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史ppt课件.ppt
29页了解新疆三史,建设建设美好家园,主要内容,一、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二、新疆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共同聚居与开发的 地区 三、新疆自古以来就是多种宗教并存的地区,新疆概况新疆历史悠久(2000多年),民族众多(多民族),物产丰富(水土光热),文化灿烂(多宗教、多种文化汇集、高昌、交河、楼兰、克孜尔千佛洞、香妃墓等)现在新疆生活着维吾尔、汉、哈萨克、回、柯尔克孜、蒙古、乌孜别克、锡伯、俄罗斯、塔吉克、塔塔尔、满、达斡尔等十三个主要民族,现在新疆的民族成分以达到55个之多,组成了一个团结、和睦、奋进的民族大家庭疆”,新疆从古到今的数千年历史,民族迁徙、政权更迭,社会经济变迁,思想文化演进,历史事件层出不穷,概括的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即“三个自古以来”:第一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第二新疆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共同聚居与开发的地区 第三新疆自古以来就是多种宗教并存的地区,(一)“西域”与“新疆”概念由来“西域”概念“新疆” 概念,第一、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新疆”的概念清朝统一全国后,把那些被清朝重新统一的一些地区都称为“新疆”,之所以称这些地区为“新疆”,就整个清代以前中国历史的发展来说,并不是“新辟疆土”之意,因为上述地区自秦汉时期就是中国固有的领土,历代中央政权都在这里设官置守,行使主权。
之所以将其称之为“新疆”是由于清朝取代了明朝,原来属于明朝管辖的地方或明朝以前历朝管辖的地方,自然应当归于清朝,因此,这些地方只不过是由清朝重新统一了而已清朝在平定准噶尔政权和大小和卓叛乱以后,在各类文献包括皇帝的谕旨和大臣的奏折中,都把今新疆地区称为“新疆”,或并称“西域新疆” 在当时清政府看来,“西域”是中国西部地区的总称,它包括今青海、西藏、新疆,并且一直到达清朝统治势力所达到的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广大地区,此范围比当时清朝政府称为“新疆”的范围大得多西域作为新疆的古代名称,从汉朝一直沿用到清朝前期,作为直属于中央政府、相当于省一级行政区被编撰国家法典《大清一统志》中19世纪70年代,左宗棠平定阿古柏入侵,迫使沙俄从伊犁撤出后,在奏折中提出“他族逼迫,故土新归”1884年清朝在新疆建省,并通行新疆之名二)历代中央政权对新疆的行政管理 1.汉朝对西域管理:前60西域都护、西域长史 2.魏晋南北朝各政权对西域的管理 3.隋唐时期对西域管理:安西、北庭都护府 4.元朝统一西域:别失八里等处行尙书省 5.明代:哈密卫等 6.清朝对新疆的管理 前期对新疆的治理:(1762)伊犁将军 后期对新疆的管理:(1884)新疆省,(三)历代中央政权在新疆设立的军事机构与驻军在国家拥有的领土上设立军事机构并驻军,是行使国家主权的重要标志。
历代中央政权在西域一直设立有军事机构,并派驻大量军队,行使管辖权和自卫权 (1)汉朝在西域的驻军与屯田(瀚海军、玉河军) (2)唐朝在西域行使驻军权(府兵制、安西四镇) (3)元朝在西域的驻军(新附军、蒙元军) (4)清朝在新疆的驻军(绿营兵、八旗兵),(四)历代中央政权在新疆实施的赋税制度与法律制度在所辖领土内,征收赋税,推行中央政府统一的法律制度,也是国家行使主权的重要标志之一新疆历史的发展证明,历代中央政权在这里也有效地行使了赋税征收权和最高司法权 (1)汉朝时期西域的贡赋 (2)魏晋南北朝时期朝贡 (3)唐朝在西域的赋税制度(租庸调制、均田制) (4)元朝在西域的赋税制度 (5)清朝在新疆的赋税制度,二、新疆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共同聚居与开发的地区 (一)新疆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共同聚居的地区 1.先秦至秦汉时期 西域诸民族:塞人、月氏人、乌孙人、羌人、汉人、匈奴人 2.魏晋至明朝时期的西域诸民族 鲜卑人、柔然人、高车人、口厌 哒人、吐谷浑人、悦般人、突厥人、吐蕃人、回纥人、契丹人、蒙古人3.清至民国新疆的诸民族维吾尔族、汉族、回族、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蒙古族、塔吉克族、满族、达斡尔族、锡伯族、乌孜别克族、俄罗斯族、塔塔尔族。
4.新疆民族格局的形成清代至民国时期,大致形成了今天新疆各民族的基本格局这包括分布区域、民族数量、经济形态等但这种基本格局并非意味着没有变化,因为新疆是中国的领土,必然存在着其他民族成员进入新疆从事劳动生产等活动三)当代新疆民族状况各族人口的分布从全区民族分布情况来看,也呈现出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互相交错居住的态势 其中维吾尔族遍及全疆,83%分布在南疆的和田、喀什、阿克苏和库尔勒等地 汉族遍布天山南北,主要分布在天山北部和天山东部一带 哈萨克族主要分布在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木垒哈萨克自治县和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 蒙古族主要聚居于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及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 回族遍布天山南北,主要居住在昌吉回族自治州及焉耆回族自治县柯尔克孜族主要居住在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及邻近地区 塔吉克族主要居住在帕米尔高原 锡伯族主要居住在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和霍城县及巩留县 乌孜别克族主要分布在伊犁、塔城、乌鲁木齐等地 满族分布在全疆各地达斡尔族主要聚居在塔城和霍城等地 塔塔尔族主要分布在伊宁、塔城和乌鲁木齐 俄罗斯族主要分布在伊犁、塔城、阿勒泰和乌鲁木齐等地新疆各族人口的增长:解放时仅有13个民族,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时新疆的民族成份已经增加到55个。
2000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的统计,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总人口为1846.26万人;2004年底,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统计局抽样调查,全区人口为1963.11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约占60.5% 2005年底,新疆全区常住总人口为2010.35万,2010年11月1日21813334人,汉族人口8746148人,占总人口的40.1%,各少数民族人口13067186人,占总人口的59.9%其中人口总数排在前三名的是喀什地区(397万)、乌鲁木齐市(311万)、伊犁州直属县(248万)新疆民族历史发展的特点 1、民族团结合作始终是新疆民族发展历史的主流 2、各民族团结合作始终是新疆社会发展与进步的生命线 3、各民族间相互学习借鉴是各民族不断发展进步的不竭动力新疆民族历史发展给我们的启示: 心 系 中 华 和 而 不 同 兼 收 并 蓄 各 展 异 彩,三、新疆自古以来就是多种宗教并存的地区,(一)新疆多种宗教并存格局的形成 一、外来宗教传入前的新疆宗教 1、原始宗教前期的观念鬼魂崇拜、自然崇拜、动植物崇拜、图腾崇拜、生殖崇拜、祖先崇拜 2、原始宗教后期的宗教—萨满教(巫术,男称觋,女称巫)萨满教在新疆古代各民族中都十分盛行。
迄今,在维吾尔、哈萨克、锡伯、达斡尔、柯尔克孜等民族中还程度不同地保留着萨满教的习俗二)外来宗教传入新疆(汉唐时期) 1、祆教传入新疆祆教大约在公元前4世纪,经过中亚传入新疆是最早传入新疆的外来宗教 2、佛教传入新疆公元前1世纪,佛教传入新疆于阗从7世纪起,佛教开始衰落三)多种宗教并存格局的形成佛教之后,道教、景教与摩尼教又相继传入 1、道教:从中原传入新疆的时间大约在公元4-5世纪 2、摩尼教:又称“明教”、“明尊教”公元6世纪前后,摩尼教传人新疆 3、景教:又称波斯教、弥施教,是中国对基督教的一个早期派别的称谓景教传人新疆的时间大约在公元6世纪道教、景教与摩尼教的传人,使新疆多种宗教并存的格局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汉-唐这一时期新疆逐渐形成以佛教为主要宗教的多种宗教并存的格局二 ) 新疆多种宗教并存格局的演变 一、伊斯兰教传入新疆 1、伊斯兰教的传入时间公元9世纪末至10世纪初,喀喇汗朝统治者由于政治斗争的需要接纳了来自中亚的伊斯兰教教徒,最终导致伊斯兰教传入新疆 2、伊斯兰教传入的范围 于阗王国、高昌回鹘王国、喀拉汗王朝 3、多种宗教并存格局的演变佛教被逐出塔里木盆地西部和南部地区后,五代十国-元代新疆形成了南疆以伊斯兰教为主;北疆以佛教为主的多种宗教并存的格局。
各个宗教都十分活跃,新疆进入多种宗教并存与繁盛时期三)新疆多种宗教并存格局的发展1、伊斯兰教在新疆的发展(明清至今)伊斯兰教于16世纪初最终取代佛教成为新疆的主要宗教明代以后形成以伊斯兰教为主要宗教的多种宗教并存的新格局形成2、藏传佛教、天主教、基督教与东正教在新疆的传播藏传佛教于唐代随吐蕃传人新疆19世纪到20世纪初,天主教和基督教开始在新疆广泛传播18世纪东正教随着大批俄罗斯人的到来传入新疆这些宗教的传入,进一步丰富了新疆多种宗教并存的格局四)当代新疆宗教概况近现代以来,新疆继续维持了多种宗教并存的基本格局现有宗教:伊斯兰教、佛教、基督教、天主教、东正教和道教伊斯兰教是新疆地区信仰民族和人口最多、分布地域最广、社会影响最大的宗教,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