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六课《老山界》教学设计[1].docx
3页第六课《老山界》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并学会运用“攀谈、峭壁、骨碌”等词语,了解文章大意2、理解重点词句的含义,揣摩词语的运用,了解并学习文章安排材料的特点3、通过课文的思想内容,感受红军的革命传统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感受红军的革命传统2、了解课文按时间变化和地点转移安排材料的特点教学难点:1、体会重点词句的含义,揣摩词语的运用2、赏析景物描写的内容、方法及作用教学方法:讲授法 讨论法教学准备:PPT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诗歌导入出示课件(七律 长征)1.齐读诗歌,思考:这首诗体现了红军怎样的精神?2.红军是勇敢的、是顽强的、是不怕困难的……今天,我们接着来学习《老山界》,跟随作者的脚步,一起翻越老山界,一起感受红军那令人敬佩的精神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速读课文,思考: (一)文章可被分为几部分?三部分第一部分:介绍老山界(1自然段)第二部分:翻山经过(2-32自然段)第三部分:作者感受(33) (二)第二部分又可分为几层?两层第一层:山脚访瑶民家第二层:(12—33)翻越老山界二、细读课文,体会情感(一)课文的主体是写红军翻越老山界,那为什么还要用不少的笔墨来描写瑶民家?在文中划出描写瑶民大嫂的神态的词语,思考,为什么瑶民大嫂的思想感情会有这样的变化?答:通过对瑶民大嫂感情变化的描写,说明了红军是一个为人民服务,为人民谋福利的军队。
从侧面丰富了课文的中心思想二)到了山脚下,就要准备翻山了作者在翻山的过程中有三处景物描写,在文中找找1.夜晚翻山部分2.半夜露宿山上3.下山景色描写三)赏析第一次处景物描写思考:1.“奇观”是指什么?突出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12和18自然段两次提到了“火把”,说说他们在文中各自的作用是什么?(四)赏析半夜露宿部分1.“横着心躺下去”和“一会儿就酣然入睡了”是否矛盾?2.作者是怎样写夜景和感受的?3.作者看到了什么?4.作者听到了什么?5.怎样理解“远远地还听见敌人飞机的叹息……”这句话?(五)赏析下山部分的景物描写最后一次描写的景物是下山途中所见,景物的特点是什么?表达作者怎样的心情?(六)作者在最后一段说老山界的困难“小得很”,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三、归纳总结:本文具体的记叙了长征途中红军翻越老山界的经过,表现了中国工农红军克服困难、英勇顽强的斗志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七、作业布置: 学习作者写景的方法,描写一段你印象最深刻的景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