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馆大流通管理模式的实现.docx
6页图书馆大流通管理模式的实现 Summary:大流通管理是集“藏、借、阅、咨”为一体的新型管理模式,它充分发挥了图书馆资源的最大效益,将人本管理理念真正落到了实处,目前越来越多的图书馆开展了由传统管理模式到大流通管理模式的转换本文介绍了黑龙江工程学院图书馆大流通管理模式的转换过程,以及取得的显著成效Key:高校图书馆;大流通;管理模式:G252 文献识别码:A :1001-828X(2016)022-0000-02一、黑龙江工程学院图书馆概况黑龙江工程学院现有图书馆馆舍建于2006年,总建筑面积25224平方米,整个馆舍共五层改造前的布局:一楼是密集书库和行政办公室,二楼是综合书库,三楼是教师阅览室和自习区,四楼是报刊阅览室、工具书阅览室和自习区,五楼是电子阅览室和自习区虽然馆舍的建筑设计符合大开间、大开架、通透式的原则,但是各个部室独立,均设有防窃检测仪,门槛重重文献资源的布局、各功能区域的划分不合理,馆舍近一半的区域都是自习区,工作人员对自习区读者秩序的维护难度较大改造前读者利用文献资源存在着种种限制,如二楼综合书库虽然实行开架管理,但不允许读者背包进入,已办理完借阅手续的图书也不可带入等。
这种传统的图书馆管理模式存在的种种弊端,不能满足读者的需求,已经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因此图书馆管理模式的转换与提升已经迫在眉睫二、前期规划图书馆大流通管理模式是有别于传统模式的一种全新的管理模式,是馆藏文献资源完全开放,集“藏、借、阅、咨”功能与一体的新型服务方式整个图书馆只设一个入口、一个出口、一个服务窗口,读者持证在入口进入图书馆,便可在馆内自主查阅各类文献这种服务方式在最大限度上以读者为本,可方便读者充分利用馆藏资源而全面提高图书馆的服务质量[1]我馆组织相关人员于2013年先后考察了部分国内已实行大流通管理的图书馆通过对这些馆先进经验的学习,结合我馆的实际情况,制定了《改造方案》,经学校审议通过,在不闭馆、不影响读者正常使用图书馆的前提下,逐步实现图书馆大流通管理在《方案》中,对文献资源布局进行了调整,将功能区重新划分一楼原有的行政办公室和密集书库不变,三楼原有的教师资料室改为信息共享空间,将整合后的馆藏资源、电子资源、多媒体资源提供给读者,配备电脑、讨论间,提供上网、小组讨论、团队活动功能五楼原有的电子阅览室不变将原有集中在二楼的综合书库分散到二楼、三楼、四楼五楼自习区改为保存本、过刊、工具书阅览区,此处图书只供内阅。
改造后将原来的各个独立部室,连成一体,不设门槛,取消各部室的防窃仪和服务台,在二楼大厅统一设置借还书服务台、智能门禁系统、两组双通道检测仪将其他出入口封闭,只留二楼大厅一处出入口改造后不单设自习区,将阅览桌椅布置在自然采光好的位置,散布于图书、报刊旁边,使读者能随时、近距离接触文献,为读者提供便利将图书流通部与期刊阅览部合并为读者服务部,将现刊、报纸与图书集中摆放,按照《中图法》类别放置于各楼层,二楼放置A-F类,三楼放置G-TG类,四楼放置TH-Z类三、磁条更换我馆自2012年开始购入的图书采用可充销磁的复合磁条,之前的图书采用的是永久性磁条装有两种磁条的图书通过书标颜色的不同加以区分,装有永久性磁条的图书贴有红色书标,装有复合磁条的图书贴有蓝色书标永久性磁条不可以进行充、消磁处理,通过防窃监测通道时,始终处于报警状态,适用于传统管理模式下的人书分流的借阅方式,而不适用于大流通管理方式大流通管理方式下图书借出时有消磁的过程,这样图书借出后,读者携带所借图书经过防窃监测通道时,不报警,可再次带入图书馆使用图书还回时,有充磁的过程,图书不经借阅,通过防窃通道时报警[2]截止2011年底,我馆装有永久性磁条的纸质图书馆藏已达到一百多万册,如果全部更换为复合磁条,工作量、成本巨大,因此我们对流通率较低的密集书库的藏书不更换磁条,这部分图书,可供正常查询、借阅,如有读者借阅时,在书的封底处盖专有章,门卫查认后,走专用通道出馆。
我馆磁条更换工作采用的是外包、政府招标方式进行为不影响读者正常使用图书馆,于2014年暑假,利用四周的时间圆满地完成了此项工作为确保磁条更换的质量,馆内工作人员排班,2人一组,全程跟踪检查,发现不合格时,责令立即返工保证了磁条更换无遗漏,图书无破损、散页的情况出现四、桌椅、书架、图书迁移我馆实行大流通管理改造,需要将原二楼综合书库、原三楼教师阅览室、原四楼工具书阅览室、过刊阅览室中共四十余万册图书按照《中图法》的类别分别迁移至二楼、三楼、四楼、五楼的相应位置图书搬迁要遵循细排架、不能打乱顺序的原则,是一个费时、费力的浩大工程加之不同于新馆搬迁,有足够的空地、空书架可供办公家具、图书摆放,我馆是在原馆基础上进行改造,只能利用为数不多的空地、新购书架进行办公家具、图书的周转摆放,搬迁的难度加大经过科学规划、周密准备,迁移工作于2014年5月末开始,用时一个月,圆满完成在此过程中,采取逐层迁移的原则,涉及到的楼层闭馆,其他楼层正常开放,改完一层开放一层,把搬迁期间对读者造成的不便降到最低1.科学估算搬迁实施前,首先统计出现有阅览桌椅、期刊柜等办公家具的数量,书架排数、节数、挡板数量及组装情况,然后在图书馆的建筑图纸上严格按照尺寸绘制出详细的阅览桌椅、期刊柜、书架的预摆放图。
由于各楼层的建筑格局不尽相同,图纸的绘制需格外精心根据绘制出的图纸,估算出需拆装的书架的节数、需新购进书架挡板的数量、新书架的数量以及需搬迁的办公家具数量根据估算结果做出搬迁经费预算,报送学校审批根据估算,需购进新书架154节,对于这些新购进的书架,根据各类图书的年进书量的多少,分配到各个类别的图书,做为预留架位根据现有书架图书占用情况,加上预留架位,在图纸上详细注明每节书架图书的起止类号这虽然是一项工作量巨大、繁琐的工作,但是意义重大,在搬迁实施前做好了细致的谋划,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书架拆装与图书迁移有效结合由于可利用的空地、空书架有限,搬迁工作需有条不紊地一步步衔接,具体实施过程是:第一步将五楼自习区需搬走的桌椅密集摆放到一楼走廊,在腾出的空地上安装新书架,将原三楼工具书阅览室中的工具书、原四楼期刊阅览室中的过刊、教师资料室中的样本书迁移到此第二步将工具书阅览室、期刊阅览室、教师资料室腾出的书架,进行拆装,摆放到四楼相应位置,将二楼综合书库中TH-Z类图书迁移到此第三步将二楼腾出的书架进行拆装摆放到三楼相应位置,将二楼原综合书库的G-TG类图书迁移到此第四步二楼余下的书架位置调整,A-F类图书重新布局。
最后各楼层的阅览桌椅、期刊柜、报纸架、过报架位置调整在图书迁移过程中,工作人员将图书按顺序下架到书车上,立即运往目的书架,按原顺序摆放,整个过程中做到了整齐、有序、快速、零误差五、实际效果1.完善了现代化服务手段经过以上改造,自2014年7月图书馆正式以大流通管理模式运行,至今已经一年多时间在此期间,我们陆续购进了自助借还机、自助文印系统、智能排座系统、触屏阅报机、触屏电子期刊阅读机、冷热水直饮机、自助饮料机等设备自助的现代化设备的使用,即解放了人力又让读者充分体验了自主管理、自我服务的乐趣,真正感受到大流通服务的便捷,也大大提升了图书馆服务水平2.改善了读者学习环境改造后的图书馆,书香四溢,绿色盎然,墙上悬挂了名人画像、格言警句,充满了自然清新、古朴典雅的氛围优美的环境、现代化的服务手段、以人为本的合理布局、工作人员得体的语言、热情的服务,为读者营造了舒适的学习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下,读者自然会有一种无形的约束,起到了环境育人的作用3.发挥了馆藏资源的最大效益,将人本管理理念真正落到了实处改造后的图书馆,大流通管理模式的优点充分显现,它缩短了读者与文献资源的距离,消除了之前的种种门槛,节省了读者时间,提高了馆藏文献的利用率。
图书馆的各项工作充分体现了读者至上的宗旨,读者满意率上升在我校近几次的读者问卷调查和毕业生离校座谈中,图书馆受到全校师生的一致好评,图书馆成为了学校的亮点六、结语我馆在学校领导大力支持、全馆上下团结协作下,经过科学规划、有效实施,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了由传统管理模式到大流通管理模式的转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虽然存在些许遗憾,但也希望我们的经验能对广大图书馆同行有所帮助Reference:[1]包铁柱.图书馆大流通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以沈阳化工大学图书馆为例[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2(3):9-11.[2]王唯玮.采用并轨方式实现图书馆大流通管理的设想[J].图书馆学刊,2005(6):110-111. -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