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言绝句格律浅谈.doc
10页五言绝句格律浅谈 ——写给初学写诗的朋友一、用韵:有多种选择,笔者较欣赏的是以下两种:1、平水韵初学者不推荐)2、完全按照现代汉语普通话用韵,去掉入声字注:不管用哪一种,在同一首诗中请不要交叉使用,那在诗词比赛中是不允许的3、近体诗(五、七绝,五、七律,排律)凡押韵都是平声韵二、平仄古声调是平、上、去、入现在按现代汉语四声:阴平、阳平、上声、去声说白了,就是第一声、第二声、第三声、第四声平:第一、二声仄:第三、四声问:那么,入声上哪去了?不管他就是了初学者若按今韵来,是不会遇到这个问题的三、对与粘举个例子: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本诗有四句我们挑出四个字:日、河、穷、上呵呵,看出点儿什么了?对了,都找的是每一句的第二个字日:仄声;河:平声;穷;平声;上:仄声1、 “日”与 “河”的声调相反,且必须相反,即第一、二句的第二个字声调须不同(第三、四句的关系也一样)前一个字是平,后一字应当是仄,反之亦然这叫做“对”违反了规则就叫“失对”2、 “河”与“穷”的声调相同,且必须相同,即第二、三句的第二个字声调须相同前一个字是平,后一个字须是平,前一个字是仄,后一个字也应是仄。
违反规则就叫“失粘”粘和对是写近体诗必须严格遵守的四、五绝的格式格式有四种:仄起仄收、仄起平收、平起仄收、平起平收看了一头雾水?没关系,喝杯茶,再往下看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五绝有几种平仄句式也有四种: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平平仄仄我们再来一起学习刚才王之涣先生的那一首“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写成声调即是: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必有人问:胡说,“欲”不是第四声吗?怎么你给弄成“平”了?其实,是因为单数的字可平可仄,双数的字不能变动,但是这不绝对这里,我们把可平可仄的字用红笔涂出来来看这组声调的第一句:仄仄平平仄前两个字都是仄,这称为“仄起”,第五个字是仄,所以称为“仄收”故此,从第一句可知这一种类型称为“仄起仄收式”呵呵,不叫“破剑式”哦又叫“仄起不入韵式”为什么这么叫呢?我们在文章开头说的,押韵必是平声韵,而本句第五个字不是“平”,而是“仄”,当然“不入韵”了第一句“仄仄平平仄”我们明白了,那么,第二句应当怎么确定呢?假如没有王之涣先生的这一首诗,我们如何知道第二句必是“平平仄仄平”呢?答:1、用“对”第二句的第二个字必与第一句的第二个字相对,在此情况下,第二句第二个字必是“平”;2、第二句最后一个字必是“平”(这是一定的)。
综合两点,满足此条件(第二、五字都是“平”)的只有“平平仄仄平”现在,第一、第二句我们都确定了,那么,第三句的平仄又要怎么推敲出来?方法如下:1、用“粘”由于第二句的第二个字是“平”(刚才已说明),第三句的第二个字必是“平”,才能满足“粘”的要求2、不论哪一首五绝,第三句的最后一个字必与韵脚相反,一定要是仄综合两点,满足此条件(第二字“平”,第五字“仄”)的只有“平平平仄仄”用同样的方法确定第四句的平仄:1、第四句的第二个字必与第三句的第二个字“对”而刚才已知,这一类型中,第三句的第二个字是“平”,所以第四句的第二个字必是“仄”2、第四句最后一个字是要押韵的(这是常识),所以当是“平”满足此条件(第二个字“仄”,第五个字“平”)的只有“仄仄仄平平”话说到这里,有的朋友可能会问:“你这不是故弄玄虚吗?你看,前两句相对,后两句相对就这么简单,用得着如此长篇大论?”不!如果这么认为,就大错特错了我们刚才讲的是“仄起仄收式”,刚好如此请看底下卢纶先生这一首诗《塞下曲》(仄起平收式):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写出平仄: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请看,第一、二句全为“对”吗?可是,如果用刚才我们使用的方法,就一定不会错。
且用此方法,可以将五绝四种格式都推导出来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自己一试附标准答案如下注下划线的表示可平可仄1仄起仄收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2仄起平收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3平起仄收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4平起平收 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有的朋友也许又会问:“你把好几个字都加了下划线,我们又要怎么记呢?”答案十分之简单:不用记既然可平可仄,那还怕什么?怕写诗犯了错了?不会啦可能又有朋友会问:“五绝知道了,七绝怎么办?”好说给五绝的每一句开头多两个字,这两个字平仄要与刚才的前两个字相反如“仄仄平平仄”,写成七绝便是“平平仄仄平平仄”也就是说,七绝也有四种形式,都是五绝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然后“对”与“粘”要求一致,用上面的方法推导有兴趣的朋友可以一试五、必须注意的几个问题一、“失粘”、“失对”绝不可犯二、不可犯“孤平”什么是“孤平”, 指的是五言“平平仄仄平”的第一字用了仄声(大家可以看到,这里如果第一个字用了仄声,则成了“仄平仄仄平”,竟然除了韵脚外,只剩一个“平”声字了);还有七言“仄仄平平仄仄平”句型由于是从“平平仄仄平”“进化”来的,所以,如果第三字(即刚才五言的第一字)用了仄声,全句除了韵脚外也只剩下一个平声。
这就叫孤平孤平是近体诗的大忌,一旦犯了孤平,就要想法补救了怎么救?答:是五言的话,要把第三个字变平声!即改成“仄平平仄平”;七言的话则是第五个字变平声,即“仄仄仄平平仄平”这是(孤平拗救)必须说明的是,在别的句式中,不存在“孤平”问题第三,不可犯“三平声”就是说,在有韵脚(请注意这三个字)的句中出现连续三个平声字,这也是不行的至于“三仄脚”,要求却没这么严好了,以上就是写五言绝句的一点儿小技巧如有什么错漏不足,希望大家提出批语祝大家玩诗玩得开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