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位数乘两位数》教案(15篇).docx
55页《三位数乘两位数》教案(15篇) 《三位数乘两位数》教案 1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47页例1与相关的内容,练习八第1、2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已有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知识经验,自主理解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算理,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2.是学生能结合乘法的口算、估算来进行验算,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 3.使学生经历利用旧知解决新问题的过程,提升知识技能的迁移水平,发展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难点 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算理并掌握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 师:我们已经学会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首先进行知识回顾和检测 出示: 1. 口算 23ties;20= 42ties;30= 23ties;19asp; 42ties;29asp; 23ties;21asp; 42ties;31asp; 2. 笔算 34ties;12= 76ties;47= 25ties;36= 37ties;82= 独立完成,4生板演简评 请学生说一说,计算步骤和要求 师:其实,数学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回想乘法学习的历程:我们首先学习的是一位数乘一位数,就是表内乘法,接着是两位数乘一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然后是两位数和两位数的乘法。
今天我们再往前迈进一步,学习三位数乘两位的笔算乘法(板书课题:三位数乘两位)那以后我们还会学习多位数的乘法 3.出示练习变形: 134ties;12= 176ties;47= 425ties;36= 237ties;82= (1) 估算 师:首先来估算一下134ties;12的积大约是多少? 生:估算乘积 (2) 尝试笔算 师:你能不能根据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经验来尝试列竖式计算 134ties;12呢?边算边想:分几步计算?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生:尝试笔算教师巡视,观察学生情况) 请学生板演展示,并讲解计算的步骤: 先算什么? 134 再算什么? ties; 12 最后算什么? 268 (134ties;2的积) 134 (134ties;10的积) 1608 (134ties;12的积) 师:问竖式中的各乘积的意义? (3) 尝试笔算176ties;47 师:能试着计算176ties;47吗?边做边想过程,先算什么?在算什么?最后算什么?在计算时要注意什么或在计算时你遇到了什么困惑? 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 生:板示不同的笔算正确的 错误的 困惑的) 师:在计算的过程中要注意什么? 用乘数哪位上的数去乘,乘积的末尾就和乘数的那位对齐。
不要忘记加进位的数 (4) 与所学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对比,你觉得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要注意什么呢? 4.巩固练习 完成后两道练习,订正,讲评 5.小结笔算方法 6.解决问题 师:学以致用,学会了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就是为了解决问题,下面我们就来解决这一问题吧! 出示:李叔叔从某城市乘火车去北京用了12小时,火车每小时行145千米该城市到北京有多少千米? 生:(1)读题,弄清题意 (2)说出,已知什么?求什么?怎样列式? 独立完成 《三位数乘两位数》教案 2 教学内容: 教材第5、6页,想想做做第5~10题 教学目标: 同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规范末尾有0和中间有0的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简便笔算方法 探索乘数、积的变化规律,进一步明白末尾有0乘法的口算依据 教学重点: 末尾有0的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教学过程: 一、举例昨天学生作业中的几种典型错误:(竖式略) 1、34560 结合竖式提问:列竖式的时候要注意0的位置,乘的时候第一步算6乘34,积的末尾对齐6,第二步算5乘34,积的末尾要对齐5 如果是三位数乘三位数(在原式前依次加上一位)谁能说说分几步算?每一次的积怎么写? 小结:乘到哪一位,积的末尾对齐那一位。
2、50034 竖式写的时候没有把2个0都写在后面,老师在批改作业的时候画了一条曲线,可以问:书上是怎么画线的?这题有什么问题?应该怎么改? 3、填空说理:两个乘数的末尾一共有2个0,积的`末尾( )个0,为什么? 二、完成书上的练习 1、做第5题 学生独立填写得数填完后问:把后面四栏同第一栏比较,分别看看乘数有什么变化,积有什么变化? (估计学生都会说多0、少0之类的规范学生的说法:220,2乘10等于20,乘10可以说成是扩大10倍,学生模仿说一说 把第一栏和第二栏的比较:一个乘数没变,另一个乘数扩大10倍,积也扩大10倍 类似的变化还有吗?(比如说第4栏)也指名学生说一说 再让学生比一比第2栏和第4栏,你有什么发现?(一个乘数扩大10倍,另一个乘数缩小10倍,积不变 2、算一算,比一比 先请学生观察题组,说说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 再独立完成这些题,做完后交流得数 3、完成口算第7题,老师看好时间,从时间角度了解学生的完成情况 做完后,全班校对得数 4、完成第10题:你能在□里填合适的数字,使等式成立吗? □□□□=1600 □□□□=2400 指名说说你在做题时先怎么想?结果是多少?还有别的结果吗? 如果没规定是两位数乘两位数,你还会有别的结果吗? 这么多种结果,它们之间有什么共同的地方呢? 5、讨论第9题 (1)先读题,问:这里一共给了几个信息? 再读问题,问:这个问题和什么有关?哪些信息暂时还用不上? 指出:当信息比较多的时候,我们要正确选择能解决问题的信息。
学生列式解答 (2)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一般学生还会提这些废纸能节约多少? 问:这些废纸指的是哪些废纸? 学生解答自己提出的问题,再交流 三、布置作业 p.6第8题 《三位数乘两位数》教案 3 教材分析 1、要求学生能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2、本节内容是在三年级所学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基础上教学;本节内容在课本的第三单元第二节安排的,是在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之后教学为后面的因数中间有零和因数末尾有零教学做好铺垫 3、重视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学情分析 1.学生对计算题学习兴趣不浓,部分学生计算时很粗心,没有验算的习惯 2.学生认知发展分析:是以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为基础,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和方法都将直接迁移到三位数乘两位数中来 3.学生认知障碍点:进位时口算错误;书写不规范,影响相加时的结果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笔算乘法计算的全过程,掌握算理和计算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认真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师学生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积的书写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课件出示情境图,让学生独立列式解答 2、指名说出计算方法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3、改动情境图,引入新课 二、自主探究,获取新知: 1、让学生尝试计算245×12 2、交流算法,让学生自己说说自己的想法和思考过程 3、教师设疑,让学生答疑引出算理,并同时强调该注意的地方 4、初步检验学生对新知的掌握情况让学生同桌合作完成情境图中剩下的两个问题) 三、巩固强化,内化新知 1、改错题强调难点) 2、看谁是我班的神算手 四、归纳总结,拓展延伸 引导学生谈收获并进行总结 《三位数乘两位数》教案 4 课题: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49页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教学目标: 1. 利用学生的迁移能力,总结、归纳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培养类比、分析和概括能力,发展应用意识 2. 让学生在探索计算方法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激发兴趣,进一步体验学习带来的快乐 教学重点: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 12×3500×7 15×460×70350×2 197×5≈ 师:大家看这道题的要求是什么? 生:估算 生:把197看成200来估算,200乘5等于1000,所以197×5约等于1000。
师:通过刚才的口算和估算,我知道了大家的口算和估算掌握得很好,我们的笔算掌握提如何,来,做一道吧,请拿出练习本进行笔算 2笔算:357×6 34×62 师:我发现有一部分同学做完了,做完的同学请回忆一下,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是如何计算的? 生:先用第二个因数的个位去乘第一个因数,再用第二个因数的十位去第一个因数,最后两次乘得的数加起来 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师:看来大家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都掌握了,今天我们继续来研究乘法(板书:乘法)请看大屏幕 1.引入例1课件出示) 例1:李叔叔从北京乘火车去广州用了12小时,火车1小时行145千米北京到广州多少千米? 读题,理解题意 师:请列出模式,不用计算 师:列完式的同学想一想今天我们列的这个算式与以前学的有什么不同 师:请一个同学告诉我你是怎么列式的? 生:145×12(师板书) 师:还有不同的列式吗? 生:12×145(师板书) 师:这两种列式都正确在计算前,我们先来估一估 指名生答 师:会计算吗,请动笔试一试吧 (学生计算) 师:我想请一个同学说一说她计算的过程,我来板书 师:刚才说过程时,为了不打断她,我有一个问题没提,那就是那个5为什么写在十位上?谁能帮我解答? 生:这是十位上的1去乘145,乘得的145是指145个十,所以这个5要与十位对齐。
生:这次是十位上的1去乘5,一五得五,是指5个十,所以这个5应该与因数十位上的数对齐 师:计算这道题时先用12个位上的2去乘145每一位上的数,得290,再用12十位上的1去乘145每一位上的数,得1450最后把两次乘得的数相加师边说边在竖式旁边板书)290 →145 ×2=290 →145×10=1450 1740 →290 +1450=1740 师:1450的0在竖式中为了简便就省略了 师:刚才这样列式的(指黑板上的算式:12×145)同学,请说一说,你是怎样列竖式的 生:列的竖式一样,也是145乘12 师:大家都知道,两个因数交换位置,得数不变所以可以把两个因数交换位置列出了竖式,是吗?交换位置与不交换位置来乘,有什么区别呢,我们来比一比,师算出12×145的竖式,你觉得哪种好些,为什么? 生:交换位置乘好,因为这样节约纸张 生:交换位置乘好,不交换位置乘要乘三次,麻烦并且对位容易出错 师:今后同学们再遇到两位数乘三位数就可以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列竖式这样简便一些,也不容易出错 写答随学生回答,板书答案李叔叔的海南到广州有1740千米 师:两位数乘三位数的笔算乘法是:先用第二个因数个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乘数,得数的末位和乘数的.个位对齐;再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乘数,得数的末位和乘数的十位对齐;然后把两次乘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