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丝绸之路2.doc
5页教学设计模板1、 教学内容 小学语文S版二年级下册第八组第31课《丝绸之路》第二课时2、 教材分析(1) 教材内容结构特点 本课是一个历史小故事,按照时间顺序叙述了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的经历,介绍了著名的“丝绸之路”的开辟经过以及在中西方商贸和文化交流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整篇文章结构清晰,语言生动,叙述情节具体,刻画了张骞这个历史人物,赞扬了他对开辟丝绸之路的重要贡献,以及他面对困境不屈不饶,不忘使命的高尚品格2) 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是第八单元的第二篇文章,文章故事情节性强,极富有吸引力通过阅读,意在让学生对文章中的人物感兴趣,培养学生对历史知识和历史人物的兴趣,学习故事中人物的优秀品质,从中受到熏陶和感染3、学情分析(1) 学生的认知基础 这是本学期的最后一个单元,学生经过前期的学习,知识和技能已经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2) 学生的活动经验基础 二年级学生愿意感情朗读,乐于表演分角色朗读能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充分朗读,能让学生感受故事中人物的优秀品质,从而受到感染3) 学生学习遇到的困难 课文内容远离学生的现实生活,篇幅长,特别需要教师的有效引导4、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会认“匈、骞、继、贯”4个生字,会写“共、运、终、道、挨、 国、贵”7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说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的经历2)过程与方法: 默读课文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词语和句子的意思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核心素养): 通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丝绸之路的作用,感受张骞高尚品格和贡献5、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 掌握叙述主要事件的方法,能说出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的经历2) 教学难点 体会张骞忠贞爱国、百折不饶的精神,了解丝绸之路的意义6、 教学方法(个性化的教学) 充分朗读,感受人物的优秀品质,从中受到感染;多媒体辅助教学,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激发学习愿望;注意学习方法的渗透,让学生掌握阅读同类课文的学习方法7、媒体资源(网络 √白板 ipad 移动终端镜像投屏 PPT课件 flash课件 )8、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行为设计意图复习回顾,引入学习1、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一条不同寻常的路--丝绸之路,认识了一位了不起的人物,他是--张骞2、复习生词3、 教学生字1、观看丝绸之路及张骞图片2、复习上节课所学词语3、学写生字:运、道1、多媒体展现丝绸之路经过的路线,使学生了解这是联系欧亚两洲的一条交通大道,为理解课文内容,提供感性认识,引起学习兴趣。
2、词语复习,检查上节课所学,为学习课文扫清字词障碍小结(课件激趣,引入学习快速清晰地回顾文章主要内容,课件观察生字笔顺,引导学生主动识字,实物展台高效反馈书写情况精读故事,感悟人物 一、1、回顾全文,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2、 提问:出使西域的这一路上,张骞遇到了哪些困境,又是怎样做的?3、引导全班交流二、指导学习第一次出使西域的过程1、教师板书:历尽艰辛 2、课件出示第二、三自然段重点句子3、多媒体课件:途径地方的条件恶劣4、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第二、三自然段三、引导学习第二次出使西域的经过1、出示自学提示2、根据学生交流情况随机指导朗读,明确以下内容:一、1、简要叙述课文主要内容2、按照自学提示,自主学习:自学提示:(1)默读1--3自然段,划出面临困境的句子,读一读(2)把你的体会在小组中交流,相互补充3、全班交流二、学习第一次出使西域的经过1、随文理解“俘虏”“寡不敌众”的意思 2、齐读课文第一自然段的第二、三句话3、交流对“困难”的描写,抓住“十一年”“终于”体会张骞被软禁的时间之长4、交流对张骞的表现的描写5、有感情朗读课文第二、三自然段三、学习第二次出使西域的经过 1、自学提示:默读第4、5自然段,思考这部分写了哪些内容?2、小组内交流明确:第二次出使西域的时间、经过、结果。
以“自学提示”引领学生学习,掌握学习方法,形成自主学习能力 随文理解“软禁”的意思,同时抓住词语“马不停蹄”“忍饥挨饿”“吃尽了苦头”,辅助图片的补充,体会张骞所遭受的困难之大 重点抓住“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的使命”,体会张骞对自己的使命的坚持 小结(通过这一部分教学,让学生体会出张骞出使西域的千辛万苦,体会张骞始终不忘自己的使命,为达到目的而坚持不懈的精神师生总结明确主旨说说张骞是个怎样的人?教师板书:坚定、爱国播放视频 1、观看视频:体会丝绸之路的重要意义2、叙述张骞出使西域的经历帮助学生体会张骞的坚定、坚持的品质,体会丝绸之路的伟大意义小结(播放多媒体视频,再现当时情景,了解丝绸之路过去以及现在的重要历史意义 ,展望未来发展 课后作业激发爱国情课后作业把《丝绸之路》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培养学生的语言复述能力板书设计丝绸之路 历尽艰辛 张骞 → 西域 坚定爱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