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学院战後国际关系史将讲义.docx
33页外交学院战後国际关系史将讲义作者:jiangbeicaizi 提交日期:2006-11-18 12:43:00 | 分类: | 访问量:1563 外交学院战後国际关系史将讲义 前 言 一、战后国际关系史的主要内容及特点 (一)战后国关史的概念与研究对象 国际关系史是指世界主权国家之间的相互关系发生、发展和演变的历史过程战后国关史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 1945年到 1990年国家与国家间(包括国际组织)的政治关系发生、发展、变化的历史研究这一进程及其规律是战后国关史的主要研究对象,同时它也涉及国际经济、军事关系和文化、宗教关系,以及它们与政治关系之间的联系 (二)大致几个阶段 1、1945-50 年代中期以美苏为首的两极世界形成对峙的时期 2、之后到 70年代初,为大动荡、大分化、大改组的时期 3、70 年代到 1990年,多极化趋势凸现,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阵营的对抗结束,雅尔塔体系瓦解 (三)几大特点 1、社会主义一时成为潮流 2、美苏争夺有张有持,最终没有导致大战 3、新兴独立国家成为国际事务中的重要力量。
4、世界大战没有爆发,但局部战争持续不断 第一章 两极世界的建立 名词解释:雅尔塔体系 第一次柏林危机 杜鲁门主义 马歇尔计划 北约 莫洛托夫计划 经互会 情报局 华约 旧金山和约 朝鲜战争 1954 年日内瓦会议 简答题: 1、概述战后初期国际格局的基本特点 2、雅尔塔体系包括哪些主要的条约? 3 、北约建立时有哪些国家?英法荷比卢 美 加 挪威 丹麦 意大利 冰岛 葡萄牙 论述题: 美苏“冷战”是怎样形成的? 试述两大阵营的形成 1 在二战结束前两国的国家利益已经发生分歧 合作的局面基本被打破2 两国的国家利益以 第一节 战后初期的国际形势 一、战后新的国际格局 基本特点: ( 一)欧洲的衰落-以欧洲的中心地位为基础的旧世界结构被打碎 (二)美苏实力增强,成为两个名符其实的超级大国 (三)民族解放运动风起云涌,世界帝国主义殖民体系日益瓦解,世界的面貌由此发生了深刻变化 二、雅尔塔体系 (一)概念、内容和特点1 、 概念:1945 年 2月,美、英、苏三国首脑在雅尔塔举行了战时第二次首脑会议会议总共讨论了四……会议达成的协议和通过的宣言统称为雅尔塔体系。
2 、体系所包含的主要协定:在西方,关于分区占领德国及德国赔款的原则协定;关于波兰疆界和临时政府组织的协议;《被解放的欧洲宣言》;1947 年盟国与其它法西斯随从国意、罗、匈、保、芬签订的《五国和约》在东方,苏美就对日作战达成的秘密协定;在国际上,确定了“大国一致”的原则,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享有否决权 3、特点: (1) 以美、苏两个超级强国为中心,在欧洲和亚洲建立各自的势力范围,形成了两极对立的战后国际政治格局; (2) 体系的中心支柱在欧洲; (3) 美苏冷战、东西方的分裂和两大军事集团的对立为战后欧洲的主要政治特征 (二)简评1 、该体系具有大国权的倾向 美苏两国凭借各自强大的军事实力,通过各种途径,划分势力范围,重新安排世界,表现了一种大国强权政治的倾向 2 、该体系认同了不同社会制度国家的共处与合作 美国总统罗斯福承认社会主义的巨大影响和地位,把苏联看作是第一谈判对手,并希望战时的两国合作能长久地继续下去这是国际关系中的一个巨大的进步 3 、确认了重大问题实行大国一致的原则-“雅尔塔公式” 联合国是雅尔塔体系中的重要环节,它规定五大国在安理会上拥有否决权,这实际是承认各大国都有自己的合理要求与利益,这对实力相对比较弱小的社会主义国家较为有利。
4、维护世界和平成为雅尔塔体系的一个组成部份 雅尔塔体系照顾了各战胜国的利益,也规定了战败国的民主化任务,为世界和平提供了一定条件新建立的联合国对促进相互间的经济文化交流,调解各国间的矛盾,防止或缓和冲突起了某种积极作用 三、联合国建立( 一)建立经过 1 、1941 年 1月 1日,26 国签署《联合国家宣言》 2 、1943 年 10月莫斯科会议,美英苏中第一次共同宣布成立普遍性的国际组织 3 、1944 年 8-10 月,美英苏敦巴顿橡树园会议 4 、1945 年 2月,雅尔塔会议 5 、1945 年 6月,通过《联合国家宪章》,10 月 24日宪章生效,联合国成立 (二)组织机构 1 、大会-联合国主要的审议机构,由全体会员国组成 2 、安理会-负有维护和平与安全的主要责任的机构 3 、经济及社会理事会-协调联合国和各专门机构的工作 4 、托管理事会-负责监督托管领土的管理 5 、国际法院-联合国的主要司法机构 6 、秘书处-任务是为联合国其他机构服务 四、对战败国的处置 (一)国际审判(1945-1946) 纽伦堡审判(Nuremberg trials)1945 年 11月 20日至 1946年 10月 1日,欧洲国际军事法庭在德国纽伦堡对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纳粹德国的首要战争罪犯和犯罪组织进行了审判。
法庭对 22人作了宣判美国军事法庭在纽伦堡城还进行了后续审判 纽伦堡审判为以后对破坏和平罪的审判奠定了基础,标志着国际法的重大发展 东京审判(Tokyo trials)又称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审判1946 年 5月 3日-1948 年 11月 12日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对日本首要战犯进行了审判东条英机等七人被判处绞刑 (二)五国条约(1947.2) 1947 年 2月 10日在巴黎,盟国对德、日盟国意大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匈牙利、芬兰签订了五国和约条约的主要框架包括领土条款、政治条款、军事条款、赔偿条款 五国和约是战后初期盟国合作延续的产物 (三)对德分区占领(1945.6) 根据《雅尔塔会议公报》和《苏、美、英三国波茨坦协定》,德国除割让给苏联和波兰共 11.5万平方公里土地外,其余部分及首都柏林,分别由苏、美、英、法四国占领 德国东部地区由苏联占领,西南部地区由美国占领,西北部地区由英国占领,西部地区由法国占领;整个柏林(或称大柏林)也由四国分区占领1945 年 6月 5日,苏、美、英、法四国占领军司令组成盟国对德管制委员会,接管德国的最高权力。
(四)美国对日单独占领(1948.8-1951.9) 美国对战败国日本的单独占领和管制日本投降后美军进驻日本,对日本实行军事占领 1945年 9 月 22日公布的《美利坚合众国对日占领初期基本政》,确定了单独占领日本的基本方针 1945年 8 月~1947 年底日本进行了战后民主化改革 1951年 9月 8日,美、英、法等国与日本签订旧金山对日和约同日缔结日美安全保障条约,美国结束对日占领,但条约规定美军继续留驻日本 军事占领 1945 年 8月 28日,美军先遣部队进驻日本,太平洋美军总司令 D.麦克阿瑟为同盟国军最高司令官,在东京设立总司令部,对日本实行军事占领 基本政策 美国排除其他盟国,单独制定占领日本的基本政策 1945 年 8月 29日(9 月 3日)杜鲁门批准《日本投降后初期美国对日政策》的文件 1945 年 9 月 22日公布的《美利坚合众国对日占领初期基本政策》,宣称: (1)占领日本的终极目的是保证日本不再成为美国的威胁,使日本成为“支持美国的目的”的忠实属国 (2)强调美国在占领日本问题上的最高统治地位,盟国间发生分歧,应执行美国的政策; (3)采取间接统治,最高统帅通过包括天皇在内的日本政府机构行使自己的权力; (4)实现日本的民主化、非军事化,惩罚战犯,提倡并鼓励个人自由及民主主义,恢复和平的经济活动。
北方四岛问题的由来1945 年 8月 13日美国发布“总命令第一号”,划分了受降区域 8 月 16日,苏联对“总命令第一号”提出两点修正(1)整个千岛群岛由苏军受降;(2)北海道北部应由苏军受降美对第二点拒绝 8 月 18日,苏军占领千岛群岛,包括南千岛的国后、择捉两岛,同时还占领了北海道的色丹和齿舞 麦克阿瑟与日本的民主化改革1946 年 11月 3日日本公布新宪法 1946 年 3月公布《修改宪法草案纲要》10 月日本国会两院通过新宪法11 月 3日公布1947 年 5月 3日生效 新宪法规定:主权属于国民,废除天皇的绝对统治大权,天皇只作为日本国的象征;日本为议会制国家,内阁对国会负责,行政权由内阁执行;保障人民享有基本公民自由;永远不以战争为国策,不得保持陆海空和其它武装力量 日本政治民主化 1945 年 10月,占领当局发布《公开自由权法令》,解除对各种自由的限制;释放了包括共产党人在内的政治犯 下达了实行五大制度改革的指令,即赋予妇女参政权;保障工人的团结;教育制度的自由化;废除专制政治;促进经济民主化 总之,对战败国的处置成果体现了大国合作的雅尔塔精神。
但对于德、奥、日仍没有签订和平条约 德国是统一还是分裂? 奥地利何去何从? 日本:单独媾和还是全面媾和? 第二节 冷战的爆发 一、美国的战略目标 (一)美国经济实力的膨胀 美国是资本主义世界中唯一通过战争增强了经济和军事实力的国家 1 、美国集中了世界生产能力的三分之二以上战后美国出现了工业生产的高涨,美国工业生产超过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的总和农业生产水平也有很大提高,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非农业人口增加; 2 、黄金储备价值占资本主义世界黄金储备总额的一半以上; 3 、对外援助急增,使美国成为当时世界最大的资本输出国; 4 、外贸出口迅速增加 5 、其军事实力不断膨胀,成为世界名符其实的军事大国( 二)美国国内的稳定1 、杜鲁门的“公平施政” 2 、1947 年 3月“联邦忠诚法” (三)美国的战略目标美国的战略目标包括两方面: 1、建立联合国:略 2、建立新的经济秩序: (1)布雷顿森林协定 (2)关税及贸易总协定 布雷顿森林协定 1944 年 7月 45个国家的代表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布雷顿森林(Bretton Woods)的华盛顿山大旅社举行了联合国货币及金融会议,并通过了控制世界贸易和货币体系的一项综合性协定。
参加会议的国家同意建立一个国际货币制度,由新成立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及其辅助机构国际复兴开发银行来加以管理根据协定,确定了一盎司黄金等于 35美元的官价,美国承担接受各国政府或中央银行向美国兑换黄金的义务;协定还规定,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建立固定的汇率 布雷顿森林协定所规定的两个挂钩,确定了美元在资本主义世界货币金融领域的霸权地位 关税及贸易总协定(General Agreement on Tariffs and Trade) 有关关税及贸易政策的政府间多边协定及相应的组织 1947 年 23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在日内瓦签订了该协定,1948 年 1月 1日正式生效 总协定的宗旨是在互惠互利的基础上削减关税和其他贸易壁垒,消除国际贸易中的差别待遇,充分利用世界资源,扩大商品的生产和交换,促进各缔约方经济的发展 因此,联合国是美国进行国际政治合作的基石,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则是进行国际经济合作的基石 二、苏联的对外战略 (一)苏联的经济恢复 1 、二战给苏联造成了严重的损失,其程度远远超过了西方 2 、实行第四个五年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