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验二 超级电容器的组装及性能测试实验指导书.doc
6页电子信息材料与元器件专业实验指导书实验二 超级电容器的组装及性能测试实验名称:超级电容器的组装及性能测试所涉及课程:工程化学计划学时:4学时一、实验目的1.掌握超级电容器的基本原理及特点;2.掌握电极片的制备及电容器的组装;3.掌握电容器的测试方法及充放电过程特点二、实验原理1. 电容器的分类电容器是一种电荷存储器件,按其储存电荷的原理可分为三种:传统静电电容器,双电层电容器和法拉第准电容器传统静电电容器主要是通过电介质的极化来储存电荷,它的载流子为电子双电层电容器和法拉第准电容储存电荷主要是通过电解质离子在电极/溶液界面的聚集或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它们具有比传统静电电容器大得多的比电容量,载流子为电子和离子,因此它们两者都被称为超级电容器,也称为电化学电容器2.双电层电容器双电层理论由19世纪末Helmhotz等提出Helmhotz模型认为金属表面上的净电荷将从溶液中吸收部分不规则的分配离子,使它们在电极/溶液界面的溶液一侧,离电极一定距离排成一排,形成一个电荷数量与电极表面剩余电荷数量相等而符号相反的界面层于是,在电极上和溶液中就形成了两个电荷层,即双电层 双电层电容器的基本构成如图1,它是由一对可极化电极和电解液组成。
双电层由一对理想极化电极组成,即在所施加的电位范围内并不产生法拉第反应,所有聚集的电荷均用来在电极的溶液界面建立双电层这里极化过程包括两种:(1)电荷传递极化(2)欧姆电阻极化当在两个电极上施加电场后,溶液中的阴、阳离子分别向正、负电极迁移,在电极表面形成双电层;撤消电场后,电极上的正负电荷与溶液中的相反电荷离子相吸引而使双电层稳定,在正负极间产生相对稳定的电位差当将两极与外电路连通时,电极上的电荷迁移而在外电路中产生电流,溶液中的离子迁移到溶液中成电中性,这便是双电层电容的充放电原理a)非充电状态下的电位 (b)充电状态下的电位 (c)超级电容器的内部结构图1 双电层电容器工作原理及结构示意图3.法拉第准电容器 对于法拉第准电容器而言,其储存电荷的过程不仅包括双电层上的存储,还包括电解液中离子在电极活性物质中由于氧化还原反应而将电荷储存于电极中对于其双电层电容器中的电荷存储与上述类似,对于化学吸脱附机理来说,一般过程为:电解液中的离子(一般为H+或OH-)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由溶液中扩散到电极/溶液界面,而后通过界面的电化学反应: MOx+H+(OH-)+(-)e-→MO(OH) (1)进入到电极表面活性氧化物的体相中,由于电极材料采用的是具有较大比表面积的氧化物,这样就会有相当多的这样的电化学反应发生,大量的电荷就被存储在电极中。
根据(1)式,放电时这些进入氧化物中的离子又会重新返回到电解液中,同时所存储的电荷通过外电路而释放出来,这就是法拉第准电容器的充放电机理 在电活性物质中,随着存在法拉第电荷传递化学变化的电化学过程的进行,极化电极上发生欠电位沉积或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充放电行为类似于电容器,而不同于二次电池,不同之处为: (1)极化电极上的电压与电量几乎呈线性关系;(2)当电压与时间呈线性关系时,电容器的充放电电流为恒定值 (2)4.电容量及等效串连内阻的计算对于超级电容器的双电层电容可以用平板电容器模型进行理想等效处理根据平板电容模型,电容量计算公式为: (3)其中C为电容(F);为介电常数;S为电极板正对面积,等效双电层有效面积(m2);d为电容器两极板之间的距离,等效双电层厚度(m)利用公式和得 (4)式中,为电流(A);是电量微分(C);是时间微分(s);为电位的微分(V)采用恒流充放电测试方法时,对于超级电容,根据公式(4)可知,如果电容量C为恒定值,那么将会是一个常数,即电位随时间是线性变化的关系。
也就是说,理想电容器的恒流充放电曲线是一个直线,如图2.3(a)所示我们可以利用恒流充放电曲线来计算电极活性物质的比容量: (5)其中为充/放电时间(s);为充/放电电压升高/降低平均值,可以利用充放电曲线进行积分计算而得到: (6)在实际求比电容量时,为了方便计算,常采用和时的电压差值,即: (7) 对于单电极比容量,式(5)中的m为单电极上活性物质的质量若计算的是电容器的比容量,m则为两个电极上活性物质质量的总和 在实际情况中,由于电容器存在一定的内阻,充放电转换的瞬间会有一个电位的突变,如图2 (b)所示利用这一突变可计算电极或者电容器的等效串联电阻: (8)其中R为等效串联电阻(), 为充放电电流(A),为电位突变的值(V)等效串联电阻是影响电容器功率特性最直接的因素之一,也是评价电容器大电流充放电性能的一个直接指标a)理想充放电曲线 (b)实际充放电曲线图2 恒流充放电曲线四、实验(设计)仪器设备和药品清单仪器设备:电子天平、真空干燥箱、Land电池测试系统、压片机、扣式电池封装机、扣式电池钢壳等药品:MnO2、KOH、泡沫镍、乙炔黑、粘结剂(HPMC)、隔膜、去离子水等。
五、实验内容与实验步骤1. 超级电容器电极片的制备(1) 按75:15:10(wt%)称取活性物质MnO2、导电剂乙炔黑和粘结剂HPMC,加入适量去离子水,调成浆状2) 将浆料均匀涂敷于Φ=10mm的泡沫镍上(已称重)3) 真空120°C干燥1h、压片、称重,备用制备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活性材料泡沫镍剪 片电 容 器 极 片乙炔黑涂 片真空烘干干压 片粘结剂调 配充分混合均匀称 量图3 电化学电容器极片的制备流程2. 扣式超级电容器的组装(1) 将1中制备好的电极片作为电容器的正负极;(2) 正负极之间用隔膜隔离;(3) 电解液为3mol·L-1的KOH;(4) 在电极片与电容外壳之间垫一层泡沫镍,使得电极片与电容外壳接触良好5) 用封装机把扣式壳封好;(6) 具体组装方法如图2、图3所示3. 电化学性能检测(1) 把组装好的扣式超级电容器连接到Land电池测试仪上;(2) 测试在室温下进行;(3) 采用恒电流充放电的方式,设定充放电流均为5mA,充放电截止电压为 0-0.8V;(4) 计算电容器的比电容量及内阻图2 组装扣式电化学电容器的层次图图3 组装扣式电化学电容器的实物图六、注意事项1. 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实验;2. 遵守实验室的规章制度,保持实验室及实验台清洁。
七、实验报告要求1. 实验目的;2. 实验内容;3. 实验基本原理;4. 实验设备和材料;5. 实验结果分析;6. 实验中存在的问题和建议八、考核型式书面实验报告及实际操作相结合思考题1.超级电容器与传统电容器的区别;2.影响超级电容器性能的因素;3.如何降低超级电容器的内阻。












