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共物品理论》PPT课件.ppt
42页公共物品理论汇报人:朱琪琪 张唯 李瑶01公共物品理论的发展与概念02公共物品的性质03公共物品的类型04公共物品供给理论05公共物品的提供方式公共物品的定义鸡蛋煎饼国防一.公共物品的发展与概念•公共物品理论最早起源于西方,其思想源头至少可以追溯到大卫·休谟•1919年,瑞典经济学家林达尔最早使用公共物品这一概念•但是真正让公共物品理论名满天下的却是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他给公共物品一个严格的定义:“每个人对这种物品的消费不会造成其他人对该物品消费的减少•在萨缪尔森之后,西方许多经济学家都对公共物品的概念给出了自己的看法•奥尔森认为:“任何物品,如果一个集团中的任何人都能消费它,它就不能不被那一集团中的其他人消费”,则该物品是公共物品•布坎南在《民主财政论》一书中指出,“任何集团或者社团因为任何原因通过集体组织提供的商品或服务,都被定义为公共物品 •1.非竞争性(消费上的非竞争性) 即一定数量的公共产品一旦被提供出来,多一个人来消费它的额外资源成本为零有时候也被称为“边际成本为零”注意:①这里的零边际成本是指多一个人来消费同样的数量的公共物品的边际成本为零,而不是指多生产一单位的公共物品的边际成本为零。
②非竞争性的判断标准主要是看多增加一个人消费增不增加额外的成本二.公共物品的性质• 2.非排他性非排他性(受益上的非排他性) 即指物品在消费过程中,在技术上没有办法将拒绝为之付款的个人或厂商排除在受益范围之外,或者虽然在技术上可行却成本过高以至于排他没有意义注意:①非排他性通常意味着没有办法向消费该公共物品的人进行收费②所以非排他性的判断标准是看是否收费如果收费了,说明有排他性)纯公共物品1纯私人物品2混合公共物品3三.公共物品的类型1.纯公共物品•定义:如果一种商品同时具有以上两个性质,那么它就是纯公共物品•对于纯公共物品来说:X=Xi ,i=1,2,·······,n上式表示对于任意一个消费者而言,他所消费的公共物品的数量Xi就等于该公共物品的总量X也就是说,纯公共物品是不可分割的,所有人共同消费同样数量的公共物品2.纯私人物品•定义:如果一种商品既是竞争性的,也是排他性的,那么它就是纯私人物品•对于纯私人物品而言,其总消费量等于所有个人消费量的总和,即X=X1+X2+·······+Xn也就是说,对消费者来说,纯私人物品是完全可分割的•比如你的鸡蛋煎饼·······3.混合公共物品公共资源俱乐部物品现实生活中像国防,校园广播这样的纯公共物品并不多见,大多数都是混合公共物品。
•定义:同时具有非排他性和竞争性的混合物品 —某些混合物品,当使用人数超过一定限度时就会出现部分的竞争性,即一个人对该物品的消费会减少其他人对该物品的消费,会产生拥挤问题因此,也被称为“拥挤性公共物品” —一个人对物品的消费所引起的另一个人对该物品消费的减少,被称为拥挤成本在产生拥挤时,“非竞争性”的零边际成本这一条件不再满足•比如说城市街区的道路,多一辆车增加一分拥堵但是设卡收费几乎不可能ü公共资源(拥挤性公共物品)ü俱乐部物品•定义:同时具有对外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混合物品a.对外排他性是指俱乐部物品仅仅由其全体成员共同消费b.非竞争性是指单个会员对俱乐部物品的消费不会减少其他会员对商品该的消费•比如说对特定人群开放的学校、电影院等等,都是俱乐部物品的典型例子判断标准:这种物品是否具有可分性是消费是否具有竞争性是受益是否具有排他性该种物品属于私人物品是否该种物品的消费是否具有竞争性是受益是否具有排他性否该种物品属于公共资源是从技术上看,该种物品是否能实现排他是排他需要的成本高吗该物品属于排他性物品,即俱乐部物品该物品属于纯公共物品否是否拥挤的收费道路不拥挤的收费道路拥挤的不收费道路不拥挤的不收费道路 判断属性:4321表格总结:竞争性竞争性非竞争性非竞争性排他性纯私人物品•衣服•拥挤的收费道路俱乐部物品•电影院•不拥挤的收费道路非排他性公共资源•拥挤的不收费道路纯公共物品•国防•不拥挤的不收费道路•公共海域、阳光、森林第1类•桥梁、公园、广场第2类•义务教育、天气预报第3类•物质文化或者器物文化、一个城市的加到建筑物以及相应的外在形象第4类按照公共物品的不同形态分类物资形态的公共物品资源形态的公共物品服务形态的公共物品文化形态的公共物品按照地域划分010203全球性公共物品•卫星电视、反恐、大气保护全国性公共物品•宪法、国防、外交地方性公共物品•地方法规、绿化 1.虽然每个人消费的公共物品数量相同,但不一定所有人对这种消费的评价都一致。
比如校园广播放的摇滚音乐,有人觉得好听,有人觉得是噪音)2.公共物品的分类不是绝对的,它取决于市场条件和技术状况比如旅游景点优美的景色人少时是纯公共物品,人多时就变得拥挤了,就是拥挤性公共物品了)3.一种物品可以满足公共物品定义的一部分而不能满足另一部分即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不一定同时出现上下班时间的闹市街道为例,非排他性存在,不可能设置这么多收费亭来监控交通,但是是有竞争性的,比如堵车)4.有一些在传统不被认为是商品的东西具有公共物品的特征和谐社会,每个人都能享受到它带来的好处而且不会被排除在外)关于公共物品需要注意的地方:四.公共物品供给理论奥尔森的“集体行动的逻辑”(搭便车问题)哈丁的“公地悲剧”奥斯特罗姆的“公共事物治理之道” 传统的社会理论家研究集团行为时认为,组织或者集团的存在是为了维护其成员的共同利益,而它们也能有效的做到这一点 而奥尔森从经济学的个人主义视角出发,首先假定每个人都是理性人,而理性人是以追求自身效用最大化为目的,即使在组织或者集团中也是如此,由此得出了相反的结论: “理性的自利的个人不会积极主动地发动集体行动、提供集体物品以满足所属集团或组织的需要,必须对集团成员实施选择性激励才能提高成员提供集体物品的可能性。
1.奥尔森的“集体行动的逻辑” •具体来说,集体中成员的数目(集团的规模)决定集体行动成功的可能性•在集体物品的获取方面,小集团比大集团更有优势集团越大,它提供的集体物品的数量就会低于最优数量因为大集团中存在着较为严重的搭便车现象•如何解决?——奥尔森提出了“选择性激励”即根据个人在生产集体物品时的贡献大小,有选择的提供给个人的激励分为社会激励、经济激励、心理激励、道德激励) •由于公共物品的共同消费和非排他性,使得每个人不管付费与否以及付费多少,都能得到相同数量的公共物品,所以人们会隐藏对公共物品的真实偏好,这种不愿为公共物品出资的现象称为“搭便车问题”•免费搭车者:是那些既不想付费又想享受公共物品的消费者•“滥竽充数”的南郭先生就是搭便车的祖师爷搭便车问题 许多社区的消防队是靠自愿出资维持的一些人拒绝为消防队出资,但是,在建筑物密集的地区,消防队通常会扑灭未出资人的建筑物的火势,因为火情威胁着出资人的建筑物知道即使不付费也能得到保护,一些人便成为搭便车者 这时,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生产者就不具有提供公共物品的动机和激励,因为他一旦提供了这种物品,就无法排除不付费的搭便车者对该物品的消费。
案例:社区的消防队 •“公地悲剧”最早可追溯到古希腊哲人亚里士多德的断言:“凡是属于最多数人的公共事物常常是最少受人照顾的事物,人们关怀着自己的所有,而忽视公共的事物;对于公共的一切,他至多只留心到其中对他个人多少有些相关的事物2.哈丁的公地悲剧•英国科学家哈丁首次提出了“公地的悲剧”这一概念并通过形象的例子对此加以解释: 假设有一片公共牧场可供牧民们自由放牧,在缺乏使用限制机制的情况下,每个牧民所做的决策总是尽量多的放牧或者延长放牧时间,直到放牧总数超过草地的承受能力结果,草地逐渐耗尽,牧民也无法继续在公地上放牧和得到更多收益,这时便发生了“公地的悲剧” •中国的“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的故事,其实也是用于形容“搭便车”这样的“公地悲剧”u“公地的悲剧”产生的原因:①首先,公共资源有强烈的责任规避与搭便车诱惑所有使用者都会从公共资源中受益,不管他们是否对此做出贡献而规避维护公共资源的责任使他们在获利的同时免于承担成本,因此责任规避者就成了免费搭车者②其次,人们过度使用公共资源时几乎不用承担成本,而且限制自己使用所产生的收益却分散到所以共同使用公共资源的人身上,因此个体在做决策时更不会主动考虑自身行为所包含的社会成本,所以行使该公共产权的人会倾向于尽量多地利用公共资源。
因此“公地的悲剧”就产生了 奥斯特罗姆比起以上的观点要乐观了许多,她虽然也认为前几种理论有一定的道理,但她对他们提出的悲剧性结论则持怀疑态度她认为在现实世界里,虽然有很多失败的例子,但更多的是自主治理成功的例子,所以她得出结论: “人们完全能够自己组织起来,进行自主治理,从而能够在所有人都面对搭便车、规避责任或有其他机会主义行为诱惑情况下,取得持久的共同利益 当然这需要满足以下条件:“清晰的界定边界、使占用和供应规则与当地条件保持一致、集体选择的安排、监督、分级制裁、冲突解决机制、对组织权的最低限度的认可和分权制企业等 3.奥斯特罗姆的“公共事物治理之道”五.公共物品的提供方式1.2.政府提供私人提供 l公共物品政府提供原因有两个:①公共物品的特点使得靠人们自愿或者市场提供会引起公共物品供给不足,无法满足人们的正常需要②即使部分公共物品可以由市场提供,但是达成和实施市场交易的交易费用可能太高这种情况下,政府可以通过强制征税来为公共物品的生产提供充足的资金也可以通过政府的强制来解决市场交易过高的成本,以节约交易成本和降低公共物品的提高成本1.公共物品的政府提供 ①纯公共物品。
由政府提供国防、义务教育等纯公共物品,能改善和增进人们的福利②某些供给费用较高但又能产生较大社会福利的非纯公共物品政府提供此类物品会更有效率因为它能够在消费无竞争原则基础上更好的实现资源配置应当由政府提供的公共物品包括: 1)直接提供Ø针对纯公共物品或自然垄断性的物品如国防、福利医院、邮政、电力、自来水等2)间接提供Ø比如政府和企业(即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签订生产合同、授予专利经营权、政府参股、经济资助等政府供给有两种方式: ①搭便车的消费心理,导致公众不真实的公共物品需求表露消费者即使对公共物品有需求,但其搭便车的心理也会说低需求甚至没有需求,从而照成公共物品的低水平供给甚至不能有效供给②信息的不对称以及获得信息的高成本性使得政府无法准确的了解人们对于公共物品的偏好及分布③个人的效用评价不能自动、合理地整合为集体评价阿罗不可能定理)④以布坎南为代表的公共选择学派认为社会发展中不仅存在市场失灵,也存在着政府失灵,会导致公共物品的供给的浪费和无效率比如政府决策者的目光短浅或者官僚为追求自身利益过多的征税,过少的供给公共物品等等政府提供公共物品面临的困境: •由于政府提供公共物品的低效率以及公共物品属性的变化,使得人们重新将目光投入的市场,理论分析和经验事实证明,在很多条件下,市场能够有效地提供公共物品。
•提供公共物品的范围:混合公共物品既有公共物品的特征也有私人物品的特征所以它所提供的利益有一部分是可以通过市场交换来得到价值补偿的这种价值补偿正对应着私营资本盈利的要求,决定了私人只愿意提供混合公共物品2.公共物品的私人提供 1.私人的完全供给由私人筹集资金,私人经营公共物品的生产 如私立医院、私立培训机构等对资金规模要求不高,竞争性强的公共物品和服务可以采取这种制度模式,对于这种单位,政府应该强化管理2.特许经营指在政府监管下由私人资本通过投标取得某项公共物品的生产和供给的权利 采取这种方式供给的公共物品主要是可收费的俱乐部物品3.社区和使用者自行提供当某些公共物品的承担费用者就是主要受益人,而且公共物品的规模不大时可以采取这种方式比如说村庄修路私人提供公共物品的形式: ①政府要为公共物品的私人供给者提供制度激励比如产权的界定、给予某些激励措施等针对沙漠治理问题,政府可通过补贴、给予一定年限的产权方式来激励私人投资于沙漠绿化②私人提供公共物品可能会出现某些负外部性问题(垄断提高价格、环境污染等),对此政府要进行必要的规范制约(具体如何解决,后面的外部性有讲)③在私人提供公共物品的过程中,政府有必要给予处于弱者地位的公共物品的消费者某种支持。
如组织消费者成立关于该种公共物品的消费者协会等,以采取有效的集体行动,加大同公共物品私人供给者谈判的筹码,促使私人提高所提供的公共物品的品质私人提供公共物品时政府的作用: •现实中不乏自愿供给的事例比如在美国,沿海的救生艇服务,就是自愿提供的许多医疗机构是靠捐赠进行的也有些剧院、交响乐团是靠没有报答的捐赠维持的3.自愿提供•这里区分“生产”和“提供”两个概念生产投入-产出的过程公共生产公共部门组织人力、物力、财力生产商品的过程提供是负担相应公共物品的成本,为公共物品提供资金谁付钱)公共提供公共部门通过税收等形式筹集资金购买商品并免费提供给公众消费的行为•公共物品由公共部门来提供,并不意味着由公共部门来生产•公共部门只是提供这些物品,而生产,则可以通过招标、承包等方式由私人部门来完成,即公共提供,私人生产•比如说在国外有些政府部门将监狱承包给私人经营公共提供公共生产 在政府投资的管理上,目前各国在改善公共基础设施投资管理中逐渐形成了新的管理机制和办法 英国70年代以来的财政投融资改革的经验值得借鉴,他们一改由政府预算出资,私人公司负责建设,公共管理部门经营的旧体制,通过政府制定的一系列政策法规,利用私人资本融资投资功能,建立政府监督管理下私人资本对公共设施建设的“融资—设计—建设—经营—移交”一体化的管理模式。
案例:英国政府公共物品供给方式的经验 在这一模式中,政府对一般的公益性项目的投资,诸如学校、医院、体育设施、公园和博物馆等,采取自由竞争的方式,经政府招投签约后,由私人企业出资建设和经营管理,建成后向社会收取服务费回收投资 对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基础设施,政府实行特许权项目管理,给出资企业一定的收费权,允许企业在规定期限内通过收费回收投资,达到既减少政府预算开支,又提高了工程质量和服务管理水平的目的THANK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