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撷英品粹登高望远(教师论文).doc

5页
  • 卖家[上传人]:ss****gk
  • 文档编号:205703134
  • 上传时间:2021-10-29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68.50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撷英品粹,登高望远—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加强传统文化教冇的思考与实践木学年,我们的课题研究进入第二个阶段,此阶段的主题是古代诗文的阅读与鉴赏从 教学内容的选择看,我们在高二上学期,先完成了必修五(人教版)的教学任务,Z后选择 了《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现代诗歌散文欣赏》《先秦诸了选读》三个选修模块,并 完成了《论语》全篇的自学和《红楼梦》前八十回的自学从课题研究的角度看,我们认为, 把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相结合,对学生语文素养、思想文化素养的夯实,起到了很好的打底 的作用下面,具体从三个方面阐述我们的尝试与感受教学内容:民族文化,凸现传承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尤其是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开始示,关于语文教学“教什么”和 “怎么教”的问题,亦即关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问题,成为了语文界争论的焦点到底 是教学内容重要,还是教学方法重要?我们认为,教学内容的选择是首先必须考虑的问题, 是决定教育方向的问题,因此必须得到足够的重视从本学年我们对选修课的选择和对课外阅读的指导看,我们有充分的理由说,教学内容 的选择,决定了培养人才的方向;传统文化精华的教学内容的选择,体现了学生心灵完善的 人文追求毋庸讳言,当代经济社会,对人的最大的影响和冲击就是,经济木身的强力诱惑,令人 难以抗拒。

      就社会生活而言,经济地位决定着社会地位,经济是否宽裕,决定着生活水平与 质量Z高下因此,人们可以没有文化,却不可以没有钱;有了钱,即使没有文化,也可以 在家居领域以文化来装饰——高档的文化墙、豪华的书橱和豪华精装的名著、比学者更学者 的书房,等等但是,这些外在的摆设,究竟不能替代文化本身更为可怕的是,这些东西似乎产生了 一种错位的群体意识,把真正的文化内涵从社会群体的意识深处剥离开来,从而产生了“经 济上去了,文化下来了 ”的怪现彖有鉴于此,我们在选择选修模块的时候,对传统文化的相关课稈给与了足够的重视,希 望这些课程的开设,能够为我们的学生的心灵成长打上真正的文化(而不是伪文化或泡沫文 化)的底色,为更加高远的人生追求奠定厚实的基础具体而言,选择《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我们希望通过36个课时的教学,触发一种 典雅诗意的人生感悟,并让学生学会品鉴古代诗歌散文的方法,今后有兴趣、有能力进行自 主的阅读鉴赏在“诗歌Z部”,教材编写了三个单元,分别是“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置 身诗境,缘景明情”、“因声求气,吟咏诗韵”历代著名诗人的名篇大量入选,我们认为, 对学生学习诗歌鉴赏,接受传统诗歌的美的熏陶,极为有益。

      而《先秦诸子选读》,我们的选择依据主要是哲学思想的角度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就 今天來看,越来越显示出其强大的生命力对今天浮躁功利的群体无意识,这样的选择可以 看成是一种有效的反抗即如建设和谐社会、追求可持续性发展,这些当代的指导性的社会 理念,都不是无源Z水,无木Z木,它们的思想源头,都可以上溯到先秦诸了们的著作中 孔子之“知其不可而为Z”的精神,孟子“我善养吾浩然Z气”的H信,道家老庄的尊崇白 然、天人和谐的心灵追求,墨子Z “兼爱、非攻、尚贤”的理想与实践,祁给人留下深刻的 印象选读这些包蕴着思想精华的篇章,我认为,必有清火解毒Z功效而在高中阶段,选 读这些经典的文化名著,不只是在形式上体现对传统文化的传承,而更是在实际的行动中予 以落实教学方法:立足生本,激发兴趣社会Z浮躁气息,必然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心理对于比较艰深难懂的古代文化,他们 往往会在未深入阅读和了解时从心理上产生畏惧心理,从而予以排斥或拒绝此时,恰当的 教学方法的选择与实施,显得特别重要而我们选择教学方法的第一追求就是激发兴趣对什么样的东两人会发生兴趣?从人的学习心理看,新奇的、变化的、有一定难度的学 习内容是存在“兴趣潜力”的。

      这个潜力需要我们教师通过合乎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法来激发 从小学到高中,学生都学习过古代的诗歌散文,过去的方法大祁要求“讲深讲透”,因此面 面倶到这样的方法并非不可行但作为专题的选修,则不可再如此进行,而应该另辟新途 径,设计新方法例如,为激发学生兴趣,我在教学《古代诗歌欣赏》时,设计一个总体的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讲论结合,析品结合具体而言,每个单元安排5课时,分别是“讲”(概念理 解)、“读”(概念读解)、“析”(作品分析)、“论”(作品讨论)、“悟”(融会贯通)而在讲这一部分,一般是极为枯燥的于是进行教学方法的精细设计在“以意逆志, 知人论世”这一单元的第一课时,我采用的是“试谋、诱思、通达”的方法我拿出唐代朱 庆馀《闺意献张水部》一诗作引: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射姑妆罢低声问夫婿:tai眉深浅入时无?问:这首诗的主题是哪一类?选择:A爱情诗B闺怨诗C行卷诗学生纷纷上当因为,从字瓯意思看,当然是爱情诗!待学生冋答后,我乂出示了张籍的答诗《酬朱庆馀》:越女新妆岀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齐纨未足时人贵,一典菱歌敌力•金Z后,对唐代科举考试、朱张二人的关系等背景材料进行解释说明,学生恍然大悟一一 阅读古代诗歌作品,一定要了解作者、了解写作背景,做到“知人论世”,才不至于曲解或 误解作品。

      这样的试误与释疑,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情趣,同时又加深了对诗歌鉴赏的基木方 法的深刻的理解再如,《先秦诸子选读》中《论语选读》的教学,因为论语的理解,尤其是孔子思想深 度的理解,是有难度的选择什么样的方法才是合适的?我采用“联系实际、对比激趣”的 方法引导学生更深入地感知孔子第一单元是《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选入的文段都是 《论语》中故事性较强的部分在学生掌握了文章内容Z后,我让学生把五则文字合并起来, 用现代文改写成一篇小说,要求体现孔子的精神形象Z后进行全班交流从学生改写的小 说看,都注意到了孔了身处“礼崩乐坏”的春秋时代,那种“知其不可而为Z”的高拔执着 和坚定不移而由此引发的对孔了•这种精神的“可敬”还是“可悲”的争论,则把对这一单 元的深入学习推上了高潮以上只是两个例子关于教学方法的选择,只要心中有学生,有“激发兴趣”的追求, 就一定会有最佳的选择要特别注意的是,任何方法木身都不存在优劣Z分,关键看这方法 的使用是否适时,组合是否得当命题原则:突出内化,外现追求关于古代诗歌散文的考查,以及近年來福建省关于“孔(孔了)孟(孟子)庄(庄子)” 的文化经典的考查,我以为,往往是考了皮毛,丢了精华;而所谓的“采点得分”的评卷方 式,往往又埋没的真正具备较高鉴赏水平、理解水平的考生。

      试看今年的福建高考文化经典试题6.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按要求答题10分)子谓颇渊曰:“用Z则行,舍Z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论语•迷而》)孟了曰:“得志与民由Z,不得志独行其道《孟了 •公孙衍张仪章》)(1) 把文中曲横线的句了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2) 根据以上两段内容,简要谈谈孔孟二人的处世态度4分)这样的命题,没有联系实际,太过呆板第一小题考查学生的文言翻译能力,以“论语” 为语料,偏难除非学生花了大量的时间背下了译文,否则难以译出,因此可以说这无法考 查出学生真正的文言翻译水平;即使译出了,也是背来的,可以算是“伪能力”而第二小 题,根据这两段内容,谈孔孟二人的处世态度,学生若是背过了,则没有难度——但同样不 能担保学生是真正理解了这两句话的内涵因此,我尝试在今年的高二期末考试,也就是《先秦诸了选读》的模块考试中命制了这 样一道题:六、红楼梦、先秦诸了综合阅读(12分)11、阅读下面四则文字,请结合白己学过的先秦诸了思想,说说宝玉为什么冷淡、反感 史湘云、薛宝钗100字左右1 、……后人有VV西江月>>二词,批宝玉极恰,其词曰: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

      潦倒不通世务,愚顽 怕读文章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富贵不知乐业,贫穷难耐凄凉可怜辜负好韶光,于国于家无望天下无能第一,古今 不肖无双寄言纨给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红楼梦》第三回%1 、……正说着,有人来冋说:“”兴隆街的大爷来了,老爷叫二爷出去会宝玉听了, 便知是贾雨村来了,心中好不自在袭人忙去拿衣服宝玉一面蹬着靴了,一面抱怨道:“有 老爷和他坐着就罢了,冋冋定要见我史湘云一边摇着扇了,笑道:“白然你能会宾接客, 老爷才叫你出去呢宝玉道:“那里是老爷,都是他白己要请我去见的湘云笑道:“主雅 客来勤,自然你有些警他的好处,他才只要会你宝玉道:“罢,罢,我也不敢称雅,俗中 又俗的一个俗人,并不愿同这些人往来湘云笑道:“还是这个情性不改如今大了,你就 不愿读书去考举人进十的,也该常常的会会这些为官做宰的人们,谈谈讲讲些仕途经济的学 问,也好将来应酬世务,LI后也有个朋友没见你成年家只在我们队里搅些什么!”宝玉听 了道:“姑娘请别的姊妹屋里坐坐,我这里仔细污了你知经济学问的袭人道:“云姑娘快 别说这话上冋也是宝姑娘也说过一冋,他也不管人脸上过的去过不去,他就咳了一声,拿 起脚来走了。

      ……那林姑娘见你赌气不理他,你得赔多少不是呢宝土道:“林姑娘从来说 过这些混帐话不曾?若他也说过这些混帐话,我早和他生分了袭人和湘云都点头笑道:“这原是混帐话……——《红楼梦》第三十二回%1 、了曰:“富与贵,是人Z所欲也;不以其道得Z,不处也贫与贱,是人只所恶也; 不以其道得Z,不去也君了去仁,恶乎成名?……”——《论语・里仁》%1 、人有曹商者,为宋王使秦其往也,得车数乘;王说Z,益车百乘反于宋,见庄 TH:"夫处穷闾陋巷,困窘织屐,槁项黄碱者,商之所短也;一悟力乘Z主而从车百乘者, 簡Z所长也庄子曰:“秦王有病召医,破痈溃痙者得车一乘,舐痔者得车五乘,所治愈下, 得车愈多了岂治其痔邪,何得车之多也? 了行矣!”——《庄了・列御宼》在这道题中,学生必须把握先秦诸子中倫家和道家甚至墨家学说的基木思想核心,依此 来分析宝玉“反感湘云、宝钗的原因”这个命题,最大的好处是学生对考试内容有亲切感, 而对思想的考核,不停留在死记硬背是,而是对具体事实的分析比对、综合理解上这样的 考题,结合了具体的事实,学生的思路得以展开,学生的I叫答就比较真实地体现其对先秦诸 了思想的理解和对名著阅读的个性所得,以及准确淸晰表达的能力,才能考查岀“真能力”。

      总之,我们进行古代诗歌散文、《先秦诸了选读》等古代文化文学的教学,最终要 达到的目的是使这些思想精华得以内化,成为学生传统文化的扎实的思想素质因此,在完 成了必修模块之麻,必须从选修模块、教学方法、测试原则三个方面加以认真慎重的硏究, 才能达到“撷英品粹,登高望远”的教育教学目的。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