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周易中的心理学.doc

2页
  • 卖家[上传人]:正**
  • 文档编号:41490044
  • 上传时间:2018-05-29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1KB
  • / 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解卦是一种心理暗示——周易中的心理学夏佳佳 财管 1102 班 201105910121《周易》六十四卦中,针对每一位询问者的背景不同,每一种卦象都有多种解释算挂者的解卦是以询问者所提供的背景,加之以卦象为依托,将卦象与询问者的生活联系起来,把询问者的信息重新排列,从而给予询问者以正确信息的恰当的卦象,产生洞见之感,从心理上给人以暗示,使人积极进取正如秀才赶考连做两梦 一梦自己在墙上种高粱;二梦下大雨,他戴了斗笠还打了把伞店老板解释为:高墙上种高粱自费劲,戴斗笠打雨伞多此一举算卦先生却解释为墙上种高粱——高种(中) ,戴斗笠打伞——有备无患秀才听从了算卦先生的,振奋精神参考,结果中了个榜眼人的天性中希望自己能够有好结果,因此算卦先生的解卦正对了秀才的心理,对秀才产生了积极的心理暗示作用,使秀才超常发挥,高中榜眼纪晓岚在应乡举考试前,为预测将来考试的情况,他的老师为他用《易经》占了一卦,得到《泽水困》卦三爻动纪晓岚的老师根据主卦《泽水困》第三爻的爻辞:“困于石,据于蒺藜,入于其宫,不见其妻,凶 ”认为此次考试不吉可能难于上榜但纪晓岚看了卦爻辞后,却对老师和同学说;“自己尚未娶妻,卦辞‘不见其妻’是我的实际情况,我本来就没有妻子,哪有妻子可见?不见其妻是正常的,怎么会凶呢?”并且纪晓岚根据卦爻辞自己判断:认为自己要中第一名,第二名可能是姓石的或者是姓中有石字旁的,第三名可能是姓米或者姓中有米字旁的。

      待到榜发,果然,纪晓岚中了第一名,而第二名又刚好是一位姓石的,第三名是一位姓米的这或许一种巧合,也或许真是周易神秘之处但无论如何,正是纪晓岚积极的心态对卦象进行了灵活解释,给自己以积极的心理暗示,才有未来的才子纪晓岚《周易》算卦不仅是一种心理暗示,也是一种心理折射人是在心理指导下行动的,一个人想干什么,会干什么,都与他的内心所思所想紧密联系知道了他的心理,应该说就能预测他的未来就如孔子知其所想,坚定了鲁国伐越的决心,也起到了鼓舞军心的作用,司空季子为重耳作吉断,也坚定了重耳的决心他们都知道对方内心所想,加上对大势有所了解,知道劝诫无用,不如用卦象坚定他们的所思所想,给予他们心理暗示,从而起到心理师的作用纪晓岚的《阅微草堂笔记》中也记载了关于命卜的故事:“董文恪公为少司空时,云昔在富阳村居,有村叟坐邻家,闻读书声,曰:“贵人也 ”请相见,谛观再四,又问八字干支,沉思良久,曰:“君命相皆一品,当某年得知县,某年署大县,某年实授,某年迁通判,某年迁知府,某年由知府迁布政,某年迁巡抚,某年迁总督善自爱,他日知吾言不谬也 ”后不再见此叟,其言亦不验然细较生平,则所谓知县,乃由拔贡得户部七品官也所谓调署大县,乃庶吉士也。

      所谓实授,乃编修也所谓通判,乃中允也所谓知府,乃侍读学士也所谓布政使,乃内阁学士也所谓巡抚,乃工部侍郎也品秩皆符,其年亦皆符,特内外异途耳是其言验而不验,不验而验,惟未知总督如何后公以其年拜礼部尚书,品秩仍符 ”其文大意是说:老人未见其人,仅从小儿读书声,就断定他为贵人,贵人者,有官也不仅如此,老人还比较准确地断出他官至几品,何年当官等虽然不是十分灵验,但也大致是算对的当然,这个故事对《周易》是有些神化了,但其中老叟算的卦其实也为一种心理暗示,让一个人相信自己能做到某件事,就能做到了若要说为什么老叟的话并未完全应验,许是该小儿不够相信的结果吧正所谓事在人为,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若你的内心坚信自己的道路,那无论命运如何,你都会成功其实算卦,不外乎是模糊关于吉利的信息,重在传递善行致吉的道理算挂者对意志薄弱、精神脆弱的求卦者,会重点突出有利信息,高昂其情绪,鼓足其勇气,增强其信心而对于官员,除向他传递运程的信息外,也会重点分析其显贵或落魄的原因,以使其明了仕途艰难,宦海波涛之险恶,并要强调为善致福的道理,促其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对于商界的人,这些人容易唯利是图,义无反顾,有冒险精神对于创业者,示之以有利信息,对于有成者,可示之需要警惕的信息。

      对于具有反社会心理和行为的人,则必须加重强调灾凶信息,以示恶运在前,以此来戒其心、止其恶《周易》作为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学与伦理实践的根源,无时无刻不在传递着道德思想和积极态度这种观念,不仅对中国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当今社会也极具借鉴意义在学了《周易与中国文化》这门课后,我感慨颇深我们应当继承和发扬这种道德和态度,将中国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