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一轮复习单元易错题专题训练:环境保护(精编版).docx
16页高考一轮复习单元易错题专题训练:环境保护第 16页油轮泄漏故 A 项正确易错分析】 本题易错选 B 选项, 原因是考生认为油污严重的海域位于浅海大陆架, 由于海底石油开采排放原油造成石油污染2. B【命题立意】 本题主要考查石油污染的危害难度中等解题思路】 油轮发生泄油事故, 在海上形成一层油膜,油膜覆盖水面,海水中缺氧,导致鱼类 窒息一些鱼类因海水严重污染中毒死亡故 B 项正确易错分析】 本题易错选 C选项, 原因是考生对石油污染所造成的油膜效应及其危害认识不够, 认为石油比较黏稠, 鱼类难以游动以及鱼类中毒死亡溶解氧 DO是指溶解于水中的氧的含量,是衡量水质的重要指标 生化需氧量 BOD是微生物分解水中的有机物体时需要消耗氧的数量, 它用于监测水体有机物的污染状况 该图为某河由 M河段至 Q 河段水中溶解氧和生化需氧量浓度变化曲线据些完成 3~4 题3. 图 4 中有机污染源在 ( )A.① B.② C.③ D.④ 4.最容易导致鱼类死亡的河段是 ( )A. MB.NC.O D . P3. B【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有机物污染, 难度中等解题思路】 从图中可以看出, 在②处水中生化需氧量( BOD)浓度开始出现,说明水体中排放的有机污染物开始出现, 微生物分解有机物消耗氧的数量大增,由此说明该处为污染源所在地, 故选项 B 正确。
4. C【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最容易导致鱼类死亡的河段,难度中等解题思路】 从图中可以看出, 在 O段水中的溶解氧( DO)最少,鱼类因水中溶解氧含量低而缺氧,易窒息死亡,故选项 C正确易错分析】本题组易错点在于不能从题干获取生化需氧量 BOD是用于监测水体有机物的污染状况,不能准确从图上获取生化需氧量( BOD)浓度开始出现的时段, 以及不能认识鱼类在什么情况下最容易死亡而错选其他选项PM2.5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 2.5 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 珠江三角洲是全国第一个将 PM2.5 纳入空气质量评价并率先公布数据的城市群地区 下图为 2019 年 3 月 16 日 7 时广东省环境监测中心发布的珠三角地区 PM2.5 均值分布图,读图回答 5~6 题 5.下列四城市中,空气质量最好的是A.佛山 B.广州 C.珠海 D.惠州6. 导致图中珠三角 PM2.5 浓度偏高的原因,不正确的是A.人口稠密、汽车数量大 B.“回南天”潮湿少风C. 经济发达,工厂企业多 D.强冷空气南下, 气温下降5. C【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大气环境污染状况,难度中等。
解题思路】结合图中的图例不难看出四个选项 中只有珠海的 PM2.5均值最低,空气质量最好, 佛山的 PM2.5 均值最高,空气质量最差, 故选 C易错分析】本题易错的原因是不能将四个城市与图例进行比对而错选6. D【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导致图中珠三角 PM2.5浓度偏高的原因,难度中等解题思路】珠三角的 PM2.5偏高的原因主要与其人口稠密、 汽车数量大、 工厂企业多等排放到大气中的粉尘多,以及“回南天”潮湿少风,污染物不易扩散有关易错分析】不清楚 PM2.5 偏高的原因是答错本题的主要原因历史上,人类征服自然的过程中曾留下许多宝贵的经验教训, 当前世界人类仍然面临着许多共同的环境问题结合相关的知识回答 7~8 题7.请阅读世界某些地区环境问题分布图,分析说明图中 a、b、c 分布区反映的环境问题是 ( )A.a 为森林破坏严重区B.b 为酸雨严重区C.c 为荒漠化严重区D. 发达国家这些问题较少出现 8.图中,世界和中国均有大面积 b 地区的环境问题,其主要原因有①森林的砍伐 ②工业排放的废气 ③建筑工地上的扬尘④汽车排放尾气 ⑤家庭炉灶 ⑥大量开采煤、 石油、天然气A.①③⑤ B .②④⑥ C .②④⑤⑥ D .②⑤7. B【命题立意】 本题主要考查环境问题的分布,难度中等。
解题思路】从图中各环境问题的具体分布可知, a 应为荒漠化问题, b 应为酸雨问题, c 应为森林破坏问题易错分析】不清楚世界主要区域环境问题是答非所问错相题的主要原因8. D【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酸雨产生的主要原因,难度中等解题思路】 b 问题为酸雨问题,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大量酸性气体的排放易错分析】 酸雨有由于工业生产、 家庭炉灶燃烧煤炭所排放的废气产生的硫酸型酸雨, 以及汽车排放的氮氧化物尾气产生的硝酸型酸雨, 考生可能也认为大量开采煤、 石油、天然气也会产生酸雨而错选其他选项读全球荒漠分布示意图,回答 9~10 题9.全球荒漠分布地区主要受哪几种气候类型控制①热带季风气候带大陆性气候②热带沙漠气候④亚热带季风气候③温A.①② B.②③ C .③④D.①④10.目前,全球荒漠化土地面积约 3600 万平方千米,而且呈扩大和加剧的趋势, 其影响因素中不包括A.地震、火山、泥石流频发 B .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C.乱垦滥伐、砍伐森林 D .全球 CO2排放量增加9. B【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全球荒漠分布地区的气候类型,难度中等解题思路】 世界的荒漠带多为热带荒漠, 主要分布于热带沙漠气候; 温带荒漠主要分布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区。
10. A【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影响全球荒漠化土地面积扩大和加剧趋势的因素,难度中等解题思路】 荒漠化的拓展主要受自然原因: 全球变暖, 蒸发加大和人为原因: 植被的破坏和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的影响,故与 A 项无关易错分析】不清楚荒漠化地区的气候类型以及荒漠化产生的原因是答错本题组的主要原因图为江南丘陵某县农村生活用能构成图和该县农村秸秆利用方式比例图读图完成 11~12 题11.该县农村这种生活用能构成状况可能带来的 严重生态是( )A. 土 地盐 碱化 B. 水 土流失C.酸雨危害 D.大气污染12.关于该县农村秸秆利用方式的叙述, 正确的是( )A.利用不充分,浪费严重 B.利用方式多样化,科学合理 C.主要用于还田,提高土壤肥力 D.直接作为生活燃料,燃烧效率高11. B【命题立意】 本题主要考查区域生态环境问题难度中等解题思路】 由图可知, 该县农村生活用能构成中主要为秸秆和薪柴, 大量的燃烧会导致植被破坏,可能带来严重的水土流失故 B 项正确易错分析】 本题易错选 D选项, 原因是考生大量的燃烧秸秆和薪柴会造成大气污染。
12. A【命题立意】 本题主要考查农村秸秆利用方式难度中等解题思路】 由图可知, 该县农村秸秆利用方式主要为燃烧,燃烧如果不充分,浪费严重,利用不合理故 A项正确易错分析】 本题易错选 C选项, 原因是考生忽视农作物秸秆用于农村生活用能 认为农作物秸秆还田,可以提高土壤肥力二、综合题13. 某中学地理小组对图 19 地区进行调查, 发现城镇的发展及大坝的修建对 L 湖产生了明显的影响结合图文材料, 分析城镇的发展及大坝的修建对 L 湖产生的影响答案】上游拦水和城镇用水使湖泊水量减少,湖面缩小;临近城镇,生产、生活污水及固体废弃物污染;湖水量减少,自净能力减弱,水质变差;【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城镇的发展及大坝的修建对湖湖产生的影响,难度中等解题思路】大坝建筑主要影响到达下游的水量, 故影响湖泊的水量; 而城镇的发展, 使湖泊用水量增加且污水排放增加,将影响水质易错分析】本题许多考生可能只会回答水量变化(湖泊水量减小) ,而忽略水质变化(水质变差),由此造成失分14. 下面三幅图图 18 是我国华北地区某区域图,图 17 反映了图 18 在 A 处的水井景观随时间的变化,图 19 是 A 处监测到浑浊日数随月份变化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 )说明图 17 反映的主要环境问题及解决措施2) )描述 A地浑浊日数随季节的变化规律,并分析其形成原因答案:( 1)地下水位下降, 节约用水, 南水北调,雨季回灌等 2)浑浊天气日数冬季多,夏季少原因:北方冬季居民取暖燃煤增加了大气悬浮颗粒;冬季风频频南下带来沙尘; 冬季冷锋天气可能造成逆温,浑浊物不易扩散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我国的区域环境问题和资料综合分析能力,难度中等解题思路】( 1)井绳变长反映地下水位下降, 解决的措施主要从华北地区水资源不足, 从水资源的开源和节流分析2)根据图 19 可描述浑浊日数的季节变化, 反映冬季浑浊日数多, 主要从当地大气污染的来源分析易错分析】本题可能有考生不理解井绳变化的含义由此造成答题障碍,第( 2)题可能有许多考生只是回答北方冬季取暖燃煤增加了大气悬 浮颗粒,忽视了对冬季风影响和逆温天气的分 析15. 材料一:丹麦地理位置图材料二:丹麦位于欧洲北部南同德国接壤,西 濒北海,北与挪威瑞典隔海相望 海岸线长 7314公里地势低平,平均海拔约 30 米距离丹麦日德兰半岛东岸 15 公里的海中央,坐落着一个树木葱茏,但从外表看来毫不起眼的小岛——萨 姆索岛。
该岛平均海拔不到 30米,小岛根本上 实现了能源自给自足, 并且能源基本上来自于可再生能源 11 座岸上风力涡轮机和 10 座海上风力涡轮机日复一日的转动,满足岛上 4000 名居民所有的电力需求 萨姆索岛早已实现“碳中和”(指通过各种方式中和抵消制造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的目标1) )丹麦矿物能源使用量不大,但却是欧洲酸雨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分析原因2) )简述丹麦开发利用风能资源的有利条件答案:(1)受西风带影响,带来其他地区的酸性气体,温带海洋性气候,降水多 2)常年受强劲的盛行西风影响,风能资源丰富;地形平坦,有利于风能的开发;风能利用历史久,技术条件先进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丹麦酸雨问题和风能资源开发利用,难度中等解题思路】( 1)酸雨的形成主要从酸性气体的来源和丰富的降水条件分析, 该地区虽然自身矿物能源使用量少,但由于受盛行西风影响, 故带来其西南部经济发达国家的大量酸性气体, 其受温带海洋性气候影响2)开发风能资源的条件主要从风力资源、地形、技术、资金和环境效益等方面分析易错分析】本题许多考生在组织答案时往往不完整,第( 1)题往往会遗漏对当地“温带海洋性气候,降水多”的分析。
第( 2)题,则会遗漏对风能利用历史以及技术条件的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