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浅析《药》的人名暗示艺术.doc

4页
  • 卖家[上传人]:平***
  • 文档编号:9090453
  • 上传时间:2017-10-01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9.27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浅析《药》的人名暗示艺术陕西省清涧县折家坪镇中学 惠晓燕【摘要】鲁迅先生的小说《药》中,人物的名字包孕着丰富的信息,浸透着复杂的感情,传达着深刻的意蕴,体现了精湛的暗示艺术关键词】 人名 暗示 艺术鲁迅先生的小说《药》 ,堪称暗示艺术的精品这篇小说不仅在标题、线索、环境、景物描写上有暗示,而且在人物命名上也有暗示如果细细品味《药》这篇小说中人物的名字,我们不难发现,它们绝不是一个个简单随意的标签,而是蕴涵着丰富信息,传达着复杂感情,最充分地表达人物特质,进而最充分地体现作者创作意图的具有标志意义的符号那么, 小说 《药》的人名具有怎样的暗示作用呢?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一、 写作背景的透析 本来夏瑜的“夏”是中国百家姓之一, “ 瑜” 指美玉,多用于人名,比如周瑜可《药》中夏瑜的命名,鲁迅是用心良苦,意蕴无穷,有着真实具体的影射对象在这篇小说中, “夏”除了指 “华夏”之外,还与 “秋” 相对,而“秋 ”也是中国百家姓之一 “ 瑜”字的解释是:《左传·宣公十五年》 “高下在心,川泽纳污,山薮藏疾,瑾瑜骸瑕” “怀瑾握瑜兮,穷不得余所示” ﹙《楚辞·九章 ·怀沙》﹚。

      “瑾瑜也,世之珍宝 ” 所以“ 瑜”对“瑾” ,尤其是“ 瑜”和“瑾”都指美玉,都是比喻人的美德由此我们得知,小说中的夏瑜,暗指真实的革命者秋瑾秋瑾是浙江绍兴人,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家,光复会成员,她在1907 年 7 月组织的反对清政府的起义中遇害作为同乡的鲁迅,对秋瑾殉难颇多悲愤,对巫医以人血馒头治痨病也有所闻由此,他把这两件几乎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情,以特殊的思想深度使它们发生联系,写成小说,并把它们作为明暗两条结构线索,穿插、折叠在同一个艺术世界之中,从中开发出令人心弦颤动的强大思想和感情的冲击力人血馒头以“药”的方式,给华小栓治痨病了,秋瑾已经艺术化为夏瑜当然,夏瑜也代表着别的资产阶级革命人物,如比秋瑾早几天在安庆就义的徐锡麟等,所以夏瑜又作为男性来写所以说创作于 1919 年 4 月的《药》 ,是鲁迅以光复会成员徐锡麟、秋瑾被清政府杀害事件为素材写成的 《药》中的主人公之一夏瑜这个人名,含蓄而巧妙地暗示了本文的写作背景二、病态社会的揭示鲁迅在《药》中塑造了一群病态社会中愚昧无知,麻木不仁的看客他给这些人物命名时,并没有忽略那个时代、那个病态社会的揭示首先是“红眼睛阿义”这个名字。

      红眼睛就指红眼病,即我们农村人所说的,一个人的嫉妒心理到了失去理智的时候,就说他红了眼睛阿义虽是一个监狱小卒,但他也是那么贪婪、那么放肆:仅仅因为在夏瑜身上“榨不出一点油水,已经气破肚皮了” 等夏瑜牺牲后,阿义剥光了夏瑜身上的衣服红眼睛”正是这种麻木不觉醒心理的真实写照,是凶残、贪婪、奸邪、卑鄙的象征阿义长着一双红眼睛,这生理上的病症暗示他心理上的贪得无厌,唯利是图 其次是“驼背五少爷”他每天总是在茶馆里过日,来的最早,去的最迟,过着一个少爷的生活被称为“少爷”,该有一点地位,也有机会上学,见识也该比一般街坊邻居广些吧但他不去求学上进,而是整日呆在茶馆里,无所事事从他与茶客谈论夏瑜的过程中,我们分明看到他是一个闲人,一个没有被唤醒的无聊看客的形象他虽然不是作品中的主要人物,但“驼背五少爷”这个名字的选用,有着发人深省的内涵:驼背的形体,空虚的灵魂驼背——身体的不健全折射出心理的不健全,折射出他的麻木和愚昧还有《药》中的“华老栓” , 他是个身处社会最底层的城市贫民贫困拮据的经济状况,卑微低下的社会地位,使得他安分守己、与世无争,对周围一切都漠不关心他和老伴饱经沧桑,把生活的全部希望都寄托在唯一的儿子小栓身上。

      他希望爱子能健康成长,永远维系华家血脉 “栓”字的意思是缚或系,意在把孩子栓住然而,残酷的现实却偏偏不像华老栓希望的那样,小栓染上了痨病,华老栓和老伴的心思全在儿子的病上,一心想治好儿子的病当华老栓从康大叔那里得到消息,便毫不犹豫地将自己起早贪黑、节衣缩食积攒的一包洋钱揣到杀害革命者的刑场,换回了一个令他满心喜欢的人血馒头人血馒头终于让小栓吃了但是,在贫穷、落后、保守的旧中国,与世无争、安分守己、勤劳节俭、糊涂忍让等民族古训是栓不住华家血脉的小栓的命最终没有被“栓牢”而夭折了,华家悲剧的深刻意蕴便通过老栓和小栓两代人取名为“栓”而形象地表现出来另外,茶客中的“花白胡子”和“二十岁的人” ,则暗示了从当时社会从老到少的群众的麻木不仁鲁迅通过《药》中这些普普通通的人名暗示,让我们读者看到他们是心智不全、灵魂有病的患者想到他们“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从而揭示出一个畸形的病态社会 三、丑恶灵魂的反讽《药》中康大叔和红眼睛阿义,是封建统治者的帮凶,鲁迅对他们的激愤是可想而知的,但给这两个人物取名时,鲁迅是反其意而用之康大叔之“康”者,健康茁壮之意康大叔亦是我国民间亲切的称谓可本文的康大叔,文中介绍道:“满脸横肉” , “提高了喉咙只是嚷” , 可见身体很棒,精神也好得很。

      却凶残暴虐,贪婪无耻,体格的健全茁壮,成了野蛮和凶残的资本作为封建统治者的爪牙,他公开宣扬革命有罪,诈骗群众,出卖革命者的鲜血,宣传人血馒头是治病的良药,在他身上集中体现了封建统治者及其走狗的可憎面目阿义, 《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义” ,正义;合乎正义或公益;情谊等古人尊崇为人仗义的人而本文的阿义,为了榨取夏瑜去盘问,听到夏瑜的革命宣传后,竞打他的嘴巴,等夏瑜牺牲后,剥光他身上的衣服这一切都和“义”字是背道而驰的由此我们可以看出,鲁迅给康大叔和阿义者两个人物命名时,对他们丑恶的灵魂进行了强烈的讽刺四、主题意蕴的传达小说《药》叙述了华、夏两家的悲剧故事鲁迅对两家人名姓氏的选用同样颇具匠心他赋予老栓“华” 姓,顿时使夏瑜的 “夏”姓具有了深刻的隐喻意义在小说《药》中,华、夏二姓并置对立,且在情节发展的同时,传达出它深刻的主题意蕴华、夏是中华民族两支不同的祖先,后来融为一体,故华夏之合又指中华民族自身这样,文本中的华家为儿子治病而索取夏家儿子的血,就不仅仅是华吃夏,即人吃人,而且是一种民族内部的自相残杀﹙革命者夏瑜是因本家夏三爷的告官而被捕,又因刽子手康大叔而遇害而那些愚昧麻木的群众,包括华老栓,对夏瑜被害,表现出的是冷漠、不理解,甚至是欣赏,而根据文本关于夏瑜身陷囹圄还劝牢头造反的告白可以看出,夏瑜显然是一个意在将包括华家在内的穷苦人解救出来的给民族以希望的救世者。

      这样,华之吃夏,就不仅仅是一种内部残杀,更是一种吃掉拯救自己的人、吃掉本民族希望的愚昧举动这两个家庭的悲剧正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悲剧因此,小说中人物姓氏“华” 、 “夏”的选用,启迪人们:人血馒头不是医治病苦的良药;资产阶级脱离群众的革命不是疗救中国社会的良药;要医治群众的病苦,疗救中国社会,必须改变群众的精神面貌,依靠群众、发动群众起来革命,才是救国救民的良药总之, 《药》中的人名暗示具有“含不尽之意于言外”的艺术效果作者用一个个意味无穷的人物姓名,暗示了严峻的社会现实, “意在引起疗救的注意”催人警醒联系地址 陕西省清涧县折家坪镇中学 邮政编码 718313联系 13571257178﹙惠晓燕﹚。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