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最大的麦穗》.docx

8页
  • 卖家[上传人]:工****
  • 文档编号:538161468
  • 上传时间:2024-03-28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5.67KB
  • / 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案例八】 《最大的麦穗》海门市刘浩中心小学六年级语文教研组 教材解读   《最大的麦穗》是一篇说理性的文章文章通过古希腊学者苏格拉底让弟子们摘一个最大的麦穗的事,揭示了人的一生必须实实在在地抓住眼前的机遇,而不能东张西望,错失良机的道理文章重点要学生理解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给人的启示i,从而明白其中的道理   《最大的麦穗》这篇课文的主要特点是运用联想,借事说理所以教学时应抓住事件或言行中那些值得思考、发人深省的句子,指导学生朗读感悟 文章最后一段话,要让学生明白“眼前的一穗”指什么?“最大”的“追求”又指什么?为什么拿在手中的才是实实在在的?教学时采用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举例来正反印证 对于课文中的含义深刻的句子,采用分组合作讨论交流的方式,理解含义课文最后一节要求背诵,在熟读、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背诵 目标预设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及文中重点词句,背诵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2、培养学生个性化阅读中的感悟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    3、凭借课文语言材料,领悟必须善于抓住机遇,不能东张西望,错失良机的道理  教学重点、难点    能够联系实际,说出自己对“追求应该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这才识实实在在的”这句话的理解。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实施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   2、启发谈话:苏格拉底是古希腊的大哲学家有一天,他让他的学生们到麦地里去找最大的麦穗,想通过这件事教育他的学生们,那么,学生们是怎样摘最大的麦穗的?苏格拉底想教育他的学生懂得什么呢? 二、自由轻声读课文, 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边读边想,争取弄清上面的问题   3、遇到比较难读的句子、难懂的句子,多读几遍 三、检查自学情况:   1、指名读课文,注意纠正学生读错的字音、读得不准的字音   找出下列词语所在的句子读一读,说说词语的意思   定夺:对事情做可否或取舍的决定   嘲笑:用言语挖苦、取消人   苍老:这里指声音显得老态   错失良机:错误地失去了良好的机会 四、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可分几段,每段讲了什么?小组边读边议   2、指名说   第一段(1):写苏格拉底要弟子们去麦地里摘一个最大的麦穗   第二段(2~~6):写弟子们摘麦穗的经过和苏格拉底对他们的教育   第三段(7):写弟子们从苏格拉底的话中悟出了做人的道理   3、指名朗读课文 五、精读课文第一段  1、自由读课文第一段,想一想“苏格拉底”与“弟子们”说话用了什么样的语气。

        2、学习第1自然段中苏格拉底提出的要求1)苏格拉底让弟子下地摘麦穗前对他们提出提要求,谁来做一做苏格拉底读一读这个要求?(指名读) (2)作为弟子,你们听明白有哪些要求?(1、一个最大的麦穗;2、只许进不许退)“只许进不许退”意味着什么?(没有从新选择的机会) 3、让我们一起来做一做苏格拉底,对他的弟子提出要求齐读) 弟子们听明白老师的要求后,就走进没底开始摘最大的麦穗,他们摘到了吗?结果怎样?我们下节课再讲  六、作业:   抄写词语、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相似迁移,激趣导入   1、前阵子,我们认识了《哲学家的最后一课》中的一位老哲学家,他以旷野为课堂,以野草为教材,给他的弟子上了最后一堂极富人生哲理的一课,送走这位智者,今天又将迎来古希腊的大哲学家苏格拉底,他又将用他的指挥向我们展示一堂怎样耐人寻味的课呢?我们先来回顾一下,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2、苏格拉底仅仅是再讲故事吗?可以肯定地说:“不是而是借债麦穗意识来告诉弟子们一个道理是什么道理呢?这道理又将给我们什么启示呢?这是本堂课我们学习的重点 设疑:为什么弟子们摘了那么长时间,到头来还是两手空空呢?我们不妨来看看他们是如何摘穗的? 二、自主读悟,共同研究 (一)学习第3—4自然段 1、学生默读3--4自然段,找出弟子摘穗的句子,注意他们的动作、神情、心理,然后说说你对他们的表现有什么看法,并在句子旁边写下来。

      2、学生按要求思考 3、交流讨论: (1)“埋头”“一边低着头往前走,一边用心地挑挑拣拣”(虽然很认真,但是眼光不够开阔) (2)“看看这一株,摇了摇头;看看那一株,又摇了摇头他们总认为最大的那一穗还在前面呢把希望寄托于未来) (3)“弟子们也试着摘了几穗,但并不满意,便随手扔掉了弟子们的态度犹豫不决,不能当机立断) (4)“他们总认为机会还很多,完全没有必要过早地定夺不能立足当前,把握现在) 4、小结:讨论到现在,你能否用“虽然……但是……”这一关联词来说说你对弟子们的看法? (二)学习第5自然段 1、过渡:弟子们摘得确实很认真,连走到尽都没发觉,还是苏格拉底提醒了他们 2、齐读第5自然段中的第一句话 3、理解“苍老”(声音有些老态);“如同洪钟”(洪钟发出的声音是洪亮、浑厚、凝重的苍老得如同洪钟一般的声音”(这是一种智慧的声音) 4、指导朗读这句话 5、听到这声音,弟子们才发现走到了买地的尽头,才发现自己两手空空,此时才如梦初醒如梦初醒”什么意思?(恍然大悟)此时他们悟出了什么?明白了什么?他们的心情怎样? 6、如果现在老师也带你来到麦地边,按同样的要求让你下地摘麦穗,你会怎么做?为什么? (三)学习第6自然段 1、过渡:苏格拉底看了弟子们的表现没有指责,也没有嘲笑,只是对他们说…… 2、出示小黑板,齐读第6自然段。

      3、讨论:“有一穗是最大的”和“最大的一穗”是同一穗吗?各指什么? 4、过渡:其实苏格拉底就是要让他们明白这一点,他希望弟子盲从这件事中能明白一个道理,所以在说这话时,它应该是怎样在说?(语重心长、意味深长)朗读第6自然段 (四)学习第7自然段 1、苏格拉底的弟子悟出了什么道理? 2、自由读三句话,想一想你分别能读懂什么?明白什么?又能想起些什么? 3、讨论 (1)“人的一生”与“在麦地中行走”有什么相似之处?(只许进不许退,时光不会倒流;还会遇到许许多多的事情,比如:各种机会、人的理想、人的追求……) (2)“最大的一穗”指什么?(远大的理想、远大的追求) (3)你认为该如何摘取我们人生中的“麦穗”?(抓住机会,不断奋斗;眼前的事,脚踏实地;不要等待和观望…) (4)联系生活实际:平时生活中你是怎么做的?举例说说 5、赠送名言: (1)几乎是每个人都有的,但许多人不知道他们以碰到——达尔文 (2)机会只垂青那些懂得怎样追求他的人——查里·艮科尔 6、学生为自己写一句有关“珍惜机会”的名言,作为自己的座右铭 7、学生交流所写名言 三、总结课文,深化主题、 如果说从《哲学家的最后一课》中,我们悟出了“杂草哲学”的话,那么从《最大的麦穗》一课中,我们又悟出“麦穗哲学”。

      虽然时间匆匆,但是在苏格拉底的“麦穗哲学”中我们却流连忘返徜徉其间,我们发现自己变了,变得聪慧,更加富裕,应为我们明白:抓住机遇,把握当前 教学第7自然段课堂实录 师:苏格拉底的弟子悟出了什么道理? 学生答教师相机出示课文第7自然段 师:自由读三句话,想一想你分别能读懂什么?明白什么?又能想起些什么? 生:我从中体会出一个道理:时间一去不回头,机会失去难挽留,要好好地把握每一次机会 生:我从中懂得了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把握住现在,就掌握了未来 生:我从中明白了人的追求应该是最大的,但抓住面前的每一次机会却是最重要的因为,通向理想的道路是眼前的每一次机会铺成的 生:我从中懂得了人的一生仿佛是在麦地中行走,人人都在追求一个最高的理想,犹如在麦地中寻找那一株最大的麦穗如果好高骛远,不能脚踏实地,到头来只会落得两手空空 生:我也深有感受:当机会失去以后,你想重来已是不可能,曾记得有一次老师让我写一篇文章参加读书节征文比赛,我想没什么大不了,边马马虎虎交了差,完了事当我看到江鑫宇的文章发得了奖,又是悔恨,多么想时光倒流,可这只是虚无缥缈的假想而已,是不可能实现的 …… 师:你们的感受都很深刻,语言也流畅!那么“人的一生”与“在麦地中行走”有什么相似之处? 生:时间是不可能倒流的,在麦地中行走也是只许进不许退的。

      生:人的一生中会遇到许多各种机会,错过了就不会再来,而在麦大中行走,你错过了这穗麦,就错失良机 …… 师:文中“最大的一穗”指什么? 生:“最大的一穗”指远大的追求 生:“最大的一穗”指远大的理想 师:你们认为该如何摘取我们人生中的“麦穗”? 生:要抓住机会,不断奋斗 生:我们要眼前的事,脚踏实地;不要等待 师:平时生活中你是怎么做的?举例说说 生:学校报名参加冬季三项活动比赛,由于怕这怕那,结果未报名,而比赛的结果,连冠军的成绩还不如我哎,……  生:上次中队委改选,认为自己能力不够,打消了竞选的念头,后来就后悔了,我并不比别人差,如果竞选成功的话我的小学生活一定会更加灿烂如果我是苏格拉底我一定收你为徒) 生:记得上周,老师让我们回去制作蛋壳不倒翁,我花了不少工夫,一心想做件最棒的,可做出来又觉得不满意,一气之下,我把他们全扔了到了学校,看见同学们都带了他们的作品,只有我两手空空,真是后悔! ……   师:老师今天送给你们几句名言出示) (1)几乎是每个人都有的,但许多人不知道他们以碰到——达尔文 (2)机会只垂青那些懂得怎样追求他的人——查里·艮科尔 (学生读自己喜欢的名言) 师:你们喜欢名言吗?那我们也试着为自己写一句有关“珍惜机会”的名言,作为自己的座右铭。

      (生写名言) 生:只有抓住机会,才能抓住成功 生:一个个机会是铺向成功的砖石 …… 师:如果说从《哲学家的最后一课》中,我们悟出了“杂草哲学”的话,那么从《最大的麦穗》一课中,我们又悟出“麦穗哲学”虽然时间匆匆,但是在苏格拉底的“麦穗哲学”中我们却流连忘返徜徉其间,我们发现自己变了,变得聪慧,更加富裕,应为我们明白:抓住机遇,把握当前 点评: 在处理语文教学中文与道德关系时,让学生联系实际去体会深含哲理的语句,让学生自己去主动的探索、发现、体验,并通过学写名言,交流名言等板块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体验,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从而构建了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教学,促进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策略,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案例八的点评】 《最大的麦穗》是一篇说理性的文章文章通过古希腊学者苏格拉底让弟子们摘取一个最大的麦穗,结果这些弟子们最后两手空空的故事揭示了人的一生必须实实在在地抓住眼前的机遇,而不能东张西望,错失良机的道理情节性看似很简单,思想性却很强下面是我在上这堂课所采用的方法 一、抓住重点,品读感悟 “读书百遍,其义自观”读是感悟的基础,读得流利,读得有情有趣,感悟才有可能深入。

      《最大的麦穗》这篇课文的主要特点是运用联想,借事说理,所以教学时我抓住事件或言行中那些值得思考、发人深省的句子,指导学生朗读感悟我始终认为朗读有助于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文本如果没有仔细地朗读,就谈不上思想的感悟与语言的积累,语文课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感悟能力,在应当读的时候读,应该品的地方品,在对学生放手的同时又不会让学生信马由缰地乱走才能在品读课文的过程中,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例如:在教学时,我特别注意点拨学生读出一些关键的词语,读出苏格拉底那洪钟般的声音,品。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云南省红河州河口县语文二年级下学期期末试题+2020-2021学年.pdf 八年级生物开学摸底考(人教版)(答题卡).pdf 云南省文山州砚山县数学四年级下学期期末试题 2020-2021学年 (2).pdf 八年级生物开学摸底考(辽宁专用)(答题卡).pdf 八年级生物开学摸底考(海南专用)(答题卡).pdf 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数学四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2020-2021学年.pdf 八年级生物开学摸底考(南京专用)(答题卡).pdf 八年级生物开学摸底考(湖南专用)(答题卡).pdf 云南省德宏州语文五年级下学期期末试题 2020-2021学年答案zq.pdf 八年级生物开学摸底考(武汉专用)(答题卡).pdf 2022年盐城市中考化学试卷答案.pdf 云南省德宏州语文四年级下学期期末试题 2020-2021学年.pdf 云南省德宏州数学四年级下学期期末试题 2020-2021学年.pdf 云南省德宏州数学五年级下学期期末试题 2020-2021学年数学答案zq.pdf 八年级生物开学摸底考(福建专用)(答题卡).pdf 八年级生物开学摸底考(全国通用)(答题卡).pdf 八年级生物开学摸底考(广西专用)(答题卡).pdf 八年级生物开学摸底考(广州专用)(答题卡).pdf 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数学四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2020-2021学年.pdf 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语文二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2020-2021学年(人教部编版无答案PDF).pdf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