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大学生就业管理.ppt

37页
  • 卖家[上传人]:飞***
  • 文档编号:51501274
  • 上传时间:2018-08-14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543.93KB
  • / 3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大学生就业认识与管理2013年毕业的大学生人数 在700万左右,比2012年的 680万人数增加20万左右 而2004年,全国才280万毕 业大学生大学生人数不 断增多,已经成为近年来 需要解决就业岗位的首要 考虑因素今年,中国将有727万名研究 生、大学生外加去年未 找到的毕业生,可预计2014 年的高校就业人数多达810 万大学生就业现状2013年中国高校毕业生700万左右,被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季”而 2014年在此基础上仍有增长,将近727万,成为2013年后的“史上更 难就业季”2013年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状况调查报告分析:Ø 毕业生落实率 从被调查的毕业生总体统计来看,毕业生毕业时“已确定单位” 的比例为43.5%,“升学”与“出国/出境”的比例合计为16.8%如 果将表1中第1~6项均视为“确定去向”的话,则毕业生毕业时的“ 落实率”达到了71.9% 从学历层次的比较来看,就业状况落实率呈现两头高中间低的特 点:博士生和硕士生的落实率最高,均为86.2%;其次是专科生,为 79.7%;本科生的落实率最低,为67.4% 从性别之间的比较来看:男性落实率显著高于女性。

      男性落实率 为77.3%,女性为65.9%,两者相差11.4个百分点性别差距主要体 现在“已确定单位”和“自主创业”两项上,男性分别高出9.8和1.3 个百分点 从学校类型的比较来看:高职大专院校的落实率最高,为78.1% ;其次是“211”(包括“985”)重点大学,为75.5%;普通本科院校 排第三,为75.4%;独立学院和民办高校的落实率最低,仅为44.3%  从学校所在地的比较来看:东、中、西部地区高校之间存在显著 差异,西部地区高校的落实率远低于东部和中部东、中、西部高校 的落实率分别为80.3%、74.0%、58.1%Ø 就业分布 第一,按就业地区划分:在京津沪地区工作的毕业生占12.8%, 在东部地区工作的毕业生占46.0%,在中部地区工作的毕业生占 22.2%,在西部地区工作的毕业生占19.0% 第二,按就业地点划分:在省会城市或直辖市工作的毕业生占 52.6%,在地级市工作的占33.4%,在县级市或县城工作的占11.2%, 在乡镇工作的占2.2%,在农村工作的占0.5% 第三,按工作单位性质分:11个单位类型按照比例由高到低的排 列顺序依次为:(1)私营企业占38.2%;(2)国有企业占30.2%; (3)三资企业占7.6%;(4)国家机关占5.8%;(5)其他企业占 4.0%;(6)其他事业单位占3.9%;(7)医疗卫生单位占3.5%;(8 )科研单位占1.6%;(9)高等学校占1.4%;(10)中小学占1.2%; (11)乡镇企业占0.6%。

       第四,按工作类型划分:7个工作类型按照比例由高到低的排列 顺序依次为:(1)专业技术人员37.7%;(2)商业和服务人员 16.2%;(3)国家机关、党群组织、事业单位管理人员12.4%;(4 )企业管理人员11.6%;(5)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10.9%;(6 )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及有关人员4.7%;(7)农、林、 牧、渔、水利业生产人员0.9%从分布结构看,毕业生就业的 工作类型比较分散,有5个类型的工作比例达到两位数 第五,按行业划分:在19个行业中按比例由高到低的行业 顺序是:(1)制造业为13.9%;(2)金融业为13.0%;(3) 建筑业为11.5%;(4)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软件业为 11.1%;(5)电力、煤气和水的生产和供应业5.5%;(6)教 育为5.0%;(7)卫生、社会保障与福利4.9%;(8)科学研 究、技术服务、地质勘查3.6%;(9)房地产3.3%;(10)交 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为3.1%;(11)批发零售3.1%;(12) 农林牧渔3.0%;(13)公共管理与社会组织3.0%;(14)采 矿业2.2%;(15)租赁和商务服务业2.0%;(16)文化体育 娱乐2.0%;(17)住宿餐饮1.5%;(18)居民服务0.9%;( 19)水利环境公共设施管理0.7%。

      前4个行业比例合计达到49.6%,接近一半这4个行业分别属 于以下两种类型:工业(制造业和建筑业)、新兴服务业(信 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金融业)教科文卫体等事业部门合计 占比为15.4%Ø 求职状况调查也对高校毕业生求职时的状况进行了调查,统计结果显示: 择业意向 本次调查共涉及16种因素,按照影响程度从重到轻的 顺序排列如下:1、发展前景好;2、利于施展个人的才干;3、福利 待遇好;4、工作稳定;5、经济收入高;6、符合自己的兴趣爱好;7 、工作单位的声誉好;8、能获得权力和社会资源;9、对社会的贡献 ;10、工作自由;11、工作舒适、劳动强度低;12、工作单位的规 模大;13、工作单位在大城市;14、专业对口;15、可兼顾亲友关 系;16、能够解决户口问题可见,毕业生最看重的是个人发展和福 利待遇 求职渠道 已确定单位者的求职渠道被选的比例由高到低依次排列 为:1、学校(包括院系)就业指导机构发布的需求信息34.0%;2、 网络招聘信息27.0%;3、父母、亲戚介绍的信息8.8%;4、朋友或熟 人介绍的信息8.1%;5、从企业得到的招聘广告7.8%;6、在人才洽 谈会获得的信息4.7%;7、实习单位提供的信息4.4%;8、专门性的 人才招聘信息刊物2.2%;9、从职业介绍机构获得的信息1.6%;10、 新闻媒介的零散招聘广告1.3%。

        求职数量 在需要求职的毕业生中,在择业过程中毕业生递交过 求职简历的单位数平均为12.9个,接受过面试的单位数平均为5.3个, 曾表示愿意接收的单位数平均为2.6个进一步的分析发现,求职单位 的数量与求职成功率有一定的联系,求职成功者付出了较大的努力 “已经确定单位”的毕业生平均求职单位数为14.1个,“待就业”者 为9.9个;“已经确定单位”的毕业生参加面试的单位数为6.0个,“ 待就业”者为3.8个;“已经确定单位”的毕业生获得接受的单位数为 2.9个,“待就业”者为1.9个统计数据还显示出“待就业”者存在 “有业不就”的现象 求职费用 排除求职总费用在0元以下和10000元以上的奇异值后 ,2013年高校毕业生为求职而花费的相关费用人均为1766元其中 ,求职简历的制作130元;交通费258元;招聘会门票142元;通信费 用170元;购置服装费313元;人情、礼品费用438元;其他相关费用 349元已确定单位”者的总求职费用为1749元,而“待就业”者 为1791元,说明求职结果与求职费用之间没有显著的相关联系,在求 职过程中过分地增加支出并不一定能够提高求职的成功率。

       就业指导课程 从毕业生对学校开设的就业指导课或讲座的帮助 程度看,有8.2%的毕业生认为帮助很大,有19.0%的毕业生认为帮助 较大,有50.4%的毕业生认为帮助一般,有15.3%的毕业生认为帮助 较小,有7.1%的毕业生认为没有帮助对大学生就业状况进行了简单的分析了解 ,我们才能有针对性地对大学生就业进行 管理;大学生就业管理也能给大学生就业 提供很大的帮助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大学生的就业管理 吧大学生就业的个人策略大学生要找到自己的个人就业策略,需了解目前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 素和一些误区:Ø影响因素:可以看出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因素很多,这些因素总体上可以分为政 府、高校、就业市场、用人单位和毕业生等五个方面 (一)政府因素的影响 政府在大学生就业中通过调整经济发展速度和产业结构,优化高等教育结 构,调整就业政策来扩大用人需求,控制毕业生整体流向1.经济增长速度影响就业劳动力需求是一种派生的需求,劳动力需求总量主要取决于经济增长 创造 的工作岗位的数量,这个数量又取决于经济增长速度和经济结构2.经济增长方式影响就业粗放型和集约型方式两种经济增长方式对就业的影响正好相反,以牺牲自 然资源为代价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对劳动者素质要求相对较低,一些低素质 劳动者可以获得更多的就业机会。

      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技术含量高的集 约型增长方式更有利经济可持续稳步增长,但就业机会可能会减少3.所有制结构对就业容量有着重要影响一般说来,混合所有制结构比单一所有制结构更有利于就业数量的扩 大4.产业结构对就业影响最大例如,加快发展第三产业,既是国民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的需要,也是 创造更多高校毕业生就业岗位的需要5.就业政策的影响 大学生就业政策是国家制定的毕业生资源的配置原则和方式,体现了 特定时期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体现了国家对毕业生就业的导向 性、调控性和约束性因此对毕业生的流向产生着巨大的影响二)高校因素的影响大学生培养质量和结构决定着能否满足社会的人才需求,因此是影响 毕业生就业的决定性因素毕业生个人的学习成绩、实际能力、学校 的名气及专业等与高校相关因素在毕业生就业中具有较大的影响1.学生培养质量的影响我国高校学生培养长期受计划经济的影响,实行的是整齐划一的培养 模式,学校基本上按照统一的教学计划、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培养学 生,忽视社会的实际需要和学生个性培养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 对接不上是影响毕业生就业的十分关键的因素2.人才培养结构的影响高校在学历和专业结构上应保持合适的比例,才能使供需关系处于平 衡状态。

      从专业结构上分析,与我国产业发展结合紧密的机械、电 子、电力、制造、信息等工科专业供不应求,而财经、历史、中文、 哲学、体育等学科专业出现了供过于求的状况3.就业指导的影响 目前高校在就业指导中存在就业指导工作人员专业知识和能力达不到 学生要求,同毕业生的个别沟通和指导不够,毕业生信息来源渠道不 畅,对学校就业政策、工作流程缺乏了解等问题,这些问题对于毕业 生掌握就业技巧和方法,提高择业能力,实现充分就业将产生不利影 响三)就业市场的影响 毕业生就业市场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毕业生就业制 度改革的需要而建立的,它运用市场机制为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提供服 务,以达到对毕业生资源的合理配置毕业生就业市场是一个有形市 场和无形市场相互结合、共同构成的人才供求平台,毕业生和用人单 位通过这个平台进行双向选择1.市场主体的影响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是市场的两个主体这两个主体的供给和需求数量 影响着市场的供求状态,使市场在供不应求、基本平衡和供过于求三 种状态间运动,市场供求的基本平衡是市场的最佳状态,供不应求或 供过于求都是不良的市场状态2.市场规则的影响 市场交换方式和规则影响着就业的实现水平,也影响着人才供求和流 动。

      3.市场效率的影响市场运行手段的信息化和现代化是就业市场实现统一、规范、高效的 基本保障就业市场只有实现高度的信息化、统一化,才能确保各地 区、各行业、各单位的求职与需求信息畅通、资源共享,降低毕业生 和用人单位的就业和招聘成本四)用人单位的影响 作为人才的需求方,用人单位在大学生就业中的作用不言而喻随 着我国政治、经济、人事、劳动等改革的不断深化,用人单位在用人 机制、观念等方面也发生了较大变化,对毕业生就业产生了较大影 响1.需求数量的影响 过去作为毕业生就业主渠道的国有企业改组改制,普遍采取减员增效 的措施,引进毕业生数量明显减少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精简机构, 压缩编制,公务员普遍实行公开招考,使毕业生进入机关、事业单位 的门槛增高,机会减少我国还面临城镇新增劳动力增加、农民进城 打工增加和下岗失业人员增加的“三峰叠加”的局面,也更增加了毕 业生就业的难度2.用人观念的影响 部分用人单位在引进毕业生时脱离单位实际需要一味抬高学历门槛, 造成人才浪费,也加大了单位的引进成本;有的单位缺少整体、长 远、发展的人才观,在毕业生引进上采取短期行为,不进行必要的人 才储备在毕业生访谈中一些同学反映许多单位都要求应聘人要有实 际工作经验,以减少单位培训。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