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浦东新区总体规划.doc

15页
  • 卖家[上传人]:工****
  • 文档编号:538365555
  • 上传时间:2022-10-30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50.50KB
  • / 1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浦东新区总体规划方案浦东地处黄浦江以东上海开埠以来,浦东地区的开发,在历次城市总体规划中,都有不同程度的规划设想1985年2月,国务院在批复《上海经济发展战略汇报提纲》中,肯定了上海市人民政府提出的关于开发浦东的建议1986年10月13日,国务院在关于《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方案》的批复中提出:“当前,要特别注意有计划地建设和改造浦东地区”1987年市人民政府决定成立开发浦东联合咨询研究小组,并由市规划局负责汇总编制浦东新区规划方案,同年8月编制完成了《浦东新区规划纲要》(草案)和相应的初步方案1988年5月,市人民政府召开了“开发浦东新区国际研讨会”中共上海市委书记江泽民,市长朱镕基,市人民政府顾问、原市长汪道涵出席会议并作了重要讲话会上国内外专家对浦东新区的规划、开发提出很多建议,为进一步做好浦东新区规划发挥了积极作用1989年10月,编制完成《浦东新区总体规划初步方案》,规划用地从1986年《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63平方公里扩大至150平方公里,人口规模也从90万人增加至150万人1990年初,邓小平视察上海,高瞻远瞩地关注着浦东的开发,他指出:开发浦东、振兴上海,进而带动长江流域乃至全国经济的发展,其意义将是十分重大而深远的。

      随后,国务委员兼国家计委主任邹家华到浦东考察,中共上海市委和市人民政府向中共中央、国务院上报了《关于开发浦东、开放浦东的请示》,主要提出将浦东新区的规划范围扩大至黄浦江、长江口、川杨河所包括的地区,实行总体规划,分步实施,把浦东建成高起点、高层次的新区;以外向型为主,采取各种形式吸引国外资金;把浦东新区开发和浦西老区改造有机地结合起来,建设成为具有合理的发展布局结构、先进的综合交通网络、完善的城市基础设施、便捷的通讯信息系统以及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的现代化新区1990年3月,国务院副总理姚依林率国务院有关部委负责人对浦东开发作了专题研究,并向国务院汇报了《关于上海浦东开发几个问题的汇报提纲》4月12日,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主持政治局会议,原则同意国务院提交的浦东开发方案1990年4月18日,国务院总理李鹏在参加上海大众汽车公司成立5周年庆祝大会上宣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同意上海开发浦东、开放浦东,原则批准在浦东新区实行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某些经济特区的政策1991年2月18日,市委书记和市长朱镕基向邓小平汇报了浦东开发情况,包括浦东新区初步规划方案邓小平指出:“开发浦东,这个影响就大了,不只是浦东问题,是关系上海发展的问题,是利用上海这个基地发展长江三角洲和长江流域的问题。

      抓紧浦东开发,不要动摇,一直到建成1991年冬,市人民政府邀请了建设部副部长周干峙、清华大学教授吴良镛等专家学者对浦东新区总体规划方案进行研讨,提出了很多重要意见1992年7月,编制完成了浦东新区总体规划方案,10月市人民政府提请市人大常务委员会审议11月26日,经市九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八次会议审议通过1994年按照发展形势,浦东新区总体规划又作了修编这个总体规划,对浦东新区大规模、高速度、高水平的开发建设和规划管理起了重要的积极的作用第一节 浦东新区规划纲要和初步方案 1986年10月8日,市长江泽民主持会议研究浦东新区规划同年11月7日副市长倪天增召开会议,决定由市建委、市计委、市规划局等单位共同协作编制浦东新区规划纲要及初步方案,由市规划局负责汇总1987年8月,完成了《浦东新区规划纲要(草案)》这个纲要草案演绎了浦东新区性质的三重意义:第一、浦东新区是中心城的延伸,是疏解中心城的方向之一第二、重点发展第三产业,划出一定地段重点发展金融、贸易、科技、文教和商业服务设施第三、发掘浦东潜在的功能作用在重点发展第三产业同时,可以适当安排一些工业区和开发外高桥港区纲要还对浦东新区发展规模、工业布局、交通、邮电、金融贸易、商业服务和公共活动中心、科技、文教、卫生、体育、医院、园林绿化、市政公用设施等各方面提出了规划要求。

      1987年7月,市人民政府决定成立浦东开发联合咨询小组由副市长倪天增任组长,陈国栋、胡立教、汪道涵等老同志、老专家担任高级顾问,另外有美籍华裔桥梁专家林同炎及其他一些香港和国外知名人士被聘任为海外顾问,咨询小组积极筹备开发浦东新区国际研讨会,以更好地编制浦东新区规划和进行开发研究1988年5月,市人民政府在西郊宾馆召开了有140多位国内外专家、学者参加的研讨会中共上海市委书记江泽民从总结历史经验高度,阐明了开发浦东的必要性:上海在本世纪30年代就已成为亚洲最大的国际贸易中心和金融中心,是世界闻名的都市,上海作为全国最大、位置重要的开放城市,应该更进一步改革、开放,开发浦东,加快外向型经济发展,建设现代化的世界一流新区是完全符合中共十三大精神的,我们一定要把这件事情办成会上,许多国内外专家对浦东新区规划和开发,提出很多宝贵的意见这次会议以后,至1989年10月编制完成了《浦东新区总体规划初步方案》这个方案是一个战略规划,用以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指导建设和有效使用资源规划的目标是经过数十年的努力,把浦东建设成为布局合理,交通便捷,信息灵敏,设施完备的符合现代化国际大城市功能要求的新区,并结合浦西的振兴改造,把上海建设成为太平洋西岸最大的经济贸易中心之一。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在统一规划前提下,分三步实施:开发起步阶段(1991~1995年),着重建设城市基础设施以及相应的重点地区的开发;1996~2000年为重点开发阶段,基本形成浦东新区形象和道路交通等城市基础设施的骨干工程,并实行重点地区的综合开发;2000年以后为全面建设阶段经过二三十年或更长一些时间,逐步实现新区建设的总体目标初步规划的空间布局主要采用多轴多核的形态南北开发轴:主要沿黄浦江和杨高路形成南北开发轴,将高桥—外高桥、庆宁寺—金桥、陆家嘴—花木及周家渡—六里等综合分区联系起来;东西开发轴:从浦西外滩至陆家嘴再向东经张杨路商业中心以至花木、张江、北蔡和第二国际机场这条东西开发轴也是上海东西发展轴的延伸部分(从虹桥国际机场至浦东国际机场),使浦东、浦西在建筑形态上也有整体构思为了使城市符合生态环境优化的需要,采用多心开敞的布局结构,即将浦东新区划分为5个综合分区,各个综合分区都有各自的生产就业地区、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体育、文化设施等,使各综合分区居民能就近工作,就近生活,各综合分区之间有绿化旷地隔离,以形成良好的生态环境各综合分区的主要规划指标如下:名称 性质 面积(平方公里) 人口(万人)外高桥—高桥 保税区 75 26庆宁寺—金桥 工业园区 21 34陆家嘴—花木 金融贸易区、行政中心 28 35周家嘴—六里 工业园区 34 40北蔡—张江 高科技园区 19 35为了集中力量,重点开发,讲究实效,初步规划提出起步阶段,重点开发陆家嘴的1.5平方公里,以形成金融贸易区的初期规模,同时开发4平方公里左右的外高桥保税区及港区,金桥4平方公里左右的工业园区,以吸引外资。

      初步规划还提出了主要基础设施项目:南浦大桥和杨浦大桥及内环线,使浦东浦西紧密联系起来;拓宽杨高路,使初期开发的几个综合分区联系进来;在外高桥建设四个顺岸式码头并同时整治内河航道,研究筹划挖入式港口,以利航运;增设十万门程控;筹划第二条地下铁道引入浦东的预可行性研究;在公用设施方面:建设外高桥电厂,形成50万伏高压电网,增建凌桥水厂,研究新的水源方案,扩建浦东煤气厂,在陆家嘴及工业集中地区,进行集中供热方案的研究和东海天然气开发的研究;同时,在五年内建设1000万平方米的住宅和相应的公共建筑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决策开发开放浦东的新形势下,对浦东新区规划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1992年7月,市规划院编制完成了《浦东新区总体规划》及规划图总体规划目标是:按照“面向21世纪、面向现代化”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城市的战略思想,借鉴国内外新区开发的经验,设想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把浦东新区建设成为有合理的发展布局结构,先进的综合交通网络,完善的城市基础设施,现代的信息系统以及良好的生态环境的现代化新区通过新区开发,带动浦西的改造和发展,恢复和再造上海作为全国经济中心城市的功能,建设成为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奠定基础。

      指导思想(1)浦东新区是上海城市的一个有机整体,同时又是有相对独立性的新区浦东的开发,要依托浦西的综合优势,浦东的开放又促进浦西产业结构和城市功能的调整,以加快开发浦东,振兴上海,服务全国,面向世界2)浦东新区是扩大对外开放的主要“窗口”,要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加快把上海建设成为开放型、多功能的现代化国际大城市3)浦东新区是城乡发展的一个整体,要按城乡协调发展,综合规划,统筹安排,合理调整城镇体系,使城郊发展成为现代化农业和相应的现代化城镇4)开发浦东新区是一个跨世纪工程,要有高起点,新主意,以适应90年代以至21世纪国际大城市发展的需要5)浦东新区是长江流域经济地区,特别是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一个“龙头”,要从区域经济发展角度出发,服务全国人口、用地规模和期限浦东新区范围为长江口、黄浦江、川杨河之间的三角地的350平方公里和川杨河以南、外环线以北50平方公里,共400平方公里,现有人口约110万人规划期限:1991~2000年为近期,规划400平方公里范围、人口180万人左右,其中集中的城市化地区从38平方公里增加至90平方公里,人口为150万人2001~2020年为远期,人口为250万人左右,其中集中城市化地区为200平方公里,人口约200万人左右。

      总体布局浦东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预测到2020年,浦东新区经济平均每年以15~20%左右的速度递增第三产业比重将占65%左右,从而安排金融、贸易、商业服务用地约15平方公里;工业用地约30~40平方公里;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行政用地约7平方公里;居住用地约54平方公里;其余尚需大量绿化旷地总体布局同时考虑了城市历史形成的三条发展轴:一条是以黄浦江、杨高路所夹地带为轴线,呈南北向组团式发展;一条是从陆家嘴金融中心开始,经花木行政中心以至川沙镇、长江口滨江的第二国际航空港,这是上海中心城东西向发展轴的延伸和强化;再一条是长江口右岸的滨江地带,自吴淞口滨江公园,经外高桥港区至第二国际航空港,这是将在21世纪逐步发展的长江口新的临水发展轴总体布局还结合城市综合交通体系,使城市土地使用功能开发与城市交通密切结合起来,并使浦东新区与浦西地区连成整体,形成中心城的基本框架浦东新区的龙东路、罗山路通过南浦大桥、杨浦大桥与浦西沟成48公里的内环线,内环内120平方公里是中心城的中心地区(其中浦东约30平方公里)浦东部分的外环线沿长江口滨江发展,并在外高桥、孙小桥过黄浦江,分别与浦西部分的长江路、长桥外环线相连,外环线长约89公里,外环内占地面积约610平方公里,其中浦东新区部分约260平方公里。

      五个分区功能各具特色、相对独立的五个综合分区沿黄浦江和杨高路南北发展轴呈轴向开发,组团布局,远近结合、滚动发展的城市模式1)陆家嘴—花木分区:规划面积调整为30平方公里,人口调整为50万人,是浦东的核心地区,其中陆家嘴部分1.7平方公里的金融贸易中心,是上海中央商务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花木地区是新区的市政管理中心,并发展博览等高层次的第三产业,形成繁荣的文化商业中心2)外高桥—高桥分区:规划面积调整为62平方公里,人口调整为30万人,是开放度最大的保税区,出口加工区,同时建设有大型港区、电厂、修造船基地等综合工业区,有控制地适度发展已有的石油化工工业,。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