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八上物理知识点总结(共13页).docx

13页
  • 卖家[上传人]:文库****9
  • 文档编号:192112967
  • 上传时间:2021-08-16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2.49KB
  • / 1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八上物理知识点总结八年级物理 第一章 声现象 第一节 、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1、 产生: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例:鼓面碎纸屑跳动;吊着的小球被振动的音叉弹开 2、 传播:声以波的形式通过介质传播 3、 介质  分类: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传声  ‚真空不能传声 举例:宇航员在太空不能直接对话 从玻璃罩中抽出空气,闹钟声音逐渐变小直至消失 4、 声速  声速与介质种类 、介质温度有关  ↓   ↓  V固>V液>V气 空气中温度越高传播速度越快  ‚15℃空气,声速:340m/s  ƒ回声测距计算:s=vt/2  声波遇到障碍物要发生反射的现象叫回声  第二节、我们怎样听到声音 1、 人听到声音的两个途径:通过人耳:物体振动产生声波→介质→骨膜振动→听小骨振动→ 听觉神经→大脑   ‚骨传声:物体振动产生声波→骨头→听觉神经→大脑 ‚说明固体能够传声,且传音效果比空气好 举例:贝多芬失聪后利用骨传声创作乐曲;咀嚼口香糖、饼干觉到的声音比周围人感觉到的更大 2、双耳效应:声源到两耳距离不同,导致声音传入两耳的时刻、强弱、步调不同 双耳效应是判断声源方位的重要基础,其他应用:双声道立体声 第四章 、声音的特性 1、 乐音三要素:音调:声音高低称为音调,频率大则音调高  ‚响度:声音强弱叫做响度,与振幅、距离有关  ƒ音色:与发声体材料、结构有关 例:音调:小提琴改变琴弦松紧,改变音调  吸管长度不同,吹气音调不同  养蜂人区分蜜蜂是否采蜜  暖水瓶灌水声音变化  一玻璃杯先后倒入不同量的水,细棒轻敲,频率不同  医生检查病人腹部积水   女高音音调高于男低音 响度:男低音响度大于女高音  震耳欲聋 音色:人耳能区分出不同乐器的声音、声纹锁的原理、只闻其声便知其人  第四节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1、噪声来源:物理学角度: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  ‚环境保护角度: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工作的声音 2、噪声强弱:听觉下限0dB,理想安静环境30-40dB,超过50dB影响休息, 超过70dB影响学习工作,超过90dB影响听力,150dB失听力 3、 控制噪声的途径  声源处减弱  ‚传播过程中减弱  ƒ人耳处减弱  第五节 、声的利用 1、超声波  超声波具有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易获得较集中的声能的特点 1)声能传播信息:举例回声定位   ‚B超 2)声能传播能量:举例,超声波清洗污垢、超声波治疗结石、  声波熄灭烛焰、造成破坏、超声波除尘、  超声波焊接  3、次声波  火箭发射、飞机飞行以及火山爆发、陨石坠落、地震、海啸、台风、雷电都会产生次声波。

      次声波传得很远,很容易绕开障碍物,且无孔不入  第二章《物态变化》知识小结 一、温度 1、 定义: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2、 单位:① 国际单位制中采用热力学温度 ② 常用单位是摄氏度 规定: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度,沸水的温度为100度,它们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叫1摄氏度 例:某地气温-3℃读做:零下3摄氏度或负3摄氏度 ③ 换算关系T=t + 273K 3、 测量——温度计 ① 温度计构造:下有玻璃泡,里盛水银、煤油、酒精等液体;内有粗细均匀的细玻璃管,在外面的玻璃管上均匀地刻有刻度② 温度计的原理: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③分类比较 分类 实验用温度计 寒暑表 体温计 用途 测物体温度 测室温 测体温 量程 -20℃~110℃ -30℃~50℃ 35℃~42℃ 分度值 1℃ 1℃ 0.1℃ 特殊构造 玻璃泡上方有缩口 使用方法 使用时不能甩,测物体时不能离开物体读数 使用前甩可离开人体读数 ④ 常用温度计的使用方法:使用前:观察它的量程,判断是否适合待测物体的温度;并认清温度计的分度值,以便快速准确读数使用时: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中稍候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气 固 液 凝固 放热 熔化 吸热 液化 放热 汽化 吸热 升华 吸热 凝华 放热 二、物态变化 物态变化的名称及吸热放热情况:1、熔化和凝固 同种物质的熔点凝固点相同① 熔化:定义:物体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熔化晶体物质:海波、冰、石英、水晶、食盐、  非晶体物质:松香、石蜡玻璃、沥青、蜂蜡等 明矾、奈、各种金属等 熔化图象: 熔化图象:熔化特点:固液共存,吸热,温度不变  熔化特点:吸热,温度不断上升, 硬-软-黏-稠-稀,最后变为液态熔点 :晶体熔化时的温度熔化的条件:⑴ 达到熔点⑵ 继续吸热② 凝固 :定义 :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固凝固图象: 凝固图象: 凝固特点:固液共存,放热,温度不变   凝固特点:放热,逐渐变稠、变黏、变硬、最后 凝固点 :液体凝固成晶体时的温度 成固体,温度不断降低凝固的条件:⑴ 达到凝固点⑵ 继续放热③ 固体分为晶体和非晶体区别:晶体都有一定的熔点和凝固点;非晶体则没有一定的熔点和凝固点④ 熔化和凝固曲线图 AD是晶体熔化曲线图:晶体在AB段处于固态, 在BC段是熔化过程,吸热,温度不变,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CD段处于液态;DG是晶体凝固曲线图:DE段于液态, EF段落是凝固过程,放热,温度不变,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FG处于固态。

      2、汽化和液化:① 汽化:定义: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两种方式:蒸发  沸腾 蒸 发 定义:液体在任何温度下,只发生在液体表面的缓慢的汽化现象 叫蒸发影响因素:⑴液体的温度;⑵液体的表面积 ⑶液体表面上的空气流动作用:蒸发吸热,具有制冷作用沸腾 体 定义:在一定温度下,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沸 点:液体沸腾时的温度沸腾条件:⑴达到沸点⑵继续吸热 沸点与气压的关系: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液面上方气压减小时降低,气压增大时升高   图象:蒸发与沸腾的异同:相同点:都是汽化现象,完成这一过程都需要吸热不同点:蒸发 沸腾 发生条件 任何温度下进行 只在一定温度下进行 发生位置 只在液体表面发生 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 剧烈程度 缓慢的 剧烈的 液化 ②   定义: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 的过程叫液化方法:⑴ 降低温度;⑵ 压缩体积好处:体积缩小便于运输作用:液化 放 热 3、升华和凝华:①升华 定义: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吸 热,易升华的物质有:碘、冰、干冰、樟脑、钨②凝华 定义: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放 热 4、 注意生活中的物态变化实例 大气循环中 ①属于液化的:云 雨 雾 露 ②属于凝华的:雪 霜 冰花 干冰   ①人工降雨 当干冰撒到空中,升华,吸收大量的热,使周围空气的温度降低,周围空气中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降雨 ②舞台效果的烟雾--- 把干冰撒到舞台,升华,吸收大量的热,使周围空气的温度降低,周围空气中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悬浮在空气中,就是看到的烟雾。

      白气”不是水蒸气,是水蒸气液化而成的小水珠①夏天吃冰棒,冰棒冒的“白气”,是冰棒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冰冷的冰棒,液化成的小水珠②开锅冒的“白气”,是锅里冒出的水蒸气,遇到锅外的冷空气,液化而成的小水珠,悬浮在空中第三章 光现象 知识点归纳 一、 光的色彩 颜色 1. 光源:自身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光源分为:天然光源和人造光源 2. 光的色散:太阳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组成的3.色光的混合: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颜料的三原色是:红、黄、蓝4.物体的颜色: 我们所看到的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透过它的色光决定的  我们看到的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 ★透明物体对光的作用:透明物体只能透过和它颜色相同的光,吸收和它颜色不同的光  例如:红色玻璃只能透过红光 ★ 不透明物体的颜色:不透明物体只能反射和它颜色相同的光,吸收和它颜色不同的光 二、 人眼看不到的光  不可见光包括有:红外线和紫外线特点:红外线能使被照射的物体发热,具有热效应;紫外线最显著的性质是能使荧光物质发光,另外还可以灭菌 三、 光的直线传播 很重要 1. 光的直线传播: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

      举例:激光测距、影子、手影、日食月食、小孔成像 小孔成像特点:倒立的实像  2.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大,是3108米/秒,而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也认为是3108米/秒四、平面镜  1.平面镜成像特点:(1) 平面镜成的是虚像;(2) 像与物体大小相等;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4)像与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另外,平面镜里成的像与物体左右倒置2.平面镜应用:(1)成像;(2)改变光路举例:牙医使用、潜望镜、照镜子、 湖水倒影、水中月镜中花  3.平面镜在生活中使用不当会造成光污染 五、光的反射  1.我们能看到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这些物体反射的光射入了我们的眼睛2.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3.漫反射和镜面反射一样遵循光的反射定律4.球面镜 包括凸面镜和凹面镜,它们都能成像具体应用有:车辆的后视镜、商场中的反光镜是凸面镜;对光有发散作用;手电筒的反光罩、太阳灶、医术戴在眼睛上的反光镜是凹面镜,对光有会聚作用第四章、折射 透镜 光的折射 1、光的折射: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般会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

      注意:在两种介质的交界处,发生折射的同时必发生反射, 2、光的折射规律: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随着增大;当光线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不变,在折射中光路可逆理解:折射规律分三点:三线共面 两线分居两角关系分三种情况:①入射光线垂直界面入射时,折射角等于入射角等于0;②光从空气斜射入水等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③光从水等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故折射角与入射角存在相等、大于或小于的关系属于折射现象的:凸透镜成像、筷子放水中弯了 、看水中鱼位置比实际高 透镜 1、透镜及分类 透镜:透明物质制成,至少有一个表面是球面的一部分,且透镜厚度远比其球面半径小的多分类:凸透镜:边缘薄, 中央厚  凹透镜:边缘厚, 中央薄 2、透镜示意图:凸透镜:凹透镜:3、主光轴,光心、焦点、焦距 a.主光轴:通过两个球心的直线 b.光心:主光轴上有个特殊的点,通过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c.焦点:凸透镜能使跟主轴平行的光线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这点叫透镜的焦点,用“F”表示 。

      虚焦点: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经凹透镜后变得发散,发散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在主光轴上一点,这一点不是实际光线的会聚点,所以叫虚焦点d.焦距: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叫焦距,用“f”表示每个透镜都有两个焦点、焦距和一个光心3、透镜对光的作用 凸透镜:对光起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起发散作用 4.通过透镜的光路图像的绘制 1、过光心的光线经透镜后传播方向__。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