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析福建闽西采茶灯的历史演变、音乐形态及发展.docx

6页
  • 卖家[上传人]:杨***
  • 文档编号:312927794
  • 上传时间:2022-06-18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8.73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析福建闽西“采茶灯”的历史演变、音乐形态及发展                    内容Summary:“采茶灯”是一种流传于福建闽西和闽南部分地区的民间歌舞形式,其有证可考的历史至少已在150年以上闽西龙岩地区的“采茶灯”更是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誉满中外,被称为世界民间艺术之花,并已被世界教科文组织定为世界名曲文章较全面地描绘了福建龙岩“采茶灯”历史演变、音乐形态及其发展现状   关 键 词:“采茶灯”历史演变 音乐形态 发展势头      “采茶灯”是盛行于南方诸省的一种民间歌舞据考证,“采茶灯”的曲调最早是以江西于都的《采茶瑶》为母曲,通过不断的传播和发展形成“采茶家族”,随着各个地区的采茶灯相互渗透、相互关联、相互区别,在不同的地区就冠以不同的称呼,如广西称“唱采茶”“采茶歌”“壮采茶”,江西称“茶篮灯”“灯歌”,湖南、湖北称“采茶”“茶歌”,福建、安徽称“采茶灯”   福建龙岩地区的“采茶灯”又称“采茶扑蝶”据传,“昔时,每年采茶季节,茶女们上山摘新茶,休息时,常聚于山上‘茶寮’,演唱茶歌,配以表现采茶劳动、扑蝶的舞蹈,久而久之,动作渐渐趋于多样,队形变换丰富,并被用于喜庆场合,成为年节喜庆活动中不可缺少的内容。

      ①其以优美的旋律、明快的节奏、欢快生动的舞蹈动作,深受人民群众的喜爱,流传至今已有150年的历史,并已被世界教科文组织定为世界名曲,可以说是福建闽西这片土地上一朵绚丽的艺术奇葩      “采茶灯”的历史演变      “采茶灯”源于龙岩苏坂美山村关于其起源有三种说法:其一,明代嘉靖年间,从湖南迁移到龙岩苏坂美山村的林氏家族,他们长期在此劳作生活,并以种植茶树为主要谋生手段,后来慢慢创造了“采茶灯”的艺术形式,藉以丰富劳动生活情趣其二,清初,龙岩的一名宫廷琴师回乡,结合本地的民歌,加入采茶的动作,创造出了一种民间歌舞形式其三,从《颖川泼水记》曲本中的歌词可知道,在清代中期龙岩就盛行“采茶灯”   “采茶灯”早期的表演形式,是融说唱、戏曲、舞蹈为一体的,由8位采茶姑娘和茶公、茶婆、武生、男小丑等12人组成,这时的歌舞和服装都保留了古代中原的遗风,戏的成分较多随着时间的推移,“采茶灯”也不断得到发展和改革1952年8月,在民间艺人温七九等人的努力下,“采茶灯”得到进一步的改革发展他们剔除了唱戏的成分,使之成为纯粹的歌舞形式,并将“采茶灯”改为“采茶扑蝶”,将原有的小生和小丑免去,将男扮女装的采茶姑娘换成青春美丽的少女,伴奏乐队也改为龙岩静板乐队,加上灯仔鼓配合,曲调用了《剪剪调》,服饰、队形等也有了很大的变化。

           “采茶灯”的音乐形态      1.“采茶灯”的内容   根据《颖川泼水记》曲本记载,我们可以发现“采茶灯”的歌词,大部分是用广大人民群众所熟知的历史故事编创而成内容常以英雄人物、爱情故事等为主要题材,并且对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劳动妇女们的不幸遭遇给予极大的同情;同时,内容能够伴随着时代和政治背景的变迁而变化,因而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采茶灯”歌词分为正采歌词和倒采歌词,一般都是从一月至十二月依次排列,正采歌词和倒采歌词中有些是相互关联、前后呼应的   2.“采茶灯”的曲调   “采茶灯”曲调明快、活泼,表现出欢快、喜庆的特点采茶灯”多为小调,旋律优美,常为羽调式采茶曲调大致分为三类(三阶段):一类是单纯的“茶歌”,即茶农劳动时的劳动号子、山歌、民间小调,结构相对简单;另一类是载歌载舞的“茶灯”,即将茶农劳动的动作稍许加工,伴以茶歌,载歌载舞;还有一类是含有较浓的民间调情趣味的小戏而龙岩的“采茶灯”曲调在其发展中也经历了一些变化,原来的曲调“德胜令”后改为民间小调的“剪剪花”,即现在“采茶扑蝶”的曲调;原先的“六角采”改为“正采”,“四角采”改为“倒采”,原来的“倒采”被简化。

      现在我们所听到的熟悉的曲调“采茶扑蝶”就是这样演变而来的 3.“采茶灯”的伴奏   “采茶灯”的伴奏也经历了一个从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采茶灯”最早的伴奏乐器是鼓、钟、箫、钹、唢呐、钲等,后来加入了二胡、三弦、板胡等;伴奏上还把原扑蝶以民间鼓乐“饶平吹”、唢呐伴奏,改为用龙岩静板乐队伴奏,加上龙岩灯仔鼓配合,静板队的乐器即是扬琴、笛子、二胡、三弦、板胡等   4.“采茶灯”的舞蹈   “采茶灯”的舞蹈灵活多变、动作优美、节奏感强,基本步伐轻盈细碎,以戏曲花旦步行走,带有粗犷的山野韵味,行走时有各种穿花舞步纵横交错其舞蹈动作有打草、串花(单串花、双串花、三串花)舞蹈队形变化多样,有上山时和下山时的队形变化      “采茶灯”的现状与良性发展势头      近年来,尽管民间音乐面临着流行音乐和外来音乐的不断冲击,然而我们可以看到,福建龙岩“采茶灯”在保护传统韵味的基础上,已能结合现代人的审美需要和现代创作技巧,进行不断的自我创新(如:现代“采茶灯”已出现“摇滚采茶灯”和现代扇子采茶舞),并走出了一条具有鲜明时代特色、浓郁生活气息、集艺术性和实践性为一体的崭新道路据统计,在龙岩活跃着280多支“采茶灯”队伍,有专业团体(如山歌剧团)和业余队伍(如龙舟采茶队、晨练队伍、节日喜庆表演队)。

      这些队伍的经费来源,一部分是政府部门扶持,另一部分是自筹资金,还有一些是企业资助,形成了良性的创作队伍后继有人、演出人才茁壮成长、新老观众日益壮大的发展链   福建闽西是个历史厚重、美丽富饶的地方,也是具有优良传统的革命地区,既有享誉世界的土楼建筑,也有广为传唱的“采茶灯”,而今发展民间音乐文化,闽西人民又谱出了新篇章但是,流行音乐和外来音乐使民间音乐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和影响,作为中华民族的后代,我们有责任保护本民族音乐文化的遗产,挖掘本土音乐的精华,并使其得以弘扬光大闽西“采茶灯”的良性发展就是最好的实例      注释:   ①刘春曙、王耀华 著《福建民间音乐概论》第91页      Reference:   [1]王耀华 著《福建传统音乐概论》   [2]李向京 著《论福建传统民歌的继承与创新》   [3]温七九 著《龙岩民间歌舞“采茶灯”回忆录》   -全文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