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完整版)环境工程概论复习汇总.docx
10页环境工程概论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环境指相对于某项中心事物而言的背景指人类赖以生存发展并以人为中心围绕着人的物质世界2、环境问题狭义上指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作用下,人们周围环境结构与状态发生不利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变化广义上指任何不利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环境结构和状态的变化3、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指满足当前的需要,而又不削弱子孙后代满足其需要之能力的发展两点:其一是满足现代人的需要其二是保存子孙后代发展的潜力4、清洁生产清洁生产指将综合预防的环境保护策略持续应用于生产过程和产品中,以减少对人类和环境的风险对生产工程,包括节约原材料和能源,革除有毒材料,减少所有排放物的排放量和毒性;对产品来说,则要减少从原料到最终处理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影响5、水体污染指排入水体的污染物质使该物质在水体中的含量超过了水体本底含量和水体的自净能力,从而破坏了水体原有的用途6、BOD与CODBOD:在水体中有氧的条件下,微生物氧化分解单位体积水中有机物所消耗的溶解氧量COD:在一定条件下,用化学氧化剂(呼卩KMnO氧化水中有机污染物时所需的溶解氧量7、水体自净水体中的污染物质经扩散、稀释、沉淀、氧化还原、分解等物理化学过程及微生物的分解、水生生物的吸收等作用后,浓度自然就这就是水体的自净作用。
8、水体富营养化含有大量氮、磷的废水进入水体后,在微生物作用下,分解为可供水中藻类吸收利用的形式,因而藻类大量繁殖,成为水体中优势种群,使得鱼类死亡的现象一般说,总磷和无机氮分别超过20毫克/米3,300毫克/米3,就可以认为水体处于富营养化9、大气污染由于人类活动和自然过程引起某种物质介入大气中,呈现出足够的浓度,达到足够的时间,并因此危害了人体的舒适、健康和福利或危害了环境的现象叫做大气污染10、PM飘尘微粒粒径〈10um长期悬浮在大气中的固体颗粒物1011、逆温: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升高12、固体废物指在社会的生产、流通、消费等一系列活动中产生的一般不再具有原使用价值而被丢弃的以固态和泥状赋存的物质13、固化处理采用物理-化学方法将危险废物掺合并包容在密实的惰性基材中,使其稳定化的一种过程14、固体废物资源化资源化就从广义来讲,表示资源的再循环,指的是从原料制成成品经过市场直到最后消费变成废物又引入新的生产—消费的循环系统15、深井灌注指先将固体废物液化,形成真溶液或乳浊液,采用强制性措施将其注入与地下水层和矿脉层隔绝的可渗透性岩层中而加以安全处置的方法16、生态系统在自然界一定的空间内,生物群落与周围环境构成的,具有一定组成、结构和功能的基本结构单元。
18、环境质量评价是研究人类环境质量变化规律,评价人类环境质量水平,并对环境要素或区域环境性质的优劣进行定量描述的科学,也是研究改善和提高人类环境质量的方法和途径的科学19、环境质量影响评价是在一个工程项目兴建以前就施工过程中和建成投产以后可能对环境造成的各种影响进行预测和估计,以寻求避免或减少开发建设活动造成环境损害的对策和措施二、填空题1、人类的生存环境是由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组成的2、目前困扰世界的全球性大气污染问题主要有三个酸雨、温室效应与气候变化和臭氧层空洞3、可持续发展是指满足当前的需要,而又不削弱子孙后代满足其需要之能力的发展4、1972年6月5日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确定每年6月5日为“世界环境日”5、从1999年起国家重点治理的“三河”指淮河、海河和辽河三湖”指太湖、巢湖和滇池6、一般污水处理方法大致可分为物理法、化学法和牛物法三大类7、根据水中悬浮颗粒的浓度及絮凝特性,沉淀的基本类型可分为四种:自由沉淀、混凝沉淀、拥挤沉淀、压缩沉淀8、环境污染远期危害的“三致”作用有:致癌、致突变、致畸9、大气层可分为对流层、、暖层和散逸层10、影响大气污染扩散的气象因素有一、湍流和温度层结。
11、汽车尾气或机动车排气主要污染物有NOx、HC和黑烟等,进入大气后可导致生成—12、大气污染物按其存在形态不同通常分为两大类:(1) 颗粒污染物污染物它们包含有(a)飘尘(b)降尘等常用的净化方法有(a)机械式除尘器(b)过滤式除尘器(c)湿式除尘器(d)静电除尘器等2) 气态污染物它们包含有(a)硫氧化物(b)碳的氧化物(c)氮氧化物(d)碳氢化合物(e)其它有害物质等常用的净化方法有:(a)吸收法(b)吸附法(c)催化转化法(d)生物净化法等13、大气环境标准按其用途分为:大气环境质量标准、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大气污染控制技术标准、大气污染警报标准按其使用范围可分为:_、地方标准和行业标准—三种14、我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将固体废物分为城市牛活垃圾和工业固体废物(废渣)两类,其中对危险废物则单独列为一章进行专门规定15、通常将固体废物按来源分为:工业废物、矿业废物、城市垃圾、一和一五类,16、固体废物的主要危害有污染十壤和地下水、污染大气和影响环境卫牛17、噪声污染发生必须的三个要素:有噪声源、噪声传播途径和接受者降低噪声的技术措施有:降低噪声源强;吸声法降低噪声;隔声法降低噪声;消声器降低噪声等。
18、一个生态系统是由牛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无牛命物质四部分组成功能表现有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19、污泥的利用主要有用作农肥、制取沼气和制建筑材料20、污染源评价要确定的三个特征数是等标污染指数、等标污染负荷、污染负荷比21、城市环境噪声标准中一类区(居民文教区)昼间和夜间标准分别为dB和—dB22、土壤的氧化-还原条件对重金属元素价态变化起重要作用23、按照环境的组成分类,环境包括环境和环境24、环境问题按成因分为原生—环境问题和次生环境问题25、污染物在河流水体中的分散作用包括分子扩散、湍流扩散、和弥散26、生物多样性一般包括:遗传(基因)多样性,_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27、旋风除尘器是利用旋转气流产生的—离心力—使尘粒从气流中分离的装置28、在人类影响环境的诸多因素中,人口是最主要、最根本的因素29、震惊世界的日本富山事件是由于食物和饮用水被C污染所引起的A. 甲基汞B.多氯联苯C.镉D.铅30、我国从固体废物管理的需要出发,将固体废物分为ABDA.工业固体废物B.城市垃圾C.放射性废物D.危险废物31、土壤阳离子交换吸附作用具有_ABC的特点A.可逆反应B.服从质量作用定律C.等当量交换D.交换能力与离子的价态、半径有关32A是世界上第一个确定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国家。
A.美国B.日本C.英国D.法国33、水体富营养化可以采用ABCD等指标进行判断A.总氮B.总磷C.叶绿素aD.湖水透明度34、ABC等气体进入平流层后可破坏臭氧层A.CFCsB.NOC.CHD.N24235、下列农药中AD为有机氯类农药A.DDTB.乐果C.敌百虫D.三氯杀螨醇36、厌氧发酵过程中的控制步骤是—AB—A.酸性发酵阶段B.碱性发酵阶段C.中性发酵阶段D.兼性发酵阶段37、洗涤式除尘器中效率最高的一种除尘器是A.泡沫板式洗涤器B.旋风水膜除尘器C.填料床式洗涤器D.文丘里除尘器38.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将污染物质按性质分为两大类:下列属于第一类污染物质的是—DA.TNB.TPC.总铜D.总铬39. 厌氧发酵过程中的控制步骤是一B—A.酸性发酵阶段B.碱性发酵阶段C.中性发酵阶段D.兼性发酵阶段40. 洗涤式除尘器中效率最高的一种除尘器是一D——A.泡沫板式洗涤器B.旋风水膜除尘器C.填料床式洗涤器D.文丘里除尘器41. 已知某大气层结气温垂直递减率为1.75K/100m和干绝热递减率取1K/I00m,则该大气层结是否稳定一BA.稳定B.不稳定C.缺少数据D.稳定或不稳定均可42. 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的基本原则一一“三化”原则不包括。
A.安全化B.资源化C.减量化D.无害化三、问答题1、用哪些指标表示污水的水质?这些指标的含义是什么?答:(1)物理性指标:①温度②色度感官性指标③嗅和味感官性指标④固体物质(TS)包括DS和SS2)化学性指标:①BOD②COD③TOD④D0指溶解于水中的分子氧3)生物学指标:①细菌总数一反映水体受细菌污染的程度②大肠杆菌群一是最基本的粪便污水指示菌群有关无机物指标:*植物营养元素一主要指氮、磷化合物PH值一反映水的酸碱性一般6〜92、活性污泥法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流程是什么?并绘制流程示意图答:活性污泥法是利用含有大量需氧性微生物的活性污泥,在强力通风条件下使污水净化的生物技术传统的活性污泥法由曝气池、二次沉淀池、曝气系统以及污泥回流系统等组成3、水体的主要污染源和污染物是什么?答:向水体排放或释放污染物的来源和场所1)工业废水:最主要的污染源特点:量大、面广;成分复杂、毒性大;不易净化、难处理2)城市生活污水:有机物为主特点:含氮、磷、硫高,易引起水体富营养化;含有机物,易厌氧分解产生恶臭;含多种微生物,易传染疾病3)交通运输污染源:有直接排放和通过降水而进入水体污染4)农业排水:化肥和农药,使水质恶化和富营养化。
特点:面广、分散,难以收集,难以治理水体污染物可分为四大类:(1)无机无毒物:酸、碱、一般无机盐、氮、磷等植物营养物质;(2)无机有毒物:重金属、砷、氰化物氟化物等;(3)有机无毒物: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等;(4)有机有毒物:苯酚、多环芳烃、PCB、有机氯农药等有机物污染的特征是耗氧,有毒物的污染特征表现为生物毒性104、简述城市生活污水二级处理的典型工艺流程,并绘制工艺流程示意图答:一级处理多采用物理法去除漂浮物、悬浮物、胶体等污染物,二级处理主要采用生物化学处理法分解氧化有机污染物,采用典型设备有生物氧化池和污泥的浓缩级厌氧消化或其他处理工艺流程示意图如下:5、简述水体自净的机理答:水在自然界中不断循环,从而不断地更替和获得自身净化水体中的污染物质经扩散、稀释、沉淀、氧化还原、分解等物理化学过程及微生物的分解、水生生物的吸收等作用后,浓度自然,就这就是水体的自净作用6、简述大气层的结构及其特点答:大气结构指气象要素的垂直分布情况,如气温、气压、大气密度和大气成分分布等在垂直方向分布极不平衡,根据大气垂直方向热状况、运动状况分五层:(1) 对流层主要特征:*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下降。
具有强烈的空气对流作用温度、湿度等各要素水平分布不均匀大气总质量75%以上集中此层大气污染就是这一层,特别是1〜2km以下低层大气(边界层)2) 平流层对流层顶到约50〜60km的大气层大气密度低,其质量只占总质量的5%特点:*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升高在高约15〜35km的范围内,有厚约20km的臭氧层几乎没有对流运动且空气较干燥,大气非常稳定3) 中间层从平流层顶到85km高度几乎没有水汽和尘埃,大气透明度好特点:*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下降具有强烈的空气对流作用4) 暖层(热成层或电离层)从中间层到800km的高度特点:*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升高空气处于高度电离状态由于宇宙射线的作用,大部分气体分子发生电离,有较高密度的带电离子,对无线电通讯有重大意义5) 散逸层大气圈的最外层,800km以上的高空,气温高,空气极稀薄,电离度大特点:*大气稀薄,地心引力极小,气体粒子自由运动(12km/s)温度随高度的增加略有升高7、简述固体废物主要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