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0XX最新《天都峰的扫路人》教学设计.docx

32页
  • 卖家[上传人]:柏**
  • 文档编号:286558384
  • 上传时间:2022-05-01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33.78KB
  • / 3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天都峰的扫路人》教学设计第一篇:《天都峰的扫路人》教学设计 《天都峰的扫路人》教学设计 一、激发兴趣,回顾旧知,导入新课 1、如果老师说“没登上长城的人,不能算到过北京”,那谁能完成这句话呢?[出示课件]“没攀登过( )的人,不能算到过武夷山” 天游峰(板书)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相信天游峰一定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谁想说一说呢?我们可以用两个字来概括(高、险) 3、读一读,读出它的高、险[出示课件] 都用了哪些方法写它的高、险呢?(打比方、列数字) 过渡:形象的比喻和具体的数字,一下子突出了天游峰的特点就是这样高、险的天游峰,一位老人,每天早晨都要一级一级扫上去,傍晚再一级一级扫下来……我们不禁要——(引读)倒抽一口凉气,这太不可思议了,他,就是天游峰的——扫路人(板书) 二、自读品析,交流感悟 过渡:这到底是一位什么样的老人呢?同学们,了解一个人我们可以“听其言,观其行,察其貌”,板(言、行、貌)快速浏览课文,看看文中着重描写了扫路人的什么?(圈:貌、言) 接下来就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完成学习单 【出示学习单】 默读课文,用“——”画出老人外貌的句子,用波浪线画出描写老人语言的句子,看看这位老人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可以选择其中你感受最深的地方写写批注。

      时间:5分钟 1.交流: #你画到了哪些句子?(出示五句话) #刚才我们也认真自学了这些内容,现在谁来交流一下你的学习心得? 2、在外貌描写中交流感悟 过渡:同学们通过自学,在脑海中已经初步建立了对这位扫路人的认识,我想,外貌是留给人的第一印象,我们就从外貌入手,逐步地走近这位老人 出示:“这是一位精瘦的老人他身穿一套褪色的衣服,足蹬一双棕色的运动鞋,正用一把竹扫帚清扫着路面 “瘦削的脸,面色黝黑,淡淡的眉毛下,一双慈善的眼睛炯炯有神 1.我请一位同学读读这两句话,其他同学思考:从对老人的这段外貌描写中,你觉得这是一位怎样的老人? 2.交流,板:勤劳朴实 3.通过细腻的笔触,就这样,我们认识了这位勤劳朴实的老人,读! (齐读句子) 4.现在,假如咱们是一位位摄像师,手里拿着摄像机,我们从远处看见这样一位老人正慢慢向我们走来,与此同时,我们的镜头也一点点向老人推近,推近,再推近,好,停,此刻,你会将这个特写镜头定格在老人的哪个细节上呢?为什么?(手指课件) ①瘦削(老人为什么会瘦?运动了会怎样?——更健康) 精瘦(这里还有一个形容老人瘦的词,是哪个?除了瘦,从这个词中,你又有什么新的体会?——精神。

      说明了什么?——常年的运动,使老人精力旺盛,充满活力,真应了那句“千金难买老来瘦”啊!你看,用词多精准啊! ②“运动鞋”(老人是扫路人,穿运动鞋干起活来才能方便) ③“一套褪色的衣服”(没错,就是这套褪色的衣服,让我们看到了一个质朴的扫地老人的形象,同时,也见证了老人风里来,雨里去,不知疲惫地忙忙碌碌的一天又一天,一年有一年) ④“黝黑”(皮肤晒得黑这说明什么?——常年的日晒雨淋,工作很劳累虽然黑,却黑得——健康) “炯炯有神”(从这“炯炯有神”的眼睛里,你又读出了些什么?) 3、同学们,是什么铸就了这样一位精力充沛,健康向上的老人呢? (劳动、运动) 没错,你看,咱们通过对文字的细细品味,又悟出了新的东西,来带着感受再次齐读这两段文字! (生齐读) 4、学到这里,老师心中产生了一个疑问,同样都是外貌描写,为什么一处放在第三小节,一处放在第八小节呢?放在一块儿写不是更省事吗? 我们学文章要做到前后内容相互联系,请同学们就两处描写,联系上下文看看分别是在什么情况下描写老人的外貌的? 预设:请同学们一起来读读第3小节描写外貌之前的句子,是什么让留意了这位老人?第一次是无意中听见“哗哗”的扫路声被吸引过去的,看到的是一个普通的天游峰扫路人,是运用了“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笔法。

      以后我们在写作文时也可以运用这一方法 那么第二次是什么情况下仔细打量老人的呢? 【过渡:没错,两段外貌描写观察的侧重点是不一样的,可见描写的精准我们知道,经过双方进一步的交谈,不由自主地又一次仔细打量起这位老人来那么究竟什么样的话让忍不住又一次观察起老人呢?我们一起来看这句话,我请一位同学来当一回老人读一读 (三) 出示:“不累,不累,我每天早晨扫上山,傍晚扫下山,扫一程,歇一程,再把好山好水看一程 1.指名读 2.谢谢你的朗读,同学们,你们觉得老人到底是累呢?还是不累呢?有人开始持怀疑态度了这样,不管你的观点如何,都要摆出一定的依据来,依据在哪?在课文中累或不累?先找出理由来,然后在座位上试着讲讲自己的观点,待会儿咱们就来个小小辩论赛 【观点一:累】 师:你能从文中找出依据来吗? 出示:我抬头望了望在暮色中顶天立地的天游峰,上山九百多级,下山九百多级,一上一下一千八百多级那层层叠叠的石阶,常常使游客们气喘吁吁,大汗淋漓,甚至望而却步,半途而返可是这位老人,每天都要一级一级扫上去,再一级一级扫下来……我不禁倒抽了一口气。

      1、你关注到了这一连串的数字 ①“上山九百多级,下山九百多级,一上一下一千八百多级 同学们,咱们也来做个估算,一层楼有大概22级楼梯,九百多级相当于几层楼?老师课前算了一下,天游峰大概有四十多层楼那么高,就这样一位老人,每天都要连续爬四十多层楼那么高,此时,你最想说什么? 2.还有也觉得老人累的同学有补充的理由吗?(师顺指文字) ②“那层层叠叠的石阶,常常使游客们气喘吁吁,大汗淋漓,甚至望而却步,半途而返” 是啊,游客一般都是年轻力壮的居多,可文中一连用了哪四个词形容他们的呀?游客仅仅是爬山看风景,就累成这样,而老人呢?还要(学生重读:一级一级扫上去,再一级一级扫下来) 师:说累的同学,咱们一起读读这段话,用朗读同样也能证明你们的观点 (生齐读) 过渡:看来,老人的工作真是累啊,对吗?有不同意见的吗? 【观点2:不累】 (当学生说到喜欢这份工作时) 1、你有何凭证?哪里看出他是喜欢这份工作的? 出示:“按说,我早该退休了可我实在离不开这里:喝的是雪花泉的水,吃的是自己种的大米和青菜,呼吸的是清爽的空气,而且还有花鸟作伴,我能舍得走吗?” 1、重点圈出“我能舍得走吗?” 师:这句话换种说法就是(生:我舍不得走) 师:你真是老人的知音,那你能帮老人回答,老人舍不得的是什么吗?(交流) 【还有说不累的同学有补充的理由吗?】 小结:你看,就是这位老人,多少年了,他忘情于山水,习惯于劳动,习惯于生活,热爱了这样一份看似简单却又并不容易的工作,他不觉得累,反而享受于他的工作、生活,所以他才说 出示:“不累,不累,我每天早晨扫上山,傍晚扫下山,扫一程,歇一程,再把好山好水看一程。

      现在,你又读出了一个怎样的老人?(板:热爱生活) 2、过渡:听到这里,我们的心中不由得涌起一股?(生:崇敬之情)也是如此,你们看! (六) 出示:我紧紧抓住他的双手说:“30年后,我再来看您!” 师:老人说 出示:30年后,我照样请您喝茶! 1、同学们,30年后老人几岁了?(100岁)我们常说人生七十古来稀,可见活到70岁已经不容易了,更何况100岁,从老人的回答中你又体会到什么? (老人对自己活到100岁充满了信心,可见老人十分的豁达开朗) 板:乐观、自信 2、我们再来合作读读对话,感受老人的乐观自信 3.学到这里,老师想问大家,老人的这份自信开朗,从何而来? (交流) 三、总结写作方法 过渡:同学们,你们看,两段外貌描写,三段语言描写,字数虽然不多,却把一位可亲可敬的老人描写得栩栩如生这样的直接描写我们在文学创作中把它称为(正面描写) 如果我们的面前有一张画纸,老人的形象就在这张纸上,但是如何使他的形象变得更加立体丰富呢?你觉得我们还可以在旁边画什么?(天游峰、游客) 没错,背景的烘托更能凸显人物的个性和品质,比如我们刚才通过文中对天游峰和游人的描写感受到了老人这种热爱生活、乐观自信的人生态度,那么文中对天游峰和游客的描写在文学创作中我们把它称为?(板:侧面烘托) 四、赏词析句,体会的“情”。

      1、同学们看,这幅有山有人的画就这样呈现在我们的面前,有画得有名,你会给它取什么名呢?自己思考思考,斟酌过后就把想到的名字写在课文插图的旁边 (交流) 2、课文学完了,此时此刻,老师特别想感谢一个人,你知道是谁?为什么? 3、其实老师更想感谢这位天游峰的扫路人,我想对他说:(出示课件) 4、你想对扫路人说什么?(交流) 5、同学们,现在,你觉得这位老人还仅仅是一个扫路人吗?(交流) 没错,他是一个智者,他像一位老师……他在我们心目中的形象已经渐渐清晰起来,渐渐高大起来,他就是天游峰一道独特的风景线!他已不在千里之外,他就在我们身边让我们也像一样,用我们善于发现的眼睛去寻找身边的那一位位“扫路人”吧! 五、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天游峰的扫路人 勤劳朴实 热爱生活 乐观自信 第二篇:天游峰的扫路教学设计 《天游峰的扫路人》教学设计 赵凤芹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6个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扫路人乐观开朗、自信豁达的生活态度和对工作认真负责的精神。

      学习天游峰的扫路人的攀登不止、自强不息的精神 3、学习衬托以及抓住人物的外貌、神态、语言等描写人物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难点]: 抓住细节,品析语言,感受扫路人乐观开朗、自信豁达的生活态度和对工作认真负责的精神学习天游峰的扫路人的攀登不止、自强不息的精神 第二部分教学流程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我们先来写两个生字夷 颇 2、我们再来读读词语,注意这些词语该横着读好还是竖着读好,为什么? 3、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天游峰的扫路人》,一起把课题读一下 读了课题,你知道课文主要是写什么的吗? 对了,课文主要是写扫路人的那么,这是一个怎样的扫路人呢?是怎样写扫路人的?下面我们就跟着面对面地去认识这位老人 二、精读课文 1、出示图片 2、默读课文,找出课文中描写老人外貌的句子,说说你能从中读出一个怎样的老人? 3、交流 课文中描写老人外貌的有这两段话: 他身穿一套褪色的衣服,足蹬一双棕色的运动鞋,正用一把竹扫帚清扫着路面原来老人是游览区的扫路人,每天负责打扫登天游峰的石阶。

      借着淡淡的星光,我仔细大量了他:瘦削的脸,面色黝黑,淡淡的眉毛下,一双慈善的眼睛炯炯有神 抓住重点词语说。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