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长育肥猪精细的饲养管理技术.doc
7页生长育肥猪精细的饲养管理技术育成育肥舍所养的猪是从25~30千克开始直到出栏,该期饲养的重点是尽可能创造适合其生长发育的外部条件,最大程度地发挥其生长潜力,提高饲料利用率 一、生产指标 成活率:98%;日增重:750克;饲料报酬:2.6~3:1;出栏日龄:168天内 二、育肥阶段的工作重点 (一)降低死亡率 据分析,死亡一头50千克肥猪的损失,相当于哺乳猪的3倍,保育猪的2倍,降低育肥猪死亡率的重要性更不容忽视造成肥猪死亡的原因是病,但生病的猪不一定会死,所以我们在尽可能减少发病的情况下,处理好病猪会大大降低猪的死亡率,育肥阶段的病弱猪处理是减少死亡率的重要因素之一 1、降低发病率 主要措施是供给猪适宜的环境条件,同时不能忽视其他各种影响因素,一些猪场把肥猪当外人看,环境条件差,喂其他猪不吃的劣质原料配合的饲料,管理松散,这些都是造成发病率增高的原因进舍猪质量差和进舍时条件不具备也是发病的原因之一所以减少发病只要注重以下几条,会收到明显的效果:一是进舍的猪要保证健康;二是在饲料上、管理上等方面不要虐待肥猪;三是在可能发病的阶段提前进行预防有这三点,可大大降低肥猪的发病率。
2、加强弱猪护理 肥猪相对于产房仔猪和保育仔猪来说,抗病力要强得多,从发病到死亡有一定的时间,这给我们采取治疗措施提供了足够的时间,而引起肥猪死亡多是因为发病较晚,已到病情很严重的时期如果在病轻将病猪挑出来及时治疗,大部分猪是可以治愈的以下的8点可以作为挑病猪的参考:①看皮毛健康猪毛皮发亮,毛顺而稀,白猪皮肤红润;病猪皮粗毛乱,有碎皮屑②看眼神健康猪眼发亮,有水灵气,眼球转动灵活;病猪眼无神,甚至不愿睁开,眼角有分泌物③看呼吸病猪呼吸加快,胸膜起伏大,甚至有声④看耳朵、尾巴健康猪在睡觉时耳朵和尾巴会不时活动,病猪则不动⑤看躺卧病猪不愿与健康猪合群,多愿独自躺在偏僻处⑥看活动健康猪在睡醒时主动接近饲养员,表示亲热,病猪则不愿动⑦看鼻镜健康猪较湿润,病猪干燥⑧看粪便是否有拉稀及干粪及颜色是否正常 针对病弱猪的办法:①严把入舍猪质量关,进舍的每一头都是健康的②每周一次挑选,将病猪和可疑猪挑出,隔离饲养③进猪时留有几个专门的病猪栏④对病弱猪采用拌料或饮水的方法给药,个别猪注射⑤病重无治疗价值的猪要果断淘汰以上五条足以将许多病猪挽救过来,大大降低肥猪死亡率 (二)降低饲料成本 1、提高饲料利用率 肥猪阶段用料是猪场用料的大部分,它的饲料利用率的高低对全群影响很大,提高饲料利用率是降低成本的因素之一。
具体措施是:夏天降温,加大通风,减小密度,保持饲料新鲜等;冬季提高舍内温度,加强保温措施;全年保证饲料质量等 2、降低饲料价格 这里说的降低饲料价格是在保证配方合理的前提下,尽可能是降低价格,但不能降低饲料品质可从以下地方考虑:①充分利用当地廉价原料②利用电脑配方技术,在降低价格的前提下,不影响饲料质量 3、调整好价格和质量的关系 在价格和质量的比较上,价格相差的比例远低于质量所差的比例,更低于效果相差的比例所以进货时宁可多花一分钱进好料,不能图便宜进劣质料 4、杜绝浪费 饲料浪费是增加饲料成本的又一原因,杜绝浪费是生产上必须注重的问题 三、生长育肥猪精细的饲养管理技术 生长育肥猪是猪的营养生涯中最昂贵的一个阶段猪在这一阶段吃下的饲料占其一生总采食量的75%在这一阶段中,饲料报酬的提高可产生显著的经济效益生长育肥阶段,肉猪体重的75%要在110天内完成,平均日增重体质700-750克25-60千克体重阶段日增重应为600-700克,60-100千克阶段应为800-900克,上述增重速度只要给予合理的环境条件就能达到规定的指标 规模化生产的肉猪必须在180日龄体重达到100千克左右时,才能获得最优胴体及经济效益,为此,在该阶段的饲养管理方面应采取以下措施: (一)制订确保生长育肥猪快速生长的营养水平 1、日粮的蛋白质和氨基酸水平 日粮的蛋白质水平对商品肉猪的日增重、饲料转化率和胴体品质影响较大,并受猪的品种、日粮的能量水平及蛋白质的配比所制约。
根据我国情况及近期科研成果对日粮粗蛋白水平提出一建议:体重20-60千克时瘦肉型猪为16-17%;60-100千克为15%(为了提高日增重)或16%(为了提高瘦肉率)在肉猪日粮中,供给合理的蛋白质营养时,要注意各种氨基酸的给量和配比合适 赖氨酸一般为猪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对猪的日增重,饲料转化率及胴体瘦肉率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当赖氨酸占粗蛋白质6-8%时,其蛋白质的生物学效价值最高,这是国内外研究所证实了的因此,必须注意日粮中赖氨酸占粗蛋白质的配比 2、抗生素的选择作用 日粮中添加抗生素对仔猪的促生长作用是巨大的,当仔猪长大了,它体内的免疫系统健全了,它就可以抵御环境中病原微生物的侵袭然而,如果猪舍的环境特别脏或疾病的程度加重,可以在日龄较大的猪的日粮中添加抗生素,从而达到防病治疗的目的 (二)确定全理的圈养密度 许多研究证明,随着圈养密度或肉猪群头数的增加,平均日增重和饲料转化率均下降,群体越大生产性能表现越差因为密度越高则单位时间内肉猪群间摩擦次数增加,说明密度高时,强弱位次对于维持肉猪群正常秩序已失去作用,特别是在饲槽前打乱秩序更为突出猪只的饲养密度应为:每10千克体重应占面积达到0.1m2。
(三)尽可能做到一次组群饲养 这是根据行为学研究所确定的一条养猪原则猪是群居动物,来源不同的猪合群时,往往出现剧烈的咬架,相互攻击、强行争食,分群躺卧各据一方,这一行为造成了个体间增重的差异可达到13%一次组群,终生不变,形成稳定的群居秩序,就不会出现上述现象,对肉猪生产极为有利 (四)饲料调制和饲喂 1、科学地调制饲料和饲喂 这对提高肉猪的增重速度和饲料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也是肉猪日常饲养管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的工作特别是在后期,肉猪沉积一定数量的脂肪后,食欲往往会下降,更应引起注意 将饲料粉碎后根据营养成分按比例配合调制后,呈干粉状饲喂在自由采食自动饮水的条件下,可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圈舍利用率饲喂干粉料时,饲料的粉碎细度:30千克以下的小肉猪颗粒直径在0.5-1毫米为宜,30千克以上,颗粒直径以2-3毫米为宜,过细的粉料易粘于舌上较难咽下,影响采食量,同时细粉易扬而引起肺部疾病 2、饲喂管理 自由采食与限量饲喂两种饲喂方法多次比较试验表明,前者日增重高背膘较厚,后者饲料转化效率高背膘较薄为了追求高的日增重用自由采食方法最好,为了获得瘦肉率较高的胴体采用限量饲喂方法最优。
饲喂环境必须有利于猪能方便吃到充足的饲料,应尽可能地减少同别的个体竞争饲料和饮水,还应能允许猪在圈内自由走动猪的采食过程十分简单猪首先从休息姿势起身,走向饲槽进行采食,然看走向水源去喝水,最后进行排泄或是返回休息处,从而结束采食过程因此,猪圈的设计必须有利于猪的这些活动最常见的错误是饲料和饮水的位置设置不当,使得猪从饲槽至水源的路上必须穿过休息区,这就增加了猪只相互打斗的可能性,既消耗了能量还会引起损伤 (五)公母猪应分开饲喂 去势猪通常比小母猪增重快,同样,去势猪采食量要比小母猪大得多,研究表明,去势公猪的饲料采食量要比小母猪高出5%,这方面的差别是由体重决定的已经发现,在去势公猪和小母猪之间的这种饲料采食量的差别通常发生在体重25-80千克 (六)肥育猪的饮水量与体重、环境温、湿度、饲料组成和采食量相关一般在冬季,其饮水量应为风干饲料量的2-3倍,或体重的10%左右;春秋季节,为采食风干饲料的4倍,或体重的16%;夏季为风干饲料的5倍,或体重的23%饮水设备以自动饮水器较好,或在圈内单独设立一槽,经常保持充足而洁净的饮水,让猪自由饮用 有四个因素影响猪的饮水量:一是圈内饮水槽位不足;二是乳头状饮水器的出水率不足;三是饮水器的高低不合适;四是饮水槽不卫生。
对猪在热应激期间的行为进行简单的观察就可弄清猪的饮水槽位是否足够 (七)做好调教工作 1、限量饲喂要防止强夺弱食 当调入肉猪时注意所有的猪都能均匀采食,除了要有足够长度的饲槽外,对喜争食的猪要勤赶,使不敢采食的猪能得到采食的机会,帮助建立群居秩序,分开排列、同时采食,如能采用无槽湿拌料喂养争食现象就会大大减少,但要掌握好投料量 2、固定地点,采食、睡觉、排便三点定位,保持猪栏干燥清洁 通常运用守候、勤赶、积粪、垫草等方法单独或交错使用进行调教例如:当小肉猪调入新猪栏时,已消毒好的猪床铺上少量的垫草,饲槽放入少量饲料,并在指定排便处堆放少量粪便,然后将小肉猪赶入新猪栏,发现有的猪不在指定的地点排便,应将其散拉在地面的粪便铲在粪堆上,并结合守候和勤赶,这样,很快就会养成三点定位的习惯有个别猪对积粪固定排便无效时,利用其不喜睡卧潮湿处的习性,可用水积聚于排便处,进行调教在设置自动饮水器的情况下,定点排便调教更会有效 做好调教工作,关键在于抓得早、抓得勤(勤守候、勤赶、勤调教) (八)做好防疫和驱虫工作 1、防疫 预防猪瘟、猪丹毒、猪肺疫、仔猪副伤寒、水疱病和病毒性痢疾等传染病,必须科学的免疫和预防接种。
做到头头接种,对漏防猪和新引进的种猪,应及时补接种新引进的种猪在隔离舍期间无论以前做了何种免疫注射,都应根据本场免疫程序接种各种传染病疫苗 仔猪在育成期前(70日龄以前)各种传染病疫苗均进行了接种,转入肉猪群后到出栏前无须再进行接种,但应根据地方传染病流行情况,及时采血监测,防止发生意外传染病 2、驱虫 肉猪的寄生虫主要有蛔虫、姜片吸虫、疥螨和虱子等体内外寄生虫,通常在90日龄进行第一次驱虫,必要时在135日龄左右进行第二次驱虫驱虫蛔虫常用驱虫净(四咪唑)每千克体重20毫克;丙硫苯咪唑,每千克体重100毫克,拌入饲料中一次喂服,驱虫效果较好驱除疥螨和虱子常用敌百虫,每千克体重0.1克,溶于温水中,再拌和少量的精料空腹前喂服 服用驱虫药后,应注意观察,若出现副作用时要及时解救,驱虫后排出的虫体和粪便,要及时清除发酵,以防再度感染 (九)认真解决猪舍小气候中不利因素对肉猪的影响 在肉猪高密度群养条件下,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氨气、硫化氢、甲烷等有害气体成分的增加,都会损害肉猪的抵抗力,使肉猪发生相应的疾患和容易感染疾病 1、在设有漏缝地板的肉猪舍里饲养生长肉猪,由于换气不良,舍温29-23℃时,贮粪沟里的粪便发酵最旺盛,空气中的碳酸气体含量大大增加,氨气含量比通风良好的肉猪舍最高标准量0.18%高出一倍,使肉猪气管受到刺激,增加了呼吸道病特别是肺炎的感染率,直接导致猪只生长速度下降。
2、肉猪舍内空气中尘埃量的多少也是影响肉猪健康的因素之一空气中的尘埃含量的增加,主要是由于利用低质量的颗粒饲料、把饲料撒地或干粉料所致据测验87%的患肺炎的肉猪发生在尘埃较多的猪舍里另外,尘埃虽不多,但氨气太浓,也会使肉猪发生严重的组织病变 3、高密度饲养的肉猪一年四季都需通风换气,但是在冬季必须解决好通风换气与保温的矛盾,不能只注意保温而忽视通风换气,这会造成舍内空气卫生状况恶化,使肉猪增重减少和增重饲料消耗在北方地区中午打开风机或南窗,下午3-4时关风机或窗户,就能降低舍内温度增加新鲜空气密闭式的猪舍要保持舍内温度15-20℃,相对湿度60-70% 在肉猪舍内潮湿、黑暗、气流滞缓的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