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其他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考试试题模拟训练含答案(86).docx
45页其他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考试试题模拟训练含答案答题时间:120分钟 试卷总分:100分 姓名:_____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____一.单选题(共100题)1.《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未履行本法规定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导致发生重大生产安全事故的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依照规定处()A、上一年年收入的百分之八十的罚款B、上一年年收入的百分之六十的罚款C、一百万元以上五百万元以下的罚款【正确答案】B2.生产经营单位不得因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依法履行职责而降低其工资、福利等待遇或者()A、解除与其订立的劳动合同B、调离工作岗位C、扣除整月工资【正确答案】A3.新《安全生产法》第二十八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的(),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A、生活设施B、安全设施C、工作设施【正确答案】B4.生产经营项目、场所发包或者出租给其他单位的,生产经营单位应当与承包单位、承租单位签订专门的安全生产管理协议,或者在承包合同、租赁合同中约定各自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生产经营单位对承包单位、承租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发现安全问题的,应当及时督促整改。
A、独立监督、管理B、独立协调、管理C、统一协调、管理【正确答案】C5.《职业病防治法》规定:对职业病防护设备、应急救援设施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用人单位应当进行经常性的维护、检修,定期检测其性能和效果,确保其处于(),不得擅自拆除或者停止使用A、工作状态B、良好状态C、正常状态【正确答案】C6.《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必须建立、健全(),确保安全生产A、安全生产预防制度B、安全生产责任制C、安全生产保障制度【正确答案】B7.《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规定,事故发生单位的()在事故调查期间不得擅离职守,并应当随时接受事故调查组的询问,如实提供有关情况A、负责人和有关人员B、安全管理人员C、从业人员【正确答案】A8.两个以上生产经营单位在同一作业区域内进行生产经营活动,可能危及对方生产安全的,应当签订安全生产管理协议,明确各自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和应当采取的安全措施,()A、并指定兼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进行安全检查与协调B、并指定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进行安全检查与协调C、做到前款规定即可,不需要专门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进行安全检查与协调【正确答案】B9.《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在本单位发生生产安全事故时,不立即组织抢救或者在事故调查处理期间擅离职守或者逃匿的,给予降级和撤职处分,并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处上一年年收入()的罚款。
A、百分之六十至百分之八十B、百分之八十至百分之一百C、百分之六十至百分之一百【正确答案】C10.《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四条第一款规定:“在生产、作业中违反有关安全管理的规定,因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恶劣的,处()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A、一年B、两年C、三年D、五年【正确答案】C11.《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未履行本法规定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的,()A、责令限期改正B、责令限期改正,并处二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C、责令限期改正,并处一万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罚款【正确答案】B12.制定《职业病防治法》的目的是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保护()及其相关权益,促进经济社会发展A、用人单位利益B、劳动者健康C、职业病患者健康【正确答案】B13.《职业病防治法》规定:对产生严重职业病危害的(),应当在其醒目位置,设置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警示说明应当载明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种类、后果、预防以及应急救治措施等内容A、作业场所B、作业岗位C、区域范围【正确答案】B14.《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及其有关人员犯罪及其刑事责任有重大责任事故罪、强令违章冒险作业罪、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罪、大型群众性活动重大事故罪和()。
A、瞒报事故罪B、谎报事故罪C、瞒报或者谎报事故罪D、瞒报或者不报事故罪【正确答案】C15.从业人员发现事故隐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应当( )向现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或者本单位负责人报告,接到报告的人应当( )予以处理A、及时,立即B、必须,及时C、立即,及时【正确答案】C16.《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规定,事故发生单位对事故发生负有责任的,发生较大事故的,处()的罚款A、10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B、2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C、50万元以上200万元以下【正确答案】B17.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从事()活动的单位的安全生产,适用安全生产法A、生产B、经营C、生产经营【正确答案】C18.自事故发生之日起()内,事故造成的伤亡人数发生变化的,应当及时补报A、10日B、20日C、30日D、40日【正确答案】C19.《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规定,事故发生单位主要负责人受到刑事处罚或者撤职处分的,自刑罚执行完毕或者受处分之日起,()不得担任任何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A、2年内B、5年内C、终身【正确答案】B20.《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规定,情况紧急时,可以直接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
A、单位负责人B、安全管理人员C、事故现场有关人员【正确答案】C21.事故预警的目标是()A、是针对各种事故征兆的监测、识别、诊断与评价,及时报警,并根据预警分析的结果对事故征兆的不良趋势进行矫正、预防与控制B、通过对生产活动和安全管理进行监测与评价,警示生产过程中所面临的危害程度C、“居安思危”“防微杜渐”D、减少了因盲从、跟风带来的被动和生命和财产的损失【正确答案】B22.《安全生产法》规定,承担安全评价、认证、检测、检验工作的机构,出具虚假证明的,给予()处罚A、罚款B、没收违法所得、吊销相应资质C、罚款、撤销相应资质【正确答案】B23.《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A、主要负责B、全面负责C、领导责任【正确答案】B24.《职业病防治法》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含聘用合同)时,应当将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职业病防护措施和待遇等()劳动者,并在劳动合同中写明,不得隐瞒或者欺骗A、通知B、告知C、如实告知【正确答案】C25.《职业病防治法》规定:国家建立()申报制度A、职业危害B、职业病危害C、职业病危害项目【正确答案】C26.运用系统工程观点方法分析可知,每一种事故的发生都取决于人、物、()、管理四个基本要素。
A、财物B、设备C、环境D、天气【正确答案】C27.事故一般是指造成死亡、疾病、伤害、损坏或者其他损失的意外情况《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将“生产安全事故”理解为: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造成()或者直接经济损失的事件A、人身伤害B、人员死亡C、人员伤害D、人身伤亡【正确答案】D28.安全生产法强化落实生产经营单位的()A、主体责任B、全面责任C、主要责任【正确答案】A29.《安全生产法》规定,从业人员发现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时,有权()A、拒绝违章指挥和强令冒险作业B、批评、检举、控告C、停止作业或者在采取可能的应急措施后撤离作业场所【正确答案】C30.《安全生产法》规定,国家实行生产安全事故()制度,依照本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追究生产安全事故责任人员的法律责任A、四不放过B、责任追究C、责任倒查【正确答案】B31.《职业病防治法》规定: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组织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并将检查结果()劳动者A、口头告知B、告知C、书面告知【正确答案】C32.全国各地区、各部门把安全生产与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同步规划、同步部署、同步推进,大力推进三项行动,即大力推进安全生产执法、治理和()行动。
A、宣传教育B、严打C、惩罚D、惩处【正确答案】A33.《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规定,重大事故、较大事故、一般事故,负责事故调查的人民政府应当自收到事故调查报告之日起()内做出批复A、60日B、30日C、15日【正确答案】C34.《职业病防治法》规定:建设项目在竣工验收前,建设单位应当进行()效果评价A、职业病预防B、安全“三同时”C、职业病危害控制【正确答案】C35.《职业病防治法》规定:疑似职业病病人在诊断、医学观察期间的费用,由()承担A、劳动者B、用人单位C、医疗机构【正确答案】B36.安全生产管理是针对人们在安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问题,运用有效的资源,发挥人们的智慧,通过人们的努力,进行有关决策、计划、()和控制等活动,实现生产过程中人与机器设备、物料环境的和谐,达到安全生产的目标A、实施B、组织C、监督D、检查【正确答案】B37.当判定触电者呼吸和心跳停止时,应立即按()进行抢救A、胸外按压B、口对口人工呼吸C、心肺复苏法D、通畅气道【正确答案】C38.新《安全生产法》是我国众多的安全生产法律、行政法规中唯一设定()的法律A、民事责任B、刑事责任C、赔偿责任【正确答案】A39.《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规定,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向本单位负责人报告。
A、立即B、1小时内C、2小时内【正确答案】A40.()是针对某种具体的、特定类型的紧急情况,如危险物质泄漏、火灾、某一自然灾害等而制定的计划或方案明确具体的应急求援程序A、综合预案B、专项预案C、现场处置方案D、单项预案【正确答案】B41.《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规定,()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应当对事故发生单位落实防范和整改措施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A、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B、工会组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