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高中历史人民版选修一同步课件视野拓展3.pptx

10页
  • 卖家[上传人]:ji****81
  • 文档编号:280261504
  • 上传时间:2022-04-21
  • 文档格式:PPTX
  • 文档大小:133.83KB
  • / 1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三编第三编 视野拓展视野拓展一、“清末新政”随着中国社会危机进一步加深,民族矛盾、阶级矛盾进一步激化,为缓和矛盾,笼络人心,1901年清政府推行“新政”主要措施包括:(1)政治方面:减冗衙,修刑律,整顿吏治;(2)经济方面:重工商,振农业;(3)军事方面:改军制,扩新军,编练新军成为清政府“新政”的核心内容;(4)文化方面:废科举,建学堂,兴留学清末新政”未触及清朝腐朽的封建专制统治和高度的皇权,使其从一开始就有名无实,只是一场清政府维护阶级专制统治的自救运动而已但新政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上却带有明显的进步思想,产生了积极的作用,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使得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同时也为民主思想的传播创造了条件二、清末“预备立宪”清政府在辛亥革命前夕宣布为预备实行君主立宪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又称筹备立宪1905年秋,清政府派载泽、端方、戴鸿慈、李盛铎、尚其亨五大臣出洋考察宪政次年,五大臣归国,拟出立宪方案慈禧太后在颁布预备仿行宪政的谕旨后,各地纷纷建立立宪团体,海外的立宪派也积极响应清政府于1908年8月宣布预备立宪以9年为限,同时颁布钦定宪法大纲23条,其中关于“君上大权”的就有14条,规定皇帝有权颁行法律、黜陟百司、设官制禄、宣战议和、解散议院、统帅海陆军、总揽司法权等。

      11月,溥仪继位1909年3月下诏重申预备立宪,命各省当年内成立咨议局12月,16省咨议局代表组成国会请愿同志会,在1910年又3次请愿要求速开国会10月,资政院在北京成立,亦要求1911年召开国会清政府不得已将预备立宪期9年改为5年,定于1913年召开国会,1911年先成立内阁1911年5月,清政府裁撤军机处等机构,公布所订内阁官制,组成新内阁,由庆亲王奕劻任总理大臣在13名国务大臣中,汉族官僚4名,蒙古旗人1名,满族8名,大权集中在皇亲贵戚手中,被讥为“皇族内阁”至此,清政府借预备立宪欺骗国人,达到贵族集权、镇压民主革命的目的完全暴露,立宪派的幻想随之破灭,民主革命浪潮更加高涨三、南京国民政府的法币改革法币政策是国民党政府废止银本位制、采行纸币制的一次币制改革该政策实行于1935年11月4日,主要内容是:以中央、中国、交通三银行(后加中国农民银行)所发行的纸币为法币;禁止白银流通,并将白银收归国有,移存国外,作为外汇准备金;规定汇价为法币一元等于英币1先令2.5便士,并由三银行无限制买卖外汇由于最初英国推动施行,改革使中国成为英镑集团的附庸法币政策虽有其积极意义,但总的来说它是一次失败的改革。

      四、南京国民政府的金圆券改革解放战争后期国民政府为支撑其崩溃局面而发行的一种本位货币1948年8月19日开始发行,至1949年7月停止流通抗日战争胜利后,解放战争爆发,战争使得国民政府军费急剧增加,引起财政赤字直线上升为了支付军费大量印刷法币,导致物价疯狂上涨,国民党统治区社会经济面临崩溃,1948年通货膨胀达恶性时期,法币急剧贬值为挽救财政经济危机,维持日益扩大的内战军费开支,国民政府决定废弃法币,改发金圆券1948年8月18日,政府下令实行币制改革,以金圆券取代法币,强制将黄金、白银和外币兑换为金圆券但由于滥发造成恶性通货膨胀,致使大量城市中产阶级因此破产,导致政府民心大失,成为国民党内战迅速失败的原因之一五、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四次重大土地改革1.土地革命时期的土地革命路线到1931年,中国共产党在总结土地革命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一条比较完整的土地革命路线和正确进行土地分配的方法:(1)依靠贫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促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变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2)以乡为单位,按人口平均分配土地,在原耕地基础上,实行抽多补少,抽肥补瘦2.减租减息的土地政策。

      全面抗日战争时期,在敌后抗日根据地实行减租减息的土地政策,即地租以实行二五减租为原则,按抗日战争前的原租额,减去百分之二十五;利息减少到社会借贷关系所允许的程度实行了这个政策,既减轻了农民的负担,改善了农民的生活,调动了广大农民的抗日积极性,又有利于争取地主资产阶级的大多数站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一边解放战争时期,随着中国人民和美蒋反动派的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进行土地革命的条件日渐成熟1946年5月4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即“五四指示”),将减租减息的政策改为没收地主土地分配给农民的政策3.1947年中国共产党在解放区进行土地改革,颁布了中国土地法大纲规定: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按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并在具体的土地改革中,贯彻依靠贫雇农,团结中农,有步骤地、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发展农业生产的土地总路线1948年4月,毛泽东在晋绥干部会议的讲话中,提出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土地改革工作中的总路线和总政策是依靠贫农,团结中农,有步聚地、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发展农业生产4.新解放区的土地改革运动1950年夏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规定土改的目的是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根据新中国成立后的新形势确定的土改新政策,对待富农,由解放战争时期征收富农多余土地财产的政策改变为保存富农经济的政策,这有利于孤立地主,保护中农,稳定民族资产阶级,有利于土改运动的顺利完成和迅速发展农业生产从1950年冬起,新解放区分期分批地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了土地改革到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近三亿无地少地的农民分到了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新解放区土改的胜利,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巩固了工农联盟和人民民主专政,并为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创造了有利条件。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