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七年级语文课外阅读计划七年级语文课外阅读.pdf

10页
  • 卖家[上传人]:大米
  • 文档编号:569435629
  • 上传时间:2024-07-29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473.16KB
  • / 1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七年级语文课外阅读计划七年级语文课外阅读 一.保证阅读时间养成良好习惯 叶圣陶先生作过的一个估算:初中学生一个钟头可以阅读一万字,即使费点心思的,一个钟头也可以阅读 5000 字,一本大约 10 万字的书,每天只读一个钟头,20 天就可以读完,一年可以读 18 本,中学三年可以读54 本,再加上两个假期,以八个星期算,每天读三个钟头,三年又可以读 24 本,总共 78 本,78000000 字这样我们不仅能完成上面所列的阅读内容,还有时间反复咀嚼精华,不断深化所以“只要坚持不懈,成绩是很可观的”虽然我们没有叶先生所讲的那样充足时间,但我们可以让学生保证每天 30 分钟读书,为了不让这一点流于形式,要求学生们每天阅读课外书不少于 2000 字,作不少于 200 字的读书笔记,摘录你认为写得好的精彩语段、章节,并让家长、同学监督签字学生并非不愿读书,也并非真的没有时间”如果合理利用时间,确实对学生良好阅读状态的保证,阅读氛围的形成,对培养阅读兴趣及学生之间的交流探讨,对课外阅读的带动都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 二.选择适当读物提高阅读质量 语文课外读物的选择必须符合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必须与学生的文化层次、思想水平相适应,必须适应学生的发展需要和时代的发展。

      回首人类文坛,群星闪耀,文学作品浩如烟海;审视当今出版物,鱼目混杂,美丑同在怎样从这既多又杂的作品中,选出品位高、质量好的书,使学生获得有益的知识营养和精神食粮呢 我发现,刚刚由小学升入初中的学生仍爱幻想,这就意味着他们仍爱读带幻想的故事,如童话、科幻小说等,好奇又是他们的一大天性,因此 可推荐他们读一些探险和探秘的故事;此阶段,学生仍以形象思维为主,因此,还可读一些具体形象的故事、寓言等初二年级,学生们的思维已开始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想发展,特别是初二年级下学期及初三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已占较大比例,学生的审美情趣,审美水准已有较大发展,对事物的认识水平也有较大提高此阶段推荐学生阅读一些千古传诵的经典美文,古今中外的名家名作,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帮助他们正确认识丰富多彩的世界 现将初中阶段的课外阅读内容指导列表作一参考: 年级课内名著导读课外读物推荐 初一年级(上)《爱的教育》《伊索寓言》 《繁星》《春水》寓言、民间故事的阅读 培养阅读兴趣与能力 初一年级(下)《童年》《昆虫记》 《鲁滨逊漂流记》《哈利波特》等 激发丰富想象力 在上课的过程中,我还经常结合教学,向学生推荐与课文有关的文章或书籍,如教《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课时,就让学生看鲁迅的《朝花夕拾》;上《音乐巨人贝多芬》时,推荐他们阅读《名人传》,教《荒岛余生》时,让他们阅读《鲁滨逊漂流记》等等。

      这样学生从这些书中扩大了眼界,增长了知识,也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尝到了课外阅读的甜头,就主动找书阅读了,有时候不要我去介绍,他们就能把有关课文的章节内容了解得清清楚楚 为了让学生感受时代气息,便于近距离赏析模仿,可以推荐他们阅读的期刊杂志,如:《读者》、《青年文摘》、《小小说选刊》等 不得不引起语文教师重视的是,以互联网为代表的当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网络文化作为一种新兴的文化形式,以丰富的内容体现出得天独厚的优势,作为教师更应该引导学生在紧跟时代脚步的同时,提高自身修养,在时尚开放的网络文化中汲取营养,在丰富多彩的课外阅读中健康成长 三.指导阅读方法争取最佳效果 读思结合,特别是集体之间的交流探讨,对于阅读内容的深入,阅读氛围的营造,阅读习惯的养成都起了很好的促进作用放声读,将书面语言转化成口头语言,这是最普通,也是用得最多的一种组织形式因其方便灵活,自主性强,深受师生欢迎但初中学生(特别是初一学生)自觉性不太高,如对这一方式把握不好,容易流于形式,学生读书只是应差事,导致学生对所读材料缺乏深入的思考,“读而不思则罔”所以读与思相结合, 也就是能对所读书的思想内容有所感悟我们经常利用语文阅读课或实践活动课让同学们把前一段时间阅读完的作品就其“怎样写的”各抒己见,可以是一部作品的不同方面,如《格列佛游记》的大胆想象,幽默的语言,对当时社会和人类自己的反讽批判,也可以是不同作品的同一方面,如通过比较《围城》和《骆驼祥子》体会钱钟书和老舍的不同语言风格;通过读《名人传》《童年》谈谈怎样做人等。

      四.实施多元评价促进阅读理解 教师每周一次适当地检查学生的阅读记录本,形成评优奖励的制度在课外阅读组织指导中,也可尝试让学生自己选择阅读伙伴,并组建课外 阅读小组,在组长的带领下开展阅读或交流,并进行多种形式的评比,以充分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这种以小组为单位开展的竞赛,不仅引发同学们的良性竞争,还有利于同组成员间的相互鼓励,维持对课外阅读的长久兴趣为学生提供展示的舞台,让学生有一种成就感我们知道,只有尽量为学生提供展示他们阅读成果的舞台,让他们有一种成就感,才能更好激励学生多读书因此,我们常常开展“手抄报比赛”“古诗朗诵擂台赛”“优秀读书笔记展评”“读书征文比赛”等活动,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在活动中树立自信,培养兴趣 两年多坚持下来,首先我深切地感受到,课外阅读对课堂教学的促进作用十分明显比如有一些课文往往以有限的文字反映一个片断或故事,而其背景又是非常复杂的,如果阅读了有关背景材料,则有助于对课文的理解如《荒岛余生》、《智取生辰纲》、《杨修之死》等可见,适当发散性阅读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拓展了学生的心理空间,为学生解读语言文字,领悟相关内容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最后,实践证明,有效地开展课外阅读活动,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教学质量的第二课堂,是陶冶学生高尚情操的良好方法。

      1、制订阅读目标 每周根据学习的进度,同步阅读《智慧课堂》中的文章(至少两篇)另外每生每学期背诵课外优秀诗文 20 篇,每学期能读教材建议阅读的课外名著 1 本以上,每个同学每天课外阅读时间不少于半小时,阅读量不少于 5000 字(约 10 页) 2、编写成长手册 每个学生每学期都要编写一本《读书成长手册》,阅读前必须选好作品填入《读书成长手册》的“计划表”中(《新课程标准》推荐阅读的作品应为首选,如需另行选择,则应以内容积极健康、文学色彩浓郁为原则,由组长把关 将读书活动中读到的精彩片段、好词好句、名人名言、心得体会以及每学期制定的读书计划书、读后感、参加读书实践活动的作品、获奖情况等记录都记录在《读书成长手册》中 3、训练阅读技巧 教师指导学生养成“边读边写”的好习惯,如写阅读心得,每周一篇,每篇约 300-500 字(定期交组长检查) 也可指导学生写读书笔记我们常用的笔记方式有: 批注--对阅读的重点、难点部分划记号,作注释,写批语 摘抄--根据需要将有关的语句,段落及原文摘抄下来,以备学习研究之需 札记--札记是读过以后,记下来的心得、体会、感想、意见等思想亮点 做卡片--卡片式活页笔记,比本式便于查找,是积累知识的主要手段。

      4、建立阅读机制 每天下午第二节课后,全校 25 分钟的读书小课,全校师生人人捧卷静心阅读作业减负,阅读增量,让学生有时间读书 每周设立一节读书指导课,纳入课程体系,保证阅读量让学生得法于课内、受益于课外,有书能读、有书会读,提高阅读教学效率建立小组评比制度,每周一评(也可家校共评),优胜组可获“阅读小明星”的称呼任务完成不理想的,将在《读书成长手册》中扣分 每周全校设立一节读书交流课,学生在课上畅谈读书心得与收获,交流读书方法,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阅读指导 开展“读书月”活动,进行成果展示学期期末评出若干“读书明星班”“读书之星”以资鼓励 附录 1:《新语文课程标准》规定第四学段(7~9 年级)学段目标与内容 阅读 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2.养成默读习惯,有一定的速度,阅读一般的现代文,每分钟不少于500 字能较熟练地运用略读和浏览的方法,扩大阅读范围 3.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4.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分析、解决疑难问题 5.在阅读中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

      6.能够区分写实作品与虚构作品,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样式 7.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9.诵读古代诗词,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 10.随文学习基本的词汇、语法知识,用来帮助理解课文中的语言难点;了解常用的修辞方法,体会它们在课文中的表达效果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和文化常识 12.学会制订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 260 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背诵优秀诗文 80 篇(段) 附录 2《新初中语文课程标准》关于课外读物的建议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 9 年课外阅读总量达到 400 万字以上,阅读材料包括适合学生阅读的各类图书和报刊对此提出如下建议: 童话,如《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叶圣陶《稻草人》、张天翼《宝葫芦的秘密》等 寓言,如中国古今寓言、《伊索寓言》等 故事,如成语故事、神话故事、中外历史故事、各民族民间故事等 诗歌散文作品,如鲁迅《朝花夕拾》、冰心《繁星•春水》、《艾青诗选》、《革命烈士诗抄》、中外童谣、儿童诗歌等。

      长篇文学名著,如吴承恩《西游记》、施耐庵《水浒传》、老舍《骆驼祥子》、罗广斌、杨益言《红岩》、笛福《鲁滨逊漂流记》、斯威夫特 《格列佛游记》、夏绿蒂•勃朗特《简•爱》、高尔基《童年》、奥斯特洛夫斯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 教师可根据需要,从中外各类优秀文学作品中选择合适的读物,向学生补充推荐 科普科幻作品,如儒勒•凡尔纳的系列科幻小说,各类历史、文化读物及传记,以及介绍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常识的普及性读物等,可由语文教师和各有关学科教师商议推荐 一.目的 以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为出发点,以“开阔视野,启迪智慧,指导学生学习读书方法”为目标,以教改实验为基础,在阅读课上加强对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侧重实验语文课外阅读的教学方法,研究并形成一定的课外阅读教学策略 二.内容 选择的原则:从形式看,最好选择那些篇幅短一点的文章;从内容看,最好选择那些文质兼美的“美文”和跳动着时代脉搏,反映着时代进步的“时文”,以及介绍科技成果的科技文选择时还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需要与年龄特点积累符合各年级学生特点的阅读材料,力求形成完整的指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的方法同时计划对学生进行关于阅读兴趣、掌握阅读环节和方法、阅读量等的问题的调查;通过练笔、摘抄、作文等多种形式检验阅读课对学生所起的作用。

      三.方法 1.设计调查问卷,了解学生的课外阅读现状 调查问卷 ①你觉得中学生应该加强课外阅读吗 A、应该 B、不应该 C、随便 ②你喜欢课外阅读吗 A、喜欢 B、一般 C、不喜欢 ③老师对同学课外阅读的态度 A、支持 B、反对 C、任你自己 ④家长对子女课外阅读的态度 A、支持 B、反对 C、任你自己 ⑤你选定课外书的途径 A、亲自去找 B、同学介绍 C、老师介绍 ⑥你喜爱哪一类书籍 A、文学 B、娱乐 C、武侠 ⑦你通常在什么时间阅读 A、课外 B、一有时间就看(包括上课)C、学习之后 ⑧你是怎样阅读课外书的 A、通读 B、精读 C、边读边玩 ⑨你认为课外阅读对学习成绩 A、有帮助 B、没有帮助 C、妨碍学习提高 ⑩你需要老师给你哪些课外阅读的指导 2.帮助学生制订相应的课外阅读措施一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要求:①保证每周一定量的阅读时间与数量可以因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异②阅读的同时要动笔或摘名言警句,或摘精彩片断,还可以在自己的书上圈点批注③精读的文章还要写读书笔记,读写结合,相互促进④阅读时要思考古人云:学而不思则罔阅读并不是仅仅把书看一遍,还必须要求学生对书中或文中的内容有整体把握,对文章的遣词用句、中心、写作方法、人生启迪等有比较细致的思考。

      对上述一系列要求做到定期检查、 不断督促,通过长期强化,培养学生养成课外的习惯使课外阅读成为学生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直至最终成为自身的一种生活需求。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