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020年(环境管理)河北省井陉县地质环境影响评估(含地质灾害)报告.doc

16页
  • 卖家[上传人]:精****库
  • 文档编号:135884546
  • 上传时间:2020-06-19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00.19KB
  • / 1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矿山地质环境(含地质灾害)影响评 估 报 告********************年**********月目 录前 言 1一、评估任务由来 1二、评估依据 1三、目的任务 1第一章 设计和规划工作概述 2一、位置条件 2二、规划概况 2三、以往工作程度 3四、工作方法及完成的工作量 3五、评估范围与评估级别的确定 5第二章、地质环境条件 5一、气象水文 5二、地形地貌 6三、地层岩性 6四、地质构造 7五、工程地质条件 8六、水文地质条件 8七、开发建设及其它人类工程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 8第三章、地质环境现状评估 9一、土地资源环境与地貌景观现状评估 9二、水资源环境现状评估 9三、地质灾害现状评估 9第四章、地质环境预测评估 9一、工程地质环境预测评估 9二、水土资源环境地貌景观预测评估 10三、地质灾害预测评估 10第五章、地质环境影响综合分区评估 11一、地质环境(含地质灾害)影响综合评估原则与量化指标 11二、地质环境影响特征(分布范围、类型、程度) 11二、综合分区评估结果 11三、地质环境对矿山开发适宜性评估 11第六章、地质环境保护与生态恢复治理 11一、斜坡稳定性的防治对策 12二、土地资源及生态保护防治对策 12四、水、大气等环境保护对策 12五、对企业编制的地质环境保护与生态恢复治理方案的评估意见 12结论与建议 13一、结论 13二、建议 13前 言一、评估任务由来受000000委托,我院2006年12月承担了该企业拟建的0000000000000地质环境(含地质灾害)影响评估工作。

      在对野外进行调查和资料收集工作基础上,编写了地质环境(含地质灾害)影响评估报告二、评估依据本次评估工作的主要依据是:⑴、《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令第394号);⑵、《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04]69号);⑶、《0000省地质环境管理条例》(《委托书》三、目的任务主要目的:通过矿山地质环境(含地质灾害)评估工作,为00000审批和00000000环境监督管理提供技术工作依据,同时为地质环境保护和生态恢复重建提供科学依据主要任务:⑴、初步查明000000区域地质环境条件并进行现状评估⑵、根据活动特点,掌握建设方案建设对矿业活动可能引发的主要环境问题和影响程度进行预测评估⑶、对0000工程活动引发、加剧和可能遭受的地质灾害危险性及危害进行评估⑷、通过现状评估、预测评估进行综合性评估,做出000建设的适宜性评估⑸、评估地质环境的适宜性;⑹、评定“地质环境保护与生态恢复治理规划方案”的合理性、可行性,提出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保护防治措施和工作建议第一章 设计和规划工作概述一、位置条件00000000行政区划隶属井陉县微水镇管辖交通尚属便利(见图1交通位置图)。

      矿区中心地理坐标为:东经:0000000 ,北纬:0000二、规划概况1、范围与面积、建设规模属私营企业性质矿区主要拐点坐标为:(3度带)拐点编号 X Y① 000 0000②  0000 0000③  00000 00000④  0000 00000面积为0.00000km2该计划投资总额为0000万元,服务年限为000年2、设计方案0000000000000三、以往工作程度多年来,地勘单位在该区域内进行了大量的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工作,积累了丰富的资料,其中主要有:四、工作方法及完成的工作量本次评估工作采用野外实地调查和搜集以往资料相结合的方法,区域调查以1:1万地形图为底图,环境地质调查以1:2000地形图为底图,利用GPS 卫星定位仪结合地形、地物定点,使用罗盘测量地层及矿层产状,按工作程序对评估区进行工作工作程序见框图本次完成工作量见下表:完成实物工作量一览表 工作项目单位数量工作区面积调查Km21.2野外调查路线Km4.5地质点调查个18照片张16(使用6张)搜集资料份5搜集图件张8评估工作程度框图接受评估委托全面收集资料、调研编制评估设计并审查工程活动对地质环境影响分析地质环境条件基本特征分析划分评价级别、确定评价范围地质环境补充调查环境地质问题确定及评估因素选取现状评估预测评估综合评估保护对策与防治措施提交评估报告评估报告专家审查与备案五、评估范围与评估级别的确定1、评估范围的确定:该矿区面积为0.0000km2。

      按地质环境影响主体技术要求,评估区范围包括活动影响到的范围,评估区总面积为0.0000000km22、评估级别的确定: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根据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分类表:① 地质环境问题单一,危害小;② 地貌类型较复杂,地形起伏变化较大;年平均降水量中等,降水较为集中;③ 地质构造简单,断裂不发育,矿层产状简单,地层岩性较为单一;④ 不易分解有害组分,不致对水土资源环境造成污染;⑤ 设计方案有计划地进行,破坏地质环境的人工工程经济活动一般根据分类表及说明,本矿山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为中等地质环境环境条件复杂程度为中等,确定本次评估级别为三级第二章、地质环境条件一、气象水文1、气象本区为暖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其主要特点是:四季分明,季节性强,光照充足,夏暑冬寒,温差较大根据多年统计资料(截止时间为2002年),年平均气温为12.8℃,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2.8℃,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26.6℃夏天极端最高气温42.7℃,冬天极端最低气温-26.5℃ 降水量集中在7、8月,占全年降水量的56%左右从11月至次年4月,仅占全年的12%多年平均降水量547.7mm,年最大降水量1209mm(1996年)。

      蒸发主要集中在每年的春末和炎热的夏季,其中以5~7月份蒸发量最大,年平均蒸发量2106.5mm太阳辐射年太阳总辐射量为5368兆焦耳/平方米其年变化是1-5月递增,此后转为逐月递减全年以5月份最大, 12月份最小年日照时数平均为2640.0小时,日均7.2小时该区土壤冻结期为每年12月~翌年2月中旬,标准冻结深度为60mm无霜期约190天2、水文本区属海河流域子牙河水系,流经本区较大的河流有0000河、00000000河、000000000河二、地形地貌本区位于00000000东部边缘,地貌单元为以石灰岩为主的低山区矿区内地势南高北低,矿区内海拔最高点497m,最低点390m主要由古生界寒武系各种灰岩构成,由于受单斜构造控制,地貌特征不仅山岭连绵,层峦迭嶂,而且基岩裸露,仅在山脚和沟谷中可见少量坡积洪积物,坡面上残积风化物很薄,植被稀疏,干旱缺水山坡坡度一般小于30度 (见图3区域地貌图)三、地层岩性矿区内出露地层自下而上分别为中元界长城系常州沟—大红峪组(Chc-d)、古生界寒武系下统(∈1)、中统(∈2)、上统(∈3)岩层及新生界第四系(Q)沉积物未见岩浆岩沉积物①长城系常州沟—大红峪组(Chc-d):区域上呈带状分布,矿区出露于南东,地形上呈单面山构造,主要为石英砂岩,亦有铁质石英岩及条带状石英砂岩,其上被寒武系下统地层平行不整合覆盖。

      ②寒武系(∈)下统(∈1):呈带状分布于矿区东侧,主要为白云质灰岩、泥质灰岩、钙质灰岩,为矿层底板中统(∈2):区域上呈带状分布,区内分布广泛,延出区外,为赋矿层主要为厚层鲕状灰岩、块状灰岩夹白云质灰岩最大厚度100m上统(∈3):分布于西部,位于山体顶部,主要由厚层白云岩、白云质灰岩夹薄层泥质灰岩,构成了矿体的顶板③第四系(Q)仅在山脚和沟谷中可见少量坡积残积物,主要为砾卵及块石,含少量亚砂土,坡面上为残积风化物第四系残坡积物厚度小于0.5m见图4矿区地形地质图四、地质构造矿区位于000000台背斜,0000穹褶束中段,000000穹断束内北西发育有一条断层,区域上延伸数公里,区内延沟分布,其上下盘地层为寒武系中统岩层,倾向东偏北,性质为逆断层区内构造简单,地层主要呈单斜产出基底南寺组地层走向北东,倾向270~340,倾角25~35常州沟—大红峪组地层与寒武系灰岩地层产状大致相同,二者呈平行不整合接触地质构造详见图5区域构造图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01)中的规定,本区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所属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本区构造相对稳定,属相对稳定区。

      五、工程地质条件区内直接底板为寒武系下统(∈1)白云质灰岩、钙质页岩组成,其完整性较好,未受构造破坏,稳固性好顶板岩石为寒武系上统(∈3)厚层白云岩、白云质灰岩,岩石致密坚硬,完整、牢固六、水文地质条件矿区位于山区,海拔高度390m~497m大气降水是地下水唯一补给源00000位于中部,出露位置较高,自然排水畅通,区内无地表水体,地下水补给条件差当地最低侵蚀基准面(320m),而第四系松散堆积物分布于低尘洼处,故不受第四系孔隙水影响岩石致密坚硬,节理裂隙不发育,基岩完整性好,故裂隙水微弱因此,该矿区水文地质条件简单七、开发建设及其它人类工程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为荒山,山坡及沟谷有少量野生灌木及杂草大部分地貌景观属自然状态其他人类活动轻微小结:地貌单元为石灰岩为主的低山区地质构造条件简单,水文地质条件简单,工程地质条件简单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为中等第三章、地质环境现状评估一、土地资源环境与地貌景观现状评估现为荒山,大部分基岩裸露,无耕地,自然植被不发育,主要为杂草和少量野生灌木,生态环境脆弱(见照片1~3) 总体地质环境基本属于天然状态人类活动对土地资源环境影响较小,对地貌景观及生态环境影响较小。

      二、水资源环境现状评估现状下人类活动影响较少,矿区附近无地表水,且位于当地侵蚀基准面以上,对地下水资源产生影响较小三、地质灾害现状评估根据以往资料和现场调查,在现状条件下评估区内地质灾害不发育,地质灾害危险性小小 结地质环境比较脆弱,水土流失问题较轻,现状无其它活动,对地质环境影响较轻地质灾害不发育,危险性小第四章、地质环境预测评估一、工程地质环境预测评估(1)地质环境预测评估 由于建设,对000000工程地质环境及生态环境影响较重2)线路工程地质环境预测评估道路修建过程破坏原有的脆弱的植被,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由于道路大部分是在原有山路上修建,对工程地质环境影响较轻见照片5)二、水土资源环境地貌景观预测评估(1) 土地资源环境地貌景观的影响与破坏范围内均为荒地,无耕地,坡面植被不发育,破坏了原地貌景观,对土资源环境及地貌景观破坏较重。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