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金匮要略原文解读(183页).docx

4页
  • 卖家[上传人]:学***
  • 文档编号:301807096
  • 上传时间:2022-05-31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7.30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金匮要略原文解读(183页) 金匮要略原文解读 藏府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 【原文】 问曰:上工治未病,何也?师曰: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率先实脾,四季脾旺不受邪,即勿补之;中工不晓相传,见肝之病,不解实脾,惟治肝也 夫肝之病,补用酸,助用焦苦,益用甘味之药调之酸入肝,焦苦入心,甘入脾脾能伤肾,肾气微弱,那么水不行;水不行,那么心火气盛;心火气盛,那么伤肺,肺被伤,那么金气不行;金气不行,那么肝气盛故实脾,那么肝自愈此治肝补脾之要妙也肝虚那么用此法,实那么不在用之 经曰:“虚虚实实,补缺乏,损有余”,是其义也余脏准此 【词解】 上工:指高明的医生 治未病:这里指治未病的脏腑 实脾:即调补脾脏之意 四季脾旺:脾属土,土寄旺于四季,故云四季脾旺 【释义】 本条从人体脏腑相关的整体观启程,论述杂病的治疗法那么从五行生克制化关系来说明脏腑在生理处境下相互资生,相互制约;在病理处境下,相互影响,相互传变 首先本条含有“既病防传,先治未病之脏”思想脏腑病变传变的规律是:“五脏受气于其所生,传之于其所胜”、“五脏相通,移皆有次”(《素问玉机真脏论》)。

      肝木能克伐脾土,如见肝实之病,应熟悉到肝病最易传脾,在治肝的同时,要留神调补脾脏,就是治其未病其目的在使脾脏正气充实,防止肝病的曼延传变有虚实之分,肝实那么传,肝虚那么不传;脾虚受传,脾实那么不受传假设脾脏本气旺盛,那么可不必实脾反之,见肝之病,不解实脾,惟治其肝,就是缺乏整体观的治法,就不能收到合意的效果 其次,指出治病当分虚实,并举肝病为例来说明肝病,补用酸,助用焦苦,益用甘味之药调之,这是肝虚的治法酸入肝,补之以本味;焦苦入心,心为肝之子,子能令母实,所以助用焦苦;甘味之药能够调和中气,《难经十四难》:“损其肝者缓其中”,所以益用甘味之药至于肝实病证,便须泻肝顾脾,上法就不适用 对“酸入肝……此治肝补脾之要妙也”十七句的熟悉,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是衍文,非仲景原文;一种解释是仲景从人体内部脏腑相关的整体观念启程,根据五行生克制化的原理,从多个脏腑举行治疗,以达成校正肝虚的目的,这里的“伤”字,不能作伤害解,而应作制约来理解 本条结果引用经文,强调杂病虚实异治原那么虚者补之,补其缺乏;实者泻之,损其有余不能违背经旨,虚证用泻法,实证用补法,反其道而行,肝病如此,其他诸脏以此类推。

      【教学参考】 吴谦《医宗金鉴》:“……上工,良医也中工,常医也已病,已然之病也未病,未然之病也假使现在肝病,此已然之病也;肝病将来传脾,此未然之病也良医知肝病传脾,见人病肝,先审天时衰旺,次审脾土虚实,时旺脾实那么知不受肝邪,不须补脾,直治已病之肝;若时衰脾虚,那么知肝必传脾,先补未病之脾,兼治已病之肝彼常医不晓四时所胜,五脏相传之理,见肝之病,惟泻已病之肝,不知补未病之脾也上工不但知肝实必传脾虚之病,而且知肝虚不传脾,虚反受肺邪之病,故治肝虚、脾虚之病,那么用酸入肝,以补已病之肝,用焦苦入心,以助不病之心,用甘入脾,以益不实之脾使火生土,使土制水,水弱那么火旺,火旺那么制金,金被制那么木不受邪,而肝病自愈矣此亢那么害,承乃制,制那么生化,化生不病之理,隔二、隔三之治,故曰:此治肝补脾之要妙也然肝虚那么用此法,若肝实那么不用此法也中工不晓虚实,虚者泻之,是为虚虚;实者补之,是为实实非其义也上工知其虚实,补其缺乏,损其有余,是其义也其余四脏,皆准此法伤字,作制字看 尤怡《金匮要略心典》:“酸入肝以下十五句,疑非仲景原文,类后人谬添注脚,编书者误收之也盖仲景治肝补脾之要,在脾实而不受肝邪,非补脾以伤肾,纵火以刑金之谓,果尔,那么是所全者少,而所伤 1 — 4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