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东聊城市文轩中学2021-2022学年中考化学押题卷含解析.doc
12页2021-2022学年中考化学模似试卷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近两年广泛流传一个民生热词:“舌尖上的安全”下列做法符合食品安全要求的是A.用福尔马林溶液保鲜食品 B.在猪饮料中加入瘦肉精C.制作面包时,加入少量小苏打 D.用工业酒精勾兑饮用白酒2. “川航3U8633”的成功迫降,挽救了128条生命迫降过程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玻璃破裂 B.轮胎变瘪 C.燃油燃烧 D.座椅摇晃3.下图为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钠原子的质子数为11 B.n=8C.钠原子在反应中容易失电子 D.钠元素位于第二周期4.健康的生活离不开化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油脂是重要的营养物质,可大量摄入油脂B.为保持肉制品鲜美,在香肠中加过量的亚硝酸钠C.为预防甲状腺肿大,应在食盐中添加大量的碘元素D.人误食重金属盐中毒后,服用鸡蛋清可减轻毒性5. “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加大环境保护力度。
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A.开发清洁能源B.提倡使用一次性餐具C.净化汽车尾气D.研发易降解的塑料6.讨论某一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他们所描述的化学方程式是( )A.C+O2CO2B.2CO+O22CO2C.2H2+O22H2OD.CH4+2O22H2O+CO27.丙氨酸是一种常见的氨基酸,其化学式为C3HxO2N,相对分子质量是8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每个丙氨酸分子中含有一个氧气分子 B.丙氨酸化学式中x=7C.丙氨酸中碳、氮元素的质量比为3∶1 D.丙氨酸属于无机化合物8.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铁、铜、锌、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设计了下图所示的三个实验(其中金属均已打磨,且形状、大小相同;所用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用量也相同)下列判断中,错误的是( )A.通过上述三个实验,不能判断出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B.若增加一个铜锌活动性比较的实验,则可判断出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C.通过实验①和③的反应剧烈程度,可以判断出铁和锌的金属活动性强弱D.通过实验②的反应现象,可以判断出铜和银的金属活动性强弱9.下列图像中能表示用一定质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氧气时,二氧化锰在固体混合物中的质量分数(a%)随时间(t)变化的曲线图是(b时间表示反应已完全)( )A. B. C. D.10.重铬酸根离子Cr2O72﹣中铬元素的化合价是( )A.+3 B.+6 C.+7 D.﹣2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11.如图为A、B、C、D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E是硒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请回答下列问题:A、B、C、D四种粒子中,属于同种元素的是_____(填字母序号),C粒子的符号为_____。
由A元素和B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3)该硒原子的中子数是________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12.过氧化氢不稳定会自然分解,久置的过氧化氢溶液,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会变小某兴趣小组为测定实验室中一瓶久置的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进行实验测得相关数据如图所示: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生成氧气的质量为_____该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写出计算过程)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13.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35℃时,将50g甲固体加入到75g水中,充分溶解并恢复到原温度后,得到溶液的质量是___g要使25℃时接近饱和的丙溶液变成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可采用的一种方法是_________若将35℃时甲的饱和溶液降温到25℃,则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会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现有以下操作步骤:A 溶解;B 过滤;C 降温结晶;D 加热浓缩若甲固体中含有少量乙,则提纯甲的操作步骤是__________14.NO1为红棕色的大气污染物之一,在一定温度和催化剂条件下可用NH3将NO1还原生成N1.某同学在实验室中对NH3与NO1反应进行了探究。
回答问题:如图一氨气的制备实验室采用加热氯化铵和熟石灰反应制取氨气氨气极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有刺激性气味碱石灰是NaOH与CaO的混合物①指出图中标号仪器名称:X___氨气的发生装置可以选择图一中的___(填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②要收集一瓶干燥的氨气,选择图一中的装置,其连接顺序为:发生装置___(按气流方向,用小写字母表示)如图二NH3与NO1反应将上述收集到的NH3充入注射器X中,硬质玻璃管中加入少量催化剂,充入NO1(两端用夹子K1、K1夹好),在一定温度下按图二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夹持仪器略去),试回答操作步骤实验现象解释原因打开K1,推动注射器活塞,使X中的气体缓慢充入Y管①Y管中___②反应的方程式___将注射器活塞退回原处并固定,待装置恢复到室温,再打开K1③___④___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3分)15.过氧化钠(Na2O2)是一种淡黄色粉末,小明不慎将过氧化钠粉末加入到一定量的硫酸铜溶液中,观察到产生大量气泡,并有蓝色沉淀生成小明对该反应产生的无色气体进行了探究过氧化钠(Na2O2)和水反应生成NaOH和O2过氧化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气体是什么?猜想1:该气体为___。
猜想2:该气体为H2猜想3:该气体为CO2上述猜想中不正确的原因是___实验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实验一取少量过氧化钠,加入硫酸铜溶液中,收集气体,点燃无明显现象猜想___不成立实验二取少量过氧化钠,加入硫酸铜溶液中,收集气体,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___猜想1成立(实验结论)过氧化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___若将过氧化钠粉末加入到氯化铵的溶液中,产生的气体是___16.某实验小组设计了两组实验,探究常温下 KClO3 在硫酸溶液中将 KI 氧化生成 I2或者 KIO3 的影响因素知识信息:I.碘单质(I2)在水中溶解度较小,水溶液呈黄色II.KClO3、KI、KIO3、KCl 溶液均为无色实验一:硫酸用量对产物的影响试管编号①②③④某浓度的 KI 溶液/(mL)0.500.50V10.50某浓度的 KClO3 溶液(/ mL)0.30V20.300.30某浓度的硫酸溶液/(mL)00.250.650.75水/(mL)1.200.950.550.45实验现象无色浅黄色黄色无色(1)在某浓度的硫酸中,KClO3 可将 KI 氧化,生成 I2、H2O、K2SO4 和物质 X,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物质 X 中一定含有的元素是________________。
2)表中 V1=_______________、V2=_____________3)设计试管①实验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4)在试管③中取出少量反应后的溶液加入淀粉溶液显_____________5)试管④中的 KClO3 可将 KI 氧化成含碘的生成物是______________,该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 是___________实验二:KClO3 用量对产物的影响试管编号⑤⑥⑦⑧某浓度的 KI 溶液/(mL)0.500.500.500.50某浓度的 KClO3 溶液(/ mL)0.050.200.250.30某浓度的硫酸溶液/(mL)0.750.750.750.75水/(mL)0.700.550.500.45实验现象浅黄色黄色浅黄色?(6)对比实验一、二,上表“?”处的实验现象是_____7)若要继续探究,实验三的名称是_____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C【解析】A.福尔马林溶液有毒,不能用来保鲜食品,错误;B.瘦肉精对人体有害,不能添加到猪饮料中,错误;C.制作面包的时候加入小苏打可以使面包蓬松,正确;D.工业酒精对人体有害,不能用工业酒精勾兑饮用白酒,错误。
故选C2、C【解析】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则属于化学变化; 反之,则是物理变化A. 玻璃破裂,没有新的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 B. 轮胎变瘪,没有新的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 C. 燃油燃烧,有新的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 D. 座椅摇晃,没有新的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3、D【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和题中信息知,A、钠原子的质子数为11,故A正确;B、n=11-2-1=8,故B正确;C、钠原子在反应中容易失电子,最外层小于4个电子,易失去,故C正确;D、钠原子三个电子层,钠元素位于第三周期,故D错误点睛∶原子核外电子层数与其周期数相等,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个电子,易失去电子,大于4个电子,易获得电子4、D【解析】A、油脂是重要的营养物质,可适量摄入油脂,错误; B、亚硝酸钠致死量是3克,在香肠中加适量的亚硝酸纳,可保持肉制品鲜美,错误; C、为预防甲状腺肿大,应在食盐中添加适量的碘元素,错误;D、重金属盐能使蛋白质变性,鸡蛋清含有蛋白质,人误食重金属盐中毒后,服用鸡蛋淸可减轻毒性,正确5、B【解析】A、合理开发洁净能源,能减少空气污染,故该做法符合“生态文明建设”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的要求,不符合题意。
B、一次性餐具制作过程消耗能源和资源,提倡使用一次性餐具,能增大消耗的能量、二氧化碳的排放,故该做法不符合“生态文明建设”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的要求,符合题意C、净化汽车尾气,能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量、空气污染,故该做法符合“生态文明建设”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的要求,不符合题意D、研发易降解的塑料,能减少环境污染,故该做法符合“生态文明建设”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的要求,不符合题意故选:B6、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化学方程式的概念、读法和含义以及反应类型的判定化学方程式的含义有: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种类,反应的条件,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微观粒子个数比,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比等详解】A中条件是点燃,反应的分子个数比是1:1:1,质量比是3:8:11B中条件是点燃,反应的分子个数比是2:1:2,质量比是7:4:11C中条件是点燃,反应的分子个数比是2:1:2,质量比是1:8:9D中条件是点燃,反应的分子个数比是1:2:1:2,质量比是4:16:11:97、B【解析】A、分子中不能在含有其他分子,故A错误;B、丙氨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89,则,解得x为7,故B正确;C、丙氨酸中碳、氮元素原子的的个数比为3∶1,故C错误;D、丙氨酸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化合物,故D错误。
故选B8、B【解析】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排在氢前边的金属能和酸发生置换反应生成盐和氢气金属的位置越靠前,金属的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