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国开电大作业范文-持续发展 作用显著:跨国公司在华状况综述.doc

6页
  • 卖家[上传人]:追***
  • 文档编号:267632675
  • 上传时间:2022-03-18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9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一、全球FDI复苏强劲,增长迅猛  联合国贸发会议(UNCTAD,2007)的统计数据表明,经历了2001-2003年的衰退之后,全球对外直接投资出现了新一轮的迅猛增长(见表1)在2004-2006年,全球FDI流量分别比上年增长了31.57%、27.44%、38.07%,在2006年,全球FDI流量再次突破1万亿美元,达到13058.52亿美元,比2003年增长了131.5%  2006年,发达国家利用外资增长了45.26%,发展中国家仅增长了20.60%;印度利用外资的增长速度达到惊人的152.86%,而中国则略有下降,但印度利用外资的规模仍远远低于中国,2006年其实际利用外资的规模不到中国的四分之一美国外资增速高达73.61%,远远高于欧盟的9.16%,但与欧盟的外资规模差异仍然庞大,2006年美国利用的外资不到欧盟的三分之一  从世界范围来看,全球FDI的三分之二流向了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吸收的FDI仅占世界的三分之一左右2006年吸收FDI最多的国家分别是美国、英国和法国,这三个国家吸收的FDI占发达国家和世界整体的比重分别为46.18%、30.33%,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FDI吸收国。

          二、中国仍是跨国公司和外商直接投资的福地  (一)在华跨国公司和外商直接投资来源地仍较集中  中国商务部外资司(2007)的统计数据表明,2006年中国吸收的FDI达到694.68亿美元,是仅次于美国、英国和法国的全球第四大FDI吸收国尽管2006年中国利用的外资比2005年下降了4.06%,但比2003年增长了29.83%全球500强制造业跨国公司中有130家在华开展投资,累计投资总额为50.51亿美元,其中超过5000万美元的项目有28个中国FDI来源国(地区)仍然高度集中在亚洲及部分发达国家(见图1)2006年,对华直接投资前四位国家(或地区)分别是香港、美国、日本和韩国,其对华投资占全国的比重高达50.79%另外,德国、新加坡、台湾、荷兰和英国等对华投资规模也较大,占全国的比重合计为13.43%上述9个国家(地区)对华投资占全国的比重合计为64.22%,是中国FDI最重要的来源在华投资的500强跨国公司主要来自日本、香港、韩国、美国和德国,2006年上述五国(地区)的500强跨国公司对华投资占全部500强跨国公司在华投资总额的比重分别为26%、26%、6%、4%、3%,合计达到65%。

        (二)跨国公司在华直接投资仍高度集中在东部地区  从地区分布看,2006年,全国FDI的90.32%集中在东部十一个省市,中部和西部二十个省市利用的FDI不足全国的10%,FDI在中国的地区分布的不平衡性仍然没有改变,甚至略有加强(见表2)500强跨国公司的投资主要集中在上海、江苏、山东和广东等沿海省市,2006年500强跨国公司在上述四省市的投资占全部500强跨国公司在华投资总额的比重分别为19%、16%、12%、9%,合计达到56%  (三)跨国公司在华直接投资主要集中在制造业,对服务业投资增长较快  从行业分布看,中国的FDI仍然高度集中在制造业,2006年,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占全国的比重为57.69%除制造业之外,房地产、金融以及商务服务等行业实际使用的外资也较多,在2006年,上述三个行业外资占全国的比重分别为11.85%、9.70%、6.08%,合计为27.63%,其他各行业合计利用外资仅占全国的14.68%  中国制造业外资高度集中在计算机及通信设备等电子行业,2006年,计算机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占全国制造业外资的20.37%另外,化工、交通运输设备、通用设备和专用设备等资本和技术密集型行业,外资规模也较大,上述四个行业2006年合计使用外资占全国制造业外资的比重达到23.14%。

      500强跨国公司在华投资涉及到40个行业,但主要集中在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造纸及纸制品业,批发业和零售业等,2006年,500强跨国公司在上述七个行业的投资占全部500强跨国公司在华投资总额的比重分别为11%、10%、9%、8%、7%、7%、6%,合计达到58%  三、中国与世界主要经济体利用FDI比较  (一)中国利用FDI的规模及与世界主要经济体的比较  对联合国贸发会议(UNCTAD,2007)的统计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后发现(见表3),与美国和欧洲主要国家相比,中国利用的外资规模相对较小,截至2006年,美国、英国、法国、德国和中国利用的FDI存量占全世界的比重分别为14.91%、9.46%、6.52%、4.19%、2.44%但是与亚洲主要国家如印度、日本等相比,中国的外资规模是相当庞大的,截至2006年,印度利用的FDI存量占全世界的比重仅为0.42%,而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日本,其FDI存量也仅占全世界的0.90%在发达国家中,与美国和欧洲主要国家相比,日本更注重对外直接投资,而并不注重吸收外国直接投资;作为最大的两个发展中国家,中国走了一条与印度完全不同的道路,与印度相比,中国更倾向于模仿东亚小国(地区),如新加坡、韩国、台湾、香港等重视利用外国直接投资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

        (二)FDI在中国经济中的地位及与世界主要经济体的比较  从流入FDI存量在国内经济的重要性来看(见表4),与美国和欧洲主要国家相比,FDI在中国经济中的重要性还是比较低的,截至2006年,美国、英国、法国和德国利用的FDI存量占GDP的比重分别为13.5%、47.8%、35%、17.4%,而中国仅为11.1%但与日本和印度相比,FDI在中国经济中的重要性则相对较高,截至2006年,日本和印度利用的FDI存量占其GDP的比重分别仅为2.5%、5.7%,远远低于中国的11.1%与欧盟、发展中国家整体、发达国家整体和世界整体相比,流入中国的FDI存量在中国国内经济的重要性也是比较低的,截至2006年,流入欧盟、发展中国家整体、发达国家整体和世界整体的FDI存量占其GDP的比重分别为38.0%、26.7%、24.2%、24.8%,都远远超过中国的11.1%因此,尽管外商直接投资在中国经济中已经占有较高的份额,但从世界角度看,FDI在中国经济中的地位还是比较低的另外,从世界整体,以及从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变化趋势上看,FDI在世界经济中的重要性呈上升趋势,而其在中国经济中的地位则在相对下降,其原因是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超过了FDI在中国的扩张速度。

        四、跨国公司在华直接投资推动了中国经济的迅速腾飞  (一)外资、私营和国企,中国工业经济鼎立三足  利用中国国家统计局(2007)的资料,表5揭示了中国工业经济三种经济类型的份额由此可见,2006年中国外资企业和私营企业共同创造了全国工业总产值的52.85%,远远超过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的31.24%,外资、私营及国企共同三分中国工业经济,其中外资企业在中国工业中的地位已经超过了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  另外,由表5还发现,外资企业和私营企业资产合计仅占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40.39%,而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的资产虽高达46.41%,但其创造的产值却远远低于外资企业和私营企业共同创造的产值国有企业资产多而产值低,外资企业和私营企业资产少而产值高,这反映出外资企业和私营企业的效率要高于国有企业  最后,从表5还可以看到,外资企业和私营企业对于增加中国的税收以及转移中国大量的过剩劳动力等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可以认为,外资企业和私营企业已经占据中国经济的半壁江山,同国有企业一起共同支撑着今日的中国经济     (二)在华外商投资企业促进了中国的对外贸易,提升了中国的贸易结构  中国商务部(2007)的统计数据表明,来自跨国公司的直接投资促进了中国的进出口贸易。

      在1986-1990年,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总额、出口总额和进口总额占全国的比重年平均分别仅为9.48%、6.41%、12.40%;然而在1991-2000年,上述比重分别上升为39.94%、34.41%、46.06%;在2001-2006年,上述比重进一步提高到55.71%、55.10%、56.39%,中国对外贸易的一半以上都由外商投资企业所贡献(见图2)外商投资企业对中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贡献更大,在2006年,中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88.06%来自外商投资企业,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促进了中国对外贸易结构的升级  (三)跨国公司在华直接投资弥补了国内资金不足,促进了固定资本的形成  利用联合国贸发展会议(UNCTAD,2007)的统计数据,表6描述了跨国公司在华直接投资占中国固定资本形成(Gross fixed capital formation)的比重,并与世界主要经济体进行了比较  由表6可以看到,在1990-2000年,流入中国的FDI占中国固定资本形成的比重年平均达到11.3%,远远高于印度、韩国和台湾,比美国、法国和德国高出许多,与欧盟较为接近,高于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和世界整体,但是远远低于英国和新加坡。

      在2004-2006年,流入中国的FDI占中国固定资本形成的比重有所下降,年平均仅为8.27%,但是仍然远远高于印度、韩国和台湾,大大高于日本,比美国和德国也高出4个百分点左右;比欧盟、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以及世界整体都略低,远远低于新加坡、英国和法国因此,从世界角度看,尽管流入中国的FDI对中国固定资本形成的贡献要高于一些国家(地区),但与整个世界比较而言,流入中国的FDI占固定资本形成的比重还是相对较低的  (四)跨国公司在华直接投资推动了中国的工业化进程,促进了中国的产业结构升级  中国国家统计局(2007)的数据表明(见表7),2006年中国39个两位数工业行业里,外商投资企业工业总产值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超过80%的行业有1个,即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超过60%低于80%的行业有2个,即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和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超过50%的行业共有5个;超过30%的行业共有18个;超过25%的行业共有24个;超过20%的行业共有26个而在1995年,在全国33个两位数工业行业中,外资企业产值份额超过50%但低于60%的行业只有4个,超过30%的行业仅有6个,超过25%的行业仅有10个,超过20%以上的行业仅有14个。

        2006年,在外资企业产值份额超过25%的24个行业中,有11个是资本和技术密集型行业,而在1995年,在外资企业产值份额超过25%的10个行业中,仅有2个是资本和技术密集型行业在许多工业行业,外资企业产值份额都在迅速增加,特别是资本和技术密集型行业,外资企业产值份额上升非常突出,从1995到2006年,多数资本和技术密集型行业,外资企业产值份额都上升了20%左右而劳动密集型行业,除个别行业之外,外资企业产值份额增加相对较少,从1995到2006年,多数劳动密集型行业,外资企业产值份额上升不到10%在自然资源密集型行业,外资企业产值份额不仅较低,而且变化也不大综观外资企业产值份额的行业变化趋势可以看出,一方面,虽然外资的进入有利于促进中国工业结构向高端产业升级;但另一方面,外资企业对高端的资本和技术密集型行业参与度过高,对国家产业安全会有一定的影响  与外资企业不同,中国的私营工业企业大多集中在劳动密集型和自然资源密集型行业2006年,在中国39个两位数工业行业中,私营工业企业工业总产值占全国的比重超过35%的行业有12个,其中没有一个是资本和技术密集型行业在医药、交通运输设备、仪器仪表等行业,中国私营工业企业的产值份额都不到20%,在通信设备、计。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