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成本分担问题初探.docx
6页学前教育成本分担问题初探 ●刘伟李丽莎/文提要:本文通过对国外学前教育成本分担现状和财政投入方式的分析,结合当前我国学前教育财政投入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应加大财政投入力度、采用教育券等建议一、国外学前教育成本分担现状根据世界经合组织(OECD)公布的最近三年数据显示,2004年至2006年期间,世界经合组织国家平均学前教育公共支出占学前教育总支出的比例均在80%以上瑞典、荷兰、比利时、法国、匈牙利[]、意大利、英国、芬兰等欧洲八国三年学前教育公共支出占学前教育总支出的比例均达到90%以上,私人支出比例不足10%这些国家政府对学前教育成本分担比例较高,幼儿家庭对学前教育私人负担很低,显示出了政府对学前教育的重视以及幼儿接受学前教育的保障水平较高西班牙、丹麦、墨西哥等国学前教育公共支出占总支出比例达到80%以上美国、德国、以色列等国学前教育公共支出比例稳定在70%-80%以内日本、韩国学前教育公共支出与私人支出比例大致相当,公共支出比例略低于私人支出比例具体到各个国家,其对学前教育投入和分担方式也有差异法国早在1881年通过的《费里法案》中宣布国民教育三原则为“免费”、“义务”、“世俗化”。
法国政府将国内幼教机构改称母育学校,将其纳入整个学校教育系统,基本确立了法国学前教育制度20世纪80年代后,法国政府继续把发展学前教育看成是实现教育机会均等、开发人力资源、加强科技竞争以及增强国力的重要要素之一,予以了高度重视从1981年开始法国学前教育实现免费入学,鼓励家长送子女入托法国2-5岁幼儿的入学率从20世纪60年代的50%增加到90年代初的84%;进入90年代后,3岁幼儿入学率超过98%英国的学前教育在宏观管理体制上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管理国家负责制定幼教的方针、政策、法规、制度,地方负责国家政策法规的贯彻执行,学校负责日常事务的具体操作英国学前教育的经费来源大体有以下途径:一是地方教育当局英国中央政府拨款至地方教育当局,由地方教育当局按不同机构儿童的人数和年龄,拨给相应的款项,其规律一般为:人数越多,资金越多,资金随儿童年龄递增而增长二是社区中心当局经费的3.7%来自社区中心的各项服务,如卖货、举办各种联谊会、生日庆祝会等收入三是各种募捐活动各种形式的募捐活动使得关心教育的人士慷慨解囊,但其所占比例较小四是家长捐款德国把学前教育列入学校教育系统的时间较晚,直到20世纪六十年代后,受美国及其他发达国家的影响,德国日益重视幼儿教育。
1970年,联邦教育审议会公布的《教育结构计划》中要求:大力发展学前教育,将其列入学校教育系统,3-6岁的幼儿被纳入教育体系的基础部分,属于初等教育范围,其中5-6岁的幼儿教育被列入义务教育政府财政投资方面,德国的教育投资并不比其他国家少,但偏重于大学和中学因此虽然德国学前教育生均支出水平较高,但与英、法等欧洲发达国家相比公共财政负担比例较低美国由于地方分权,国内不同地区的政策各异目前,全美共有46个州施行了学前1年的义务教育;其他各州也有形式各异的学前教育资助政策;还设立了由美联邦政府投资、面向全美、所有保教费用全免的“提前开端”项目,以满足全美约30%的贫困幼儿的保教需要二、对我国学前教育成本分担的建议通过以上的介绍可以看出,大多国家越来越重视对学前教育的投入,由国家财政支持学前教育已成为一个世界性的发展趋势我国应该借鉴其他国家的做法,根据各地实际情况确定合理的财政投入比例,保证财政经费投入的落实,同时充分利用一切可用的教育资源,推动我国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具体建议如下:(一)出台新的法律规章,规范财政投入比例和收费标准颁布法律规章规范财政投入和收费标准是各国普遍采用的做法这样做的好处是有法可依,有章可循,防止各级政府随意削减对学前教育的财政开支、挪用学前教育资金,以及学前教育机构巧立名目乱收费的现象发生。
当前我国现有的法律法规对学前教育机构的财政投入和主要经费来源缺乏清晰的规定,对幼儿教师的身份、待遇、医疗保险等也没有明确的规定此外,现有一些学前教育收费标准严重滞后以北京市幼儿园收费标准为例,大多公办幼儿园现行收费标准主要是1997年制定的保育费收费标准,以级类为依据差别收取,其中一级一类三岁以下收费标准200元生阴,三岁以上收费标准150元生,月,其余级类依次递减十年来,北京市人均家庭总收入已由1997年的8 741.7元上升到了2007年24 576元,增长近3倍,但公办园的收费标准却维持了不变,导致当前许多公办幼儿园为了维持运营年年上涨“赞助费”或者以“兴趣班”等其他形式向幼儿提供服务另外单独收费以弥补保育费收费的不足因此,我国应该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科学制定适应当前经济发展水平的学前教育政策,以规范财政投入比例、经费来源以及收费标准同时,加大监管检查力度,保证财政经费投入到位、使用途径符合规定二)有区别、分阶段地逐步增加财政投入额度和扩大财政投入范围在我国现行的学前教育投入体制中,国[来自wWw.lw5u.coM]家几乎把所有对学前教育公共投资的责任交由地方负责,政府投入到学前教育的经费主要来自县、乡(镇)、村等基层收入,而由中央和省市级的财政负担的数额相对较少,经济发达、财政实力强的地区学前教育资源丰富,而经济不发达、财政实力弱的地方学前教育资源比较紧张。
另外,一直以来,我国各级政府都将有限的学前教育财政投入偏向了城市,而农村尤其是我国中西部贫困地区的农村,其学前教育迄今为止仍基本停留在空白阶段由于经费分配的失衡,致使本来就薄弱的农村教育更加举步维艰根据世界主要国家的经验,政府充足的财政经费投入是学前教育发展最强有力的保证,也是实现学前教育经费良好配置的基础无论在什么样的社会背景下,除幼儿家长缴费负担外,政府都应是学前教育资金的重要来源,社会资金只能作为补充针对我国各地区学前教育发展不均、平均入园率较低的现状,政府需要设立中央学前教育专项经费,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合理投入学前教育经费,优先把财政资金投入到学前教育工作开展的比较薄弱的农村、乡镇等地区,帮助其建立幼儿园等学前教育机构,保障办园营运资金,提高我国经济落后地区幼儿的入学率,以维持全国范围内学前教育的公平此外,应该分阶段、逐步地增加财政投入额度和扩大财政投入范围根据国际学前教育的发展趋势,笔者认为,由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尚欠发达并且人口众多,因此可以借鉴日韩模式,即对学前教育支出由政府和个人各支付一半,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今后可逐步提高政府承担的比例三)采用教育券、税收补助等多种方式对幼儿入园进行资助。
学前教育作为准公共产品,具有较强的正外部性,因此政府应该承担责任,对幼儿入学进行资助当前我国的政府财政补助很少有对幼儿的补助,对弱势群体的倾斜政策几乎没有.根据国际经验,我国政府可以采用教育券、税收返还、低收入家庭幼儿入园补助项目等多种方式进行不同程度的资助鉴于世界各国的学前教育财政投入都有重点扶贫项目(如美国面向全美的“提前开端”项目、韩国的低收入家庭幼儿费支援计划),我国政府部门可以考虑建立若干所廉价幼儿园,以残疾人、下岗工人、农民工等弱势群体的子女为服务对象,以满足经济困难家庭儿童入园难的问题一方面政府可以通过财政补贴直接支持该类学前教育机构,另一方面对经济困难家庭儿童个体实行学费减免的政策或者对贫困儿童的个人及其家庭进行补助,以保障他们最基本的入学机会和受教育条件对于这类具有公益性质的幼儿园,政府应投入更多的资源来帮助它们去改进和完善保教工作,进而帮助它们发展壮大,为更多的弱势群体服务此外,为了积极调动社会力量办园,筹集更充足的学前教育资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规范和引导对学前教育的社会捐助可设立集中的由政府统一分配的助学金账户,甚至可以建立捐赠人的名义命名的学前教育奖助学金和评奖项目。
同时通过税收优惠政策以及建立一定的奖励机制,激发企业团体对学前教育事业的捐助积极性,鼓励社会各方加大对学前教育资金的投入作者单位:北京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春霞 -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