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中考九级课内文言文备考讲义.doc

13页
  • 卖家[上传人]:枫**
  • 文档编号:433478011
  • 上传时间:2023-04-10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2.50KB
  • / 1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中考九年级课内文言文备考讲义九年级上册:《陈涉世家》------史记(司马迁) 一、词语解释二、句子翻译1、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 翻译:陈涉年轻年轻时,曾经同别人一道被雇佣耕地,(有一次她)停止耕作走到田畔高地上(休息),因失望而叹恨了好久2、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翻译:唉!燕雀怎么懂得鸿鹄的志向呢!3、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 翻译:适逢天下大雨,道路不通,估计已经误了时期误了期限,按法令都得杀头4、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翻译:目前逃走也是死,发动起义也是死,同样是死,为国事而死,好吗?4、天下苦秦久矣 翻译:天下老百姓苦于秦(的统治)好久了5、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翻译:扶苏由于多次劝谏的缘故,皇上派(她)在外面带兵6、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翻译:目前如果把我们的人假托是公子扶苏、项燕的部下,向天下人倡导,应当(有)诸多响应的人7此教我先威众耳翻译:这是教我们先威服众人罢了8、固以怪之矣 翻译:自然就诧怪这事了9、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翻译:又暗使派吴广往驻地旁边的丛林里的神庙中,夜间用篝火装作“鬼火”,又装狐狸叫,喊道。

      10、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翻译:第二天,戍卒中到处谈论,都在指指点点地看着陈胜11、 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翻译:吴广故意多次扬言要逃走,使尉恼怒,让她责辱吴广12、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翻译:虽然仅能免于斩刑,可是守卫边境而死的人一定也占十分之六七13、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翻译:况且大丈夫不死便罢,死就要干出大名声啊,王侯将相难道是天生的贵种吗?13、为坛而盟,祭以尉首 翻译:(用土)筑台,并(在台上)宣誓,用(两)尉的头祭天14、数日,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翻译:几天后,(陈胜)下令召集三老、豪杰一起来集会商量大事 15、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翻译:将军亲自披着结实的盔甲,手拿着锐利的武器,讨伐无道的昏君,消灭暴虐的秦王16、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翻译:各个郡县里痛恨秦朝的官吏的,都惩罚本地郡县长官三、阅读理解1、本文选自哪部名著?作者是谁? 《史记》、司马迁2、陈涉起义的直接因素及主线因素分别是?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天下苦秦久矣3、陈胜为起义做了哪些舆论准备(宣传工作)? 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

      获得了什么效果?“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4、陈胜、吴广起义的方略是:今诚以吾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5、文中能体现陈涉少时就有远大志向的一句是?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6、《陈涉世家》中陈胜在动员起义时,最具有鼓舞性,气魄雄伟、扣人心弦,能体现她卓越的宣传能力和雄心壮志的一句话是:王侯将相宁有种乎!7、陈胜是国内古代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的领袖,在她身上具有超过当时一般农民的进步思想,请把文中体现这一思想的原句写出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句也是道出千古壮士之心声、呈现千古壮士之胸襟的名句     8、陈涉是如何一种人? 有远大的抱负和抱负,有卓越的组织和领导才干,有超人的才略和胆识9、陈胜在分析当时的形势和起义的前程时得出“宜多应者”的结论,她的根据重要有两条,具体是(1)天下苦秦久矣  (2)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     10、用文中的词语构成两个4字短语,概括陈胜、吴广运用鬼神来威众的两件事:(1)鱼腹藏书(2)篝火狐鸣 九年级上册:《唐雎不辱使命》----战国策一、词语解释二、句子翻译1、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生,愿终守之,弗敢易! 翻译:承蒙大王予以恩惠,用(贵国的)大面积的土地来换(敝国)小面积的土地,较好;虽然这样,我从先王那里继承了这块土地,(我)乐意意始终守住它,不局限性 拿它来互换。

      2、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翻译:安陵君于是派唐雎出使秦国3、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翻译:把安陵君看作忠厚的长者,因此不打她的主意4、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 翻译:如今我拿十倍的土地(来互换安陵),扩大她的领土,然而,安陵君违背我的意见,(这)不是小看我吗?5、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翻译:虽然拿一千晨土地,也不敢互换,难道只(换)面积为五百里的(土地)吗?6、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翻译:老百姓发火,也但是是摘掉帽子,光着脚,把头往地上撞罢了7、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情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 翻译:这三个人,都是一般老百姓中最有胆识的人啊她们)心里的愤怒还没有迸发出来,上天就降下征兆再加上我,将成为四个人了8、若士必怒,伏尸二人一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翻译:如果有能力有胆识的人(被逼得)一定要发火,(那么目前立即)倒下两具尸体,五步之内淌满鲜血,天下的人将会因此而穿上丧服,今天的状况就是样9、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翻译:秦王变了脸色,直身而跪,向唐雎道歉说三、阅读理解1、本文选自哪部作品? 《战国策》2、秦王是如何一种人? 骄横狂妄、贪得无厌、奸诈狡猾、外强中干。

      3、唐雎是如何一种人? 沉着镇定、不畏强暴、有胆有识、有凛然正气、热爱祖国、不怕牺牲4、唐雎列举专诸刺王僚等吏实有什么用意? 两方面:一是对自己提出的“士之怒”的厉害限度加以渲染阐明,二是警告秦王吸取教训,不要轻举妄动,自寻死路本文最后一段描写秦王的神态的变化对刻画唐雎的形象有何作用? 从侧面烘托唐雎有智有勇、英气逼人的大无畏精神C.wS46、文末说秦王“色挠”,“长跪而谢”,并且请唐雎“坐”,秦王真的屈服了吗?为什么? 这是秦王的权宜之计,体现出她的奸诈狡猾她请雎“坐”,是坐下来谈,不是放弃兼并文中所说,也只是恭维唐雎的话,从当时秦在军事的占压倒优势及秦王的性格来看,秦王是不会就此善罢甘休的九年级下册:公输――墨子一、重点字词 1、起于鲁起:出发,动身 2、公输盘不说说,通“悦”,快乐 3、再拜:拜了两次 4、不可谓知类知类:明白事理 5、然胡不已乎然:但是;胡:为什么;已:停止 6、胡不见我于王见,引见 7、子墨子九距之距通“拒”,抗拒 8、子墨子守圉有余圉,通“御”,抵挡 9、公输盘诎诎,通“屈”,理屈 10、吾知因此距子矣以,用来……的措施 11、在宋城上而待楚寇。

      寇,入侵 二、重点翻译 1、夫子何命焉为? 先生有什么指教呢? 2、宋何罪之有? 宋国有什么罪呢? 3、知而不争 懂得(这道理)而不劝阻(楚王) 4、此为什么若人? 这是什么样的人呢? 5、九设攻城之机变 多次用了攻城的巧妙战术 6、虽杀臣,不能绝也 虽然杀了我,也不能杀尽(楚国的抵御者) 三、回答问题 1、墨子据说“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从而动身去楚国的目的是什么? 为了制止楚国攻打宋国九年级下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一、词语解释 二、 翻译tN 1、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因此,上天将要下达重大使命经这样的人 2、必先苦其必志,劳其筋骨 空乏其身 行拂乱其所为一定要使她的内心痛苦,筋骨劳累饿其体肤,使她受饥饿,以致肌肤消瘦 使她所做的事情颠倒错乱 3、因此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用来使她的心惊动,使她的性情坚韧起来,以不断增长她的才干 4、 人恒过,然后能改 人常犯过错,然后才干改正 5、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内心忧困,思虑堵塞,然后才干有所作为6、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一种人的想法,只有)从脸色上显露出来,在吟咏叹息声中体现出来,然后才干为人们所理解。

      e 7、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一种国家)国内如果没有坚持法度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国外没有敌国外患,这个国家就往往会导致灭亡8、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这样,人们才会明白,忧患(能鼓励人勤奋)使人生存发展,享有安乐使人委靡死亡 三、中心内容孟子觉得人才是艰苦环境造就的,有了艰苦环境的磨练,才干使人性格坚韧、顽强,才干肩负重大的使命本文中心论点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本文的论点是什么?答: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3、 本文开头所列举的六个出名的历史人物,她们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答:都是在经历了一番艰难困苦之后,成就了不平凡的事业 3、在作者看来,一种人经受了艰难困苦的磨练,将会有如何的益处? 答:因此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4、文中由个人升华到国家,论证“死于安乐”的道理的句子是什么? 答: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九年级下册:鱼我所欲也――孟子- 一、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1、两者不可得兼 同步得到 2、故患有所不辟也 患:祸害,劫难辟:通“避”,规避 3、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如果 4、贤者能勿丧耳 不丢掉!, 5、蹴尔而与之 用脚踢 6、万钟则不辩礼仪而受之 通“辨”,辨别。

      7、万钟于我何加焉 有什么益处 8、妻妾之奉 侍奉 9、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得:通“德”,感谢与:通“欤”,语调词 10、乡为身死而不受 通“向”,从前 11、是亦不可以已乎 停止,放弃 12、此之谓失其本心 本性,天性 二、翻译下列句子 1、舍生而取义者也 舍弃生命而选用正义 2、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不仅贤人有这种本性,人人均有,但是贤人可以不丧失罢了 3、呼尔而与之 没有礼貌地吆喝着给她 4、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所结识的贫穷的人感谢我吗? 5、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从前宁愿死也不接受(施舍),在为了住宅的华丽却接受了 6、此之谓失其本心 这就叫做丧失了人的本性 三、回答问题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以什么方式引出论点? 舍生而取义 比方 2、“鱼”与“熊掌”分别比方什么? “鱼”比方“生”,“熊掌”比方“义” 3、本文重要赞扬了什么?批判了什么? 赞扬了“舍生取义”,批判了“见利忘义” 3、为什么行道之人、乞人不接受施舍? 由于这是侮辱性的施舍,受之有损人格 4、写出一两个你所懂得的舍生取义的历史人物以及她的名言。

      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夏明翰——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尚有后来人 《曹刿论战》 一、指出加点的词的含义 1、十年春,齐师伐我 伐:攻打 2、肉食者鄙3、又何间焉? 鄙:鄙陋,在文中指目光短浅间:参与 4、小惠未 ,  :通“遍”,遍及,普遍 5、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牺牲:指猪、牛、羊等加:虚报信:实情 6、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福:赐福,保佑 7、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狱:案件虽:虽然 8、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可以:可以凭借? 9、既克,公问其故 克:战胜_* 10、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