2多D.a原子电子层数比b原子的电子层数多参考答案:B略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16. 在实验室里可用右图所示装置制取氯酸钾、次氯酸钠和探究氯水的性质图中:①为氯气发生装置;②的试管里盛有15 mL 30% KOH溶液,并置于热水浴中;③的试管里盛有15 mL 8% NaOH溶液,并置于冰水浴中;④的试管里加有紫色石蕊试液;⑤为尾气吸收装置请填写下列空白:(1)装置①是氯气发生装置,蒸馏烧瓶中盛放MnO2固体,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如果实验室中MnO2用完了,则下列物质可能可以用来代替MnO2制Cl2的是: A.NaBiO3 B.FeCl3 C.PbO2 已知氧化性强弱顺序为:NaBiO3>PbO2>MnO2>FeCl3(3)比较制取氯酸钾和次氯酸钠的条件,二者的差异是① ; ② 。
(4)反应完毕经冷却后,②的试管中有大量晶体析出右图中符合该晶体溶解度曲线的是 (填写编号字母);从②的试管中分离出该晶体的方法是 (填写实验操作名称)5)根据④的试管里紫色石蕊试液的颜色变化可否证明氯气的强氧化性 为什么? 6)一定量的氢气在氯气中燃烧,所得的混合物用100mL 3.00mol/L的NaOH溶液(密度为1.2g/mL)恰好完全吸收,测得溶液中含有NaClO的物质的量为0.0500mol所得溶液中Cl-离子的物质的量 参考答案:略三、综合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30分)17. ⑴向溴水中通入乙烯气体的现象是 ,原因是 ⑵向溴水中长时间通入甲烷气体的现象 ,原因是 参考答案:⑴溴水的颜色很快褪去,乙烯与溴水中的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无色的1,2—二溴乙烷⑵有气泡冒出,开始无明显现象,长时间后溴水颜色变浅;甲烷不溶于水,溴具有挥发性18. (1)相同物质的量的O2和O3的质量比为__,分子个数比为__,所含氧原子的个数比为__,同条件下密度比__.(2)下列物质中:①Cl2②NH3③BaSO4④NaOH ⑤稀硝酸属于电解质的是__,属于非电解质的是__.①和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参考答案:(1)2:3 1:1 2:3 2:3 (2)③④ ② Cl2+2OH﹣=Cl﹣+ClO﹣+H2O解析:(1)根据m=nM可知,相同物质的量的O2和O3的质量之比=32g/mol:48g/mol=2:3,由N=nNA可知,分子数目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1:1;氧气所含氧原子数目为氧气分子2倍,臭氧所含氧原子数目为臭氧分子的3倍,故相同物质的量的O2和O3含有氧原子数目之比=1×2:1×3=2:3,同条件下密度之比等于摩尔质量之比,即为2:3;故答案为:2:3;1:1; 2:3;2:3;(2)③BaSO4 ④NaOH是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属于电解质,②NH3是在水溶液里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属于非电解质,①Cl2和⑤稀硝酸分别属于单质和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