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2中级财务管理讲义 第八章 财务分析与评价(二).doc
5页20122012 中级财务管理讲义中级财务管理讲义 第八章第八章 财务分析与评价财务分析与评价( (二二) )(三)因素分析法 1.含义 因素分析法是依据分析指标与其影响因素的关系,从数量上确定各因素对分析指标影响方向和影响程度的一种方法 2.具体方法 因素分析法具体有两种,一为连环替代法;二为差额分析法其中连环替代法为基本方法,差额分析法为简化方法 【连环替代法的原理分析】 设某一财务指标 N 是由相互联系的 A、B、C 三个因素组成,计划(标准)指标和实际指标的公式是: 计划(标准)指标 N 0 =A 0 ×B 0 ×C 0 实际指标 N 1 =A 1 ×B 1 ×C 1 该指标实际脱离计划(标准)的差异(N 1 -N 0 =D) ,可能同时是上列三因素变动的影响在测定各个因素的变动对指标 N 的影响程度时可顺序计算如下: 计划(标准)指标 N 0 =A 0 ×B 0 ×C 0 (1) 第一次替代 N 2 =A 1 ×B 0 ×C 0 (2) 第二次替代 N 3 =A 1 ×B 1 ×C 0 (3) 第三次替代实际指标 N 1 =A 1 ×B 1 ×C 1 (4) 据此测定的结果: (2)-(1)N 2 -N 0 ……………为 A 因素变动的影响 (3)-(2)N 3 -N 2 ……………为 B 因素变动的影响 (4)-(3)N 1 -N 3 ……………为 C 因素变动的影响 三因素影响合计: (N 2 -N 0 )+(N 3 -N 2 )+(N 1 -N 3 )=N 1 -N 0 【注意】如果将各因素替代的顺序改变,则各个因素的影响程度也就不同。
在考试中一般会给出各因素的分析顺序 【差额分析法的基本公式】 A 因素变动的影响=(A 1 -A 0 )×B 0 ×C 0 B 因素变动的影响=A 1 ×(B 1 -B 0 )×C 0 C 因素变动的影响=A 1 ×B 1 ×(C 1 -C 0 ) 【提示】差额分析法公式的记忆:计算某一个因素的影响时,必须把公式中的该因素替换为实际与计划(或标准)之差在括号前的因素为实际值,在括号后的因素为计划值 注意: 1.因素分解的关联性 (指标与因素存在因果关系) 2.因素替代的顺序性替代因素时,必须按照各因素的依存关系,排列成一定的顺序并依次替代,不可随意加以颠倒,否则就会得出不同的计算结果 3.顺序替代的连环性 (每次替代是在上一次的基础上进行的) 4.计算结果的假定性分析时应力求使这种假定合乎逻辑、具有实际经济意义,这样,计算结果的假定性,才不至于妨碍分析的有效性 【例 8-1】某企业 2009 年 10 月某种原材料费用的实际数是4620 元,而其计划数是 4000 元实际比计划增加 620 元由于原材料费用是由产品产量、单位产品材料消耗量和材料单价三个因素的乘积构成的,因此,就可以把材料费用这一总指标分解为三个因素,然后逐个来分析它们对材料费用总额的影响程度。
表 8-1 项目 单位 计划数 实际数 产品产量 件 100 110 单位产品材料消耗量 千克 8 7 材料单价 元 5 6 材料费用总额 元 4000 4620 根据表 8-1 中资料,材料费用总额实际数较计划数增加 620 元运用连环替代法,计算各因素变动对材料费用总额的影响 『正确答案』 分析公式:材料费用总额=产量×单位产品材料消耗量×材料单价 计划指标:100×8×5=4000(元) ① 第一次替代:110×8×5=4400(元) ② 第二次替代:110×7×5=3850(元) ③ 第三次替代:110×7×6=4620(元) ④ 实际指标: ②-①=4400-4000=400(元) 产量增加的影响 ③-②=3850-4400=-550(元) 材料节约的影响 ④-③=4620-3850=770(元) 价格提高的影响 400-550+770=620(元) 全部因素的影响 【例 8-2】仍用表 8-1 中的资料,采用差额分析法计算确定各因素变动对材料费用的影响 『正确答案』 分析公式:材料费用总额=产量×单位产品材料消耗量×材料单价 (1)由于产量增加对材料费用的影响为: (110-100)×8×5=400(元) (2)由于材料消耗节约对材料费用的影响为: 110×(7-8)×5=-550(元) (3)由于价格提高对材料费用的影响为: 110×7×(6-5)=770(元) 三、财务分析的局限性 财务分析对于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绩,评价企业的偿债能力和经营能力,帮助制定经济决策,有着显著的作用。
但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财务分析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 资料来源的局限性1.报表数据的时效性问题(过去的数据) 2.报表数据的真实性问题(报表信息可能与实际不符,如利润操纵) 3.报表数据的可靠性问题(不一定准确反映企业客观实际) 4.报表数据的可比性问题(会计政策和会计处理方法可能变化)5.报表数据的完整性问题(报表数据是有限的) 财务分析方法的局限性 对于比较分析法来说,在实际操作时,比较的双方必须具备可比性才有意义 对于比率分析法来说,比率分析法是针对单个指标进行分析,综合程度较低,在某些情况下无法得出令人满意的结论;比率指标的计算一般都是建立在以历史数据为基础的财务报表之上的,这使比率指标提供的信息与决策之间的相关性大打折扣 对于因素分析法来说,在计算各因素对综合经济指标的影响额时,主观假定各因素的变化顺序而且规定每次只有一个因素发生变化,这些假定往往与事实不符 无论何种分析法均是对过去经济事项的反映随着环境的变化,这些比较标准也会发生变化而在分析时,分析者往往只注重数据的比较,而忽略经营环境的变化,这样得出的分析结论也是不全面的 财务分析指标的局限性 1.财务指标体系不严密 每一个财务指标只能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或经营状况的某一方面,每一类指标都过分强调本身所反映的方面,导致整个指标体系不严密。
2.财务指标所反映的情况具有相对性 在判断某个具体财务指标是好还是坏,或根据一系列指标形成对企业的综合判断时,必须注意财务指标本身所反映情况的相对性因此,在利用财务指标进行分析时,必须掌握好对财务指标的“信任度” 3.财务指标的评价标准不统一 比如,对流动比率,人们一般认为指标值为 2 比较合理,速动比率则认为 1 比较合适,但许多成功企业的流动比率都低于 2,不同行业的速动比率也有很大差别,如采用大量现金销售的企业,几乎没有应收账款,速动比率大大低于 1 是很正常的相反,一些应收账款较多的企业,速动比率可能要大于 1因此,在不同企业之间用财务指标进行评价时没有一个统一标准,不便于不同行业间的对比 4.财务指标的计算口径不一致 比如,对反映企业营运能力指标,分母的计算可用年末数,也可用平均数,而平均数的计算又有不同的方法,这些都会导致计算结果不一样,不利于评价比较例·多选题】在财务分析中,资料来源存在局限性,理由包括( ) A.报表数据的时效性问题 B.报表数据的真实性问题 C.报表数据的可比性问题 D.报表数据的完整性问题 『正确答案』ABCD 四、财务评价 财务评价,是针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情况进行的总结、考核和评价。
它是以企业的财务报表和其他财务分析资料为依据,注重对企业财务分析指标的综合考核 财务综合评价的方法有很多,包括杜邦分析法、沃尔评分法等目前我国经营绩效评价主要使用的是功效系数法 【例·单选题】财务综合评价的方法有很多,目前我国企业经营绩效评价主要使用的是( ) A.杜邦分析法 B.沃尔评分法 C.功效系数法 D.专家判断法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财务综合评价的方法有很多,包括杜邦分析法、沃尔评分法等目前我国企业经营绩效评价主要使用的是功效系数法。






![河南新冠肺炎文件-豫建科[2020]63号+豫建科〔2019〕282号](http://img.jinchutou.com/static_www/Images/s.gi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