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物理第5章本章高考必考点专题讲座讲义含解析鲁科版选修320531217.doc
4页本章高考必考点专题讲座 一、传感器工作原理、常见敏感元件及应用1.传感器的工作原理传感器感受的通常是非电学量,如力、热、磁、光、声等,而它输出的通常是电学量,这些输出信号是非常微弱的,通常要经过放大后,再送给控制系统产生各种控制动作,传感器原理如框图所示―→―→―→―→2.常见敏感元件及特性(1)光敏电阻:光敏电阻在被光照射时电阻发生变化,光照增强电阻减小,光照减弱电阻增大2)金属热电阻:金属热电阻的电阻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3.传感器电路的分析方法同电路的动态问题分析一样,先从部分到整体,再到部分涉及到电路的计算问题时,由于敏感元件变化的特性,所以找准对应时刻、位置等,把握图象的信息非常重要[例1] 如图所示为某一热敏电阻(电阻值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且对温度很敏感)的I U关系曲线图1)为了通过测量得到如图所示I U关系的完整曲线,在图甲和乙两个电路中应选择的是图________;简要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电源电动势为9 V,内阻不计,滑动变阻器的阻值为0~100 Ω)(2)在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恒为9 V,电流表读数为70 mA,定值电阻R1=250 Ω。
由热敏电阻的I U关系曲线可知,热敏电阻两端的电压为________ V;电阻R2的阻值为________ Ω[解析] (1)应选择图甲,因为图甲电路电压可从0 V调到所需电压,电压调节范围大2)由题图知R2与热敏电阻串联后与R1并联接在9 V 电源上,总电流I=70 mA,R1=250 Ω设通过热敏电阻的电流为I2,通过R1的电流为I1,则I=I1+I2,故I2=I-I1=mA=34 mA由图象查得34 mA对应的电压为5.0 V,R2两端电压U2=9 V-5.0 V=4.0 V,所以R2=≈117.6 Ω[答案] (1)甲 因为甲电路电压可从0 V调到所需电压,电压调节范围大 (2)5.0 117.6二、自控电路的设计自控电路的设计考查内容全面,将传感器与力、电磁综合问题相结合,体现一定的设计、创新能力,成为高考命题的热点,自控电路的设计应注意以下几点:1.要明确设计意图,弄清控制条件和相应的自动控制原理2.要明确应选用哪种传感器,该传感器怎样感知控制条件及怎样转化为电学量输出3.选用什么样的执行机构,该执行机构怎样执行自动控制4.采用什么样的电路来实现自动控制明确传感器应用的一般流程:传感器转换、放大、传输―→执行机构[例2] 如图所示,A是浮子,B是金属触头,C为住宅楼房顶上的蓄水池,M是带水泵的电动机,D是弹簧,E是衔铁,F是电磁铁,S1、S2分别为触头开头,S为开关,J为电池。
请利用上述材料,设计一个住宅楼房顶上的自动注水装置1)连接电路图;(2)简述其工作原理(涉及的元件可用字母代替)[解析] (1)如图所示2)按图接好电路,合上开关S,水泵工作,水位升高,当浮子上升使B接触到S1时,左侧电路(控制电路)工作,电磁铁F有磁力,拉下衔铁E,使S2断开,电动机M不工作,停止注水,当水位下降使B与S1脱离,电磁铁电路停止工作,F无磁性,弹簧的弹力使D拉动E,使S2接通,M工作[答案] (1)见解析图 (2)见解析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