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4国考教材(一).doc
12页国考河北交流群20105031 更多国考资料尽在 一、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 联系是指一切事物之间和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相互制约、相互作用联系具有客观性、普遍性和 多样性 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所谓客观的,是指联系是事物固有的本性,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国考河北交流群20105031 更多国考资料尽在 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所谓普遍性,是指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都同周围其他事物 有着某种联系,整个世界是个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联系的普遍性包括两层含义:从事物的外部来 看,世界上的一切事物、现象、过程都不能孤立地存在,都与周围的其他事物、现象、过程联系着;从事 物的内部来看,任何事物的内部的各个要素也不能孤立地存在,都与其他要素联系着整个世界是一 个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 事物的联系是多种多样的,从不同的角度看,可以分为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本质联系和非本质 联系、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等各种联系有着不同的性质和特点,在事物的存 在和发展过程中有着不同的地位和作用唯物辩证法要求在全面把握事物的各种联系的基础上,着重分析和处理事物的主要联系 发展是指前进性、上升性的运动和变化,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运动。
发展的实质是唯物辩证法认为,新陈代谢是宇宙间不可抗拒的规律原因在于: 趋势,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途,最终必将能战胜旧事物 (2)新事物优于旧事物新事物克服了旧事物中消极的和腐朽的东西,吸取了旧事物中一切积极、合理的东西,并增添了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新内容,具有旧事物所不可比拟的优越性3)在社会领域 中,新事物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因而会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二、两种根本对立的发展观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两种根本对立的发展观辩证法就是关于事物联系和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科 学辩证法有三种形态:朴素辩证法、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唯物主义辩证法形而上学以孤立、静止、片 面的观点看待世界形而上学主张,如果说有变化,也仅仅是指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而且这种 变化的原因,不在于事物的内部,而在于外力的推动 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唯物辩证法用普遍联系的观点看待世界,形而上学则用孤立的观点看待世界 第二,唯物辩证法用发展变化的观点看待世界,形而上学则用静止不变的观点看待世界 第三,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形而上学否认矛盾的存在唯物辩证法和形而 上学的根本分歧在于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
三、对立统一规律 对立统一规律又叫矛盾规律,其基本内容是:任何事物都包含着矛盾,矛盾双方既统一又斗争,由 此推动事物运动发展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1.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概念 矛盾双方的统一又称矛盾的同一性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体 现着对立双方相互吸引的趋势它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矛盾双方互相依存,矛盾一方的存在和发 展必须以另一方的存在和发展为条件,因此矛盾双方总是在一定条件下结成一个统一体,共同存在于 这个统一体之中;二是矛盾双方相互贯通,矛盾的双方互相渗透,互相转换 矛盾双方的对立又称矛盾的斗争性,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否定、相互排斥的性质,体 现着矛盾双方相互分离的趋势矛盾的性质不同、所处的环境不同以及所处的发展阶段不同,斗争的 形式也会不同 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 2.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既相区别又相联系区别表现为矛盾的同一性是有条件的,因而是相对 的;矛盾的斗争性则是无条件的,因而是绝对的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又是相互联结、不可分割的 一方面,矛盾的同一性不能脱离斗争性而存在,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另一方面,同一是以差别和 对立为前提的,是包含差别和对立的同一。
(二)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1.矛盾的普遍性 矛盾普遍性是指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宇宙中的一切事物,小至基本粒子,大至整个宇宙,无 不是对立的统一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坚持辩证法的前提,认识事物就是认识事物的矛盾,矛盾分析 方法是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 2.矛盾的特殊性 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指矛盾的性质、地位及解决形式各有其特点矛盾地位的特殊性, 表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方面,事物的各种矛盾力量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在复杂事物的矛盾体系中,可 以分为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主要矛盾的存在和发展,规定和影响着次要矛盾的存在和发展,在矛盾 体系中处于支配地位,决定着事物的性质和发展方向次要矛盾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的存在和发展 起着一定的影响作用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的另 一方面,矛盾双方的力量也是不平衡的矛盾的双方必有一方是主要的,而另一方是次要的矛盾的 主要方面是指处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方面;矛盾的次要方面是指处于被支配地位,不起主导作 用的方面事物的性质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也是辩 证的,它们相互制约、相互作用,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系,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特殊性包含了普遍性矛盾的普遍 性和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唯物辩证法关于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的理论,是关 于矛盾问题的精髓,是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理论基础 四、质量互变规律 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事物变化的状态唯物辩证法认为,质是指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内在 规定性,量是指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模、速度和程度等可以用数量来表示的规定性,度是事物保持自 己质的数量限度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变化的两种状态量变是事物量的规定性的变化,是事物数量 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及其结构变化,是一种质向另一种质的突变 量变和质变是辩证统一的,它们的辩证关系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没有量变的积累,就不可能发生质变;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不可避免地 引起质变第二,质变引起新的量变,并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旧质限制了量的活动范围,如果没有 质的根本变革,量的变化就不可能超出旧质的界限只有通过质变,事物才能在突破旧质界限的基础 上开始新的量变。
五、否定之否定规律 (―)辩证的否定 任何事物内部都包含着肯定和否定两个方面肯定的方面是事物中维持其存在的方面,即保持 其质的稳定的方面否定的方面是事物中促使其灭亡的方面,即破坏事物的现有的质,使它转化为他 物的方面 肯定和否定是对立统一的肯定和否定的对立表现在,肯定是代表事物内部稳定、保守的方面, 否定是代表事物内部活跃的要求变革的方面肯定和否定又是统一的,肯定离不开否定,否定也离不 开肯定肯定离不开否定是指肯定包含着否定从一定意义上来讲,肯定就是否定否定中包含肯 定,在一定意义上,否定就是肯定 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既克服又保留形而上学的否定观认为,否定不是事物的自我否定, 而是外力的^用,它i否定和肯定对立起来,要么肯定一切,要么否定一切辩证的否定观要求我们 对一切事物采取分析的态度 (二)否定之否定 所谓否定之否定,是指事物经过两次否定,构成了发展的一个周期,在更高的阶段上得到新的发展 事物的发展是一个从肯定自身出发,到否定自身,再到否定这一否定回到自身的否定之否定过 程这就是哲学上所说的事物发展的周期性,事物的发展从内容上讲是事物的自我运动、自我完善, 从形式上讲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事物发展是不断地由肯定阶段到否定阶段,再到否定之否定阶段,从而使事物的发展呈现为螺旋 式上升和波浪式前进的过程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因此,我们在社会主义现代 化建设过程中,既要树立坚定的信念,又要具有忧患意识 六、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是对世界普遍联系基本环节及其内在联系的反映,它包括现象和本质、原 因和结果、内容和形式、必然性和偶然性、可能性和现实性等一系列范畴 (一)现象和本质 现象和本质是揭示事物外部联系和内部特征之间关系的一对范畴现象和本质的辩证关系是: 第一,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本质是事物的内在特质现象是多变易逝的,本质是相对稳定的; 现象是表面的、外露的,是感官可以感知的,本质则深藏于事物的内部,只有靠抽象思维才能把握;现 象是个别的、具体的,是多种多样的,本质则是普遍的和共同的 第二,现象和本质又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任何本质都通过现象表现出来,没有脱离现象的 纯粹的本质任何现象也都从一定方面表现本质,没有脱离本质的纯粹现象 掌握现象和本质辩证关系原理具有重要的意义本质和现象的对立,说明科学研究的必要;本质 和现象的统一,说明科学研究的可能。
在认识和实践活动中,我们要善于透过现象把握本质 (二)原因和结果 原因和结果是揭示世界普遍联系中事物前后相继、彼此制约的一对范畴因果联系具有客观性 原因和结果的辩证关系是: 第一,原因是引起现象的现象,结果是被引起的现象,两者之间有着明确的区别 第二,原因和结果相互依存、相互转化,不可分割 因果关系原理对于指导人们的认识和实践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正确认识和掌握事物的因果 联系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从分析因果关系人手观察事物和现象是一条重要的思维方法 (三)内容和形式 内容和形式是揭示事物内在要素和结构及其表现形式之间关系的一对范畴内容和形式之间的 辩证关系是: 第一,内容是指事物的内在要素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主要包括事物的构成成分、内在特征、运动 过程以及发展趋势形式是指事物各要素之间的结构及其表现方式内容活跃易变,形式则相对稳 定,内容不同于形式 第二,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对内容有反作用,由此形成内容和形式之间的矛盾运动,不断地使形式 与内容之间由相对适合到相对不适合再到相对适合的发展 掌握内容和形式辩证关系的原理具有重要意义注重内容,善于选择合适的形式;根据内容与形 式矛盾运动的原理,推动事物的发展。
(四)必然性和偶然性 必然性和偶然性是揭示事物联系和发展不同趋势的一对范畴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辩证关系是: 第一,必然性是指事物联系和发展中一定要发生的、不可避免的趋势;偶然性则是指事物联系和 发展中不确定的趋向,两者之间有着本质的区别必然性源于事物的内部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居 于支配地位,决定了事物发展的方向和前途偶然性则是由事物外部的非根本原因引起的,在事物发 展中居于从属地位 第二,必然性总是通过大量的偶然性表现出来,并由此开辟自己的发展道路,没有脱离偶然性的 纯粹的必然性;偶然性是必然性的表现形式和必要补充,偶然性中隐藏着必然性并受必然性制约必 然性和偶然性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掌握必然性和偶然性相互关系的原理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偶然性发现必然性,按客观规律办 事;充分利用有利的偶然因素促进事物的发展,尽量避免不利的偶然因素的影响,以便充分准备应付 突发事件,做到处变不惊,应对自如 (五)可能性和现实性 可能性和现实性是揭示事物发展的必然性由可能向现实转化的一对范畴现实性和可能性的辩证关系是: 第一,现实性是指一切包含内在根据的、合乎必然性的存在,现实不等于现存;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