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西警察学院校史八治安系.doc
13页第四节 治安管理学系及其专业一、治安管理学系发展史(一)历史沿革1、机构设置治安管理学系于 1986 年 9 月正式成立1978 年 1 月,在江西政法干校基础上成立江西省政法学校1979 年 5 月,学校内设七个机构,其中公安教研室为当时公安业务教学机构,袁世称任主任1982 年 8 月,公安教研室分为第一公安业务教研室和第二公安业务教研室1984 年 9 月,省政府批准江西公安干部学校改为江西公安专科学校11 月,第一公安业务教研室改为公安业务基础教研室,王彬任公安业务基础教研室主任1986 年,经省编委、教委批准,江西公安专科学校设立治安管理学系,公安业务基础教研室改为治安管理学系,王彬任主任1988 年 2 月,治安管理学系设公安基础理论教研组(组长孔芳生) 、心理学教研组(组长高文阶,后为孔文杰) 、治安管理教研组(组长邓光速) 1992 年 6 月,治安管理学系下设机构调整为治安业务教研组(组长罗华顺)、保卫学教研组(组长刘明洁,后为周检平) 、犯罪学教研组(组长陈雯) 1997 年 9 月,治安管理学系下设机构调整为治安管理教研组(组长李小强)、保卫学教研组(空缺) 、公安学基础理论教研组(杨瑞清兼组长) 、犯罪学教研组(组长陈雯) 。
1998 年筹建道路交通管理学系, 设交通专业教研室和交通实验室2000 年 4 月,校党委决定成立校心理咨询中心,挂靠治安管理学系,由朱耀琴具体负责,咨询员有朱耀琴、陈雯、余泓2002 年 4 月,校党委决定有关教研室归属作如下调整:治安管理学系安全防范技术相关课程与人员划归公安科技系;治安管理学系犯罪学教研室成建制划归侦查学系2002 年 8 月,治安管理学系下设治安管理教研室(主任刘小荣) 、社区警务教研室(主任刘晓彬) 、交通管理教研室(主任乐新宇) 2007 年 11 月,学校批准成立公共事务管理教研室2、学科发展1986 年,治安管理专业正式招生1990 年,我系教师编写出版了我国第一部介绍保安服务公司的著作——《现代“镖局”——保安服务公司》 1994 年,增设公安保卫专业,首批招收普通大专生 60 人,1998 年停招1995 年,治安管理学系完成“模拟派出所”和“安全防范演示室首期工程”建设1997 年 12 月,学校增设道路交通管理专业1998 年首批招收道路交通管理专业普通大专生 60 人2000 年明确交通管理专业并入治安管理学系2001 年对 860 名学生进行了心理普查,为有心理障碍的学生进行了心理咨询,开展了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2001 年,由学校主办、治安管理学系承办的第 三 届 华 东 地 区 公 安 院 校 治安 管 理 学 术 研 讨 会 在 鹰 潭 龙 虎 山 召 开 2002 年,学校与南昌大学联合办学,2003 年起治安管理学系与南昌大学联合招收法学专业治安管理方向本科学生,2010 年停招2003 年,增设公共事务管理专业(公共安全管理方向) ,2004 年开始招生;2009 年改为公共事务管理专业(高校安全保卫方向) ,并于同年 9 月正式招生2006 年起,治安系承担公务员课程中的《公安基础知识》课程教学2006 年 11 月,治安系承办了全国公安院校 21 世纪规划教材《社区警务教程》和《户政管理教程》统稿研讨会2006 年,治安管理专业被评为江西省高职高专教育示范专业;《公安学概论》课程被评为省级优质课程2008 年 12 月, “治安管理”专业被省教育厅评为 2008 年江西省高校特色专业2009 年 6 月 ,治安学系组织 500 余名学生代表学校参加省公安厅治安总队统一组织协调的“处置大规模群体性事件”演练,圆满完成任务2009 年 11 月, 《社区警务》课程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
2009 年 12 月,承办的第 十 一 届 华 东 地 区 公 安 院 校 治 安 管 理 学 术 研 讨会 会 议 就 招 录 体 制 改 革 与 治 安 管 理 课 程 教 学 应 对 、 三 项 建 设 与 治 安 管 理难 点 问 题 解 决 等 问 题 进 行 研 究 探 讨 2010 年,设治安学本科专业,首批招收治安学专业本科生 193 人2010 年 11 月,举办了第 六 届 全 国 治安学学术研讨会暨治 安 系 主 任 论 坛 , 获得 兄 弟 院 校 同 行 好 评 二)治安管理学系概况治安管理学系下设治安管理、社区警务、交通管理、公共事务管理四个教研室、学工大队、系办公室及应急管理及群体性事件研究中心有 1 个公安本科专业:治安学专业;2 个公安专科专业:治安管理、交通管理专业和 1 个普通专科专业:公共事务管理专业治安管理学系现有教职工 31 人,专职教师 20 人,专职学工干部 9 人,兼职教师 9 人专兼职教师中有教授 9 人,副教授 11 人;其中省级教学名师 2 人,省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 4 人;博士 1 人,硕士 15 人治安管理学系现有本科学生 350 余人,专科学生 1100 余人,建系以来为公安战线及各行业共输出毕业生 5000 余人。
三)教育教学治安管理学系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以科研促教学,形成了教学、科研、实战三结合教育模式,教学、教研成果丰硕,连续多年被评为学校和公安厅的先进单位治安管理学系承担了本系四个专业课程的教学任务、相关公安专业核心课程治安管理概论的教学任务、招录体制改革班治安和交通管理专业课程的教学任务、以及学院其他有关专业的课程教学任务,总计课程 63 门,具体为:专科课程 33 门、本科课程 15 门、招录体制改革学员课程 22 门同时,还承担了学院各警种、各层次培训教学课程 10 余门治安管理学系坚持以专业学科建设为核心,以课程建设为龙头,以打造精品课程为抓手,努力提高专业学科建设内涵和教学水平现有省级精品课程 2门,即《公安学概论》和《社区警务》 ,有两门院(校)级精品课程《群体性事件处置》和《治安管理学》 ;治安管理专业被评为省级示范专业和省级特色专业;近年主持或参与省级教改课题 10 余项,主持或参与编写了全国公安院校治安学专业系列规划教材及其他教材 40 余部;在实验(训)教学方面,建立了治安陈列室、社区警务实训室、公安驾驶培训基地等实训教学场所,建立了多个“院(系)局(所) ”教学科研合作基地,聘请了邱娥国、陈勇琦等 20 名公安英模、业务专家和骨干为客座教授、高级教官或教官,建立了 18 个学生专业实习基地。
四)科研工作历任系领导注重以科研促教学、促年轻教师成长,确立了“以课题研究为平台、加强与业务部门协作交流”的科研工作基思路建系之初,与省公安厅的相关业务处室建立合作关系,联合召开了全省第一届治安管理、经济文化保卫、预审研讨会,此做法延续多年,召开多届专业学术研讨会,促进了公安实践与公安教育科研的发展,取得良好社会效益1991 年 “ 农村群体性冲突事件及对策探讨”课题被列为省社会科学科研规划重点课题, 反映该课题成果的专著《农村群体冲突事件及对策探讨》 (群众出版社 1995 年出版)是全国最早的相关问题专著2004 年以来,治安管理学系教师在各类学术刊物上正式发表学术论文 240 余篇,其中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 40 余篇主持课题 30 余项,其中影响较大的有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项目——《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公共安全研究》 、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消防工程科技人才培养研究》等;荣获各类学术奖励 90 余项其中荣获省高校优秀社会科学成果一等奖二项,二等奖、三等奖各一项;省高校人文社会科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二项,省教育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一项自我校实施科研绩效考评以来,治安管理学系已经连续九年荣获学校“科研先进单位” 。
多次被评为公安厅或学校的先进单位五)学生管理治安管理学系现有治安学、治安管理、交通管理和公共事务管理等 2 个层次 4 个专业、29 个区队(其中 7 个本科区队,22 个专科区队) ,共计 1500 多名学生现有专兼职学生管理干部 21 人,其中专职 10 人,兼职 11 人,党员比例占 80%,研究生比例占 30%学生管理工作实行警务化管理,制订了完善的学生警务化管理制度,包括《治安系学生管理与操行评定实施办法》 、 《治安系学生寝室管理实施细则》 、《治安系学生会章程》 、 《治安系团总支、学生会集合点名纪律作风补充实施规定(试用) 》 、 《治安系团总支学生会干部管理条例》 、 《治安系团总支学生会违纪处理方法》 、 《治安系早操、晚自习安排表》等等,严格贯彻一日生活制度,做到科学管理、严密管理学生管理结硕果2007 年治安管理学系团总支获江西省“青年文明号”荣誉称号;0526 区队、0621 区队、0821 区队获“省五四红旗团支部”荣誉称号;多名学生获省直团工委“优秀团员”光荣称号;0428 区队徐振富同学不顾安危,勇救因翻车落水的五名中铁十四局职工,其中四人获救生还,被公安厅记二等功一次,并被评为全省高校三好学生;多名学生在“中国首届警界明日之星论坛” 、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江西赛区决赛) 、省运会、南昌市交通知识问答竞赛、江西省大学生创业设计大赛等多项赛事中获奖。
学管干部注重学生管理理论研究,主持省级课题、发表学生管理论文多篇;多人荣获省、校级“优秀员”称号敢打硬仗,圆满完成多项政治任务我系应省公安厅、南昌市公安局及兄弟省市公安机关要求,根据学校统一部署,组织学生先后圆满完成“2008 奥运圣火传递” 、 “南昌市湾里区第一届国际都市森林休闲节” 、 “2010 年上海世 博 会 ”、 “第 十 三 届 江 西 省 运 动 会 ”、 “第 五 届 中 国 中 部 投 资 贸 易 博 览 会 ”、“2010 广 州 亚 运 会 ”等 多 项 大 型 活 动 安 全 保 卫 工 作 , 获 当 地 公 安 机 关 一致 好 评 二、治安管理学系主要专业介绍(一)治安学专业(本科)1、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较为系统、全面地掌握治安学专业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在公安机关等司法部门,以及企事业单位从事治安管理、安全保卫等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2、培养规格: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治安学、管理学、法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治安行政执法、治安安全管理和犯罪防控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管理社会治安、处理治安问题、指导和监督社会组织从事安全保卫工作的基本素质,其规格为:(1)思想素质: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公安事业,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原理;具有敬业爱岗、遵纪守法的品质;具有高度的法制观念、组织纪律观念和群众观念;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具有为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安定而奉献的精神。
2)文化素质:熟悉和掌握党和国家有关公安工作的路线、方针、政策和相关法律规范,具有与公安工作相适应的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基本知识;具有较强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具有进行调查研究、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和一定的创新发展能力;掌握一门外语,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外语水平;掌握计算机操作的基本技能3)专业素质:掌握治安学、法学、公安学等学科领域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掌握治安管理方法和安全防范技能;具备运用治安学理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素质与能力;了解社会治安防控的理论前沿及其发展动态,掌握社会治安研究的基本方法,具有良好的社会治安形势研判能力掌握通讯、驾驶、射击、自卫擒敌等警体技能;同时,掌握侦查学、刑事科学技术等相关知识,具备较快适应相邻专业业务工作的基本素质和能力4)身心素质:具有良好的体能和警务技能,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具备健全的心理和健康的体魄,达到国家规定的入警考核训练合格标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