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区域活动--生活操作区.docx
7页区域活动----生活操作区区域游戏活动的定义幼儿园区角游戏活动又称为区域游戏活动,是教师根据教育目的和幼儿发展水平,有目的、有筹划地创设多样的活动环境,投放多种活动材料,让幼儿在宽松和谐的环境中,按照自己的意愿和能力,自主的选择学习内容和活动伙伴,积极进行操作、摸索、交往的活动幼儿园区域活动的类型一、 根据区域活动内容:建构区、表演区、阅读区、美工区、益智区二、根据区域活动性质:常规区域、主题区域、特色区域游戏倾向性:游戏倾向性的活动是幼儿喜欢选择的比较热闹,更富有发明性和变化性 涉及:角色区、表演区、建构区学习倾向性:学习倾向性的区域是教师根据教育目的投放材料,因而目的性更强,更具有学习和技能练习的成分,教师通过控制材料支持或引导幼儿的活动相对来讲比较安静,有一定的规则,讲究秩序,对于幼儿智能和动作发展有益,也有助于幼儿良好学习品质的形成涉及:科学区、益智区、美工区、生活操作区生活操作区一、活动内容与核心经验(一)生活内容1.生活技能联系的活动(1)舀的练习:设计根据:针对有些幼儿对于使用勺子仍然困难提供材料:勺子和花生米、豆子等,让幼儿进行舀东西的专门训练,锻炼动手能力2)扣扣子的练习:设计根据:为幼儿自己穿衣服打基本。
投放材料:粘扣、按扣、带扣眼的扣子、盘扣,教室设计有趣的材料让幼儿单独练习,纯熟后过渡到穿衣服自己扣好扣子3)叠衣服的练习:最初可以用长方形或正方形手绢让幼儿练习简朴的折叠,纯熟后让幼儿叠自己的衣服裤子,锻炼生活自理能力4)系的练习:最初提供彩色的丝带,让幼儿用打结的方式;练习系蝴蝶结,逐渐换成用纸板等材料做的鞋面,让幼儿练习穿鞋带、系鞋带(5)剥种子练习:对于中班幼儿提供葵花子、花生、开心果、松子等让幼儿去壳后分享(6)使用工具的练习:提供大小不一的螺丝和螺丝帽,让幼儿练习拧螺丝帽、安全的刀子切水果、榨汁的练习,锤子钉钉子、螺丝刀紧螺丝(7)整顿学习用品的练习:大班末期,自己整顿书包、文具盒、书、文具、本子等养成有序收拾学习用品的习惯2.精细动作发展的练习(1)抓的练习:由易到难五指抓、三指抓、二指抓教师提供乒乓球、核桃等物品让幼儿练习根据幼儿的能力活动材料的逐渐变小2)倒的练习:小班初期让幼儿倒颗粒状的大米,珠子等,能力提高用杯子倒水、用茶壶倒茶,桌布增长难度3)串的练习:给小班幼儿提供多种可以串的活动材料,开展穿项链,串扣子等活动4)夹的练习:提供大小不同样的塑料夹,镊子来让幼儿夹某些物品,一边锻炼手眼协调能力。
5)拧的练习:收集多种化妆品瓶子、饮料瓶子,让幼儿练习拧瓶盖6)编制的练习:涉及上下交替穿梭练习,编辫子,用织布机织布等二、活动的一般流程1. 理解新材料生活操作区的材料一次不适宜投放过多,一般投放2-3种新材料即可,一次投放太多新材料容易让幼儿眼花缭乱,无所适从教师可以在投放材料后及时向幼儿推介新材料,协助幼儿结识、理解新材,明确新材料的性质、特点及玩法2. 选择材料一般状况下,教师简介完新材料后,幼儿就可以进区开始活动了,教师请幼儿在众多的生活操作区材料中自主选择材料进行操作练习但是针对小班浮现游离不定期,教师可觉得幼儿选择材料并合适提供建设性意见,协助幼儿拟定操作材料3. 自主操作幼儿行为教师行为非常专注并纯熟操作不进行任何干预拿到材料不知所措,迟迟不动手思考幼儿与否对材料玩法不熟悉,考虑以同班的身份介入,巧妙地通过再次示范协助幼儿理解材料玩法频繁更换材料,不能用心投入操作时1.判断材料与否太过熟悉而失去爱好 2.判断与否由于不会玩而换材料 3.判断材料对幼儿缺少挑战性而导致幼儿之间因选择材料而发生争执观测幼儿与否能自主协商解决,如不能解决教师介入,通过现实情景协助幼儿获得解决矛盾的经验4. 整顿材料生活操作区材料的特点是数量较多且种类较杂,一不小心容易弄混或者丢失,因此教师应当注意协助幼儿养成良好的收拾整顿物品的习惯,规定幼儿每次操作完毕后将材料恢复原状并物归原位,以便与其她幼儿下一次操作。
5. 分享与交流生活操作区的操作结束后,教师可以组织幼儿间的分享、交流,重点分享材料的新玩法,幼儿的新经验小班教师可以协助幼儿总结其她幼儿的玩法积累新经验)教师表扬孩子对材料的创新使用,从而开发出材料更好更多的玩法三、评价的一般要点区域环境的创设区域中的幼儿区域中的教师1.区域空间与否适度封闭,有助于幼儿用心操作2.材料与否有明确的目的性和层次性,适合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操作3.材料与否适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并根据幼儿的发展水平常常换玩法或提高难度4.材料与否分类明确、摆放整洁,有助于幼儿养成良好的取放常规1.幼儿与否对活动布满爱好2.幼儿与否能专注、投入地进行操作练习3.幼儿与否有良好的秩序感,可以有条理的操作4.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和手部精细动作与否得到不断的提高1.教师能否耐心细致的观测幼儿的操作,并根据需要及时介入幼儿活动2.教师能否根据幼儿浮现的问题予以适时、合适的指引3.教师能否根据幼儿的操作状况反思自身工作,及时调节区域环境和材料四、问题与对策问题1如何提高生活操作区材料的缺位性,吸引幼儿参与活动1.要从颜色和外型上吸引幼儿小班幼儿喜欢色彩鲜艳、形象生动的材料2.要从材料的投放方式上吸引幼儿。
教师可以在班级显眼的位置设立生活操作区,在玩具橱上依次摆放好材料,盛材料的托盘颜色艳丽,摆放整洁,在视觉上给以美感问题2如何不断提高材料的挑战性,激发幼儿持续活动的热情?1.增长,即在原有材料的基本上增长某些提示,不断提高活动的难度2. 删减,即通过减少材料或材料中的某些物品,来变化材料的玩法3.组合,即通过变化材料之间的组合方式变化游戏的玩法,提高游戏的难度和挑战性问题3 活动中幼儿频繁更换材料怎么办?1.材料不够吸引(前面已讲)2.年龄小,被无关因素干扰;尽量使操作区空间封闭某些,保持相对的安静和独立,可以让幼儿对墙壁操作等3.对材料不熟悉;教师注重新材料的简介,投放之前协助幼儿理解材料的玩法,通过情景示范,语言指引等方式问题4幼儿容易将生活操作区的材料弄混或散掉怎么办?1.在材料方面:除了用篮子或小碗盛放之外,最佳再用一种大一点的托盘统一盛放,及时散出来,幼儿也便于自己收集整顿;对于弄混教师可以再托盘上用图来标记2.在常规方面,教师培养幼儿自己收拾物品的习惯,散掉时及时收拾以免丢失问题5在生活操作区常常会用到剪刀、刀子等材料,如何保证幼儿自由活动的基本上保证幼儿的安全?1. 在选择材料上动脑经:选择专供幼儿使用的平头剪刀、塑料刀子,塑料螺丝刀2. 在材料保管上:教师找安全地方统一寄存在材料的使用和常规上下工夫问题6生活操作区常用的规则有哪些?1.从哪里获得材料,用完后要放回2.多种材料分类摆放,分别使用,不能弄混3.撒掉的材料及时收起来,避免丢失4.材料用完后要恢复原状,以便别的小朋友使用5.是用刀子剪刀等物品时注意保护自己,同步不要乱晃,一面伤到别人6.别人在使用危险物品时不要在她身边乱跑,以免浮现危险7.递交危险物品时要动作轻缓,将危险的一端握在自己的手中递交8.不能把颗粒小的物品往耳朵、鼻孔里塞问题7怎么针对不同个性的幼儿进行合适的指引1.大大咧咧,操作时满足于玩自身,并不完全按照教师的规定做:教师肯定其参与的积极性,同步故意识的提供某些需要耐心和精细动作的复杂材料,培养其做事耐心和坚持性。
2.认真型,讲一遍就能按规定做,但缺少灵活性:对于过度仔细不善变通的幼儿,教师肯定她的认真同步鼓励她发明性使用材料 故意识讲两种幼儿安排在一起活动,让她们互相影响,互相学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