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其他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考试试题模拟训练含答案(9).docx
45页其他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考试试题模拟训练含答案答题时间:120分钟 试卷总分:100分 姓名:_____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____一.单选题(共100题)1.四级预警中蓝色代表()级预警A、ⅠB、ⅡC、ⅢD、Ⅳ【正确答案】D2.()是保障劳动者安全作业和身体健康的必要防护用品A、劳动防护用品B、安全教育C、安全帽D、安全带【正确答案】A3.特种作业操作证每()复审1次A、1年B、2年C、3年D、5年【正确答案】C4.《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规定,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向本单位负责人报告A、立即B、1小时内C、2小时内【正确答案】A5.《职业病防治法》规定: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组织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并将检查结果()劳动者A、口头告知B、告知C、书面告知【正确答案】C6.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存储金额要求:小型企业存储金额不低于人民币30万元(不含30万元),中型、大型、特大型企业分别不低于100万元、150万元、200万元(不含100、150、200万元)。
存储金额原则上不超过()元A、500万B、800万C、1000万D、1500万【正确答案】A7.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者临时地生产、搬运、使用或者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A、临界量B、危险点C、危险量【正确答案】A8.《安全生产法》规定,有关协会组织依照法律、行政法规和章程,为生产经营单位提供安全生产方面的信息、培训等服务,发挥()作用,促进生产经营单位加强安全生产管理A、监督B、监管C、自律【正确答案】C9.生产安全事故按照造成死亡人数划分,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死亡A、3人以上B、10人以上C、30人以上【正确答案】C10.《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规定,事故调查中发现涉嫌犯罪的,事故调查组应当及时将()或者其复印件移交司法机关处理A、有关人员B、有关材料C、有关产品【正确答案】B11.安全带的正确挂扣应该是()A、同一水平B、低挂高用C、高挂低用D、随便挂【正确答案】C12.依据新《安全生产法》的规定,特种作业人员的范围由()确定A、国务院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B、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C、国务院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正确答案】B13.生产经营项目、场所发包或者出租给其他单位的,生产经营单位应当与承包单位、承租单位签订专门的安全生产管理协议,或者在承包合同、租赁合同中约定各自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生产经营单位对承包单位、承租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发现安全问题的,应当及时督促整改。
A、独立监督、管理B、独立协调、管理C、统一协调、管理【正确答案】C14.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只有坚持有法必依、()、违法必究的法制原则,秉公执法,严惩那些敢于以身试法的违法犯罪分子,才能形成一个强大的法制氛围,震慑违法犯罪分子,实现文明生产、安全生产A、行法必严B、执法必严C、法不容情D、执法有据【正确答案】B15.《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A、主要负责B、全面负责C、领导责任【正确答案】B16.《安全生产法》规定的生产安全一般事故、较大事故、重大事故、特别重大事故的划分标准由()规定A、国家安全监督管理部门B、各级人民政府C、国务院【正确答案】C17.《安全生产法》规定,两个以上生产经营单位在同一作业区域内进行可能危及对方安全生产的生产经营活动,()签订安全生产管理协议A、应当B、必须C、需要【正确答案】A18.《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未履行本法规定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的,()A、责令限期改正B、责令限期改正,并处二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C、责令限期改正,并处一万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罚款【正确答案】B19.《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规定施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项目负责人有第六十六条违法行为,尚不够刑事处罚的,处2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或者按照管理权限给予撤职处分;自刑罚执行完毕或者受处分之日起,()内不得担任任何施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项目负责人。
A、5年B、10年C、15年D、20年【正确答案】A20.生产、经营、储存、使用危险物品的车间、商店、仓库要与员工宿舍保持安全距离,()A、不能与员工宿舍在同一建筑物内B、可以与员工宿舍在同一建筑物内C、没有具体规定是否能与员工宿舍在同一建筑物内【正确答案】A21.《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规定,一般事故上报至()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A、县级人民政府B、省级人民政府C、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正确答案】C22.追究安全生产违法行为法律责任的形式有3种,即行政责任、民事责任和()A、经济责任B、赔偿责任C、追究责任D、刑事责任【正确答案】D23.《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规定,事故发生单位的()在事故调查期间不得擅离职守,并应当随时接受事故调查组的询问,如实提供有关情况A、负责人和有关人员B、安全管理人员C、从业人员【正确答案】A24.运用系统工程观点方法分析可知,每一种事故的发生都取决于人、物、()、管理四个基本要素A、财物B、设备C、环境D、天气【正确答案】C25.《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规定,事故发生单位主要负责人不立即组织事故抢救的,处上一年年收入()的罚款。
A、60%至100%B、40%至80%C、30%至40%D、10%至20%【正确答案】B26.典型的事故应急响应级别可分为()级A、5B、4C、3D、2【正确答案】C27.《职业病防治法》规定: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的规定,定期对()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A、工作场所B、劳动者生活场所C、用人单位范围内【正确答案】A28.《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规定,情况紧急时,可以直接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A、单位负责人B、安全管理人员C、事故现场有关人员【正确答案】C29.《职业病防治法》规定:用人单位为劳动者个人提供的职业病防护用品必须符合()的要求;不符合要求的,不得使用A、国家法律B、国家标准C、防治职业病【正确答案】C30.依据新《安全生产法》的规定,生产经营单位使用的危险物品的容器、运输工具,以及涉及人身安全、危险性较大的海洋石油开采特种设备和矿山井下特种设备,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由专业生产单位生产,并经取得专业资质的检测、检验机构检测、检验合格,取得()方可投入使用A、安全使用证或者安全标志B、检测检验合格证或者安全标志C、安全生产许可证或者安全警示标志【正确答案】A31.《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规定,事故发生后,单位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当于()内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
A、立即B、1小时C、2小时【正确答案】B32.《职业病防治法》规定:发生职业病危害事故或者有证据证明危害状态可能导致职业病危害事故发生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可以采取的临时控制措施包括()A、组织控制职业病危害事故现场B、对用人单位进行罚款C、关闭用人单位【正确答案】A33.《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未履行本法规定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导致发生特别重大生产安全事故的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依照规定处()A、上一年年收入的百分之八十的罚款B、五百万元以上一千万元以下的罚款C、一千万元以上两千万元以下的罚款【正确答案】A34.制定新《安全生产法》是为了加强(),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A、安全生产工作B、安全生产管理C、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正确答案】A35.《职业病防治法》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设备或者材料A、生产、经营B、生产、经营、进口C、生产、经营、进口和使用【正确答案】C36.《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规定,事故发生地()根据事故的情况,对涉嫌犯罪的,应当依法立案侦查,采取强制措施和侦查措施犯罪嫌疑人逃匿的,公安机关应当迅速追捕归案。
A、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B、公安机关C、检察机关【正确答案】B37.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逐级上报事故情况,每级上报时间不得超过()小时A、0.5B、1C、1.5D、2【正确答案】D38.《职业病防治法》规定:对可能发生急性职业损伤的有毒、有害工作场所,用人单位应当设置(),配置现场急救用品、冲洗设备、应急撤离通道和必要的泄险区A、报警装置B、护栏C、警示标志【正确答案】A39.预警系统活动开展的前提是()A、识别活动B、监测活动C、诊断活动D、评价活动【正确答案】B40.《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规定:事故报告应当及时、准确、完整,任何单位和个人对事故不得迟报、()或者瞒报A、漏报B、谎报C、漏报、谎报【正确答案】C41.《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在本单位发生生产安全事故时,不立即组织抢救或者在事故调查处理期间擅离职守或者逃匿的,给予降级和撤职处分,并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处上一年年收入()的罚款A、百分之六十至百分之八十B、百分之八十至百分之一百C、百分之六十至百分之一百【正确答案】C42.依据新《安全生产法》的规定,安全生产监督检查人员执行监督检查任务时,必须出示有效的()。
A、工作证B、监督执法证件C、身份证【正确答案】B43.《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依法从事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工作,接受()部门的监督检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