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初三政治必背知识点汇总.doc

5页
  • 卖家[上传人]:鲁**
  • 文档编号:488798314
  • 上传时间:2023-07-07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70.64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初三政治必背知识点汇总第一课1、社会生活变化主要包括:物质生活变化、文化生活变化、政治生活变化2、五个文明建设:① 物质文明建设 ②精神文明建设 ③政治文明建设 ④生态文明建设 ⑤社会文明建设其中物质文明是其它文明的物质基础3、科学技术迅猛发展,成为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不是“根本动力”),极大地改变着世界的面貌和人类的生活课本P44、党的十六大确立了本世纪头20年的奋斗目标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我国现在达到的小康只是低水平、不全面、发展不平衡的小康;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促进社会和谐 课本 P5(以下“课本”两字略)6、人的本质属性:社会性 P77、了解时事政治的途径:上网、听广播、看电视、看报纸 P78、青少年学生关心社会,不只是了解社会的变化发展,更重要的是要明确自己作为社会成员和国家公民,对社会、国家应尽的职责和义务…… P89、我国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P1010、亲近社会,服务社会首先必须自觉履行自己的工作职责,自觉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民义务 P1211、自觉服务社会是亲近社会的重要表现。

      注意表述顺序不能颠倒)P1212、承担责任最重要的是国家责任和社会责任 P13第二课1、文字的出现标志着人类社会进入文明时代汉字是中华文化的主要载体(不能写成唯一载体) 课本P182、中华文化的特点: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瑰宝,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类文明发展史上最灿烂的一页P193、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是实现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文化基础 P264、热爱祖国,具有高度的民族自豪感、责任心、源于对民族文化的认同P265、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 P306、中华民族精神的内容: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P307、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P31第三课1、导致挫折的因素概括起来不外乎客观和主管两个方面,外在的客观因素通常难以控制,内在的主观因素多数可以控制P342、学习是人类的基本活动,是人们生活的重要内容 P363、现代社会,学习已经成为生存的一种方式:学习是一种有目的,有要求的活动,不可能没有压力;学生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 P384、克服考试过度焦虑,关键是要对症下药,根据自己的身心特点和学习基础等实际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调控方法。

      P395、在人生道路上,不在于有无困难和挫折,关键在于怎样对待困难和挫折 P406、创新和挫折的关系:挫折激励创新,创新战胜挫折勇于创新是战胜挫折的必由之路P427、创新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P44第四课1、分工是合作的前提,合作是分工的必然结果 P472、公平是良好合作的前提 P553、有效合作首先要分析各自的优势和不足,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分工 P52合作可以扬长避短,最充分、最有效地使用人力和资源P484、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国家、集体、个人的利益根本上是一致的不是完全一致的)P48-505、在合作中出现矛盾和分歧是难免的,关键是及时沟通,消除隔阂 P546、竞争的类型:有正当竞争和不正当竞争;排他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竞争P567、人是竞争的主体,各种竞争归根到底是人的竞争P57第五课1、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精神财富,是做人的首要之德 P62-632、诚信政府是建立诚信社会的基础 P65第六课1、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2、依法治国的根本目的都是保证人民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P773、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根本目的是为了保证人民群众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 P774、依法治国的本质是崇尚宪法与法律在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权威 P775、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P776、建立科学完备的法律体系是依法治国的重要前提 P777、市场经济本质上是法制经济 P788、社会和谐,国家长治久安是人民群众的最高利益 P799、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是人民群众意志和利益的体现 P81(法律的本质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国策、战略、方略、发展观、道路1、 国策:改革开放国策、对外开放国策、合理保护资源和环境的国策、计划生育国策2、 战略:科教兴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或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西部大开发战略、中部崛起战略、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又好又快发展战略思想、三步走战略3、方略:以德治国方略、依法治国方略4、发展观: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5、道路: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树立几个意识:①亲社会意识 ②合作意识 ③良好竞争意识 ④诚信意识 ⑤法律意识⑦自我保护意识 ⑧忧患意识 ⑨平等、开放、参与的国际意识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本地区的物质文化遗产:如泰山庙,陆公祠,便仓枯枝牡丹园,明末书法家宋曹故居,大丰白驹镇《水浒》作者施耐庵故里,东台的北宋丞相范仲淹“读书堂”非物质文化遗产:东台发绣,义丰的龙舞,建湖的杂技,淮剧,阜宁的散文等明确自己承担保护文化遗产的义务和责任(一)国家角度:①国家立法部门应完善立法,建立健全保护文化遗产方面的法律法规;②国家执法部门应严格执法,坚决打击破坏文化遗产的违法行为;③推动科技创新,提高保护能力;④加大对保护文化遗产的资金投入;⑤进一步借鉴、吸收国外的先进保护经验二)社会角度:①充分发挥媒体的宣传作用,加强宣传教育,增强人们的保护意识②鼓励继承、发扬民间艺术,民俗三)个人角度:①认真学习、自觉遵守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树立保护文化遗产的责任意识;②向他人、向社会宣传保护民族文化的重要性;③运用法律武器同破坏文化遗产的行为作斗争;④为保护文化遗产向有关部门献计献策;⑤从自身做起,自觉保护文化遗产:如:游览名胜古迹时不乱刻乱画……为什么要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 ① 认识一个民族,需要了解这个民族的文化,只有文化上认同,才会有情感上的共鸣,才能提高民族的凝聚力,增强民族团结和促进社会安定。

      P23页:)② 我们每个中国人的情感都与民族文化,祖国命运紧紧相连P26页:)民族,国家的命运直接影响着我们的情感;热爱祖国,具有高度的民族自豪感,责任心,源于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各民族人民对民族文化的认同,能够产生血浓于水的亲情与亲和力,使海内外华人互相合作,共同奋斗,这是实现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文化基础P26页)增强民族文化认同的具体要求①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要积极继承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②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要随着时代的进步,在实践中不断推进民族文化的创新与发展;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需要正确对待外来文化,要有分析,有选择,有批判地借鉴和吸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怎样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①我们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注意防止和剔除民族文化中的消极,落后的成分;②同时要积极吸收世界文化的优秀成果;并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建设和发展更加灿烂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一)民族精神的主要内容: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二)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意义①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得以继续向前发展、历史继续蔓延的推动力。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兴旺发达,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必须依靠一种民族精神②中华民族精神是凝聚着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是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的集中展示,是激励和支撑中国社会不断发展、中华民族兴旺发达的强大精神动力③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中华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结合在一起,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战胜困难,顽强拼搏,勇于创新,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动力④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精神动力和重要保证三)怎样弘扬民族精神?(1)国家:①新时期弘扬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坚持与时俱进,结合时代和社会发展要求,不断为民族精神增添新的富有生命力的内容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③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充分挖掘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④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充分吸取世界上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营养2)学校:(或问:就如何培育民族精神,请你向学校提建议?)①组织学生阅读优秀历史文化读物,感悟民族精神②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民族精神如:组织学生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参观名胜古迹……③建议学校通过各种形式,途径来加强民族精神的宣传教育。

      如召开主题班会,请革命先辈作报告,组织学生观看爱国主义影片……编印民族精神的宣传小册子⑤制定具体的规范,引导学生身体力行(3)个人:(青少年应该怎样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①认真阅读优秀历史文化读物,学习了解民族精神;②积极参与宣传中华民族的伟大民族精神;③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体验和实践民族精神;④同违背民族精神的思想和行为作斗争⑤从培养爱国主义思想做起,从培养良好行为习惯做起,从日常生活做起,来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怎样正确对待挫折?① 人生难免有挫折,挫折的存在具有普遍性挫折具有普遍性特点)②挫折是把双刃剑,对人有双重影响挫折具有双重性特点)③挫折不可怕我们要以乐观的态度对待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磨砺坚强意志,迎难而上,理智地分析原因,寻求方法掌握战胜挫折的有效途径和方法①要以乐观的态度对待困难和挫折,并以正确的方法克服困难,战胜挫折②通过认知调整训练和行为训练等反挫折方法,增强自己的耐挫力如:需要有一个崇高的目标;树立自信心;持之以恒,不轻言放弃;找准基点,分析原因,寻求对策放松训练;自我对话训练;换个角度思考;请求帮助 ③如开拓进取,勇于创新正确的学习观念①读书学习是对社会,对自己的一种责任,是一种必须履行的义务;②我们必须培养学习的自信心,相信自己经过努力一定会有进步,一定能成功;③培养积极的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讲究学习方法;④养成谦虚的学习态度;⑤确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创新的重要性(1)对个人:可以发掘我们的创造潜能,造就有用人才;可以激发我们攀登人生高峰的热情,督促我们珍惜时间、珍惜生命;勇于创新是战胜困难与挫折的必由之路。

      2)对国家:①创新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②中华民族是一个富于创造的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中,不仅创造了丰富的物质文明,也创造了灿烂的精神文明全社会、全民族的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力量;科技进步和创新,是增强综合国力的决定性因素;挫折和创新的关系(1)克服困难和挫折,需要开拓进取,勇于创新2)挫折激励创新,创新战胜挫折3)勇于创新是我们战胜困难和挫折的必由之路怎样才能使我国成为一。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